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期望没有实现

  平型关战斗结束的第二天,八路军总部即向南京国民党军委会发出了捷报。

  蒋介石看到八路军出师告捷的电报,沉思良久,先后两次给朱德、彭德怀等人发电报祝贺。9月26日,蒋介石电贺八路军总部朱德总指挥、彭德怀副总指挥。电报全文如下:

  “朱总指挥彭副总指挥勋鉴:26日电悉。25日一战,歼寇如麻。足徵官兵用命,深堪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是所至吩。”

  蒋介石仔细看平型关的战报,嗣后不久,他又给朱德发来一电,称:

  “朱总司令玉阶兄:

  电悉,接诵捷报,无任欣慰,着即传谕嘉奖。

  中正”

  9月27日,中国国民党福建党部特派员陈肇英给八路军发电报祝捷。电文称:

  “八路军朱总指挥彭副总指挥勋鉴:欣悉平型关之役,我军所向披靡,斩获无算。具佩执事指挥有方,将士忠勇无敌。尚希贵军挺进,灭此朝食。特电祝捷,歌颂戎祺。”

  9月28日,委员长武汉行营给第八路军参谋处发电报,电文称:

  “25日电敬悉。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忠勇之气,益害敌胆。特电驰贺,续侯捷音。”

  9月28日,上海市职业界救亡协会给八路军发电报。电文称:

  “第八路军参谋处转全军将士鉴:贵军受命抗敌,立奏奇功,挽西线垂危之局,破日寇方长之焰。捷报传来,万众欢腾。谨电驰贺。”

  巴黎《救国时报》发给八路军的电报称:

  “第八路军朱彭总指挥钧鉴:据连日电讯,悉我八路军于灵丘平型关一带袭击寇军,消灭5000,捷报传来,全侨跃舞,一致认为八路军获得空前大胜利的原因,确在八路军将士高度的政治觉悟,坚强的战斗力,铁的纪律,与民众密切联系……望抗战各军学习模范的八路军的优点,更望我全体将士更加巩固的团结一致,共驱日寇,全体侨民为后盾。”

  平型关大捷,八路军威名远扬,八路军在战场上缴获的日军地图,使中国军队进一步掌握了日军的战略意图,对尔后的作战产生了重大影响。

  平型关战斗的枪声稀落下来的时候,八路军指战员开始清查从日军中缴获的战利品。忽然,战士们发现了日军第5师团及配合关东军“蒙疆兵团”和沿平汉路北段向西进攻敌日军第1军与沿津浦路向南进攻的日军第2军的作战计划图。这是日军的绝密文件,在军人眼里,作战计划图比生命还重要。

  这些重要文件很快送到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彭德怀看到这些作战地图,十分欣喜,立刻仔仔细细地研究起来。

  为了粉碎日军的进攻企图,歼灭更多的日军。9月28日,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向南京方面发出电报,阐述了他们对这份地图的见解。电文是:

  “急。南京大元帅蒋、总司令刘钧鉴:密。

  “25日平型关战斗,得敌高级司令部地图一张。上绘有平津直至主攻平型关、雁门关、保定及津浦路部署、部队番号,标其甚详。依据此图可对全部军事秘密了解。该图上攻入涞源之敌系向易州前进,不是向阜平前进。

  “攻入大同之敌,除留守外,转向浑源,沿长城外与攻入灵丘之敌合攻雁门关;攻入灵丘敌则攻平型关,以该县与浑源部队夹长城前进。

  “此地图昨日已由林师长送交孙副总司令楚,转呈阎司令部矣!

  “25日战斗,已将敌原定计划破坏,使浑源及涞源两路转向平型关解围,攻平型关部队,变为突围而逃。

  职朱德彭德怀”

  美中不足的是,此次战役的战果没有得到进一步扩大,原因在于八路军没有得到南京方面的及时配合,致使这些日军从团城口突围,中国军队失去了再次歼灭日军的战机。蒋介石对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始终不信任,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来的十年内战,蒋介石做梦都在调集军队,把工农红军围起来“剿灭”。日军侵华,经过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努力,实现全面抗战,但蒋介石对八路军的戒心没有完全解除,两年后的皖南事变即是例证。八路军在第二战区作战,阎锡山也有意把八路军推到第一线,作为一道“挡箭牌”。对此,毛泽东早有深刻见解,多次提出,“今日红军对决战不起任何作用”。

  平型关战役4天以后,毛泽东打电报给周恩来等人,电文指出:“阎必要求我军与他配合来打一二仗。为了给晋军以更好的影响,如果在确实有利的条件下,当然是可以参加的。”

  9月26日,在陕北待命入晋的八路军第129师386旅陈赓旅长得知平型关大捷,在日记中写道:

  “这是红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意义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3、证明惟武器论的破产;4、单纯的防御只有丧失土地。捷报传到部队中,人人欢跃,大家都以为我们出动太迟了。”

  平型关战斗,进一步扩大了红军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提高了红军的威望,鼓舞了中华民族的士气,增强了军队的凝聚力。这种力量,是不可战胜的。陈赓将军在10月1日的日记中写道:今天开拔,“沿途群众对我们非常欢迎。特别是平型关战斗的胜利,使他们对我们的信仰更加提高。”人民群众的态度,是最有力的说明。

  再者:可惜,没有抓住多少俘虏。

  一场战斗,俘虏多少是战果的一个标志。军队作战,总想多抓俘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同国民党军队作战,每打一仗都能俘虏不少敌人。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红军活捉敌第18师师长前线总指挥张辉瓒;在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的凯歌中,红军俘虏敌人1.5万人。那时候,红军制定了不虐待俘虏的严格纪律,国民党军官兵都知道红军优待俘虏。教育俘虏,改造俘虏,吸收俘虏参加红军,是红军不断发展壮大的一条重要措施,人民军队对待俘虏的政策在广大官兵中深入人心。平型关战斗打响,八路军指战员出于对日本侵略军的痛恨,多抓俘虏的愿望更加强烈,连师长林彪都想多抓俘虏,把俘虏带到太原去游街示众。

  但是,八路军指战员多抓俘虏的期望没有实现,有的指战员反而为此付出了鲜血和生命。

  当日,平型关激烈的战斗进行了半个小时,不少日本鬼子就被八路军指战员打得爬到汽车底下去了。当时,八路军战士们不懂得烧毁汽车,使日本鬼子失去屏障,许多人把日本鬼子看成内战时的国民党军队,以为只要打狠了就会缴枪。几位战士向打得躲到汽车下的日本兵喊话:“缴枪不杀!”

  然而,这一仗的作战对象是日本鬼子。鬼子不仅听不懂中国话,而且是一群经过武士道训练的“野兽”。自从侵占中国领土以来,日本鬼子没有遇到多少有力的抵抗,心里只想着多占中国的地方,根本没有理会八路军战士的喊话,依然举枪与八路军指战员对抗。八路军一些优秀指战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日本鬼子杀伤,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当时,几名八路军战士看到身负重伤的日本兵,连忙弯下腰想把负伤的日本兵背回来。谁知日本兵刚趴到八路军战士的身上,就张开嘴使劲咬下去,硬是把八路军战士的耳朵咬掉了。

  八路军战士主动走上前给负伤的日本兵包扎,刚到跟前,就被日本鬼子打伤,牺牲了。

  副师长聂荣臻亲临第一线战场,也经历了惊险的一幕。

  中午,枪声渐渐稀疏了。聂荣臻随同出击的部队来到沟底的公路上,看到日军人仰马翻,沟里到处是丢弃的枪支和日军尸体,上百辆汽车燃烧着,冒出呛人的臭味。

  果然是一个大胜仗,聂荣臻捡起一支枪,心里想。聂荣臻经历的胜仗很多了,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激动。

  突然,“叭”的一声枪响,聂荣臻只感到耳边有一股热风。“唆”的一声,子弹飞过去了。聂荣臻一抬头,看见一名日本兵躲在山洞里放冷枪。

  战士们立即围了过去,十几支枪口对准那个小小的山洞,齐声呼喊:“缴枪不杀!”

  “叭!叭!”日本兵又打了两枪。

  一名战士正要冲进洞去抓俘虏,聂荣臻一把拉住他,说:“别急。”

  战场上出现片刻的沉默,山洞里没有动静。聂荣臻说:“丢手榴弹,消灭他。”

  聂荣臻知道,日本军队与国民党军队不同,经过军国主义熏陶,不肯轻易投降。坂垣的武士道精神,在日本军队里是有名的。眼前这些日本兵,满脑子都是武士道精神,不会轻易放下武器,千万别让八路军战士上当。

  随着战争进展,日军官兵亲眼目睹了日本军队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逐渐认识到军国主义的反动本质,战争后期,不少日本官兵也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参加反对法西斯的斗争。

  §§第二章 徐州会战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