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音乐舞台,是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拉开帷幕的。
克洛德・阿希尔・德彪西(ClaudeAchilleDebussy)于1862年8月22日生在巴黎近郊。父亲是店员,还参加过巴黎公社武装起义。父母都与音乐无缘,他们更希望儿子长大以后能够成为海军军官。
德彪西7岁时,显示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深得钢琴家弗勒维尔夫人喜爱。弗勒维尔夫人免费教他学习钢琴,直到德彪西11岁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后,还为他负担了大部分学费。
在音乐学院上学时,德彪西虽然刻苦用功,许多功课都不错,还得过奖,但他自己却深不满足。他觉得音乐学院的教学过分保守拘古,与他内心的创新要求相去甚远。
1879年,德彪西经由老师介绍,认识了梅克夫人。梅克夫人从小喜欢音乐,文化素养很高。丈夫死后,留下一大笔积蓄,她深居简出,除了独自坐在包厢中听音乐会外,什么地方也不去。她虽然非常富有,但却感到寂寞孤独,音乐成了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寄托。她常常邀请一些音乐家来家作客、演奏,并常常帮助贫困的音乐家。她与柴科夫斯基的情谊已成为传世美谈。
1880与1881年间的暑假中,德彪西应梅克夫人邀请在她家的三重奏团中演奏钢琴,同时担任她孩子们的音乐教师。
旅居俄国使德彪西有机会接触到了一大批格调新颖的俄罗斯作品,穆索尔斯基的大胆探索尤其令他折服。他在俄罗斯作曲家们的心目中也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柴科夫斯基在给梅克夫的人信中说:“德彪西的面容和他的手,使人想起少年时代的‘钢琴之王’――安东・鲁宾斯坦。愿上帝赐福于他,使他能够像钢琴之王那样,一生幸运。”
1884年,德彪西因合唱《浪子》获得罗马大奖。按照规定,获此奖者将由政府派送意大利学习4年。
第二年,德彪西入学罗马的法兰西学院。居此期间,他完成了早期的两部重要作品:清唱剧《中选的小姐》和管弦乐《春》。这两部作品已清晰地显示出德彪西的创新意向,于是引起校方的反感。从此,校方拒绝上演他的作品。
19世纪末的法国,正处于各种思潮纷纷涌现的时期。在巴黎文学艺术界最盛行的是文学上的象征主义和绘画上的印象主义。所谓象征主义是由当时法国诗人马拉美等倡导发展起来的。他们不主张在创作中直接表达感情,更不屑于描写客观现实;他们过分重视语言的形式美,把大量注意力都集中在语言本身的音韵起伏上,甚至不惜牺牲语言概念上的清晰。
他们的诗作让人读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但又往往不知所云。印象主义,是当时一个画派的名称。在一批青年画家1874年举行的一次画展中,有一幅题为《日出印象》的作品,这个流派因以得名。印象主义者的画强调物体在一瞬间给人的视觉印象以及在这一瞬间物体周围的色彩光线变化。他们在作品中,用多变的线条和模糊的色调取代了传统绘画中所要求的清晰的轮廓和明确的色彩关系。
1885年以后,德彪西认识了象征派诗人马拉美。马拉美家中常常聚集着许多年轻的艺术家,尤其是诗人和画家。他们每星期二都在一起热烈地探讨艺术问题,思想非常活跃。
德彪西乐此不疲,每会必到。
1889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德彪西接触到了亚洲地区的东方民间音乐。这些音乐不曾受过西方音乐的影响,它们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出自完全不同的文化土壤。德彪西十分喜爱这些来自远方异国的音乐文化,从中受到十分深刻的启发。
在印象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在东方音乐的影响下,他渐渐在作品中更强调音响在一瞬间给人的听觉印象,强调各个个别音响之间的相互对比和不断变化,并且在相当程度上模糊了在传统音乐中占突出地位的旋律轮廓线和明确的音响连接逻辑。
1892年,30岁的德彪西根据马拉美的同名诗作开始创作一部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马拉美诗作的大意,是描述西方传说中的牧神在半醒半睡的昏昏然之中所出现的朦胧的幻觉。马拉美认为自己这首诗可以配上音乐。1894年,《牧神午后》在巴黎首演,马拉美也亲临助阵。在这首乐曲中,德彪西以其细腻的手法准确地烘托出了原诗的意境。长笛奏出模拟牧神芦笛的懒洋洋的曲调,富有空灵感的竖琴伴奏,略显忧郁的和声,都与马拉美的诗意紧相吻合,如出一辙。
1901年,德彪西又推出了另一部管弦乐曲《夜曲三首》,它包括《云》、《市场》和《水妖》三个乐章。在第三个乐章里,德彪西还使用了女声的无词合唱,来模拟传说中水妖的迷人歌声。
1892年,德彪西开始写作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1902年4月30日,该剧在阿米克剧院首次公演,大获成功。
有趣的是,偏偏倒是只有剧本作者深为不满,说“简直是一败涂地”。这部歌剧使德彪西声名大噪。从此,德彪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创作中,许多优秀作品大都出于此时。
1904年,德彪西为女儿创作了钢琴曲《儿童乐园》。《儿童乐园》于1908年在巴黎首演。演出时,德彪西一直担心听众不能接受他的作品,坐在剧场中心里一直不得安宁。没想到这部作品受到了空前的欢迎,赢得了轰如雷动的热烈掌声。
尤其值得提到的是德彪西的交响素描《大海》。
德彪西从少年时代起就非常喜欢大海,中年时,他每年夏天必赴海滨避暑。大海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他带来了丰富的灵感。交响素描《大海》由三个乐章组成:《海上的黎明到中午》、《波涛的嬉戏》和《风与海的对话》。1905年首演时,反应平平。1908年由德彪西亲自指挥再度上演时,却赢得了高度的赞誉。
钢琴曲在德彪西的作品中占有更为突出的地位,他的《版画集》、《意象集》等都已成为钢琴家们在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他的歌曲如《泪注我心》、《木马》等对于法国浪漫曲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只是后期一些佳作,演唱困难,所以难得有闻。
事实上,在德彪西锐意革新的动机中,深起作用的还有他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由此而发的对笼罩着欧洲的德奥音乐文化的仇视。他当然不是一个妄自尊大而狭隘的沙文主义者,但他为强调自己音乐的法国特点,索性在谱中一律摈弃国际通用的外国术语,全都写的是法文。
德彪西以一系列优美精细、音响丰富的所谓“印象主义”音乐,为音乐中的浪漫主义画了一个句号,同时又开启了20 世纪这个崭新时代的大门。
1918年3月,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争战犹酣之际,苦于癌症的德彪西离开了这个喧闹争吵的世界。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的奠基人,更重要的是,他将后来的20世纪作曲家们引入到了一个几乎是全新的音乐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