刘邦巧妙地利用和项伯订立的儿女亲家关系,欺骗项伯,并且通过项伯初步欺骗了项羽,让项羽取消了第二天用军事手段消灭刘邦集团的决定。这对刘邦集团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胜利。但是,项羽对刘邦的疑虑和恼怒并没有得到完全解除。
而且,项伯也明确告诉他,要他第二天一早到鸿门拜见项羽。所以,刘邦第二天必须亲自到鸿门面见项羽。那么,鸿门宴上刘邦又会怎样与项羽集团进行周旋呢?刘邦的这种巧妙周旋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6.刘邦说辞暗藏玄机解释而非谢罪第二天一早,刘邦带领一百多位随从来到鸿门,面见项羽。鸿门,是古地名,在今临潼市东五公里的鸿门堡村,是当时通往新丰的大道。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许多解读《项羽本纪》的人都认为这个“谢曰”的“谢”,是“谢罪”的意思。
我认为:这个“谢”绝对不能讲成“谢罪”。“谢罪”是承认自己有罪,刘邦此时无论如何都不能承认自己有罪。这个“谢”就是“解释”。刘邦对项羽的一番说辞主要是向项羽进行解释,他要将项羽对他的敌意说成是项羽对他的误会,因此,他需要向项羽进行一番解释。
刘邦的鸿门说辞非常高明,非常值得认真品味: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
我与项王共同攻打秦军,您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我都没有料到我能先入关破秦,又在此处见到将军。如今有小人挑拨离间,导致你我之间产生误解。
要害细细品味刘邦这段话的要害有三条:第一,叙旧。
刘邦这番讲话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要极力模糊项羽的政治警觉,使项羽的政治认识仍然停留在共同反秦的历史阶段之中。因此,叙旧就成为刘邦最重要的手段。
通过叙旧,刘邦想使项羽顾念当年并肩作战的友情,不去思考秦王朝灭亡之后刘、项两大集团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项羽本来在政治上就十分糊涂,刘邦这番话的目的就是使糊涂的项羽更糊涂,以便利用项羽政治上的糊涂,避免与项羽在此时摊牌。
第二,逢迎。
经过张良的开导,刘邦已经完全了解引发项羽大怒的原因,是自己的行为刺伤了项羽的自尊与虚荣,关键又是自己比项羽先入关。因此,鸿门宴上见到项羽后,刘邦极力淡化自己首先入关灭秦的功劳,把自己费尽心机攻入关中,说成是“不自意”,是自己都没想到,言外之意是我刘邦心中也认为是将军您应该先入关。
这一点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项羽的自尊与虚荣。刘邦这一手其实就是拍马屁,只是刘邦拍得非常高明,拍得项羽浑然不觉。这在拍马屁之中应当是最高境界。
第三,化必然为偶然。
刘、项两大集团的矛盾是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必然性冲突,不是一般的偶然性冲突。
刘邦有意要淡化这种冲突的必然性,因此,他说是有小人挑拨离间导致了、项误会。这明显是化必然为偶然,化大为小,避重就轻。
通过以上三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刘邦的这番鸿门说辞非常厉害。
而且,这段话出自刘邦之口,更是不容易。刘邦平时怎么说话?那是张口“骂曰”,闭口“乃翁”(你老子)。《史记》中记述刘邦语言,最典型最常见的就是一个“骂”,似乎刘邦不骂人就不说话,说话就要骂人。《史记》中刘邦有三种身份,一是沛公,二是汉王,三是高祖;因此,《史记》写刘邦说话,最多的是“沛公骂曰”“汉王骂曰”“高祖骂曰”。
但是,此时对项羽却是卑躬屈膝,小心翼翼,一句骂人话都没有,可以说,对刘邦一生来说,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当然,这也说明刘邦说话完全可以不骂人。
刘邦权谋善变,项羽粗鲁直爽,项羽自然不是刘邦的对手。
7.项羽被蒙自惭自傲项羽心生忏悔项羽又是如何理解刘邦的鸿门说辞的呢?
听到刘邦这一番甜言蜜语、谦恭卑微地说辞,项羽晕头转向了,简直摸不着北了,因为他的自尊和虚荣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了。
此时他真心实意地感到对不起自己当年并肩作战的战友,真心实意地为自己差一点毁灭掉刘邦集团感到内心忏悔。
我们这样讲有根据吗?
有!
我们只要看看项羽听了刘邦的鸿门说辞后的回答就能明白项羽是怎么想的: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这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否则,我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推出曹无伤作为替罪羊,为自己开脱“罪责”,这不是内心忏悔是什么?项羽对刘邦的内心忏悔是项羽彻底受骗的标志。
一句话断送了曹无伤之命!
一句话也道尽了项羽的政治幼稚!
当然,这个“罪责”是项羽自己认为的“罪责”,并不是项羽真正的罪责。消灭刘邦集团,对项羽集团来说,何罪之有?
有人认为:为了辩白和洗刷自己,项羽将归附和投靠自己的人说出来,是项羽的粗豪少谋。
这话并不错,但是,这种看法并没有看清项羽。项羽是因为内心深感忏悔才说出曹无伤为自己开脱的,根本原因不是“粗豪少谋”,而是不知道刘邦在演戏,在有意掩盖自己和项羽主动争天下的真相。也就是说,项羽不知道刘邦是和他争夺天下的真正对手。
在自责、忏悔之中,项羽以诸侯上将军和东道主的双重身份,设宴招待刘邦,这就是鼎鼎大名的鸿门宴。整个鸿门宴上,项羽一方面因为自尊得到满足而非常自傲,另一方面因为内心忏悔而感到自惭。
不失骄傲本色我们怎么知道鸿门宴上项羽的自傲呢?
看看鸿门宴上的座次便可知晓项羽的自傲。
战国秦汉时习俗,堂上的座位,对堂下而言,面向南是最尊贵的;不对堂下而言,面向东的座次最尊贵,其次是面向南,再次是面向北,最后是面向西。
鸿门宴上,项羽面向东坐,是最尊贵的地位;范增面向南坐,是次尊贵的地位;刘邦面向北坐,是第三的位次;张良面向西坐,是最下一等的位次。
项羽坐在最为尊贵的面向东的位置,表现了项羽以诸侯总盟主自诩的心情;刘邦坐在位次第三的面向北的位置,让项羽、范增坐上位,从行动上有意表现对项羽的尊崇。刘邦的做秀谦恭,项羽的自负自得,在位次的安排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这表明项羽已经完全被刘邦所哄骗!
我总觉得项羽这个人非常好哄。
后来楚汉相争时,刘邦手下一个重要谋士陈平献反间计,要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因为,项羽手下仅有这一位谋士,如果离间了他们两人的关系,项羽自然更容易对付。陈平是怎么施行离间计呢?说起来都让人好笑。
陈平(?~前178),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阳武(今原阳东南)人。、起义后,陈平往事魏王咎。刘邦还定三秦,降汉。拜为都尉,使参乘、典护军。先后参加楚汉战争和平定异姓王侯叛乱诸役,成为匈奴汉高祖的重要谋士。高帝六年(前201)建议刘邦伪游云梦,逮捕韩信。次年,刘邦为匈奴困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采纳陈平计策,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得以解围。陈平因功先后受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汉高祖死后,吕后以陈平为郎中令,傅教惠帝。惠帝六年(前189),与王陵并为左、右丞相。吕后大封诸吕为王,陈平被削夺实权。吕后死,陈平与太尉周勃合谋平定诸吕之乱,迎立代王为文帝为左丞相,不久罢相,陈平专为丞相。原来项羽的使者来到刘邦的大营,陈平让人先端上上等的酒菜。等项羽的使者说明自己是代表项羽出使,陈平马上对项羽的使者说,我以为是范增的使者。然后将上等的酒菜撤下去,再换上劣等酒菜。项羽的使者很气愤,回去如实汇报,项羽听了怀疑范增和刘邦暗中勾通,马上夺了范增的权,范增气得离开了项羽。这样,项羽手下连一位谋士都没有了。
这种低级把戏都能骗住项羽,项羽实在太好哄骗。
8.阴谋血腥席间较量项羽的彻底受骗是否意味着刘邦在鸿门宴上已经转危为安了呢?
不一定。
我们今天仍然用“鸿门宴”来代表险象环生、难于应对的场面,特别是酒宴;因为,在项羽忏悔之后,鸿门宴仍然不太平。因为在宴会上接连发生了两件事:一是范增举玦,二是项庄舞剑。
范增举玦默然不应我们先说第一件事。项羽决定的专断和随意,使他唯一的谋士范增都不了解此时项羽的忏悔之情。所以,项羽不杀刘邦并不代表范增不想谋杀刘邦。范增的第一个举动是“数目项王”,屡屡向项羽使眼色。范增使眼色,当然是示意项羽在宴席上诛杀刘邦。但是,范增完全不了解此时项羽心中已经非常懊悔不该起兴兵灭刘的念头,怎么可能再在宴会上杀掉刘邦呢?范增看见使眼色不见效,这才一而再而三地举玦(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玦”是一种有缺口的环形佩玉,范增举“玦”是以“玉玦”的“玦”谐音“决心”的“决”,要求项羽下决心杀掉刘邦。但是,“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并不知道此时的项羽已经不是入关之后两次“大怒”的项羽了,项羽当时“大怒”的前提——自尊和虚荣的受到伤害——已经不复存在。现在的项羽充满了对刘邦的忏悔之情,因此,他绝不可能再在鸿门宴上杀刘邦。面对范增的频频举“玦”,项羽必然是默然不应。
项庄舞剑浑然不知再说项庄舞剑。
范增看见项羽对自己举“玦”不作任何反应,他终于明白项羽是不愿意在宴会上除掉刘邦。于是,范增采取了另一措施:用项羽的堂兄弟项庄舞剑,计划在舞剑中刺杀刘邦。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句熟语即出于此。
大家也许会感到很奇怪:项羽已经深感对不起刘邦了,为什么还会同意项庄舞剑行刺刘邦呢?
我们不妨对鸿门宴上的全部参加者作一分析。鸿门宴开始时只有四个人参加宴会:项羽、刘邦、范增、张良。但是,范增自作主张,召来了项庄,让他进入宴会,以舞剑助兴为名(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刺杀刘邦。这样,鸿门宴就有了五个人。可是,项庄还没有舞剑,又杀出来了一个人——项伯。项伯是一个政治糊涂虫,夜见张良,泄露重要军事情报即是明证。但是,此时的项伯表现得非常清醒:他知道项庄舞剑是要行刺刘邦,因此,便主动要求与项庄对舞。项伯此时如此清醒,原因只有一个:刘邦是自己的亲家,万万不能让自己的亲家在鸿门宴上遇刺。可见,刘邦前一天晚上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竟然发挥了这么大的作用。我们不得不佩服刘邦真行!
对于此时的鸿门宴来说,范增是主谋,项庄是刺客,他俩心中自然明白为什么要舞剑;刘邦是被刺杀的对象,加上刘邦的精明强干,他心中也十分明白情况的凶险。张良就更不用说了,他对这一切都洞若观火。连我们前面讲过的那位将个人之“义”置于集团根本利益之上的政治糊涂虫项伯,这会儿也变得非常机灵。项庄刚刚拔剑起舞,他就立即拔剑起舞,而且常常用他的身体保护着刘邦(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庄不得击”。
项羽此时对刘邦深感忏悔,范增使眼色,他不应;范增举玉玦暗示,他不理睬,他要是知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岂能同意?项羽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同意项庄舞剑,恰恰证明他并不知道项庄舞剑的真实目的,他也不知道项伯为什么也要拔剑起舞。整个舞剑的真正目的他是一无所知,只对场上的表演看得津津有味。
参与鸿门宴的六个人,五个心如明镜,唯独项羽完全不了解真相,项羽政治上的糊涂还用再说了吗?鸿门宴其实是五位明白人陪着一个糊涂人的宴会!
4.警告威慑樊哙陈词项羽惊呼:客何为者张良看到项伯在保护着刘邦,但是,宴会上剑光闪烁,很难说会出什么意外。于是,趁项伯保护刘邦之际,张良立即出营门急召樊哙。
樊哙的妻子叫吕媭,刘邦的妻子叫吕雉,吕雉与吕媭是亲姐妹。因此,樊哙和刘邦是连襟关系,而且,樊哙本人还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
樊哙得知刘邦在鸿门宴上的危险后,立即闯入大帐。樊哙入账,“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威猛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中止了项庄的舞剑,化解了一场危机。眦,是眼眶。连麻木到极点的项羽对樊哙的闯帐都立即戒备起来:“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跽,是古人由坐到站的过渡阶段,相当于今天的跪姿。政治上极其麻木的项羽“按剑而跽”,说明樊哙的闯帐一下子引起了项羽的警觉。张良马上向项羽解释:这是沛公的侍从。
樊哙警告:别学亡秦樊哙闯帐后,借题发挥,慷慨陈词,与刘邦前后呼应。
樊哙的说辞十分有力:一是以亡秦作比。
樊哙开场即以“亡秦”作比,说“亡秦”杀人如麻,导致天下叛乱(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如果项羽要杀刘邦,“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这实际上是以“亡秦”警告项羽,不要走“亡秦”的老路,随便杀人。当然,樊哙警告项羽不要随便“杀人”并不是泛指,而是指刘邦。
此番说辞最后说,如果要杀了像刘邦这样有功的人,那简直就是继续走“亡秦”的道路。
攀哙拈出“亡秦”作比,明显含有对项羽的告诫。用现代的话来讲,可以用两句话来总结:一是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二是要防止重蹈历史覆辙。在暴秦刚刚灭亡之时,人们普遍认为秦亡的原因是过于暴虐,因此,樊哙的话具有很大的威慑力。
二是拈出怀王之约。
刘邦对项伯、项羽的说辞都没有敢提到当年怀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先灭秦进入秦国都城咸阳的人封关中王)这句话,为的是怕项羽认为自己有当关中王的野心。但是,樊哙此时却毫不忌讳地讲出来(怀王与诸将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樊哙以第三者的身份说出这件事,使项羽不能怪罪刘邦,同时又告诫了项羽——刘邦是功臣,是理所当然的关中王。这就在道义上公开抢占了制高点。
三是与刘邦前后呼应。
刘邦在鸿门宴前一天面见项伯时曾说过封闭仓库、登记官吏百姓是为了等待项羽,派兵把守函谷关是为了应付非常事件。樊哙将这层意思加以强调,使刘邦的谎言更令人相信。更为重要的是,樊哙讲,沛公有如此大的功劳,不但没有封侯之赏,项羽反而听信挑拨离间的话,想杀有功的沛公(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这是刘邦不敢说也不便说的话,但是,出自樊哙之口,就非常自然了。
四是出自武夫之口。
樊哙是一介武夫,给人的印象是粗鲁豪爽,上述三点借樊哙之口说出来,更容易使人相信。
项羽面对樊哙一番说辞竟然无话可答,只是非常尴尬地说了一个字:坐(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明明是樊哙满口谎言,却说得振振有词,煞有介事;明明是被人欺骗,项羽却似乎真的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有过之人!
刘邦集团的团结一心,项羽本人的政治幼稚,昭然若揭。
我颇疑樊哙之言是张良所教,否则,一介武夫何以有如此睿智!
10.不辞而别刘邦逃亡樊哙决断不辞而别刘邦利用樊哙闯帐的机会,立即借口“如厕”——就是上厕所,招樊哙出了项羽的大帐,安排逃席。
因为刘邦再也经不起范增的屡生事端了。
刘邦离席之后,一连做了三件事:第一,研究逃席。
刘邦深知鸿门宴凶多吉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因此,逃席开溜是上上之选。但是,精明老到的刘邦即使是逃席,也希望安排得有条不紊。
刘邦首先问:“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刘邦对是否告别一事心中犹豫不决,所以他才向部下征求意见。樊哙虽然是一介武夫,但是,这一次他的判断却很好:不辞行。因为,办大事不拘小节,行大礼不顾细节。如今,项羽集团人多气壮,比如砧板与刀,我们只是砧板与刀之间的鱼肉,何必要告辞(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刘邦立即采纳了他的意见。
刘邦镇静安排善后第二,安排善后。
首先是选定善后人。张良的精明强干已经被刘邦所了解,所以,刘邦特地选定张良作为善后人,留下来善后。所谓善后,一是辞行,二是献礼。张良献的礼是刘邦带来的白璧、玉斗,这可以从反面证明刘邦的“籍吏民,封府库”未必完全可信——如果真是封了府库,刘邦的白璧、玉斗从何而来?这么造反的沛公从哪能弄来的白璧、玉斗?
其次是交待辞行时间。刘邦脱逃之时,极其紧张,但是,他仍然不忘向张良交待了一个重要细节:“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公乃入。”
项羽与刘邦的驻地相距四十里,但是,刘邦逃席走的是小道,只有二十里。即使如此,他仍然仔细交待张良,务必等到他回到大营,才能进帐辞行,以免范增再生事端。
刘邦的精细、老到,项羽怎么能比得上?
再次是处理随从。
刘邦来鸿门赴宴时带来了一百多位骑从,刘邦逃席时将他们全部抛下,只带了四员大将: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而且只有他自己一人骑马,四员大将全部步行。
这样安排,明里说是避免了大队人马出走的动静太大引发范增的追杀,暗里说四员大将无马步行,一旦遇到不测,四员大将只有拼死格斗,组成一道防火墙,方便刘邦自己脱身。当然,此中真意刘邦不便明言,司马迁也不便明写。
四员大将中的纪信在后来的荥阳之战中装扮做刘邦,带领两千女子,开东门出降,吸引了项羽军队的注意力。刘邦趁机带了十几位随从,从西门脱身。纪信冒充刘邦,帮助刘邦逃跑,最终被项羽所杀。
刘邦的这种安排虽然很周密,但是,他宁可牺牲部下也要保全自己的用心,也让人看到了刘邦自私阴刻的一面。
刘邦逃回了自己军中,张良入席善后,项羽竟然还问:“沛公安在?”并且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张良代刘邦献给他的一双白璧。项羽政治上糊涂到了何种程度啊!
范增气得拔剑撞破了玉斗,气急败坏地说: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范增断定,将来夺项羽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
刘邦回到军中,立即诛杀了曹无伤。
11.幼稚糊涂项羽六言道尽糊涂整个鸿门宴项羽一共说了六句话:1.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2.壮士,赐之卮酒;3.赐之彘肩;4.壮士,能复宴乎;5.坐;6.沛公安在。
第一句话,断送了曹无伤的性命;第二句话,表明项羽完全不理解樊哙闯帐的真实目的,反倒欣赏起了樊哙的勇武;第三句话,樊哙的闯帐坏了范增的大事,项羽竟然浑然不知;第四句话:继续欣赏樊哙的勇武;第五句话,一个“坐”写尽了项羽的政治幼稚;第六句话,一句“沛公安在?”,道尽项羽糊涂到底。
可以说,直至鸿门宴结束,项羽始终未能认识到刘邦是秦朝灭亡之后与他争夺天下的真正对手。因此,宴前、宴中都错失了消灭刘邦集团的大好时机。
以上我们讨论了项羽政治幼稚的第一个例证,就是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知道刘邦是他真正的政治对手。
总被忽悠下面我们补充论证项羽政治幼稚的第二个例证。
鸿门宴结束了。刘邦忽悠住了项羽,躲过了鸿门宴前的军事打击,也避开了鸿门宴的行刺,在接下来由项羽主持的大分封中刘邦又分到了巴郡、蜀郡、汉中郡,号为汉王。
项羽完成了大分封之后,回到西楚国的国都彭城(今江苏徐州)。没有得到分封的田荣率先驱逐、杀死项羽分封的三位齐王,自立为齐王。刘邦重用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占关中。此时,项羽面临东西两方面的叛乱,东面是田荣,西面是刘邦。项羽何去何从?应当先剿灭谁?
刘邦为了迷惑项羽,给项羽传达了两条信息:一是向项羽保证,自己该当关中王而没有当上,因此想得到关中,达到这一目的就会立即罢手,绝不敢向东侵占项王的地盘(乃遣项王书曰: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二是把“齐梁反书”送给项羽,向项羽告发齐、梁想要与赵国联手起来灭楚(又以齐梁反书遗项羽曰:齐欲与赵并灭楚)。齐是自立为齐王的田荣,梁指彭越。这封书信应当是田荣、彭越想联合刘邦一块儿反叛项羽的一封信。此时刘邦已经攻占了三秦之地,占据了关中;还要表明自己没有非分之想。项羽相信了刘邦确实是只想得到关中地的谎言,于是放弃了攻打关中的想法,将兵锋指向了齐地的田荣(楚以此故,无西意而北击齐)。项羽到此时还不知刘邦的目的是整个天下,还误以为齐地田荣是主要敌人。
项羽闻汉王皆已并关中,且东,齐赵叛之,大怒,乃以故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令萧公角等击彭越,彭越败萧公角等。
在关中,另外两个被封的秦王早已归降了刘邦,只有章邯坚守了十个月,他在等项羽,等项羽杀回关中时做内应,但是,他始终没有等来项羽。项羽误以为成不了大气候的齐地田荣是最大威胁,于是出兵齐地,而没有及时出兵关中,将刘邦逐出关中或加以消灭,致使刘邦在关中坐大坐稳,将关中变为他与项羽对决四年的大本营。
直至刘邦站稳关中,又挥师东进,占领了西楚国的国都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这时才意识到刘邦这老小子是自己真正的敌人,但是,此时离鸿门宴已达半年之久了。
可见,项羽不仅在鸿门宴上认识不到刘邦是自己真正的敌人,而且,在刘邦占了关中之后还认识不到刘邦的危害之大。等刘邦攻占了自己西楚国的国都,他才认识到刘邦非同小可,是真正的敌人;但是,为时太晚了。
从上述分析可知,项羽在政治上实在是幼稚得可笑。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都认识不清,还谈什么取天下呢?
鸿门宴是项羽一生事业成败的转折点,在此之前,项羽节节胜利,走上了政治舞台的中心;鸿门宴之后,项羽一错再错,苦战四年,兵败乌江。刘邦能一而再而三地忽悠住项羽是因为项羽在政治上太幼稚,是因为刘邦看透了项羽的政治幼稚。
所以,整个鸿门宴只说明了一点,就是项羽的政治幼稚。
项羽的政治幼稚不仅仅表现在谁是自己的敌人这一方面,在其他问题上也同样表现出了项羽的政治幼稚。
诛杀义帝诛杀义帝是项羽政治幼稚的第二个表现。
义帝的“义”就是“假”,它就像“义父”“义子”的“义”一样。
立义帝本来是范增的意见,但是,这个意见本身就存有重大缺陷——授人以柄。
项梁起兵反秦之后,主动权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但是,范增错误地总结了陈胜失败的教训,认为其失败的原因是不立楚国君王之后,要求项梁立楚王之后代为王。项梁误信了范增的意见,立楚怀王的孙子心为楚王,仍号称怀王。当时楚怀王的孙子心正在为人牧羊,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成为新的怀王。
怀王在反秦之初尚有一定的号召力,但是,在项梁战死之后,他对项羽的掣肘已相当明显了:夺项羽军权,派刘邦入秦,任命宋义为统帅救赵,而任命项羽为宋义的副将。这些措施限制了项羽在反秦斗争中发挥作用。特别是在项羽取得巨鹿之战的重大胜利之后,项羽曾派人向怀王汇报了巨鹿之战及入关的情况(项羽使人还报怀王)。项羽向怀王汇报巨鹿之战及入关情况,意在向怀王表功,希望怀王能收回“先入关中者王之”的成命。但是,怀王虽然是项氏所立的傀儡,但是,他并不甘心仅仅做一个傀儡。所以,他利用手中暂时拥有的权力,重申先入关者为关中王的约定(怀王曰:如约),使后入关的项羽陷入政治上非常被动的局面。
项羽在入关之后究竟该怎样处理义帝的问题,就成为考量项羽政治成熟与政治幼稚的一个标尺。
项羽先将怀王心尊为义帝,然后将义帝排除在大分封之外,最后派人杀死义帝(乃阴令衡山王、临江王击杀之江中)。
项羽杀死义帝,给了刘邦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刘邦打着为义帝复仇的旗号,讨伐项羽,使项羽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其实,刘邦要做皇帝,即使项羽不杀义帝,他也一定会除掉义帝。项羽杀义帝等于为刘邦登基扫清了一个障碍,但同时又成为刘邦讨伐项羽的借口。项羽的政治幼稚于此表现得也相当充分。
宋人王安石曾经写过题为《范增二首》的诗,其一写道:中原秦鹿待新羁,力战纷纷此一时。
有道吊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儿。
这首诗说:秦朝末年天下英雄逐鹿中原,一时间战争一场接一场。本来得民心者就可以得天下,不知道为什么要用一个放羊娃做义帝?
可见,王安石对项梁立义帝颇不以为然。
项羽对义帝可以说既有旧恨,又有新仇。
先说旧恨。
当年项梁由于轻敌战死(楚兵已破于定陶),楚怀王心立即赶到彭城,将项羽与吕臣军合并起来,归自己掌管(怀王恐,从盱台之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夺了项羽的军权。但是,对同样是项梁部下的刘邦,仍然他让独掌军权,封刘邦为武安侯,任命为砀郡长(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项羽同时也受封为鲁公,但是,没有兵权(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此时项羽虽为项梁余部的首领,毕竟项梁战败,军力受损,自己在楚军中的地位尚不突出,所以,只好咽了这口气,但是项羽心中肯定极为不满。
项梁战败之时,秦兵在章邯的率领下连破陈胜与项梁两支劲旅,整个楚地反秦武装都处在低谷之中,没有人再敢侈谈西入函谷关(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只有项羽与刘邦愿意率军西进。项羽愿意西行入关,直接的原因是项梁被秦军所杀(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他要为项梁报仇。
但是,楚王心身边的人却极力反对,理由就是项羽太残暴(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慓悍猾贼),他曾杀死了整个襄城中的成年男子(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
所以,最好选派一个忠厚长者,“扶义而西”。秦地的父老乡亲,受秦暴政之害的时间太长了,如果能有一位忠厚长者前往秦地,行仁义之政,一定可以得到秦地父老的拥戴,拿下关中(不如更遣长者,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僄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结果,项羽就被剥夺了西行入关的权力。
怀王心手下这批官员,都是靠项梁立怀王心才有了今日的地位,自然知道项氏家族势力之大。现在项梁战死,项梁这把悬在所有官员头上的利剑刚刚解除,谁愿意再让项梁的接班人项羽再立奇功,重新骑在自己头上呢?所以,他们抨击项羽残虐,歌颂刘邦是忠厚长者,其真实的意图是想借机打压项羽,不让项氏集团恢复壮大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刘邦集团恰恰充当了打压项羽集团的一张王牌。
既然是墙倒众人推,项羽也只有忍气吞声,放弃西行入关的机会,作为“次将”,由宋义率领,北上救赵。
当时秦军两大主力军团包围了赵国,北上救赵的风险极大。项羽北上之路,要打硬仗,注定比刘邦直接向西入秦要艰难得多,而且也不如刘邦胜算大。这一安排明显偏袒刘邦,项羽心中岂能无恨?
但是,一个人怀才就像女人怀孕一样,终究不可能不让世人知晓。项羽北上救赵,建立奇功,歼灭秦军两大主力军团,成为诸侯的总盟主,并以诸侯总盟主的身份向怀王报告了消灭秦军主力之事,但是,怀王仍然坚持按照入关前的约定“先入关破秦者为关中王”办理,丝毫没有考虑项羽在灭秦斗争中的巨大贡献,这肯定让旧恨在心的项羽更加恼怒(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项羽并不是没有能力西行入灭秦,而是楚怀王心不让他西行入秦。这岂不是将项羽逼上了梁山?不反就没有出头之日。所以,项羽杀怀王也是怀王一逼再逼的必然结果。
项羽召集众将,告诉他们:怀王是我家项梁所立,三年反秦,怀王没有任何功劳,他怎么能够主持盟约(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真正打江山的是你们大家和我(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乃佯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项羽讲的是实话,但是在操作上不够谨慎,因为怀王是杀不得的。杀了怀王,就是以臣弑君,就给了自己的政治对手一面正义的旗帜,而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极大的被动。
刘邦的目的是做大汉皇帝,他与项羽一样不能容忍怀王凌驾于自己之上。所以,项羽不杀怀王,刘邦将来也必然会除掉怀王。项羽率先除掉怀王,做了刘邦未来要做的事,又给了刘邦一个讨伐项羽的最好借口,这是项羽在政治上的重大失误!
公元前205年月三月,刘邦第一次出关到达洛阳,新城(今河南偃师)三老董公(负责教育的乡官)建议刘邦为义帝发丧,公开讨伐项羽。刘邦接受了这个建议,为义帝发丧,袒而大哭(汉王闻之,袒而大哭)。
刘邦不但为义帝发丧,还整整为义帝哭祭了三天,并派使者遍告天下诸侯:义帝是天下的共主,如今项羽先则流放义帝,继则将义帝杀害,这是大逆无道之举(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希望天下的诸侯能够与我一道讨伐诛杀义帝的逆贼(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项羽诛杀义帝成为项羽在政治上陷于被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成为刘邦在政治上打击项羽的一面正义的旗帜。
迷信武力迷信武力是项羽政治幼稚的第三个表现。
项羽迷信武力有它的客观基础,就是项羽个人的勇猛善战。项羽在垓下被围之时唱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我力能拔山,豪气盖世,但是,战局对我如此不利,连一生追随我转战的宝马也不愿再跑了。宝马不愿再跑了怎么办?虞啊虞啊,我怎么安排你?
这首歌充满了英雄末路的万绪悲凉,与刘邦的《大风歌》同样有名。其中,“力拔山兮气盖世”七个字表达了项羽对自己武力的肯定,这是项羽迷信武力的基础。
这就是著名的霸王别姬。骓,是跟随项羽转战南北的宝马;虞,是项羽最宠爱的美女,一直追随项羽,在项羽垓下突围之后,虞可能自杀身亡。今天安徽灵璧县城东十五里的宿泗公路旁有虞姬墓,墓碑横额刻有“巾帼千秋”四字。两旁对联是: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
项羽迷信武力,不懂得军事是实现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军事并非目的。因此,不讲政治策略,暴虐滥杀,绝对不可取。
项羽起兵不久,攻打襄城(今河南襄城),久攻不下,攻下来之后,将襄城的成年男子全部活埋(已拔,皆坑之)。
这件屠城之事成了项羽残暴的第一项指控。
当怀王召集大家商议进兵攻秦之事时,怀王身边近臣列举项羽暴虐的案例即是曾经屠杀了襄城的百姓。
汉元年(前206年)四月,项羽分封诸侯归国,其中齐地分封了三位诸侯王。没有得到分封的田荣率先在齐地叛乱,拒绝项羽分封的齐王入境,并且杀死胶东王,指示彭越杀济北王,然后田荣自己独占了整个三齐之地,也就是整个的山东。
项羽率部平定田荣,田荣败走平原,平原的百姓杀死了田荣。按理说,如果项羽在田荣死后再对齐地进行一些政治安抚,齐地的叛乱便可彻底平定,但是,项羽却到处焚烧房屋,杀戮田荣降卒(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阬田荣降卒),逼得齐地百姓纷纷反叛项羽(齐人相聚而叛之),田荣的弟弟田横乘机起兵反楚(田荣弟田横收齐亡卒,得数万人,反城阳)。
当时,刘邦在关中已经得逞,项羽需要的是迅速平定齐地,抽身对付刘邦。但是由于他迷信武力,一味屠杀,结果身陷齐地战场,无从抽身(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刘邦趁机坐大坐在,占领整个关中,进而出兵东进,一直打到彭城。
再比如说外黄(今河南民权县)事件。
汉四年,刘邦第二次在项羽猛攻下失守成皋,仅和滕公逃出城,到达韩信所在的河北。刘邦夺走了韩信手下的精兵,并接受了郎中郑忠的建议,命令刘贾率兵两万,帮助彭越在梁地烧楚军粮。
这一年,项羽面临起兵以来的第一次重大危机。先是韩信攻齐地,接着是龙且军团被韩信全部歼灭,彭越又南下切断项羽军粮道(彭越攻下睢阳、外黄十七城)。所以,项羽被迫第二次从成皋前线回来平定彭越之乱。彭越这次出兵,占了十七座城。项羽费了好大力气才攻下外黄。由于攻占外黄伤亡颇多,项羽占领外黄后,曾下令杀戮城中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乃东行击陈留、外黄,外黄不下,数日已降,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指城东,欲阬之)。但是,这件事却被外黄县令一位幕僚的十三岁小孩子制止了。此事说来真怪,这位十三岁的小娃娃,对项羽说:彭越势力大,外黄抗不住,只能暂时投降彭越,等待大王。现在大王来了,又要将满城的男人杀光。如果这样干,整个外黄以东的这十几座城,都不敢降项王了(彭越强劫外黄,外黄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阬之,百姓岂有归心。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莫肯下矣)。
项羽听了这位十三岁小孩子的话,认为他讲得很有道理,就把原来准备屠杀的外黄男人全放了(项王然其言,乃赦外黄当阬者)。
这事一传开,从外黄到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县)的十几座城立即都归顺了项羽,项羽迅速平定了彭越占领的梁地(东至睢阳,闻之,皆争下项王)。
王安石《范増二首》的第二首说:鄛人七十漫多奇,为汉驱民了不知。
谁合军中称亚父,直须推让外黄儿。
鄛,居鄛,即今安徽桐城。范增是居鄛人,故称其为“鄛人”。
这首诗说:范增七十多岁,号称多奇计,实际上他是在为汉王刘邦驱赶百姓。谁说他可以在项羽的军队中称为“亚父”?真应当把远远胜过范增的外黄县令门客的孩子当做项羽的谋士。
这首诗讽刺范增自称多奇计,实际上并没有为项羽提过什么好建议。这位十三岁的外黄少年,就胜过范增。
可见项羽的暴虐虽出自本性,但更重要的是,他始终没有遇到一个能够用正确的策略来引导他的人。范增虽然是项羽谋士,但是,范增并没有完成规劝项羽的任务。所以,王安石写诗讽刺范增不如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但是,此时已是汉四年的冬十月(中历?西历?),离项羽最后败亡已为期不远。如果项羽能够早一点认识到迷信武力是一大过失,可能不会失败得那么惨。
综上所述,项羽的政治幼稚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政治对手缺乏认识;二是错杀义帝使自己陷于政治上的被动;三是迷信武力,不讲政治。
但是,上述三点只是项羽政治幼稚的三个方面;项羽政治上的失败绝不仅仅是上述三点,应当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正是这一原因给项羽带来了一系列的厄运,直接导致了项羽的失败,那么,这一原因是什么呢?请看:西楚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