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我已经成为抗建堂的义务解说员,国内各地电视台拍摄抗战戏剧、电影,香港、台湾乃至远在美国、法国的老一辈华人影剧工作者及其子女们,到抗建堂来寻根,都要找我陪伴他们旧地重游。
1940年4月,郭沫若在兼任中国电影制片厂所属的中国万岁剧团团长后,以中国第一大文豪之身兼任一个话剧团团长的郭沫若,果然有了大作为,他要在纯阳洞高达275级石梯的半坡上兴建一所话剧剧场,以解决当时重庆戏剧队伍云集,名家荟萃,而剧场奇缺的困难。抗建堂建成之后,每个座位上都能清晰的听到演员在舞台上的念词,面积大小适中,是演话剧的理想场地。剧场名为抗建堂,寓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之意。由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写。
1941年4月5日,中国万岁剧团在新落成的抗建堂,公演马彦祥编导的四幕话剧《国贼汪精卫》,演员集中国万岁剧团之精粹,剧中播放国民党元老吴稚晖亲自痛斥汪逆精卫的讲话。纯阳洞剧场门前挤满了购票观众,延伸到坡下中一路大马路上。
从此时到1945年抗战胜利,抗建堂共上演了33出大型话剧。其中《北京人》、《棠棣之花》、《牛郎织女》、《风雪夜归人》、《清宫外史》、《重庆屋檐下》、《芳草天涯》都属名剧首演。《蜕变》与《清宫外史》演出长达六个小时,晚七时开演,深夜一时散场,观众无一人中途退场,可见其艺术魅力之强大。不爱看话剧的蒋介石,也禁不住诱惑,调这两出话剧到浮图关上,供他亲自观看。周恩来更加欣赏吴祖光创作的《风雪夜归人》,他不避山高坡陡,七上抗建堂观看《风雪夜归人》,在话剧运动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页,成为传送至今的佳话。
建国后,重庆市话剧团在抗建堂首演话剧《红旗歌》,抗建堂遂改名为红旗剧场。接着在这里又演出了自己创作的《四十年的愿望》以及许多卓有影响的话剧,重庆市话剧团为此名列全国十个著名话剧院团之一。
粉碎“四人帮”后,这座剧场重新恢复原名抗建堂。1985年重庆举办第一届雾季艺术节,请回来曹禺、陈白尘、吴祖光、杨村彬、张瑞芳、章曼苹、石羽等一大批在重庆创造了中国话剧黄金时代的老艺术家,他们提出恢复抗建堂光荣传统的建议,把抗建堂作为文物保护单位保存下来。
现在重修的抗建堂已恢复原貌,汽车可以开到剧场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