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侵略苏联,日本法西斯偷袭珍珠港,使世界形势出现了重大变化。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强烈要求建立统一的国际反法西斯阵线,共同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与会各国代表签署了“二十六国宣言”,又称“联合国家宣言”,向世界宣布,签字国政府保证运用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仆从国,不单独与轴心国签订任何协定或和约。该宣言的签署与发布,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阵线的正式成立。从此之后,反法西斯国家在政治上互相磋商,在军事上密切配合,在物资上互通有无,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集团则失道寡助,陷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包围之中。
1942年夏,希特勒利用英、美还未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的机会,集中大量兵力在苏德战场上发动夏季攻势,企260第四章、法西斯与第三帝国的兴亡图夺回战略主动权,这次进攻的重点是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担任斯大林格勒进攻任务的德军总共有6个军18个师,约25万人,配备有740辆坦克,7500门大炮,1200架飞机。7月17日,德军的先头部队越过顿河下游向斯大林格勒展开猛烈进攻,拉开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序幕。战役一开始,德军便摆开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出动大批飞机对斯大林格勒进行狂轰滥炸,地面部队则在坦克的先导下,发动猛攻,以图一举拿下这座城市。面对德军的疯狂进攻,苏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使德军发动的几次强攻都被粉碎。11月19日,在朱可夫的指挥下,苏联军队转入反攻,而这时的德军由于伤亡惨重、补给困难,已经是强弩之末,很快便被苏联军队包围。陷入包围的德军弹尽粮绝,走投无路,于1943年2月2日被迫投降,9.1万名士兵、2500名军官、24名将军全部被俘。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德国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失败,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从此,德军完全失去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然而,希特勒并不甘心他在苏德战场上的失败。1943年夏季,希特勒集中了所有的后备力量,对库尔斯克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攻势,企图一举扭转不利的局面。在历时50天的会战中,双方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展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场坦克会战。最后,由于苏军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占优势,这场被希特勒寄予厚望的会战以德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在这次战役中,德军损失50万官兵、3500架飞机、1500辆坦克。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战略后备力量丧失殆尽,再也无力发动任何进攻,被迫转入全线防御。库尔斯克战役胜利后,苏军开始转入全面反攻。到1943年底,苏联红军已经收复了被德军占领的2/3国土。
北非战场上的形势同样令希特勒感到沮丧。1941年2月,为了挽救意大利在北非失败命运,希特勒派隆美尔率领“非洲军团”开往非洲,与英军在沙漠中展开鏖战。最初,隆美尔大胆进攻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迫使英军向埃及撤退至阿拉曼一线。英军的失利,使丘吉尔十分震惊,他亲自飞往埃及,撤换了指挥不力的中东英军总司令奥金莱克,由亚历山大接任,蒙哥马利任第8集团军司令。10月23日晚,在蒙哥马利的指挥下,英军发动进攻,打响了有名的阿拉曼战役。由于补给线过长,兵力捉襟见肘,隆美尔被迫全线撤退,英军赢得了阿拉曼战役的胜利。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标志着德意法西斯在北非开始全面崩溃。
1942年11月8日,英美联军在北非的多个地点登陆,同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遥相呼应,互相配合,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盘踞在突尼斯的德军。在盟军的强大攻势下,4月中旬,德意两国军队被围困在突尼斯北部靠海一带,得不到补给,陷入绝境。4月22日,盟军向被包围的德意军队展开最后进攻。5月13日,25.2万德国、意大利军队被迫向盟军投降。至此,北非战场上的战斗以德意军队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北非战场失利后,希特勒在东西两线又连遭重创。在苏德战场上,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后,德国法西斯在东线转入战略防御。希特勒企图保住已经侵占的地盘,稳住东方战线,使苏军无法接近德国边境,以便赢得时间,重新组织进攻。但是,苏军最高统帅部不给德国法西斯任何喘息机会,在1943年底制定了1944年战略反攻计划,决定利用人力物力的优势,集中兵力连续实施大规模的攻势作战,彻底解放仍被法西斯占领的国土,支援欧洲各国人民的解放斗争。1944年1月14日,苏军在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地区对德军发起进攻,拉开了1944年战略大反攻的序幕。在1944年的一年时间里,苏军先后动员了27个方面军,在整条战线上,连续发动了10次大规模的进攻战役,消灭了德军138个师,收复了被德军占领的全部国土,迫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芬兰等德国的仆从国退出战争,将战线向西推移了550—1100公里,直逼德国边境。
在西线,美国和英国战略空军从1943年起,便对德国展开了战略轰炸,轰炸重点是德国的军事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其目的在于摧毁德国的战争经济体系。盟军的战略轰炸给德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物资上的损失,大大削弱了德国战争经济基础,尤其瓦解了德国的民心和士气,使大多数德国人开始对战争失去信心。
1944年6月6日,在苏联的再三敦促下,经过精心准备,英美盟军发动了代号为“霸王行动”的战役,在法国西部诺曼底实施两栖登陆作战,开辟了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6天之内,盟军有30多万军队登陆,一举突破德军“大西洋壁垒”防线。7月24日,盟军胜利完成了诺曼底登陆的任务。8月15日,盟军又发动了代号为“龙骑兵行动”的登陆战役,盟军20个师在法国南部海岸登陆,向西北方向挺进。9月中旬,两支登陆部队胜利会师后,沿贝尔福、梅斯、卢森堡、安特卫普、根特一线东进。1944年11月,盟军向德国与比利时、法国、荷兰的齐格菲防线发动进攻,德军进行了顽强抵抗,使盟军没有取得多大进展。11月底,盟军再度发起攻势,在莱茵河西岸建立了桥头堡。
盟军步步逼近德国本土,让希特勒感到十分恐慌,他决定不顾军事力量衰弱的事实,孤注一掷,进行反扑。反扑的地点选择在盟军防守相对薄弱的阿登山区,企图重蹈4年前由此进攻打败法国的覆辙,将盟军赶下海。1944年12月6日,德军统帅部集中后备部队40个师,1800架飞机、1000多辆坦克在阿登地区一线大举进攻。面对德军的突然反攻,防守此地的美军准备不足,仓皇退却,德军装甲部队迅速推进,深入美军防线达50英里。但是,由于盟军及时组织反攻,加上德军后勤补给困难,德军的进攻被遏制。1月15日,德军被迫撤回出发位置。而盟军则趁机进行追击,突破了德法之间的西部防线。阿登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发动的最后一次反攻战。在这次赌博性质的战役中,德军不但没有达到扭转局面的目的,反而输光了最后一点老底,损失了12万人,1600架飞机、600辆坦克。
除了面临军事上的失败外,纳粹德国在政治上也出现了空前的危机。希特勒为了在国内维持其法西斯独裁统治,长期以来对各阶层群众进行欺骗性宣传。随着战争形势的不断恶化,关于德军无往不胜的谎言越来越不能掩盖事实的真相。德军伤亡惨重,使每个家庭都饱受失去亲人的痛苦,食物配给制的实施大大降低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纳粹党的大小头目们却过着奢侈的生活,这一切都让群众怨声载道。对战争的不满进而演变为对发动战争的独裁者的痛恨,德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情绪在不断增长。在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也在尖锐化,反希特勒的密谋活动发展到对希特勒的暗杀。密谋暗杀希特勒的主要是一些军官,他们的目标是推翻希特勒的统治,由密谋集团所物色的人选继任,并立即同英美媾和,但和苏联的战争则要继续,因为参加密谋的人都是坚定的反共分子,他们不愿意看到欧洲被“赤化”。
从1942年底到1943年春,反希特勒的密谋集团举行了几次会议,商量对希特勒进行暗杀的问题,并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但是,几次暗杀行动都没有成功。1944年上半年,苏军逼近德国边境,英美盟军也在西欧开辟了第二战场。密谋分子为了扭转战局,开始策划新的暗杀行动。1944年7月20日,密谋集团领袖、德军上校冯·施道芬贝格乘到大本营向希特勒汇报兵员补充情况的机会,在希特勒身边安放了定时炸弹。炸弹按时爆炸了,但这次希特勒又逃过一劫,他只受了轻伤。希特勒随之对军官团进行了疯狂的清洗,共逮捕了7000多人,处决了4980人,其中有些人被残酷地用钢琴弦绞死。
在经济上,纳粹德国也面临崩溃的局面。在战争初期,通过动员和疯狂掠夺,纳粹德国的战时经济得以维持,工业生产甚至有所增长,军工生产发展更为显著。然而,随着战争局势的恶化,德国经济不适应长期消耗战的弱点越来越显现出来。
在德国战时经济中一直发挥重大作用的“以战养战”策略已后继乏力。随着德国法西斯在军事上的不断失利,其占领区开始缩小,这意味着纳粹德国通过扩大占领区来增加战略物资来源已经行不通。此外,在被占领国家和地区内,德国没有发展当地经济,而是以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方式进行掠夺,时间一长,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因备受摧残而无法再供纳粹榨取。
由于战争中伤亡人数的增加,再加上要在多个战场上同时作战,纳粹德国的人力资源面临枯竭。随着动员力度的不断加大,德国军队的兵员需要与战时经济的劳动力需求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虽然德国借助外国劳动力和战俘来补充缺额,但这些强征来的劳动力无论在技能、效率与工作热情方面都无法和德国劳动力相比。即便是这种劳动力来源,也随着战场的失利、占领范围的缩小,而逐渐减少。1943年5月至1944年5月,纳粹德国虽然竭尽全力,但仍然只征集到外国劳动力(包括战俘)80万。战争的需求在增加,而劳动力供应的总体水平却在下降,这种矛盾充分暴露了德国战时经济的严重内伤。
德国战时经济发展极度畸形,导致工业结构严重失衡。1938—1943年,德国的军工生产增长了400%,而整个工业生产仅仅增长了19%。同期,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了63%,而消费品的生产则减少了10%,1943年德国产品的4/5均为军用品。这表明德国工业两大部类之间,以及一般生产与军工生产之间的不平衡大大加剧。尽管所有的国家在战时都不可避免地要贯彻“军事第一”的原则,将军事工业的发展置于优先地位。但是,军工生产与其他生产之间仍然有一个比例限度,一旦突破这个限度,军工生产赖以发展的经济基础以及这个战时经济循环就会遭到破坏,反过来制约军工生产的发展。由于德国军工生产吞噬了大部分资源,而这些资源一旦变成军工产品,就无法回到再生产的循环之中,因此,导致了德国战时工业结构的严重失衡。
德国战时经济存在着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加上盟军战略轰炸的力度加大,特别是盟军从1944年下半年开始,将轰炸的重点目标转移到破坏德国的交通系统上,给了德国本来就已千疮百孔的战时经济以最后一击。在英美战略空军的持续打击下,德国的铁路运输能力急剧下降,并严重影响到各种原料、燃料的运输。而原料和燃料的供应紧张造成德国各个生产部门开工严重不足,甚至关闭,终于导致了德国战时经济的崩溃。
军事上的连连失败,政治上的危机四起,经济上的逐渐崩溃,所有的一切交织在一起,敲响了第三帝国灭亡的丧钟。1945年4月26日,苏军打响了攻克柏林的战役。上百万苏军不断发起猛攻,缩小对柏林的包围圈。4月29日,苏军已逼近德国国会大厦和总理府,并把红旗插上了德国军国主义的象征——勃兰登堡门。龟缩在总理府地下避弹室的希特勒眼看大势已去,在4月29日口述了一份“政治”遗嘱,指定海军上将邓尼茨作为他的继承人,并号召德国人民和军队“决不投降”,“战斗到最后一息”,“使民族社会主义重放光彩”。为了逃脱正义的审判,4月30日,希特勒以自杀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5月4日起,无心恋战的德军在邓尼茨的率领下,纷纷投降。5月8日深夜,在柏林正式举行了由苏联元帅朱可夫主持的德国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凯尔特等人代表德国政府宣布向盟国无条件投降,并在投降书上签字。投降书规定:德国统帅部及其控制下的军队向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苏联最高统帅部投降;德国最高统帅部立即命令德国陆、海、空军控制下的一切军队,于5月8日23时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完全解除武装,并将武器装备交给当地盟国最高统帅部代表所指定的军队;如果德军拒绝投降,盟国军队有权予以惩处。投降书于5月8日零时生效,欧洲战争正式结束。
伴随着战争的结束,结束了德国乃至欧洲历史上最野蛮最残暴的统治。纳粹德国的败亡再一次证明:一个国家不论多么强大,一旦它妄想称霸世界,君临天下,就一定逃脱不了覆灭的下场。希特勒第三帝国曾经自诩为“千年帝国”,但实际上只存在了短短的12年。
§§第五章 再度崛起的德国:从占领、分裂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