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章帝最为敬重的诸侯王,莫过于他的亲叔叔东平宪王刘苍了。
刘苍是光武帝刘秀和阴丽华皇后所生的第二个儿子,也是汉明帝刘庄的同母弟弟。刘苍于公元39年受封为东平公,公元41年晋封为东平王。
在光武帝刘秀的10个藩王中,刘苍无疑是最优秀的一个。史称刘苍自幼便好读经书,博学多才,智慧颇高。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便对这位亲弟弟非常钦佩,继位称帝后,对刘苍更加器重。公元58年,东平王刘苍被任命为骠骑将军,他没有像其他藩王一样,立即就国,而是被新即位的汉明帝留在京师辅政,位在三公之上,成为东汉时期地位、权势最高的藩王。每当汉明帝出外巡视时,便由刘苍在京留守。刘苍辅政有四五年的时间,为汉明帝时的“太平盛世”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据载,刘苍曾与大臣共同拟定了南北郊冠祀和冠冕车服等一整套礼乐制度,又曾多次谏劝汉明帝不要在春耕农忙时狩猎游玩,以误农事,都为明帝听取。与当时王子们骄奢淫逸的作风截然不同,刘苍虽位居一人之下、万民之上,但毫无骄纵之意。相反,刘苍因辅政期间“多所隆益,声望日重”,而常常“意不自安”。于是刘苍上疏明帝请求辞去辅政之职,归蕃就国。
明帝看过疏文,深受感动,下诏对刘苍进行褒奖,但没有应允他的辞请。此后,刘苍又多次陈递辞呈,请求除职去封国,言辞非常恳切。这样,刘苍才在公元62年离开京师洛阳到东平都无盐(今山东东平东)就国。但是明帝没有准许刘苍呈缴骠骑将军的印绶,此后又多次对他进行褒奖和厚赏。
汉章帝刘炟即位后,对这位德高望重的叔叔更加敬重,对他的恩宠礼待超过了前代皇帝,更是其他藩王无法相比的。刘苍也十分关心朝政,不时上谏。
建初元年,山阳、山平发生地震。东平王刘苍上书提出三项建议,章帝回书说:“丙寅时所送上的便宜三件事,朕亲自阅览诵读,反复了多次,才得以心胸开阔,眼睛明亮,旷然启蒙,茅塞顿开。最近在官吏的奏书中也有此类建议,但朕见识才智浅薄,有时认为或许可行,后来又认为不可行,不知如何裁定。为什么呢?灾害怪异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于政治引起的。现在变改年号以后,收成不好使百姓迫于饥寒,逃离他乡,这是朕没有德仁遭到报应造成的。在冬天和春天又干旱得非常厉害,涉及的范围非常宽广,虽然内库的财用还能够暂时敷衍资费,但是还不清楚将来到底会怎么样。获得了您意旨深远的奏章,朕豁然开朗,也有了主张。《诗经·国风》不是说过吗,没有见到有德有才的好人,我忧心忡忡没有主张;已经见到有德有才的贤士,我的心踏实犹如悬着的石头落了地。思考再三,只有您的奏章最好。我将照你的计策去执行。在此,特别赏赐给您五百万钱。”
后来,章帝打算在光武帝的原陵和明帝的显节陵两地设县,刘苍听说后,立即上书劝谏说:“我曾见光武皇帝亲身履行节俭的原则,他深明什么是生命之始与生命之终,恳切地指示丧葬后事。孝明皇帝大孝而不敢有所违背,遵从执行了父命。自谦的美德,这是最为盛大的了。我认为,在皇陵设邑这一制度的出现,始于强暴的秦朝。古代有墓无坟,连葬身的土垅都不要它显著突出地面,何况建立城市、修筑墙垣!上违先帝的圣意,下造无用的工程,白白浪费国家资财,使百姓不得安宁,这不是招致祥和之气、祈求丰年的作法。望陛下履行虞舜的至孝,追念先人的深意。我实在担忧两位先帝的纯洁美德不能够永久流传!”
章帝阅后立即引以为戒,停止了这一规划。从此以后,每当朝廷中争议较大、难以决定的疑政,章帝总是派使者乘坐驿车前往问询,而刘苍则每次都是根据情况认真分析,尽心做出合理的答复,其意见均被采纳。
公元82年春天,刘苍要到京师朝拜。这时的刘苍已是位老人了,章帝大尽人君之德、人侄之孝,不仅增加了他行程的经费,而且以刘苍“冒涉寒露”,派人专程送去貂裘,甚至亲临其京师宅邸,亲自检查床铺、帷帐等用品,唯恐有所疏漏。
一个多月后,其他五王均按制返回封地,章帝又一次单独把刘苍留下,直到八月才同意他回去。临行前,章帝亲笔赐写诏书,“车驾祖送,流涕而决”。
刘苍回封地后,便一病不起,章帝急忙派遣宫廷名医前往医治,并派宫廷小黄门亲自侍奉,派往探视病情的人员更是冠盖相望,不绝于道。章帝又专门设置了驿马,以备传达视问病情之用。不久,刘苍病故。
汉章帝痛心疾首、哀婉不已,他诏令把从建武以来刘苍所上奏章及所作书、记、赋、颂、七言、歌诗等等,整理在一起备览。
刘苍下葬时,章帝亲自作《策》,全面评论他的一生。又曰:“昊天不吊,不报上仁,俾屏余一人,夙夜殺殺,靡有所终。”深切表达了失去叔叔的悲痛与孤独。
公元85年,章帝巡视东平,追忆刘苍的种种德行,不禁悲从中来,对刘苍的后代说:“思其人,至其乡;其处在,其人亡。”对逝去亲人的思念,物是人非的感慨,不仅感染了周围的人们,也穿越了时空,拨动着历代后人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