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章 扫灭六国,兼并山东

  秦王嬴政在亲政之后先后用了九年的时间,在秦国政坛上巩固了自己至尊无上的地位,完成了灭亡山东六国的战略方针的制定,同赵国在军事上进行了全面的较量,终于从公元前230年起,全面发起了历时10年的灭亡六国的兼并战争。

  灭韩国,韩军一战而溃

  秦王嬴政把征服的利刃率先指向了已经臣服于自己的韩国。选择韩国动手,嬴政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韩国和秦国相连,地处秦军东进的要冲,乃“天下之咽喉”,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它的灭亡,势必会为秦国东出函谷关提供条件。由于韩国对于秦国的重要战略位置,早在秦惠王时期,张仪就制定了“下兵三川”、“挟天子以令天下”的灭韩主张。其次,在当时山东六国中,韩国的实力最为弱小,再加上韩国的大权一直被贵族公仲、公叔等人把持,国王没有实权,从而导致政治腐败,江河日下,国力日衰,整个国家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因而,韩国别无选择地成为秦灭六国的第一个战略目标。

  而亲政后的嬴政更加励精图治,使原本就强大的秦国在这位年轻君王的治理下,更加国富兵强、实力雄厚,灭韩国似乎如探囊取物般轻而易举。当秦国的军队压境,韩国岌岌可危的情况下,昏庸无能的韩王安惶惶不可终日,为了苟延残喘,韩王安竟想出一条“妙计”:他派出当时著名水利工程专家郑国西行游说秦国,鼓吹秦国在关中地区修建工程浩大的农田水利工程,企图以此使秦国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财力,疲敝秦国,使秦国无暇东顾,难以发兵入韩。郑国入秦后,秦王果然接受了郑国的建议,在关中修渠,韩王安以为秦国中计,可以高枕无忧了。不久秦国发兵攻韩,韩王安派韩非出使秦国,劝秦王伐赵。韩非入秦后,建议秦王先攻打赵国,他说:“韩国向秦国称臣纳贡30余年,经常出兵协助秦国攻击各国,其政治地位与郡县无异,而秦赵两国积怨甚深。赵国联络诸侯,秣马厉兵,与秦抗衡,这是秦之大患。现在大王释赵之患,而攘内臣之韩,这是非常不明智的。韩国虽小虽弱,却是众志成城,未必可一战而克。如果攻灭韩国之举导致诸侯震惊,反而会强化各国合纵,这可是秦之大祸啊!因此,秦国要想成就霸主之名,应首先把矛头对准赵国,并以各种手段破坏六国合纵,以迫使楚、魏向秦国称臣,齐、燕与秦国交好。赵国衰败,韩国必亡。待败赵、亡韩之后,再逐个击灭各国。”

  尽管李斯等人认为韩非所献方略是“诈谋”,意在“钓利于秦”,可精明的秦王嬴政在经过仔细斟酌后,还是采取了韩非“舍韩攻赵”的策略,先从北翼攻打赵国,彻底压倒赵国,使之自顾不暇,无力援助韩、魏,以便于秦国启动逐一消灭六国的战争行动。

  嬴政按分兵攻赵、攻魏、攻楚的策略,集中全力多次进攻赵国。尽管遇到赵国名将李牧的有效抵抗,但同时赵军也受到重创,使赵国“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从此丧失了牵制秦军、屏蔽关东、救援韩魏的能力。

  另一方面,韩王安见韩非入秦后,秦国果然停止了对韩国的军事行动,再次以为计成,于危巢中夜夜笙歌,安图享乐。殊不知,韩非入秦献策只是暂时延长了韩国的寿命,韩国依然逃不脱率先灭亡的命运。

  公元前231年,魏国被迫向秦国献地,韩国也被迫把仅存的一部分南阳土地献给秦国。嬴政认为“舍韩攻赵”战略已经达到既定的目标,大举发兵逐一翦灭六国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便发兵韩国。韩国首遭灭亡的厄运终于降临了。

  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派秦军就近灭亡韩国。而此时的韩国已经弱不禁风、不堪一击了。英勇无比的秦军将士在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反抗的情况下,迅速攻入韩国都城新郑,韩军一战而溃,韩王安成了秦军的俘虏。嬴政把新占领的韩地置为颍川郡,韩国宣告灭亡。这一年嬴政29岁。

  灭赵国,大行反间之计

  秦国灭亡韩国进行得颇为顺利,可是灭亡赵国却不那么容易。赵国是秦国进行对外兼并战争中唯一的强敌,是山东六国中唯一有能力与秦国在军事上相抗衡的国家,是秦国实现霸业最大的拦路虎。尽管长平大战40万赵军被俘活埋,赵军元气大伤,但在此后秦赵之间旷日持久的多次交锋中,双方可谓是胜败参半。

  就在秦灭韩的同时,赵国发生了罕见的大地震,地震过后,又闹起了多年未遇的饥荒。这个时候的赵国,天灾人祸纷至沓来,再加上连年用兵,使得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军队得不到应有的补充,王族内部各种矛盾也凸现出来,并且不断激化,整个国家摇摇欲坠,处在一片恐慌之中,这对于处在秦国巨大军事压力之下的赵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对于秦王嬴政来说,这似乎是上天的眷顾,助他灭赵了。于是,嬴政决定利用这一时机,灭亡赵国。

  公元前229年,年轻的秦王嬴政再次抓住战机,集中精锐部队,兵分两路,大举进攻赵国。派大将王翦率上地秦兵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县),派杨瑞和率领河内秦军进攻赵都邯郸,另派羌瘣率兵助战。赵王只好派出李牧、司马尚率兵抵御。赵国大将军李牧是个久经沙场、足智多谋的军事奇才,秦军三次出兵攻赵,前两次都是大败于他所带领的赵军,一度失去了对战局的控制。李牧也因为抵御秦军屡立战功而被封为武安君。这一次,秦国名将王翦与赵国名将李牧对阵疆场,真可谓棋逢对手。两军对垒,相持不下,长达一年之久。

  这时嬴政认识到秦国要消灭赵国,最大阻碍就是赵将李牧。因此,现今的当务之急就是除去李牧,扫清进军路上的绊脚石。只要李牧一倒,消灭赵国就指日可待了。然而,对于这位良将来说,相持和强攻都是行不通的,只能智取。

  于是,嬴政决定大行反间之计。秦王先是派人进入邯郸城,用重金贿赂赵王宠臣郭开。郭开是个势利小人,他收受了秦国的贿赂后,就到赵王迁面前说李牧的坏话,还诬告李牧、司马尚作战不力,试图要叛变降秦,要赵王迁尽快采取行动,以除后患。赵王迁本来就是个昏庸无能之辈,听了郭开的话,便深信不疑,立即下令免除李牧的职务。秦王又派人潜入邯郸,游说赵王迁派遣赵聪和齐将颜聚两个不懂军事的人取代李牧。李牧知道此二人不是王翦等人的对手,为了赵国的安危,他拒绝交出兵权。可赵王迁并不理解李牧的苦心,竟然派人将其秘密逮捕,处以极刑,司马尚也因此受到牵连而被免职。秦王略施小计,就拔掉了使几十万秦军都束手无策的大钉子,将秦国又一次推上了统一的征途。

  三个月后,秦军在王翦的率领下向赵国军队发起总攻,大破赵军,赵聪死在了乱军之中,赵王迁成了秦军的俘虏。赵公子嘉带领宗族几百人逃到了代郡,自立为代王。赵国宣告灭亡。秦王嬴政在以邯郸为中心的地区建立了邯郸郡,正式把赵地纳入秦国的版图。

  灭燕国,壮士不归路

  秦国的军队在扫平赵国后,燕国成为了秦军进攻的第三个目标,秦将王翦率领秦军驻扎在与燕毗邻的中山(今河北定县),这引起了燕国的恐慌。再加上公元前230年,秦军攻入韩都,俘虏了韩王安,接着又发兵攻赵,兵临易水,早已对燕国构成直接的严重威胁,燕国危在旦夕。

  危亡关头,在秦国做质子的燕太子丹逃归故国。燕太子丹本是嬴政孩提时的挚友,当初,太子丹在赵国做人质时,两人交情颇深。后来,嬴政当上了秦王,太子丹又到秦国去做人质,可是秦王嬴政并未礼待这位儿时的好友,还使其备受凌辱,这让太子丹心中怨恨不已。

  公元前232年,太子丹寻机逃回了燕国。与此同时,太子丹也清醒地看到秦与燕的势不两立,秦国“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为了挽救在生死边缘挣扎的燕国,为了一洗自己在秦国所受的凌辱,公元前227年,太子丹派荆轲作为使者,携带夹有匕首的燕国督亢(今河北易县、涿州、固安一带)地图连同秦国逃亡到燕国的败将樊於期的首级,以请求“举国为内臣”的名义去朝见秦王嬴政,以便行刺秦王,由此,上演了一段“荆轲刺秦王”的悲壮故事。

  荆轲临行前,太子丹和少数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边送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之,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表达了自己义无反顾的精神。大家听了非常伤感,皆垂泪涕泣。荆轲拉着秦舞阳跳上车,前往秦国都城咸阳。

  至秦国都城咸阳后,荆轲送厚礼给秦王的宠臣蒙嘉。由蒙嘉进言:“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斩樊於期之头,并献上燕督亢之地图,函封后,燕王拜送于庭,派使臣报知大王。”

  嬴政听后非常高兴,于是着朝服,设九宾,在咸阳宫朝堂上召见燕国使节。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大殿之下,甬道两边站立着手持铁戟的高大卫士,个个威风凛凛,气氛森严。只见荆轲徐步缓行,神态自若,而秦舞阳见秦国朝堂的那种阵式,不由得害怕得发起抖来,脸色苍白。这使得秦国群臣大为惊诧。荆轲只得对秦王说道:“北方蛮夷粗野之人,从未见过如此大的场面,未免有些害怕,请大王谅解。”嬴政对荆轲说:“叫秦舞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政打开木匣,果然是樊於期的头颅。嬴政又叫荆轲拿地图来,荆轲把图卷慢慢打开,一一讲解。当图卷展到尽头时,露出一把锋利的匕首,嬴政顿时被惊呆了。早有准备的荆轲手疾眼快,左手一把抓住嬴政的袖子,右手拿起匕首,举刀便刺,不想被他挣脱,嬴政想将佩剑拔出,可剑太长,心里又着急,一时间,剑没有拔出来。荆轲再次向他扑来,嬴政只好环柱逃避,而荆轲紧追不舍。旁边虽有许多官员,但是都手无寸铁;而殿下的武士,按秦国的规定,没有秦王诏令是不准上殿的,官员中有个侍医夏无且,急中生智,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荆轲用手一扬,那只药袋就飞到一边去了。最终,秦王在臣下“王负剑(把剑推到背后,好拨出)”的提醒下,才拔出佩剑斩断荆轲左腿,荆轲栽倒地上,勉强坐起,右手把匕首向嬴政掷去,击中柱子,射出火花。嬴政再用剑砍他,荆轲用手去接,五个手指应声而落。最后,荆轲身中八处创伤,他自知大事未成,倚柱而笑,对嬴政说:“今天的事未能成,是因为我想将你生擒,必得到归还土地的契约以回报太子。”

  此时,侍从的武士已经赶上殿来,结果了荆轲的性命。而秦舞阳也被侍从的武士砍杀于朝堂的台阶下。

  燕太子丹设计刺杀秦王,实属下策,但也是无奈之举。从当时的形势看,无论荆轲的刺杀行动是否成功,都很难挽回燕国覆灭的命运。尽管荆轲慷慨悲歌、为国捐躯的精神一直为人们感叹,但仍不可逆转秦统一六国的历史趋势。

  公元前227年,秦王嬴政派遣大将王翦、辛胜大举攻燕,燕、代联军抵抗,被秦军破于易水之西。次年,秦军攻下燕国都蓟城(今北京),燕王喜与太子丹逃往辽东郡(今辽宁辽阳)。秦王又派大将李信率军追击,在衍水(今辽河流域)大破太子丹军。燕王喜听从了代王嘉的计策,被迫缢死太子丹,将太子丹的人头献给秦军求和,暂缓了危局。秦军便南下攻打魏国和楚国,当魏、楚两国被灭之后,便转而收拾燕国。公元前222年,秦军攻打辽东,俘获燕王喜,燕国灭亡。

  灭魏国,水漫大梁城

  魏国是秦灭六国的第四个战略目标,早在秦国还是吕不韦把持朝政的时候,秦国就已经攻下了魏国的20座城池建立了东郡。这样,秦国的东部就与齐国接壤,并形成了对韩、魏两国的三面包围之势。所以,在秦王政十六年,韩国被迫向秦国纳地称臣时,魏国也被迫向秦军献地。公元前225年,秦国派王贲率军攻打魏国,包围了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王贲引黄河、大沟之水灌淹大梁城,三个月后,大梁城墙终于经不住长时间的水淹而崩溃,魏国没有了防御工事,魏王只好向秦军投降,魏国遂亡。

  就这样,在不伤一兵一卒的情况下,秦将王贲以水灌大梁城的方式,实现了秦灭六国的第四个战略目标。

  灭楚国,老将复出

  接着,嬴政计划灭掉六国中地盘最大的楚国。在御前会议上,年轻的大将李信认为:楚国虽然地盘很大,但是它的兵力不强,而且早在十几年前秦国就出兵夺取了楚国的巴蜀部分,如果顺江而下,只要20万大军就可以征服楚国。但是老将军王翦却不以为然,他认为楚国是个大国,虽然屡次战败,但是实力犹存,用20万人去消灭楚国是不现实的。要灭亡楚国,至少要60万兵力,而且要稳扎稳打,才能成功。嬴政最后没有听取王翦的意见,他委派李信为统帅,带领20万兵力南征楚国。王翦见秦王不听他的意见,就告病还乡了。

  但是战争的结果完全证明了王翦意见的正确,李信的20万大军在长江一线遭到楚军的顽强阻击,最后后援不及,大败而回。秦军损失惨重,兵士死伤无数,7个有名的悍将也战死了。

  秦王嬴政闻讯大怒,把李信革职,亲自跑到王翦的家乡,请他复出带兵,并且向王翦认错。王翦分析,楚国地广人多,要动员百万大军也不难。而且是本土作战,以逸待劳,秦国军队虽然作战勇敢,但是也要60万才行。秦王政最后下定决心,派遣王翦率60万大军再次远征。

  王翦大军浩浩荡荡向楚国进攻,楚国也动员全国兵力进行抵抗。王翦到了前方,只让兵士修筑壁垒,闭门不理楚国大将项燕的一再挑战。并下令:无论楚军怎么辱骂,秦军将士一律不得出战,有胆敢违反军令者,定斩不赦。

  过了一段时间,项燕做出了一个错误判断,他认为秦国新败,没有实力和胆量马上进攻,王翦是在这儿驻防保护已被占领的韩国,于是就放松了警惕。就在项燕松懈之机,王翦突然发起攻势,60万人马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冲向楚军,楚军迅速瓦解。秦军乘胜一直打到寿春(今安徽寿县西),俘虏了楚王负刍。项燕得知楚王被俘的消息,渡过长江,想继续抵抗。王翦不给项燕以喘息之机,迅速打造战船,训练水军,渡江追击。项燕见大势已去,只得拔剑自杀,楚国灭亡。

  王翦灭楚之后,由他的儿子王贲接替做了大将,北征燕国。燕国在荆轲刺秦王之后,本来已被秦国打击得十分虚弱,遂于公元前222年灭亡。王贲灭掉燕国以后,还攻占了赵国最后留下的代城,赵国也被彻底消灭了。

  这时候,六国只剩下了最东面的齐国。因此,齐国不可避免地成为秦灭六国最后一个战略目标。

  灭齐国,齐国不战而亡

  秦王嬴政之所以把齐国列为最后一个战略目标,是齐国的地理位置和秦国的“远交近攻”军事路线和外交路线所决定的。而齐王建的坐观秦军逐一灭亡其他国家的“中立”政策,则正中嬴政的下怀。随着韩、赵、燕、魏、楚山东五国的灭亡,齐国实际上已成为秦军的囊中之物了。

  其实,齐国权臣早已被秦国重金收买过去,齐王建又向来是不敢得罪秦国的。每逢有诸侯向齐王求救,他总是拒绝。齐王建满以为齐国离秦国远,只要死心塌地听秦国的话,就不用担心秦国的进攻。等到其他五国一一被秦国兼并吞掉之时,齐王建才着急起来,赶忙派兵去守西面的边界,可是已经太晚了。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带了几十万秦兵像泰山压顶一样,从燕国南部直扑齐,不费吹灰之力攻入齐都临淄。齐王建只好投降,齐国就这样不战而亡了。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嬴政终于完成了他历时10年横扫六合的兼并战争,嬴政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盖世英雄。

  兼并六国之后,嬴政并没有立即刀兵入库、马放南山,而是进一步开疆拓土,巩固边防。他西抚诸夷,东占辽东,南平百越,北却匈奴,为中华帝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奠定了最初的规模。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