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在我国已列入乙类传染病管理范围之内, 本 病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变主要在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元, 尤其是脊髓前角灰质, 重症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各部分, 感染后绝大多数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 多数病例有发热、肢体疼痛、咽痛或感冒样症状而无瘫痪; 少数病例出现瘫痪; 严重者可因呼吸、吞咽麻痹而死亡。因本病以往多见小儿患者故又称小儿麻痹症。多年来普遍用疫苗预防后, 其发病率已显著下降。1989 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2000 年消灭此病, 我国也制订了《1988 ―1995 年全国消灭脊灰规划》。
脊髓灰质炎的病毒为小核糖核酸病毒, 属肠道病毒, 其直径20 ~30 mm, 呈圆形颗粒; 大量存在患者脊髓和脑部, 在鼻咽、肠道粘膜与淋巴结内亦可见到; 仅对人、猴、猩猩等有致病性。按其抗原不同可分为Ⅰ、Ⅱ及Ⅲ型, 各型间偶有交叉免疫, 我国过去流行时以Ⅰ型多见, Ⅱ型最少。病毒在体外生存力很强, 在水及粪便中能生存数月, 低温环境能长期存活; 能抵抗醚、乙醇、硫柳汞钠、苯扎溴铵与低浓底苯酚; 但加热至56°C 后需加热30 分钟, 或紫外线照射1 小时, 或在含0. 5mg/ L 的水中10 分钟均可灭活。
传染途径:
1. 本病各型患者及无症状的带毒者、患者鼻咽分泌物的排病毒期, 为发病前5 天到病后7 天, 粪便的排毒期自发病前10 天至病后28 天, 少数可达4 月。隐性感染者的带毒期一般为数周, 此型人数多, 不易被发现和控制。
2. 粪、口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病毒随粪便和咽分泌物排出体外, 污染饮食、用具、玩具、手等而经口传播。
3. 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本病在全世界都很普遍, 普种疫苗地区发病率明显减少, 也少有流行。发病年龄以往在5 岁以下者占90 % 以上。以1 岁内婴儿最多, 成年人少见; 但近年来在开展减毒活疫苗地区, 发病年龄有逐渐提高趋势, 成人患者有所增多。
为什么同是受病毒感染, 而出现的症状及结果又不一样呢? 这与人的机体状态关系极大。病毒自咽部或肠道粘膜侵入人体后, 一日内即可到达扁桃体、咽壁淋巴组织、肠壁集合淋巴组织等处增殖。如此时人体产生足量特异抗体, 局部病毒得到控制, 则形成隐性感染; 抗体低下则病毒进入血流, 形成毒血症, 如数日内血循环中的特异抗体足以将病毒中和, 则疾病发展至此停止, 形成顿挫型脊髓灰质炎, 不出现神经系统病变; 如病毒随血流经血脑屏障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则可造成病变轻微无瘫痪型或病变严重成为瘫痪型。感染后受寒、劳累、创伤、手术、预防接种的免疫力降低, 均可促使瘫痪的发生, 孕妇亦易发生瘫痪。
脊髓灰质炎临床上有哪些表现呢?
1. 潜伏期为3 ~35 天, 一般在一定时期内自咽部和粪便内排出病毒, 在体内有特异性抗体形成, 则为无症状型或隐性感染。本病最为多见, 占感者的90 ~95 % 。
2. 前驱期: 大多数患者有低热或中度发热、纳差、多汗、乏力、烦燥, 伴有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或有恶心、呕吐、便秘、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经1 ~4 日后, 多数患者体温下降而症状全消, 称为顿挫型。部分患者可进入瘫痪前期。
3. 瘫痪前期: 本期症状可出现于前驱期热退后1 ~6 日, 紧接前驱期或发病初期。此期体温再次上升或持续不退, 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如头痛、呕吐, 颈、背、四肢肌痛, 感觉过敏, 颈背强直, 变曲时作痛。患者皮肤发红、多汗、易哭、不安或萎靡、思睡、神志大都清楚。患儿坐起时, 用双手向后支撑, 呈特殊三角架体态。一般患者经3 ~6 日或更长时间, 体热下降, 症状消失而痊愈, 称无瘫痪型; 少数患者在本期末进入瘫痪期。
4. 瘫痪期: 此期患者约占感染者的1 ~2%, 一般在发病后3 ~4 日或在第二次发热1 ~2 日后发生瘫痪。大都在5 ~10 日内可出现不同部位的瘫痪, 并逐渐加重, 但在体温下降后瘫痪就不再进展。根据主要病变部位, 临床上可分为: (1) 脊髓型; (2) 延髓型, 包括脑神经瘫痪; 延髓呼吸中枢受损; 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受损、脑炎型和混合型。
5. 恢复期: 瘫痪后1 ~2 周, 肢体功能逐渐恢复, 一般都从肢体远端开始。反射亦逐渐恢复。最初3 ~6 个月内恢复较快。以后虽有进步, 但速度减慢。轻症者1 ~3 月可恢复, 重症者则需6 ~18 月或更长时间才能恢复。
6. 后遗症期: 因神经组织严重损害, 形成顽固性瘫痪,受累肌群或肢体出现萎缩或畸形, 而致跛行或不能站立。治疗: 本病是病毒所致的疾病, 无特效治疗方法, 所以只能对症治疗。各个时期的积极对症治疗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
( 1)前驱期和瘫痪前期的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 避免疲劳, 给予充分营养及水分。肌痛时可作局部湿热敷, 口服可待因止痛片等。发热期间还可以服用清热解毒为主的中草药。( 2) 瘫痪期的治疗: 应根据病情进行抢救。仅有吞咽功能障碍时, 咽部分泌物积留致气道阻塞, 应吸除分泌物, 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同时出现呼吸和吞咽瘫痪时, 则需作气管切开, 用人工呼吸器, 直到呼吸功能完全恢复。并根据病情给予辅助药物治疗。下肢瘫痪时, 下肢应伸直而顶靠在垂直平板上, 防止趾端下垂或畸形。同时加用药辅助治疗。
( 3)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治疗: ①针刺治疗, 对瘫痪肌群确有促进恢复作用; ②推拿、按摩及体疗, 主要用于挛缩畸形, 促进肌力; ③夹板与矫形手术等。顽固性后遗症应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 坚持不懈, 减轻畸形。
预防:
及早发现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隔离患者, 管好传染员; 养成好的卫生习惯, 加强饮水、饮食卫生的管理; 自动免疫。保护易感者, 按国家的规定接时分期口服Ⅰ、Ⅱ、Ⅲ、糖丸疫苗。被动免疫是适用于未服过疫苗而与本病患者有密切接触的5 岁内的儿童和孕妇。应及早给予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 肌内注射, 每日1 次, 连用2 日。
甲型肝炎病毒性肝炎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种。因为甲型肝炎是经粪、口传染的消化道疾病之一, 故列入本书加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