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是希特勒的既定目标。纳粹上台后,极力发展以军事工业为主的经济,并使整个经济为侵略战争做准备。与纳粹的扩军备战政策相适应的是一种“总体战争”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希特勒本人的话来说,就是“要大炮,不要黄油”。
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给德国以沉重打击。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纳粹党并无多少高招,它继承了上届政府的一些就业计划。所不同的是,希特勒为就业计划确定了一个指导思想:重整军备。他强调:“以下5年要致力于德国人民的重整军备工作,国家的每一个创造就业计划都必须从这一立足点上来判断:它是恢复德国人民的军事力量所必须的吗?”这表明,在希特勒眼里,经济只是为扩军备战服务的。为此,希特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立适合总体战争需要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纳粹的经济体制是沿着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控制的方向发展的,把魏玛共和国时期以市场经济为主的体制变为以国家干预为主的体制。在纳粹的经济体制中,“德国经济总会”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个总会由12个垄断资本家和5名纳粹党要人组成。它有权对国家经济进行改组,制订经济政策和颁布各项经济法令,有权对各个企业的原料分配和财政预算进行干预。1934年2月27日,“德国经济总会”根据“德国经济有机建设”法律,正式把全国经济按行业分成7个经济大组,即工业、商业、银行、动力、手工业、保险、旅游。在经济大组下设44个经济组,经济组下又分为350个专业组和640个专业小组。把持这些部门的都是有势力的垄断资本家。每个行业的厂矿企业,都必须按照自己的主要产品的种类加入专业小组,把自己的生产活动置于其控制和监督之下。每一个行业和每个企业所需要的原料、燃料、资金,都由这层层组织进行分配和供应;每个厂矿企业生产的安排、产品的销售、价格的高低、工人工资数额等也都由这层层组织进行调节和干预。另外,希特勒还成立了“全德经济协会”,在各邦也成立了相应的经济协会,这是横向按区域对经济加以控制。所有的企业家既是业务组织的成员,又是区域组织的成员,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生活的指导工作遵循第三帝国的原则。纳粹政府还通过强制推行卡特尔化,对全国经济进行改组,以便进行控制。1933年7月15日,纳粹当局颁布了一项关于强制卡特尔化的法令,规定卡特尔有权合并局外企业,兼并低级别的卡特尔,有权禁止建立新的企业,只有被卡特尔承认的企业才能获得货物和原料。这样,在德国建立起一套适合总体战争需要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保证经济最大限度地为战争服务。
其次,多方筹措资金,以应扩军备战之需。1933年3月,希特勒造访了帝国银行行长、保守派金融学家路德,向他陈述了自己的宏伟计划,要求银行大量拨款。路德告诉他,德国银行这时最多只能给予政府1亿帝国马克,希特勒深感失望,立即撤换了这位行长,以沙赫特来接替他的职务。沙赫特就任帝国银行行长标志着德国重整军备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为了筹措军费,沙赫特采取发行商业汇票的办法筹措资金,到1938年,发行额达到120亿马克,支付了大约1/5的军费。军费开支还有另外三个来源:一是发行公债,据估计在1934年至1939年6个财政年度内德国大约有15亿马克的短期债务和80亿马克的长期债务。二是提高税收,1933年到1937年,全国捐税提高了100亿马克,1938年税收占国民收入的29.5%(1932年为25.4%)。三是掠夺纳粹政权敌人如犹太人和外国人在德国银行的存款。正如沙赫特所说:“我们的军备有一部分是用我们政敌的钱来支付的。”
再次,为实现主要原料的自给自足,实施“四年计划”。在20种战争不可或缺的战略原料中,除煤外,德国样样都缺。希特勒担心在未来的战争中遭到封锁,非常重视提高战争物资的自给自足,因而在1936年实施了旨在使战略物资和原料自给自足的“四年计划”。“四年计划”的任务是:1、德军必须在四年内做好准备;2、德国经济必须在四年内做到能够应付战争。由于“四年计划”的实施,原料供应的自给自足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高,建设了一大批替代原料项目,如合成石油、人造橡胶等。
最后,为了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希特勒还对经济主管部门进行了改组。经济部是纳粹上台初期管理经济的主要政府部门,拥有制定和监管工商业政策、监管国际贸易、金融等领域的权力。1935年5月,希特勒根据秘密制定的《国防法》,设立了“军事经济全权总办”,统一管理财政、粮食、劳工等各部门,经济部长沙赫特兼任“军事经济全权总办”。1936年,希特勒任命戈林为“四年计划”全权总办。希特勒、戈林在扩军备战问题上与沙赫特发生了分歧,在这种情况下,沙赫特于1937年11月辞去经济部长和军事经济全权总办的职务。随后,这两个部门的大部分机构与职权被并入“四年计划”办公室,管理经济的权力被掌握在“四年计划”全权总办戈林手里。1939年2月,希特勒还在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之下设立了战时经济事务处,由托马斯将军主持,具体负责战争爆发后纳粹德国的战时经济工作。
在纳粹这种穷兵黩武的政策下,德国军备工业得到极大发展。官方规定,所有工业企业都必须为军备服务,否则就得关闭。据此,许多工厂企业转入军工生产。1934年初,德国国防工作委员会批准了在未来战争中动员约24万个工厂供应战争定货的计划。仅在纳粹执政的头3年内,就有300多家兵工厂投入生产,其中有55—60家飞机制造厂、40家汽车和装甲车辆制造厂、70家军用化工厂、15家军用造船厂和80家火炮制造厂。这样做的结果,大大加快了武器装备的生产速度。1933年—1939年,德国军火生产增加了9倍,飞机制造几乎增加了22倍。
军备工业生产的需要,刺激了德国工业生产的发展。1936年德国工业生产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标志着德国经济开始从大萧条中摆脱出来。1933年至1938年,工业生产增长了89%,其中煤产量由1.097亿吨增加到1.864亿吨,发电量从186亿度增加到455亿度,铁矿石产量由1932年的260万吨增加到1938年的1500万吨,钢产量在1938年达到2380万吨,在欧洲居第一位。
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创造了就业机会,使失业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1933年到1938年,失业人数逐年减少,1933年底,失业人数减少了1/3.1933年失业率为20%,1934年为20.5%,1935年为9.6%,1936年为5.7%,1937年为2.5%,1938年则下降为0.95%。
纳粹当局在经济领域也同样推行领袖原则。1933年5月17日,莱伊发表宣言,声称资本家要对工人反抗的一切企图“都必须消灭于未然”,并发表文章鼓吹工人要绝对服从资本家。1934年颁布的“国家劳动秩序法”规定:企业领袖拥有确定劳动时间和工资、应聘、解雇与惩罚等权力,而工人连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权力都被剥夺了。1934年5月,当局颁发了禁止农业工人流向城市的法令,随后,又接连颁布了禁止冶金、建筑、化工等行业工人到其他城市务工的法令。在纳粹统治下,工人工资微薄,所得工资,除交纳所得税外,还要向纳粹党的各种慈善事业进行捐献,所剩无几。据估计,在30年代中期赋税和捐献占去一个工人工资总额的15%到35%。
农民在纳粹统治下处境也很艰难。为了争取农民的支持,希特勒在上台前对农民许下了不少诺言。实际上,这些诺言都没有实现。1933年9月29日,纳粹当局颁布了“农田继承法”。该法规定,凡是经营7.5公顷到125公顷土地的农户为家传农户,家传农户在德国约有60万户。家传农户的户主必须是纯粹的雅利安人,法律禁止家传农户分家,也不允许出售和转让土地,其土地必须由长子继承。该法律公布后,容克地主占有土地现象十分严重,小农破产的很多,许多农民被迫到城市出卖劳动力。纳粹政府对农民的另一个打击就是撕毁关于禁止因农民欠债而强迫他们拍卖田产的诺言。不少欠债的农民只得拍卖田产以偿还债务。
希特勒在上台前曾许诺,要维护一个健全的中产阶级,并在1932年成立了“工商业中产阶层战斗同盟”,作为拉拢广大手工业者和小店主的工具。但是,希特勒上台后,却千方百计制止该组织开展活动,尤其不允许该组织对经济界采取任何干预行动。除了在政治上压制中产阶层外,希特勒政府在经济上也采取扼杀中产阶层的政策。在总体战争经济体制下,政府限制了消费工业的生产,迫使许多手工业关闭,直接影响到中产阶级的生计。纳粹政府还以经济上不合算为借口,在清理手工业和中小企业的幌子下,于1937年连续颁布法令关闭大量手工业和商业企业,仅从1933年到1939年就有大约70万家手工业和商业企业被关闭或破产。1937年10月,纳粹政府又进一步颁布股份企业改革法令,解散资本在10万马克以下的股份公司,并且禁止创办资本在50万马克以下的新公司,致使德国的股份公司从1933年的9148个减少到1941年的5418个。这些措施大大有利于垄断资本家对中小企业主的吞并。
与其他各个阶层举步维艰相比,垄断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传统的垄断资本家从纳粹政府扩军备战政策中攫取了巨额利润,例如,军火业巨头克虏伯的利润在1932年至1933年为700万马克,到1935年至1936年增至9100万马克。在纳粹统治年代,除了传统的垄断大资本家外,又出现了一批由纳粹头目组成的新财阀。戈林集团就是典型代表。1937年7月,戈林宣布成立“赫尔曼·戈林采矿钢铁冶炼股份公司”,短短几年内,他便利用手中的权力,吞并其他公司,使该公司成为德国最大的康采恩。戈林康采恩规模巨大,共有117个工厂、69座矿山和冶炼厂,还有156家贸易公司,46家交通企业,15个建筑公司。在希特勒上台前,纳粹官方出版社厄赫出版社社长阿曼控制了120家报纸。后来,通过掠夺工人报刊、没收犹太人报纸等手段,阿曼的报业康采恩发展到拥有352家报纸,其发行量相当于全国报纸发行量的82.5%。
纳粹建立的总体战争经济体制,实行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由于其目的是要保证扩军备战的需要,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因此,纳粹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一种与纳粹的法西斯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