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敦群培(1905-1951),是近代藏族的一位渊博的学者。在短短四十余年的生命旅途中,他像一颗巨大的慧星,扫过天际,令人惊奇,令人振奋。
根敦群培的故乡,在安多色莫宗的日贡晓邦村(在青海同仁县),父亲叫阿勒克甲波,母名白玛,都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的虔诚信徒。父亲精通藏文,熟知宁玛派的经典,也是当地的一位学者。根敦群培原名叫阿勒克·吉扎,因为自幼就十分聪慧,被确认为是一位活佛的转世,所以很早就出家学法。当他7岁时,父亲染病去世,贪得无厌的叔叔骗走了他们的家产。根敦群培在孤苦的环境中仍然勤奋学习,特别擅于写诗、作画和写文章。13岁那年,他创作了一篇回文诗,题目叫“贡桑柯落”,意为普善之轮,这篇作品无论从哪里起头,或正、或反都可念通,而且都有意义,至今仍然被认为是篇杰作。
就是这年,根敦群培正式剃度为僧,开始了僧侣生涯。他在寺里学习了因明和其他各种佛教经典,出色的成绩使当时许多著名的大活佛都深感吃惊,纷纷给予他各种帮助。过了两年,根敦群培学完了初级经典,进入甘南著名的黄教寺院拉卜楞寺继续深造。藏传佛教中有种特殊的学习方法,就是辩经,由两名僧侣一组,一个提问,一个回答。根敦群培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辩论者,在扎西齐寺时,曾舌战群僧,击败了所有向他发问的人。在拉卜楞寺,他的辩才与颖悟赢得了寺院众多僧侣的赞扬。
1927年,根敦群培像其他的僧人一样前往拉萨继续学经。在哲蚌寺,当时拉萨最著名的佛学大师喜饶嘉措将他收为门徒,在辩经中,喜饶嘉措在徒弟面前也时常败下阵来。哲蚌寺罗色林扎仓的著名辩才木雅居本向根敦群培发出挑战,因为他认为只要能辩胜根敦群培,在下一年参加藏传佛教最高级别的考试中,取得拉然巴格西学位就不会有问题了。结果在辩论中木雅居本被驳得哑口无言,只得承认败阵。20多年以后,根敦群培刚从狱里释放出来,木雅居本还不服气,又偕同哲蚌寺四位学者来访问他,在辩论中五个大格西都不能驳倒根敦群培,最后都承认失败了。
在拉萨,根敦群培的叛逆性格愈加明显地表露出来。他在哲蚌寺里,从不像其他僧人一样正规学经,对繁琐的宗教礼仪非常厌恶,有空就画佛像,拉萨的有钱人都争相邀请他去画壁画和唐卡,根敦群培由此而获得了丰厚的收入,但他并不积累财富,许多穷苦僧人都得到过他的资助。根敦群培的才华和学识受到许多人的钦佩,而他离经叛道的行为却深遭人嫉恨。到后来,根敦群培连佛教根本也否定了,甚至不承认佛性的存在,为此还挨过一些正统僧人的痛打。1934年末,根敦群培被推举参加藏历新年时在传昭法会上举行的拉然巴格西学位的考试。在西藏,僧侣们取得格西学位就犹如书生秀才们考中状元一样,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根敦群培却对此不屑一顾,随一位印度学者飘然离开拉萨到印度游学去了。
根敦群培在印度、尼泊尔、不丹、锡兰等地遨游了10年,在锡金时认识了一位基督教修女,开始向她学习英语。在印度大吉岭,一位与根敦群培同室而居的佛教徒,发现根敦群培满腹经论,却从不念经拜佛,甚至别人念经时还显露出不屑的神气,认为他是一位圣人。遂把他介绍给俄国著名的藏学家罗列赫。根敦群培与罗列赫一起,将藏文《释量论疏》和《青史》两部著名著作翻译成了英文。在国外,根敦群培还学习了梵文和巴利文,与一些著名学者的来往,使他更为博学,引起了对西藏古代史的浓厚兴趣,决定编写《白史》。这部著作开创了藏族学者科学利用古代文献资料的先河。
根敦群培游历印度时,正值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正在蓬勃开展。根敦群培看到印度人们所遭受的殖民主义和种姓制度的压迫,对此深为反感。他与一些藏族人士热烈地讨论了西藏社会的改革问题,特别反对亲英的摄政打扎活佛。
根敦群培回到拉萨,与国民党政府驻藏办事处建立了联系,办事处的负责人在办事处内为他安排了一个专员的职位,并为他撰写《白史》提供了热情帮助。1947年,西藏发生了热振事件,噶厦政府中的亲英势力大为抬头,拉萨传出了有共产党活动的消息。根敦群培曾经阅读过不少马列主义著作,并说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人类将来走向共产主义,因此拉萨盛传他藏有镰刀斧头的传单和毛主席的照片,夏天时,噶厦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了根敦群培。三年的牢狱生活并没有丝毫改变他的信念,仍然和以往一样犀利尖锐,对西藏统治阶级的反感有增无减,因此仍然遭到当权者的憎恶。在反动权贵们的迫害之下,于1951年12月18日逝世。
根敦群培生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频频插手西藏,反动封建领主残酷统治下层民众,背离祖国统一的恶劣环境中。他洁身自好而不同流合污,坚持爱国立场;在宗教气氛四处弥漫的时候,对于占据宗教政治两方面统治地位的黄教教条给予石破天惊的尖锐批判,从现代科学理论的角度重新分析认识佛教和历史,是对旧传统的反叛。他的过人智慧与火一般的求知欲,使他成为具有佛学、历史、语言、艺术、地理等多方面才华的学者,他给后人留下的20余部著述,以锋利的文字刺透了封建制度的阴暗面,也由此而不容于统治阶级,终而被迫害致死。他不虚伪、不矫饰,刻苦进取,坚毅不屈的精神,一直为后人所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