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尤来、大抢、五幡之乱后,刘秀回师蓟县。在行军途中,刘秀收到了冯异的来信。信的内容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在此略过不提,我们且看一下刘秀的反应。
看完冯异的来信,刘秀半喜半忧。喜的是,可以不战而屈人(李轶)之兵。
忧的是,若答应李轶的条件,那么哥哥刘演的仇就报不了了。
“朱鲔较真”
如果把杀兄之仇(参与)比作鱼,而把李轶的投降比作熊掌的话,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按照他们对刘秀的理解,刘秀一定会痛苦地舍弃鱼而取熊掌。因为在他们看来,熊掌是唾手可得的,而李轶这条鱼,即使你不接受他的有条件投降,你都不一定能逮住他。
但正像我们前面讲的那样,帝王之心,包括即将成为帝王的人之心,是旁人所揣测不了的。
刘秀不顾旅途劳顿,认真分析了冯异的来信,并个别询问了李轶的近况及洛阳的形势。在全面分析权衡比较的基础上,刘秀终于惊喜地发现,原来鱼和熊掌是可兼得的,家丑和公事是可以一起办的。
给刘秀带来惊喜的人是朱鲔,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是更始军守备洛阳的3名将领之一。
刘秀对朱鲔有一定的了解。刘秀知道,自己的这位老战友除了打仗很猛外,还有一个长处是讲原则,嫉恶如仇,眼里揉不得沙子。
比如有一次,在进入长安后,为了表达自己要与兄弟们有福同享的美好愿望,刘玄大封更始军内将领为王,例如封王匡为比阳王,王凤为宜城王,李轶为舞阴王,陈牧为阴平王,朱鲔为胶东王……本来,封王是件好事,毕竟大家提着脑袋起来造反都不容易,况且刘玄也没亏待朱鲔,封他做了封地相对富庶的胶东王。但朱鲔却大煞风景,在众人欢声笑语之际较起真来。
朱鲔认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曾教导我们说:非刘氏为王,天下攻击之(如果不是姓刘的人被封为王,那么天下的人都可以起来捶他)。既然我们更始政权以兴复汉室、光复刘氏江山为己任,那么就应当遵守刘邦的教导,不得封外姓人为王。
朱鲔的意思很明白,你刘玄大封异姓人为王,违背了祖训,是不对的,而外姓人如王匡之流(包括他自己)应当识点趣,别拿着自己当王。
结果不难预料,朱鲔这一较真,不仅得罪了诸外姓人,还惹得刘玄很不高兴。好在刘皇帝正忙着在后宫喝酒,没空阴人,便把朱鲔打发到洛阳了事。
朱鲔仍然没打算结束自己的较真。鉴于刘玄不顾自己的反对仍然封自己为胶东王,朱鲔再次充分展现了坚持到底的固执精神。他告诉前来宣布封赏诏书的公公说:您老回去吧,本人不姓刘。
朱鲔誓死不接受胶东王的封典。正是:既然改变不了别人,那咱就独善其身。
朱鲔是个讲原则且言行一致的人,此时,刘秀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个人,因为这样的人往往还有这样一个特点:办事一根筋,有时还很冲动。
打定主意后的刘秀翻开《三十六计》,开始执行自己的工作计划,计划的名字叫“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
要成功执行该计划,问题有三,一是要有刀;二是这把刀让自己借;三是自己借的这把刀能够把人杀死。
第一个问题很简单,鉴于朱鲔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把刀的角色非他莫属。
第二个问题也好解决,刘秀写封信就搞定了。
这封信,是刘秀给冯异的回信。刘秀在信中对冯异说:你的信我收到了,信中所讲李轶欲有条件投降一事我也知道了,但李轶这小子一向没有信誉,为了谨慎起见,希望你把李轶写给你的那封信拿来让我看看。
老板要看李轶的信,冯异没有理由不给。但诡异的是,这封信在送往河北的途中被朱鲔的人劫走了。虽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刘秀是如何把这个消息透漏给朱鲔的,但这位仁兄在此事上绝脱不了干系。
在顺利解决前两个问题之后,第三个问题就成了计划能否成功的关键。毕竟朱鲔也是人,有头有脸有脑子,如果他对李轶的这封讨降信无动于衷,或者干脆把这封信交给李轶,那么整个计划不但失败了,而且惨了。到那时,李轶不跟冯异(刘秀)玩命才怪。
说实话,刘秀的这招“借刀杀人”计划还是很有风险的,正所谓:股市有风险,入市要谨慎。但虑及风险而不买股票,又怎能发家致富呢?
好在,朱鲔没有让刘秀失望,他一如既往地扮演着粗人角色。
拿到李轶写给冯异的那封信后,朱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朱鲔没有拿着信去质问李轶,而是干脆雇了个刺客把李轶给干掉了。
李轶被朱鲔干掉后,其部将怕被牵连纷纷开小差率部溜人,加之前面被邓禹痛击的王匡部,洛阳城防形同虚设。公元25年9月,攻守无望的朱鲔不再讲原则,举洛阳城投降刘秀。
悲哉,李轶,叹哉,朱鲔,历史又该如何评价你们呢?
“称帝之马武劝进”
收拾完李轶后,刘秀的个人威望再次飙升到极点。如此一条真龙,你再让他在凡尘俗世里混,那就太不识货了。于是,识货的马武最先出场。
马武,字子张,荆州南阳郡湖阳县人,原为谢躬部将。在谢躬被吴汉袭杀后,这位仁兄便到处寻找刘秀,搞得许多人都认为马武讲义气,要找刘秀为谢躬报仇。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找到刘秀后,马武二话不说转身一变成了刘秀的打工仔。
如此一名员工,估计刘老板对之不会太感冒,但马职员很快通过自己的努力博得了刘老板的信任和好感。
史载:(刘秀)每劳飧诸将,武(马武)辄起斟酌于前,世祖(刘秀)以为欢。
这句话的意思是,刘秀每次摆酒席请客吃饭的时候,马武都主动起来倒酒,对此,刘秀感到很高兴。
这种努力的方式很简单,也很实用,希望大家好好学习,以备后用。
识货的马武出场后首先声明,自己是受众人之托前来的,说对说错,都是大家的主意,与我马某人无关。铺好退路后,马代表极其恳切地劝说刘秀:您老还是登基做皇帝吧。
为什么这样说呢?理由有三,马代表一一列举出来讲给刘秀听。
理由一,天下无主,按照先占原则,谁先出来做皇帝天下就是谁的。希望刘秀早作打算,否则等到别人做了皇帝,那么后悔也就晚了。
理由二,如果刘秀不做皇帝,那么就太对不起天下黎民百姓了。
理由三,如果刘秀不做皇帝,那么就只能在家里待着,就别出来混了。为什么呢,因为刘玄是皇帝,刘秀出兵攻打他,一则师出无名;二叫犯上作乱。
刘秀耐着性子听马武掰斥完上述理由,当场就火了。说实话,刘秀不是不想当皇帝,但如果依据上述理由称帝,那么不把天下人的大牙笑掉才怪。刘秀怒骂马武道:你胡说八道什么,是不是不想要脑袋了?(光武惊曰:何将军出此言?
可斩也。)鉴于马武自称是民意代表,刘秀在赶其出去时让他给外面的人带话:谁再敢胡说八道,就砍掉他的脑袋。
虽然刘秀表面上很生气,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内心里他还是很享用的。
气,是因为部属给出的理由不充分。
“称帝之中山劝进”
公元25年4月,刘秀大军行军至中山。这个月,巴蜀军阀公孙述在成都认上天为爹(天子),自称“公孙皇帝”,建元龙兴,崇尚白色。
在公孙述上述行为的感召下,刘秀的部属再次集体上奏刘秀,强烈要求刘秀登基称帝。鉴于上次劝说刘秀称帝的理由不充分,这次更改为:汉遭王莽,宗庙废绝(意为王莽篡汉自立),豪杰愤怒,兆人涂炭。王(刘秀时为萧王)与伯升首举义兵,更始因其资以据帝位,而不能奉承大统,败乱纲纪,盗贼日多,群生危蹙。大王初征昆阳,王莽自溃;后拔邯郸,北州(指河北一带)弥定;参分天下而有其二,跨州据土,带甲百万。言武力则莫之敢抗,论文德则无所与辞。臣闻帝王不可以久旷,天命不可以谦拒,唯大王以社稷为计,万姓为心。
这段文言文的意思不难理解,我们就不逐一进行解释了。却说刘秀读了这篇题为《论刘秀必须称帝》的论文后,仍不甚满意,特别是论文中的个别论据,不但夸张,而且失实(如首举义兵和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拿这么个理由去称帝,即使笑不掉天下人的大牙,但笑掉犬牙还是有可能的。
刘秀依然拒绝称帝,史载:光武又不听。
不听归不听,但没有像上次那样说要取人脑袋。
“称帝之耿纯劝进”
离开中山后,刘秀大军抵达常山郡南平棘县。在南平棘县,刘秀部属们本着打破砂锅劝到底的精神,再次恳求刘秀称帝。
这次,刘秀依然打算要当婊子先立牌坊。
刘秀向自己的部属们解释说:现在贼寇还没有完全平定,国家还不安宁,称帝早了些。你们该干啥干啥,别把精力放在这上面。
凡事可以再一再二,但再三再四就说不过去了。见刘秀仍然不识抬举,有位仁兄当场就发飙了。
这位发飙的仁兄便是耿纯(希望大家还记得这个名字),他的发飙是通过一系列自问自答来完成的。
耿纯问:我们离亲别友,放着好好的地不种,跟着你(刘秀)在刀风箭雨中玩命,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耿纯答:还不是为了能够攀龙附凤、光宗耀祖嘛。
耿纯问:如果你不称帝,你就成不了龙,那么你知道我们这些心怀攀龙附凤之志的人会怎么想吗?
耿纯答:我们会很失望。
耿纯问:你知道我们在失望之后会做出怎样的事情来吗?
耿纯答:我们会动离你而去的心思,另行攀龙附凤。
耿纯问:你知道那会是怎样的结果吗?
耿纯答: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且这种情况会犹如黄河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耿纯最后向刘秀发问:您老知道该怎么办了吧?
这个问题,耿纯决定不再自问自答,让刘秀独立完成。
经耿纯一番语言折腾的刘秀终于认识到不当皇帝的严重性。原来,当皇帝不是自己的事,而是大家的事,正像耿纯实话实说的那样,你不当皇帝,谁还愿意跟您混呢?
于是,一心建牌坊的刘秀准备做婊子。他告诉耿纯:你讲得很好,我深有同感。但称帝是件大事,不是小孩过家家,我再考虑考虑。
“称帝之赤伏符”
刘秀这一考虑,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月。
公元25年5月,刘秀率大军到了冀州一个叫稿的地方。在稿地,刘秀遇上了自己在长安上太学时的同学加舍友疆华。
疆华从关中来,是来给刘秀送东西的,这件物什在历史上很有名号,叫作赤伏符。
赤伏符,就是一个符禄,据传乃新莽末年谶纬家所造。诡异的是,赤伏符压根就是一本预言书,指名道姓地预言了刘秀当皇帝的前景。目前赤伏符上流传下来的文字是: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鬬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有人会说,这套把戏太常见了,某些趋炎附势的人在刘秀发迹的时候做好了送过去,或者压根就是刘秀自己偷偷派人做的,这套江湖把戏在历史上不算罕见。
但是这里和其他江湖把戏所不同的就是,这个赤伏符是在刘秀还在南阳当农民种地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史载,有一次刘秀和他的亲朋们在家闲坐唠嗑,就有人提到了赤伏符,说刘秀会当皇帝。这种说法,就像今天大家坐在一起笑侃某某人会做总统一样,当不得真。但问题是,刘秀果真做了皇帝。
这段历史巧合得也太诡异了。
这段史实在历史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成为后世许多文人墨客经常引用的典故。如元朝郭钰曾在《早春试笔》诗中写道:喜闻诸将黄金印,共捧中朝赤伏符。清朝赵翼也曾在其《秦望山》诗中留下:赤伏符终归汉主,白驹场枉辟周京。
得到赤伏符后,刘秀的部属像刚注射了公鸡血一样再次精神抖擞起来。他们力谏刘秀道:让您当皇帝,这可是神的旨意啊,这下您不应该再推辞了吧。
刘秀想一想,自己上承天命,又是众望所归(部属多次要求),是时候做皇帝了。
于是,公元25年6月,刘秀在稿称帝,建元建武,史称“光武大帝”。时年,刘秀31岁。
因刘秀乃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之后,及其所从事的造反事业又自诩为“光复汉室刘姓江山”,所以其开创的王朝仍以“汉”为国号。为方便区分,史称“东汉”。
与公孙述崇尚白色不同,刘秀称帝后也选择了自己的吉祥色——赤色,即红色。
刘秀称帝后,暂未定都,只是把其所在的稿地改为高邑。
“刘秀奋斗史”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刘秀的奋斗历程。
从农民(待业青年)到皇帝,从给别人打工到自己开店当老板,刘秀奋斗了3年。刘秀这3年的奋斗是我们一起陪着走过来的。所以,3年来刘秀经历过多少事,吃过多少苦,流过多少汗乃至血,大家应该都是有目共睹。刘秀今年虽然只有31岁,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所经历的沧桑使他的心理年龄又何止是31岁。
鉴于刘秀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实在太多,所以在这里对刘秀的奋斗史做一下小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刘秀的故事告诉我们,童年苦一点实在不是件坏事。问题是,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不算是件坏事,但人们尤其是做家长的都希望孩子有个幸福的童年,真是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
即使个别有识之士想让自家小孩吃点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即使你想通了,你的妻子丈夫、老爸老妈、岳父岳母还未必想得通。即使上述人等也想通了,你未必就能人工创造让小孩吃苦的环境,毕竟在生活颇为富庶的今天,找个苦环境并不是件好办的事。
所以,综合上述,如果你恰好生在一个贫困之家,请不要自卑,更不要悲哀,你应该自己恭喜自己。你应该好好利用眼前的贫困,通过努力不断战胜它,之后,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我们知道,除了上了几年太学外,在参加造反工作之前,刘秀的基本职业是农民,主要操作对象是庄稼。刘秀的实践首先教育我们,一定要尊敬农民伯伯,一定要尊敬由农民伯伯转变而来的农民工,别看不起他们;其次教育我们务必正确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无论你现在正在养猪也好,正在卖肉也罢,不要灰心,不要丧气,向前走,你一定会做得更好。
再补充几个论据:项羽干过苦力(扛鼎),刘邦受过通缉,刘备卖过草鞋,孔明锄过土地,清太祖努尔哈赤也曾做过生意(贩卖人参等)。
好了,闲话休提,我们看看刘秀在称帝后做了哪些事情。
刘秀称帝后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建立自己的工作班子。
其实,这是件一举两得的事情,因为这不但是下一步开展工作的必然要求,同时还满足了部属们攀龙附凤、光宗耀祖的美好愿望。
刘秀在建立自己的工作班子时,严格遵守其祖宗“非刘氏族人不得为王”的规定,封赏最高的是侯爵。但考虑到兄弟们跟随自己造反实在不容易,刘秀在封赏时极为大度(当然还有其他用意,后文会提到),据历史记载,仅仅被封为侯爵的就有365位。这些侯爷一一点评下来会累死人的,况且个别名声低微者在历史上也没有留下踪迹,我们就不打扰他们了。现在我选择当中的28位简要介绍给大家,就像今天的优秀班集体一样,这28位知名人士有着极为光荣的称号,合称为“云台二十八将”。
“云台名将录”
在一睹这28位成功人士的芳容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云台二十八将”。为了解这一历史名词,我们暂且把刘秀的儿子东汉明帝刘庄拉出来用一下。
原来,刘庄接了老爹刘秀的班登基为帝后,为感激怀念跟随刘秀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的28位功臣(另有王常等4人),便将他们的容貌画下来,供奉在南宫(宫殿名)云台,以供后人瞻仰学习。后来,历史上便称这28位功臣为“云台二十八将”,具体人员名单如下(本排名分先后,其中前14名尊崇度最高,后14名次之):
邓禹,拜大司徒,后升为太傅。封酂侯,后改封为高密侯,食邑万户。大司徒,三公之一,掌管政事,相当于以前的丞相,后世的内阁首辅,今天的国务总理。太傅,皇帝的老师,位列上公。上公,顾名思义,犹在三公之上,地位极其尊崇,可谓位极人臣,但常为仅是受人崇拜的虚职(因人而异)。
吴汉,拜大司马,封舞阳侯,后改封广平侯。大司马,位列三公之首,主掌军事,相当于以前的太尉,后世的兵部尚书,今天的国防部长兼总参谋长。
贾复,拜左将军,封胶东侯。贾复,字君文,荆州南阳冠军县人。贾复南征北战,从未失败过。他屡次和诸将突破重围,解救危难,身受重伤达12处之多。
因作战勇猛,后入选韦孝宽(南北朝)所编的《中国史猛将传》。
耿弇,拜建威大将军,封好畤侯,食邑两县。大将军,地位尊崇相当于三公,乃军中高级将领。与三公不同,因为战争不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大将军之职也不是常设的。从这一点来说,大将军一职的尊崇尤胜于三公。
寇恂,拜执金吾,封雍奴侯。历史上常把寇恂与西汉萧何相提并论,事实上,寇恂虽不以萧何自居,却喜欢仿效萧何的作风行事,为人极为谨慎,多次推让刘秀的封赏,是云台二十八将中封侯较晚的一位。
岑彭,拜征南大将军,封舞阳侯。岑彭是我们的老熟人,而且在后面的舞台上还要做一回主演,在此就不过多关注他了。
冯异,拜征西大将军,封夏阳侯。冯异博学,有远见卓识,从不争功,每次战后众将自吹自擂时,他就跑到大树下休息,所以号称“大树将军”。但历史没有忘记他,后来入选韦孝宽所编的《中国史百将传》。
朱佑,拜建义大将军,封安阳侯,后改封鬲侯。朱佑,字仲先,荆州南阳郡宛人,少年丧父母,与刘演、刘秀兄弟的关系很好,乃刘秀的发小。在战斗中,朱佑虽然也冲锋陷阵,但最主要的工作是保护刘秀,相当于后世的御林军统领,今天的警卫局长。
祭遵,拜征虏将军,封颍阳侯。蔡遵,字弟孙,颍川郡颍阳县人。蔡遵为人刚正不阿,因执法严峻,不畏强势,不偏私,曾任刘秀军中的军法官。将军,其地位尊崇略逊于大将军。
景丹,拜骠骑大将军,封栎阳侯。因为角色有限,这位景兄在本书中一直没有得到出场的机会,但不可否认,他是十分勇猛的,甚至与吴汉都有一拼。刘秀在考虑大司马的人选时,曾经列景丹为候选人之一。
盖延,拜虎牙大将军,封建功侯,后改封安平侯。盖延,字巨卿,幽州渔阳郡要阳人。盖延人如其字,身体很壮,据历史记载,其身长八尺,能弯三百斤的大弓。渔阳边郡虽然不缺乏壮士,但论气力很少有比得过盖延的。
铫期,拜卫尉,封安成侯。铫期,字次况,颍川郡郏县人,身高八尺二寸(大约190cm),容貌绝异,矜严有威,很受人欢迎。铫期为人重于信义,为将以来,攻克、收降城邑很多,但从不抢掠烧杀,这一点胜过喜欢屠城的耿弇、吴汉太多。
耿纯,拜东郡太守,封东光侯。东郡,隶属兖州,在今天的聊城、濮阳一带,属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刘秀借以统一全国的重要兵员、钱粮基地之一。
马武,拜捕虏将军,封扬虚侯。马武亦因作战勇猛而入选韦孝宽所编的《中国史猛将传》。这里特别说明一下,《中国史猛将传》与《中国史百将传》是不同的,前者注重其勇猛且不限人数,如后来的张飞也荣幸入选;后者注重其在历史上的影响力,人数有限,仅有百位。
马成,拜中山太守,封全椒侯。马成,字君迁,南阳棘阳县人,和朱佑一样,曾任护军校尉,负责刘秀的警卫。中山,因城中有山而得名,先为中山国(诸侯国),后改为中山郡,地理位置大致在今天河北保定(南)一带。蜀汉皇帝刘备的先祖中山靖王曾在此工作、学习、生活过。
王梁,拜大司空,封武强侯,后改封阜成侯。大司空,三公之一,相当于后世的工部尚书,今天的建设部长。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仁兄之所以能坐上大司空的交椅,完全是拜赤伏符所赐。赤伏符在准确预报刘秀要当皇帝的同时,还预报说“王梁主卫作玄武”,意思是大司空一职非王梁莫属。赤伏符诡异到如此地步,真是奇哉怪也。
陈俊,拜琅琊太守,封祝阿侯。陈俊,字子昭,南阳郡西鄂县人,在指挥作战时惯施阴招,擅长政治招抚工作。其工作过的琅琊郡,后来出了名人诸葛亮。
杜茂,拜骠骑大将军,封参蘧侯。杜茂字诸公,南阳郡冠军县人。这位杜兄的个人简历很有意思,在封侯拜将之前,他表现平庸,无任何惊人事迹,但在封侯拜将之后却勇猛得一发不可收拾。我们对此事不做评论,且说刘秀有识人用人之能吧。
傅俊,拜积弩将军,封昆阳侯。傅俊,字子卫,颍川郡襄城人,当过亭长,为了追随刘秀革命,其母亲、弟弟乃至宗族均被王莽捕获并处死。
坚镡,拜左曹,封合肥侯。监镡,字子汲,颍川郡襄城人,军事才能一般,但擅长政治及文书管理工作。左曹,即西汉时的西曹,是丞相的属官,相当于今天的办公厅秘书长。
王霸,拜上谷太守,封淮阳侯。王霸字元伯,颍川郡颍阳县人。王霸一生追随刘秀,被刘秀称作“疾风知劲草”。上谷郡地处边界,又是突骑军的原产地,刘秀委任王霸为上古太守,可见刘秀对其之信任。
任光,拜信都太守,封阿陵侯,食邑一万户。公元29年冬,任光在洛阳病逝。
李忠,拜豫章太守,封中水侯。李忠,字仲都,东莱郡黄县人。与其他战将不同,李忠虽好战但不嗜杀,以仁慈着称。
万修,拜右将军,封槐里侯。万修,字君游,扶风郡茂陵人。后汉书上对这位万将军的记载极为吝啬,前后相加不足百字。唯一值得寻味的是,公元26年,万修随监镡围攻南阳,未克而病,旋而卒于军。
邳彤,拜太常,封灵寿侯。邳彤,字伟君,信都郡人,曾代理王梁行事大司空职权。太常,位列九卿之首,主管皇室乃至全国的祭祀工作。
刘植,拜骁骑将军,封昌成侯。刘植,字伯先,巨鹿郡昌城人,主要功绩是追随刘秀经略河北。公元26年,刘植在进攻密县时战死。
臧宫,拜城门校尉,封朗陵侯。臧宫,字君翁,颍川郏(今属河南)人。他在战场上智勇双全,屡战屡胜,刘秀曾评价其曰:你是常胜将军,不能跟你讨论敌情,因为你根本不把敌人放在眼里。得到皇帝如此评价,真不知是喜是忧。顺便说一下,城门校尉相当于后世的九门提督,今天的首都卫戍司令。
刘隆,拜骠骑将军,封慎侯。刘隆,字伯元,南阳郡人,乃西汉安众侯之后。鉴于该君后面还有机会露脸,我们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拼命”
一番封将拜相后,刘秀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正是大家高兴也高兴了,现在该继续拼命了。
公元25年7月,刘秀亲率大军向洛阳进发。
顺便说一下,从刘秀称帝后开始,我们改称刘秀所部大军为汉军了。
刘秀把自己的指挥所设在河内郡怀县。
如今,咱老刘到底是皇帝了,像亲自上阵操刀嗜血这种行当不但不安全,也太不适合皇帝的身份了。为安全及身份计,刘秀在怀县坐镇指挥,把冲锋陷阵的任务交给了吴汉和耿弇。任务具体分配如下:耿率陈俊军进据河内郡巩县五社津,守备五社津至荥阳一线,以保证围攻洛阳部队侧翼的安全;吴汉率朱佑、岑彭、贾复、监镡等11员将军执行围攻洛阳、相机攻取的任务。
如此部署,一则体现了刘秀用兵的稳重;二则体现了刘秀攻取洛阳的决心。
洛阳守将朱鲔也充分感受到了刘秀的决心。为了让刘秀的决心得不到实现,进退失据的朱鲔在关键时刻使出了自己的撒手锏——投降。嘿嘿,这下您老打不成了吧。
公元25年10月,刘秀乘坐皇帝专车进入洛阳,具体居住地点是洛阳南宫却非殿。同月,刘秀诏告天下,宣布定都洛阳。
自此开始,长安的政治中心地位被暂时由洛阳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