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西贝柳斯:民族音乐的灵魂

  那是上个世纪时,在芬兰的一个小镇上驻扎着一个团,随团军医有个小男孩,他特别喜欢拉小提琴,七岁时就能运用音乐语言把自己的内心想象表达出来。这个孩子就是后来成为芬兰民族之魂的着名音乐家西贝柳斯。

  西贝柳斯上小学了,老师拿这个孩子很头疼,因为每当让他回答问题时,他总是好像刚刚睡醒一样,答得一塌糊涂。老师了解到了他心不在焉的原因,他是沉浸在了自己编造的音乐幻想世界中,所以对他很宽容。当他不知所云的时候,老师就会叹一口气道:“哎,西贝柳斯又跑到另一个世界上去了!”

  那时的西贝柳斯心中只有一个理想,那就是将来能成为小提琴演奏大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连学业都荒废了。15岁时,他拜驻军管乐队的一位小提琴手为师,提高自己的演奏技艺。北欧的夏天白昼很长,太阳一直要到后半夜才会落下,而且天黑后天色也不太黑,西贝柳斯利用这个自然条件,拿着小提琴躲在树林里,成天成夜地拉个没完。他还同弟弟和朋友们在学校里组成管弦乐队,到处进行演出。

  成年后,西贝柳斯无法继续追求自己的音乐之梦,他想先当一个律师,就进了芬兰的赫尔佛尔斯大学学习法律。24岁那年,他终于抛弃了自己并不喜欢的法律,赴德国学习音乐,后来又到维也纳深造。在国外学习了三年后,他回到芬兰,写出了他的第一首音乐诗《萨迦》,意思是“来自古老的传说”,立即引起轰动。从此,他正式踏上了作曲家之路。

  当时的芬兰还处在俄国沙皇的统治下,为了获得民族独立,芬兰人民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在民族主义精神的感召下,西贝柳斯很快就成为了一位自觉而坚定的爱国战士。他在34岁时完成的民族音乐史诗《芬兰颂》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由此获得了“芬兰民族之魂”的崇高赞誉。

  西贝柳斯能够写出《芬兰颂》,一方面在于当时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形势,另一方面得益于他从古老的民间传说中吸取了营养。当时,芬兰有一本名叫《卡列瓦拉》的传说集,里面收集了所有的芬兰古代传说。西贝柳斯运用民歌曲调,将《卡列瓦拉》中的很多传说都绘成一幅幅音乐画面。西贝柳斯在《芬兰颂》中用音符讲述的就是发生在洪荒时代里住在黑暗森林中的诸神和英雄们的故事,抒发了芬兰人的民族自豪感。

  芬兰挣脱了沙皇的统治后,西贝柳斯迎来了自己创作上的黄金时期,政府每年都发给他一笔养老金,使他能够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作曲上来。

  从1904年起,西贝柳斯就一直隐居在图苏拉湖畔的阿依诺拉乡间别墅里,潜心从事创作。这里离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只有20英里,环境宁静秀美,空气清新,景色宜人。

  西贝柳斯的好朋友、着名建筑师拉尔斯专门为他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设计了一幢木制别墅,并以他妻子阿依诺拉的名字命名。

  西贝柳斯特别喜欢在阿依诺拉的林间小路上散步,随身带着铅笔和空白的五线谱纸,一旦脑海中出现灵感,就随时记录下来。他还喜欢在木楼的阳台上来回踱步,边踱步边打腹稿,直到胸有成竹,便立即停止踱步,快步回到工作室里,将乐曲一气呵成。

  酷爱大自然的西贝柳斯在阿依诺拉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西贝柳斯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写完作品后,总会感到不满意,就拿回来加以修改,而且修改的幅度非常大,常常把原作改得面目全非。当他完成了一部重要的作品后,不是急于拿出去见人,而是恨不得把它藏起来。他写的交响曲《库勒沃》只演出了一次,就被他慌忙撤回,他在世时再也没有让它上演过。西贝柳斯没有说明他这样做的原因,但最大的可能就是他对这首交响曲不满意,他晚年时曾考虑过动手改编这首交响曲,多亏他没有这样做,才没有毁掉手稿,使这首颇具特色的曲子得以保留下来。直到他去世后,这首交响曲才与听众重新见面,而且成为他的作品演奏会上不可或缺的曲目之一。

  1905年,西贝柳斯在阿依诺拉修改完成了《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最初创作于1903年,当时西贝柳斯正在欧洲各国漫游、拜访和学习,摸索自己今后的创作方向,在一位名叫布梅斯特的友人的启发下,他写成了这首协奏曲。因为时间比较仓促,西贝柳斯对这部作品很不满意,首演之后就被他立即收后,做了大幅度的修改,变得更加紧凑,结构也得到了强化。在里夏德·施特劳斯的指挥下,它的修订版在柏林进行首演,获得了巨大成功。

  谨慎的创作态度使得西贝柳斯的作品能够精益求精,但同时这也反映出他对自己作品的不自信,而这种不自信有时会促使他做出错误的判断。有一次,乐团正在排练西贝柳斯的第二交响曲,只有两名小号手出席,其中一个还患了感冒。西贝柳斯突然粗暴地打断了排练,一个人离开了。事后他这样解释说:“我只听得到那把没有出席的小号,我受不了啦!”

  西贝柳斯成名后,生活变得比较富足,但手头没有多少余钱,而为了维持排场,他不得不廉价出卖自己的作品。他在1903年创作过一首《悲伤圆舞曲》,原本是他为妻舅阿玛斯的剧作《死神》谱写的一段配乐,曲中哀伤与欢乐的情绪掺杂在一起,正是人生的最佳写照。这本来是一个改变他经济困窘的好机会,足以使他今后衣食无忧,但他拱手将它转让给了别的作曲家,而这首沙龙味十足的曲子经过重新编排后,立刻成了欧洲各个咖啡屋的热门曲目,一大笔极为可观的版税落到了别人手里。

  1957年9月20日晚,92岁的西贝柳斯因脑溢血在阿依诺拉安详地离开了人世。西贝柳斯离世已经多年,但他仍然是芬兰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勇士,每年都有许多芬兰人和外国人来到阿依诺拉拜谒他的故居,在西贝柳斯和夫人合葬的方形大理石墓碑前献上鲜花,纪念这位杰出的音乐家。

  §§第十四章 美国艺术朝圣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