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九章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

  谁能想到,一位作曲家在完成了许多出色作品成为音乐学院教授之后,又重新开始认真学习作曲理论,然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NikolayRimsky―Korsakov)于1844年3月18日生在俄国季赫文的一个贵族家庭。父辈大都是军官。母亲会弹钢琴。受母亲影响,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从小酷爱音乐,并受到一些基础训练。

  12岁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进彼德堡的海军学校学习。这期间,他得到了更多接触音乐的机会。课余,他坚持学习钢琴,并且常常去观赏歌剧和音乐会。当时,他最熟悉最喜爱的作品就是俄国著名作曲家格林卡的歌剧《献给皇帝的生命》。格林卡作品中强烈的民族特征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专心学习音乐,发生在他认识巴拉基列夫之后。巴拉基列夫是俄国著名的作曲家,他高举弘扬俄罗斯民族音乐的旗帜,团结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音乐家,除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其中还有穆索尔斯基、居伊、鲍罗丁,被人称作“强力集团”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加入到“强力集团”之中以后,得到了其他成员的大力帮助。他在巴拉基列夫指导下学习作曲,分析格林卡的作品,还研读了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管弦乐法》。

  1862年,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从海军学校毕业后,以预备士官身份参加了快速大帆船“阿尔玛兹”号长达三年的远洋航行,访问了很多国家。辽阔浩瀚的大海,使他终身难忘。不难想象,他所以日后在作品中对大海有非常出色的描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年轻时的海上生活。

  航行中,他坚持创作,回国后,已经完成了《e小调第一交响曲》。其时,巴拉基列夫为推行音乐教育,在彼德堡创建了一所免费音乐学校。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第一交响曲》就是在这里首先面世的,并一举获得成功。两年后,他的另一部管弦乐作品《塞尔维亚主题幻想曲》,由巴拉基列夫指挥在彼德堡演出,同样大受欢迎,这次演出标志着“强力集团”正式诞生。

  1866年,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结识了格林卡事业的直接继承人、著名作曲家达尔戈梅斯基。他常常出入于达尔戈梅斯基家中,向前辈讨教,与前辈作曲家讨论俄国音乐的出路。1867年冬,柏辽兹来俄国访问,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大喜过望。不想这时柏辽兹年事已高,几场音乐会后,便起程回国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拜见柏辽兹的愿望未能实现,但他出席了柏辽兹亲自指挥的音乐会,也受益至深。第二年,在巴拉基列夫和穆索尔斯基的帮助下,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根据阿拉伯故事创作了第二部交响曲《安塔尔》。

  1871年,海军中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被彼德堡音乐学院聘为教授。当时,虽然他已写有不少作品,且有一些影响,但从未系统学过作曲技术,对所要教授的内容只有模糊的概念。如今为人师范,他深感力不从心,惶恐不安,于是,私下里抓紧自学,认真钻研柴科夫斯基的《和声学》和凯鲁比尼的《对位法》,以补不足。奋发努力,终有所得,日后他出版了自己的和声学著作。在“强力集团”中,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一枝独秀,只有他不满足于一知半解,全面深入地研究过作曲理论。

  1871年的秋天,家人去国外疗养,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留在国内住在穆索尔斯基家中。当时,穆索尔斯基正在创作他的歌剧《鲍利斯・戈都诺夫》。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则与他为伴,着手创作自己的第一部歌剧《普斯科夫女郎》。两部著名的俄罗斯歌剧,就这样出之于同一个时间,同一套房间。

  第二年,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与一位女钢琴家结为伉俪。蜜月中,他们一起阅读果戈里的名作《五月之夜》,新娘建议丈夫以此书为题材写部歌剧,六年之后,终于完成。

  1873年,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被任命为海军军乐队督察。他利用这个机会,对各种乐器做了细致研究,为日后的传世名著《管弦乐法原理》做了充分准备,并完成了《长号协奏曲》和《竖笛小协奏曲》。

  在此期间,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还担任着巴拉基列夫的免费音乐学校校长,组织学生演奏了许多国外的优秀曲目,包括当时欧洲很难听到的巴赫、亨德尔的作品。他一边勤奋工作,一边深入研究学习俄罗斯民歌,并且修订出版了格林卡编配的《俄罗斯民歌百首》。

  1881年,挚友穆索尔斯基去世。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耗费了两年的心血,将穆索尔斯基的作品修订出版。虽然他为老朋友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后来人们觉得还是穆索尔斯基最初的原作更富有创新价值。

  1887年,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完成了《西班牙随想曲》、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和歌剧《萨德阔》。这时,他准备辞去公职,专心从事创作,不幸另一位朋友鲍罗丁也去世了。鲍罗丁是著名的化学家,又是“强力集团”成员,他留下了许多出色的音乐作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他的学生格拉祖诺夫又着手修订了鲍罗丁的遗作。

  1905年的俄国革命风暴波及到了彼德堡音乐学院。学生们纷纷举行集会,抗议当局,支持革命。校方出面干涉,并敦请政府派来军警镇压学生,扬言要严惩带头闹事者。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为了维护学生们的自由权利,仗义执言,挺身而出,与校方当局据理抗争。校方大为恼怒,以隐居幕后煽动学潮的罪名,革除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职务。警方同时发出命令,禁止上演他的作品。当局的倒行逆施,引起了轩然大波,格拉祖诺夫、里亚多夫等一大批音乐学院同仁也愤然提出辞呈。同情支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谴责政府卑劣行径的呼声,来自全国各个角落,国外一些文化名人也纷纷表态抗议沙俄政府。1905年12月4日,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冒着被捕的危险,亲自主持了一场作品音乐会,帝国歌剧院最优秀的演员都踊跃前来参加,全部演出收入都捐给了贫困的工人家庭。四面楚歌之中,政府被迫收回成命。次年秋天,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等回到了音乐学院。年高望重的作曲家对自己能置身于人民群众的斗争中,深感自豪,他将这一年称为“伟大的一年”。

  他的最后一部歌剧《金鸡》遭到沙俄政府禁演。直到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908年6月21日于柳宾斯克逝世之后,这部歌剧才被允许搬上舞台。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不为一时成功的虚名所迷惑,毕生脚踏实地勤恳努力,他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他的正义感和务实精神也赢得了举世敬仰。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