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肠长约1. 5 米, 在空、回肠的周围形成一方框。根据大肠的位置和特点, 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部分。大肠在外形上与小肠有明显的不同, 一般大肠口径较粗, 肠壁较薄, 盲肠和结肠还具有三种特征性结构: ①在肠表面, 沿着肠的纵轴有结肠带, 由肠壁纵行肌增厚形成; ②由肠壁上的横沟隔成囊状的结肠袋; ③在结肠带附近由于浆膜下脂肪聚集, 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脂肪突, 称为脂肪垂。
大肠有哪些主要功能呢?
①大肠无重要的消化功能, 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暂时贮存消化后的残余物质。大肠粘膜分泌少量的碱性液体, 其PH 值约为8. 3 ~8. 4, 其主要成分为粘液, 此外可能有二肽酶和微量淀粉酶, 但对食物的分解作用很小。故大肠液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粘膜免受损伤和润滑粪便。
②大肠内的PH 值对一般细菌的繁殖极为适宜, 来自口腔的细菌能在此大量繁殖。据估计粪便中死的、活的细菌约占粪便固体总量的20 ~30 % 。一提到细菌, 就会想到它们能致病, 但是事物都是一分为二, 大肠中有的细菌对人体也有一定好处。如细菌中的酶对食物残渣有发酵和腐败作用。糖的发酵产物有二氧化碳、乳酸、沼气等; 脂肪发酵的产物有脂肪酸、甘油、胆碱等; 蛋白质的腐败产物除月示、胨、氨基酸外, 还有硫化氢、氨和吲哚等。
③大肠内的细菌可利用肠内的一些简单物质合成维生素K 和维生素B 的复合物。它们可由肠壁吸收而被机体利用。
④大肠的运动形式与小肠相似, 只是运动少而缓慢, 对刺激的反应也较迟缓, 这些都是有利于粪便暂时贮存。在结肠前段而有逆蠕动。它可延长大肠内容物的停留时间, 有利于水分的充分吸收。大肠还有一种进行很快、推动很远的蠕动, 称为集团运动。它可能是食糜进入十二指肠, 由十二指肠至结肠反射所引起。可使部分大肠内容物由横结肠推至降结肠或乙状结肠。在大肠内, 食物残渣中的部分水分被吸收, 剩余物质经过细菌的发酵和腐败作用后, 形成粪便。粪便中除食物残渣外, 还有脱落的上皮细胞、大量细菌、代谢废物以及肠腔中的某些重金属, 如钙、镁、汞等随粪便排出。
二、大肠的主要功能上面已说过了, 但是人吃五谷杂粮, 难免要害病。特别是食物营养被小肠吸收后, 糟粕的东西由肛门排出。可是常常有排便不通的时候我们称之为便秘。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 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种。
( 1) 痉挛性便秘: 有阵发性腹痛, 部位不定, 有鼓肠, 里急后重, 大便干燥且颜色深黑呈球状, 形似羊粪。产生的原因是肠壁肌肉紧张过度, 因收缩加剧导致肠腔狭窄, 大便不易通过。当饮食中粗纤维太多或香料太多, 也会引起痉挛性便秘。
( 2) 阻塞性便秘: 当肠道部分性或全部为肿瘤及其它原因所阻塞时, 大便不易通过而形成便秘。
( 3) 无力性便秘: 这种便秘又称饮食性便秘, 最为常见。此种便秘腹部症状不明显, 无腹痛及鼓肠, 但有头晕、食欲不振等症状。大便干燥, 粪块粗大, 排便不畅, 直肠疼痛剧烈, 便秘的原因是肠蠕动减弱, 膳食过于精细, 缺乏粗糙物质, 加上饮水不足或缺少膳食脂肪都会使肠蠕动减弱。
三、由于近几年来腹泻病患者明显增多, 多数腹泻病原因在短时间内不易搞清楚, 其中有些是病毒引起, 有些是自限性疾病、有些是代谢障碍, 如脂肪性腹泻和某些病菌引起腹泻等。健康人10 ~15 % 肠内带有葡萄球菌, 与肠道中正常菌群相抵抗, 因此不能大量繁殖, 一般不引起肠炎。但因广泛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 使耐药的葡萄球菌大量繁殖而引起假膜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 。患者呕吐、腹泻、排出肠粘膜样物( 实为炎性渗出物、坏死肠粘膜和细菌等), 有时成“海水样便”。粪便涂片镜下可见到大量葡萄球菌。我还记得特别清楚, 在60 年代, 我院小儿腹泻患者中见过多例, 当时诊断为伪膜性肠炎, 大便颜色呈淡蓝色, 亦叫“海水样便”, 故切勿乱用抗菌药物, 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四、直肠、肛门消化道的最末端是直肠及肛门, 每天由小肠进入大肠的食物残渣约有500 克, 经过吸收, 到结肠下部及乙状结肠时, 只剩下150 克左右的半固体粪便, 排出体外, 就完成了消化吸收和排泄的过程了。但直肠、肛门也要特别防止下列几种病, 因为这些病也使人烦恼和痛苦。
( 1) 肛裂: 肛裂是肛管溃疡, 常引起剧烈疼痛, 愈合困难。该病多见于30 ~40 岁的中年人, 儿童和老人较少。国外报告男女发病相同, 我国此病的发病是男比女多见。肛裂常见是单个, 数个裂的少见, 常因其他疾病引起。有的在肛门周围皮肤上有放射状裂口, 粪便通过肛管时, 常引起的轻微损伤, 不应视为肛裂。肛裂有哪些病因呢? 其实肛裂发病还无确切原因, 为了预防起见, 将有关因素介绍如下:
①损伤: 粪便干硬或有异物, 排出时可损伤肛管。如有感染, 不能愈合, 生成肛裂。便秘病人常服腹泻药物, 引起肛门挛缩, 如忽然排干硬粪便, 便会损伤肛管; 便秘也常使愈合的肛裂复发。肛管因慢性炎症充血, 引起内括约肌纤维组织增生, 防碍括约肌松弛, 引起肛门容易受到损伤破裂。
②感染: 肛窦炎、肛乳头炎和痔疮是感染的主要原因。肛窦感染经腺管进入肛腺, 在肛管皮下组织内生成脓肿, 脓肿破溃形成肛裂。
③解剖学原因: 外括约肌中环起于尾骨, 在前交叉, 在肛管反方和前方留有间隙, 提肛肌大部分附着于肛管两侧, 前部及后部均较少, 因此肛管前部和后部不如两侧坚强, 容易损伤造成肛裂。
肛裂有哪些主要症状呢?
①疼痛: 疼痛是肛裂的主要症状, 痛的轻重和时间长短不同, 常是阵发性的, 多因排便引起。粪便通过肛门, 立刻感觉肛门内撕裂般疼痛或烧痛。粪便排出数分钟至10 余分钟疼痛减轻或不感觉疼痛, 这时叫疼痛间歇期, 是肛裂疼痛独有的特性。然后括约肌痉挛收缩, 又引起剧烈疼痛, 疼痛轻重因裂口大小和深浅而不同, 常持续10 余小时。当括约肌疲乏松弛, 疼痛减轻, 但仍感肛门酸疼, 以后会停止, 这是疼痛的一个周期。
②出血: 出血是最常见症状, 排粪时粪便上有数条血丝或染红便纸或和粘液混在一起或滴下鲜血。
③便秘: 因恐惧排粪疼痛不愿排便, 因此, 排粪习惯性改变, 引起便秘, 因便秘又使肛裂加重, 成为恶性循环。
③瘙痒: 因肛门部有排出物, 使会阴部皮肤潮湿不洁,
引起瘙痒, 皮肤有表浅裂口。治疗:
①姑息治疗: 急性肛裂和肛周皮肤裂用姑息疗法可以治愈, 可缓解慢性肛裂症状。治疗方法是吃少渣食物, 防止便秘, 热水坐浴, 肛门部热敷, 口服软便药物。
②手术治疗: 急性肛裂或慢性肛裂, 当姑息治疗无效时, 应手术治疗。
( 2) 痔: 直肠下端、肛管和肛门缘静脉内的血管曲张形成的软块为痔。近来认为肛管粘膜下层内血管垫增生, 向下滑脱成痔。任何年龄都可发生痔。但20 ~40 岁多见, 男多于女, 过去曾有十男九痔说法, 当然这缺乏科学根据, 只能说明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痔的病因还未完全了解, 它可由多种因素引起, 主要归纳为二种:
①静脉曲张: 门静脉在肛管与体静脉交通, 门静脉及其分支无瓣膜, 痔内静脉丛直接承受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和直肠上静脉血液的压力。痔静脉在不同高度穿过直肠肌层向上, 容易影响静脉回流。静脉丛内压力升高, 引起静脉郁滞扩张弯曲成痔。
②肛垫增生滑脱: 肛垫是肛管上部、粘膜下层内海绵状勃起组织, 内有小动脉和小静脉, 动脉和静脉短路交通并有平滑肌和结缔组织, 由肌纤维和结缔组织使垫固定。腹内压力增高或常常用力, 肛垫滑脱, 向下移位成痔。
痔有以下临床表现:
①出血: 出血是内痔的早期症状, 排粪时或排粪后流出鲜血。常是一个时期出血, 过一时期可自然停止, 以后又出血。
②脱出: 有的脱出是第一个症状, 但大部病人先有出血, 以后才出现脱出。有的是1 ~2 个痔块脱出, 以后全部痔块和其中间粘膜脱出。
③疼痛: 单纯内痔不觉疼痛, 只感觉肛门部坠胀, 排粪后不适。如有肿胀、溃烂和血栓形成则有疼痛。如脱出未及时回复, 成内痔嵌顿, 痔块肿胀, 糜烂坏死, 疼痛加剧。
④粘液流出: 直肠粘膜常受痔块刺激, 分泌物增多, 括约肌松弛, 常有分泌物外流。脱出时分泌物增多, 刺激肛门皮肤, 可发生湿疹和瘙痒。
治疗:
①姑息疗法: 调理排粪, 保持每日或隔日排出1 次软便。如有便秘, 口服液状石蜡。宜吃容易消化、刺激性小、能防止便秘的食物。如果痔块脱出, 应立即送回医院。若不能恢复, 痔块肿胀痒痛, 可连续热敷、热水坐浴, 外敷药膏等。
②姑痔钉疗法: 插入枯痔钉后, 痔组织发生异物和化学炎症, 引起纤维组织增生, 痔块缩小, 内痔治愈。
③注射疗法: 目的是引起炎症反应, 围绕血管有纤维组织增生, 使血管阻寒, 引起纤维变性、缩窄和阻塞痔块根部的静脉和动脉, 静脉不再扩张, 减少痔静脉充血。纤维性也有使痔块固定于肌层的作用, 减少脱出。
注射疗法的指证、方法、药物和禁忌症, 均按医师指导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