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占领香港时举行的入城式香港,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世界东方,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奇迹。它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然而,对于中国来说,香港的繁荣与发展的背后,却是中国人百年来的辛酸与耻辱。收复香港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无数志士仁人的共同追求。然而在抗战胜利这样一个极为有利的形势下,当时的国民政府为什么没有能够成功地将香港回收到中国的怀抱来呢?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天,日军进攻香港,仅仅过了18天,香港陷落,港督杨幕琦举出白旗投降。从此,香港落入日本手中长达4年之久。
1945年,二战临近尾声。欧洲战场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已经遭到惨败,并已经向盟军缴械投降。亚洲战场上,日本军国主义已是日薄西山,摇摇欲坠。8月,中国战场上中国军队向日军发起了全面进攻。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已经取得主动,战事已经逼迫日本作最后的顽抗。美军为了减少伤亡,在军队向日本本士逼进的同时,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原子弹。一天后,前苏联对日宣战,向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了进攻,给日本关东军以歼灭性打击。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日本政府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投降后的第三天,远东盟军统帅麦克阿瑟在杜鲁门总统的授权下,发布了第一号受降令:凡在中华民国(满洲除外)、台湾、越南北纬16°以北地区之日军,均应向蒋委员长投降。
香港就位于北纬16°以北地区,而且在战争期间隶属于中国战区的广州作战区,是中国第2方面军所辖作战区的一部分。日本驻香港的防卫部队是隶属于日军南支派遣军第23军,该军司令官田中久一兼任香港总督,他常驻广州。这一切都说明驻港日军应向中国军队投降,中国收回香港是理所应当。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基本上都被日本占领了,特别是缅甸失守后,英国政府曾经请求中国派兵支援在缅甸的英国军队。蒋介石也曾打算趁此良机收复香港。1942年,蒋介石曾向英国提出收回香港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在访问印度期间,会见了甘地和尼赫鲁等人,表示支持印度的独立要求,以促使英国在远东的殖民体系瓦解。蒋介石这一姿态在国内引起了反对帝国主义,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高潮,在国际上得到了正义人民的同情。
英国出于需要中国出兵保卫其殖民地缅甸和印度的目的,主动提出与中国进行废除不平等条约及签订新约的谈判。谈判之初,蒋介石坚持收回香港,然而,英国人从内心里并不想真的交还香港。他们只是权宜之计,为的是让蒋介石能够抗日,以减少他们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后来在英国的威逼利诱下,蒋介石的立场逐步软化,最终放弃了将收回香港这一内容写入中英新约,仅仅要求英国在口头上承诺在战后同中国商讨九龙问题。
日本投降后,香港的问题摆到了桌面上,是否应该立刻收复香港成了人们关心的问题。许多人建议蒋介石趁此机会派兵假道广九铁路,捷足直入,占领香港后再与英国交涉,对此建议蒋介石有所采纳,在接到盟军的一号受降令后,他即任命第2方面军司令张发奎为接收广州、海南、香港等地的受降官。命令张发奎的新一军和13军执行香港的受降事宜。张发奎接此命令后,即将新一军和13军集结于靠近香港的宝安地区,作好了收复香港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