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西尼出生在意大利中北部港口城市佩萨罗,他的父亲是卢戈镇上的号手和屠宰场的检查员,母亲是喜歌剧演员。据说罗西尼出生时,他母亲十分痛苦,可是当地负责接生的神职人员一个也没到场。
父亲又急又气,抓起家里摆设的10座小神像挨个往地上摔。等到小罗西尼呱呱落地时,这些神像就剩下最后一个了。
罗西尼的父亲同情法国革命,拥护共和,结果在王政复辟时期被抓进监狱,这一年小罗西尼才四岁。
母亲带着小罗西尼逃出来,跟着在乡间巡回演出的戏班子到处流浪。罗西尼自幼爱好音乐,很早就学会了演奏小提琴和古钢琴,还跟父亲学会了演奏小号。他的嗓音很好,10岁时就在一个教堂合唱队中担任独唱,13岁时还参加了一个歌剧的演出。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以歌手的身份登台。
1806年,在别人的资助下,罗西尼进入博洛尼亚音乐学院,开始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从困苦中走出来的罗西尼读书十分用功,他为了掌握高深的作曲知识,就一笔一笔地把海顿的清唱剧《创世纪》、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和《魔笛》中的人声歌唱部分抄写下来,凭着想象加上管弦乐伴奏,和原作对照一番,最后再把原作中的管弦乐伴奏部分抄录下来仔细研究。
离开音乐学院后,罗西尼继续他的流浪艺人的生涯,同时坚持作曲。那个时候,他的身上除了腰包里的一点儿旅费,就是手提箱里的五线谱,而五线谱要比他所有的衣服加起来还要多。
工夫不负苦心人,罗西尼的才华终于在1813年脱颖而出,他写的正歌剧《坦克雷迪》在威尼斯公演,大获成功。
1815年,他受聘于那不勒斯的圣卡罗歌剧院,成为专业作曲家,有了稳固的社会地位,收入也比较可观。
就在《坦克雷迪》上演的那一天,主要演员女歌唱家梅拉丹诺夫人突然不见了。梅拉丹诺夫人人长得漂亮,歌也唱得很好,只是非常任性。她认为她要演唱的一段咏叹调不好,就拒绝出演。这一下整个剧院乱了套。当时离演出开始只剩下两个小时了,剧院负责人的脸都急得发白了。
有人来找罗西尼商量,希望他能挽救这个局面。罗西尼二话没说,拿起笔来,只用了五分钟就改写出了一段新咏叹调,梅拉丹诺夫人非常满意,于是答应登台演出。出人意料的是,这首一蹴而就的咏叹调博得了广泛的欢迎。
1816年2月5日,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尔的理发师》在罗马首次公演。有些同行对这个流浪汉出身的作曲家非常嫉妒,就故意招来一些人吹口哨捣乱,甚至把一只猫放到舞台上乱跑,折腾得乌烟瘴气,把演出搞得一团糟。不久后,《塞维尔的理发师》再度公演,终于大获成功,热情的观众还为罗西尼举行了火炬游行。
这部歌剧如今已成为19世纪意大利喜歌剧的顶峰作品之一,但当时罗西尼只用了13天时间,就把他完成了。靠这部歌剧,罗西尼从老板那儿领到1200法郎和一件价值大约100法郎的新上衣。对于罗西尼来说,这是一笔很不小的数目,他父亲在家乡每天只能挣到2.5个法郎。
1822年春天,罗西尼到维也纳拜望他所敬爱的前辈大师贝多芬。他看到贝多芬的晚年生活很穷困,便四处奔走,想为贝多芬争取到一份年俸,还希望通过集资为贝多芬买到一套住房,但都未能如愿。罗西尼直到晚年仍为这件事感到非常遗憾。
罗西尼的作品多数是喜歌剧,它们风格明快,充满了机智,妙趣横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欢乐。现实生活中的罗西尼也像他的作品一样,诙谐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有一次,他听说人们要花许多钱在米兰为他立一座肖像纪念碑,他连忙说:“如果能把这些钱给我,我情愿在有生之年中,天天都站在碑座上。”
还有一次,一位作曲家拿着自己的两部交响曲,请罗西尼帮忙挑选一部推荐出版。罗西尼请他把自己的作品演奏一下,结果令罗西尼感到不胜厌烦,由此断定这是个喜欢沽名钓誉的家伙,于是就对他说:“如果要出版,就再写一部吧!”
有一位先生的侄子不会为自己的歌剧写序曲,就请罗西尼给出个主意。罗西尼答复说:“我写歌剧《奥赛罗》的序曲时,被老板锁在一间小屋里。屋里有一大碗泡着水的面条,连根绿菜都没有。这真是个头最秃、心最狠的老板,他说,如果不把序曲的最后一个音符写完,就别想活着出去。让您的侄子试试这个法子,我看准灵。”
罗西尼成名很早,杰作也很多,37岁那年写出了他最后的一部杰作《威廉·退尔》。至此,他一共创作了38部歌剧和若干器乐曲等。而在此后的39年中,他只写了两个宗教题材的作品和一些短曲。这位赫赫有名的多产作曲家,为什么在他创作成熟的盛年突然搁笔呢?
这至今仍是一个谜。
艺术家逸闻
不必改天
有一次,罗西尼到朋友家吃饭,饭后觉得尚有不足。告别时,女主人说:“如果方便的话,请改天再来,随时备有便饭恭候。”
罗西尼连忙说:“不必改天再来了,现在我们马上再接着吃一顿如何?”
文化小常识
咏叹调
咏叹调是一个声部或几个声部的歌曲,现专指独唱曲。17世纪末,随着歌剧的迅速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平淡的宣叙调(朗诵式的歌曲,相当于戏剧中的对白),希望有更富于感情色彩的表现形式,咏叹调应运而生。歌剧中的咏叹调一般是主角的独唱,在一部歌剧里至少有一首,有时也会有两首。它的作用就像是戏剧中的“独白”,富于歌唱性,长于抒发感情,表现人物特征。它往往是歌剧中最精彩的唱段,结构完整,需要演员掌握高度的演唱技巧。咏叹调还可以拿出来单独作为音乐会的独唱节目来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