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少年朋友,你有过这种感受吗?庄稼“不吃饭”,同样“饿”。庄稼的饭就是肥。庄稼不是什么时候吃饭都合适,而是和气象条件有很大关系。
究竟肥料和气象条件有什么关系呢?下面从温度、降水、土壤湿度和日照等四个方面一一分析。
因为温度的高低,即天气的冷热,决定着肥料腐熟及养分分解速度的快慢。温度高时,有机肥料腐熟快,有机质容易分解转化为速效性肥料;相反,温度比较低时,有机质分解迟缓,肥效发挥得慢。因此,在高温季节,如夏季,有机肥料应施用半腐熟的,施用时期也不用过早,以免养分分解过快而损失掉;温度比较低时,如春秋季,有机肥料就应该施用充分腐熟的,并应适当提早施用,以使肥效充分发挥。温度对化学肥料肥效的影响更大。温度高时,氨水、碳铵等铵态氮肥分解和挥发相当迅速,养分的损失也就相当大。
那么,施肥与降水又有啥关系呢?
施肥与降水的关系也很密切,因为雨水能加速化学肥料的溶解和有机物的分解。尤其是雨水还会造成肥分的流失,我就是在这方面吃过亏的。那是前年的事情,我好不容易买了一袋子硝铵,为了好溶解入地,趁着下雨往地里施,谁知雨越下越大,一连下了两个多小时,地里的水直往外流,肥
料就这样大部分被流走了。所以趁雨施肥的习惯并不好,应
该雨后趁地湿时施用。
另外,土壤湿度也是施肥必须重视的一个气象因素。一般是,土壤湿度大时,肥料浓度可以大些;土壤湿度小时,
肥料浓度也必须小些。如果较长时间干旱无雨,土壤湿度较小时,必须结合浇水进行施肥。否则,因为土壤湿度小,造成肥料浓度大,容易引起作物根系受害,将苗子“烧”死。
那什么是“烧”苗呢?
为了说清这个道理,先举个例子,我们腌咸菜时,把晒蔫了的菜,如果放在清水盆里,青菜就会很快硬起来,盆里的水也少了;如果不放在清水里,而是放在浓盐水里,青菜就硬不起来,而且盆里的水反而多起来了。这是因为各种溶液都有一种压力,叫做渗透压。溶液愈浓,渗透压愈大。不同浓度的溶液相遇后,渗透压小的溶剂分子,总要朝渗透压大的溶液里渗透,这是因为青菜的细胞壁是一种半透性膜的缘故。同样道理,作物的根部有很多根毛,根毛的细胞壁也是个半透性膜。根毛能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就因为根毛细胞里的细胞液的渗透压比较大,土壤里的水分才能源源不断地渗透到根毛里,并且也把溶解在水中的肥料也带了进去。如果土壤湿度过小,肥料太多太浓,土壤水分的渗透压比根毛细胞里的大,就会产生反渗透,构成植物大量失水,而将其“烧”死了。所以,我们施肥时,一定要注意土壤湿度,土壤湿度小时,一定要将肥料稀释以后再施用。
那日照与施肥有什么关系呢?
阴雨连绵,日照不足,不宜单纯施用过多的速效氮肥,
否则因糖分积累不足,影响作物机械组织的形成,易造成植株远长倒伏。日照充分时,光合作用强,作物新陈代谢旺盛,吸收养分多。在这种情况下,多施一点氮肥也关系不大。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多雨年份由于养分容易流失,因此要比干旱年份多施一些。在极端干旱的年份,由于作物能够吸收的肥料很少,且肥料也不容易分解,所以施肥量可适当减少。气象条件与施入氮、磷、钾肥的比例也很有密切关系,一般而言,低温多雨的年份施入肥料的磷与氮的比值适当增大,因为磷肥有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的作用,可减轻低温对生育的不良影响。在低温寡照的年份应适当加大钾与氮的比例,因钾肥有弥补日照不足,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的作用。
此外,不同种类的肥料施用的时期和数量也因各年的天气条件和作物长势不同而有所不同。在低温年份,作物容易贪青晚熟,所以氮肥必须早施,如果施用过晚、施用量过大就会加重迟熟的程度,而导致遭遇霜冻而减产。在低温年份应在后期增施磷、钾肥,这样可促进提早成熟,避免或减轻低温的影响。
施肥时,主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时间施肥;二是施多少肥。如果这两方面的情况都知道了,可使生产单位和农户能够根据当年天气条件的特点,结合当地的土壤条件、作物的需肥特点及目前作物的长势,适时适量地施肥,做到经济用肥、合理用肥,而从改善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增强作物抵御不良环境条件影响的能力,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农业预测中的“施肥预测”就是主要针对上面两个问题的,按照施肥预测中告诉我们的施肥期和用肥量去做,保证会喜获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