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劳斯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指挥家,但在严肃无情的政治生活中却失足而成千古憾恨。他那漫长而曲折的一生中的功过是非,真是令人感慨,一言难尽。
理查德・斯特劳斯(RichardStrauss)1864年6月11日出生在德国慕尼黑。父亲在慕尼黑宫廷管弦乐队担任首席圆号,是一位很有造诣的演奏家。斯特劳斯4岁开始学习钢琴,6岁开始学小提琴,11岁起,跟随宫廷乐队的助理指挥梅耶尔学习作曲。他父亲的艺术趣味十分保守,只承认莫扎特、贝多芬等古典大师,对瓦格纳的作品非常反感,也不让孩子欣赏19世纪后半叶的音乐作品。这样,斯特劳斯幼年时接受的音乐教育不免有所偏废。
1874年,斯特劳斯上了中学。这时,他有机会观看了歌剧《汤豪赛》、《齐格弗里德》和《罗恩格林》,并深深地为瓦格纳这些作品所吸引。于是,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如饥似渴地投身于瓦格纳作品的学习中。
1882年,斯特劳斯进入慕尼黑大学攻读哲学、美学和艺术史。大学期间,他写了《d小调交响曲》、《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品,分别在维也纳、德累斯顿上演,都取得了成功。
1884年,他首次访问柏林,结识了著名指挥家毕罗。毕罗对他的作品很感兴趣,称他为“迄今为止,勃拉姆斯之后最有个性的作曲家”,并且收斯特劳斯随自己学习指挥。
1894年,斯特劳斯与女高音歌唱家阿娜成婚。作为新婚礼物,他创作了四首艺术歌曲:《早晨》、《开西丽》、《安静吧,我的灵魂》和《秘密的要求》。如今这些歌曲都已成为传世名作。
1889年以后,他的许多作品相继演出,均大获成功。1891年他在拜鲁特剧院任合唱指挥,也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但是,当他排练自己的首部歌剧《贡特拉姆》时,却遇到了麻烦。歌手们厌恶他的这部作品,拒绝演唱。他被迫中止了歌剧创作,一心写作交响音诗,于是,《查拉图斯拉特如是说》、《英雄的生涯》等等,一部部出色作品接踵而至。
作为指挥家,斯特劳斯在1896―1898年间出尽了风头。
这时,他担任柏林皇家歌剧院首席指挥。两年间,指挥了71场音乐会,25部歌剧,真正是硕果累累,收获惊人。斯特劳斯的指挥姿态十分庄重。他主张充分发挥右手的作用。他建议那些左手爱无目的地乱动的指挥家,“左手最好插在背心口袋里。”对一些指挥家喜欢夸大动作的矫情表演,他大不以为然,还挖苦地说:“你们最好还是靠耳朵去指挥。”有一次,他还将自己指挥生涯的体验,归成条文,写在一位年轻指挥家的签名簿上。
第一部歌剧的失败,并不足以使斯特劳斯气馁。他重振旗鼓,从头开始,于1901年完成歌剧《火荒》之后,又在1903年完成了《莎乐美》。这后一部歌剧虽然因剧情不断为各国检查机关增添麻烦,但是在音乐上却获得了公认的成功。他1911年上演的另一部歌剧《玫瑰骑士》更受到普遍的赞誉,至今仍是在世界各地上演最多的保留剧目之一。
1933年,希特勒上台。这一年在拜鲁特举行的瓦格纳音乐节上,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为抗议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拒绝出席参加。从不过问政治的斯特劳斯出于对瓦格纳的尊敬,稀里糊涂地代替托斯卡尼尼指挥了这场音乐会。
纳粹当局对这件事做了大肆渲染。同年11月,未经本人同意,斯特劳斯被任命为第三帝国的国家音乐局局长。
这时,他完成了歌剧《沉默的妇人》,正待上演。不想这部歌剧脚本的作者是正在苏黎士避难的犹太人作家茨威格,斯特劳斯又不顾当局反对,坚持在海报和节目单上印上茨威格的名字。他的这一举动,激怒了纳粹当局,首演四天之后,这部歌剧立即遭到禁止,斯特劳斯也被以健康借口撤免了局长职务。软弱动摇的斯特劳斯终于屈服了纳粹的压力,他给元首写了一封请求宽恕的信,虽然官复原职,却在一生中留下了耻辱的印记。
1938年,斯特劳斯完成了歌剧《自由节》。一向被冷落的斯特劳斯,忽然间又为当局垂青,这部歌剧获得了连续上演100场的殊荣。原来纳粹的目的是要利用这部歌颂和平的歌剧,造成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假象。1941年,斯特劳斯因拒绝纳粹士兵借住,被驱逐出境,移居维也纳。
1945年,战争结束了,第三帝国宣告灭亡,斯特劳斯被列入肃清纳粹分子裁判所的名单上,他们夫妇因此退隐在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