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美好的言行推荐给你的孩子,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只有它,而不是财富。
——贝多芬
当孩子能为他人着想,体会到别人的感受时,就已经是一个善良宽容的人了。父母的教育就已有所成效。
有一天,在儿童俱乐部的大厅里,一位满脸歉意的工作人员,正在安慰一位四岁的小孩。
原来这位工作人员因为一时疏忽,在网球课结束后,少算了一位,将这位澳洲小孩儿留在网球场。等她发现人数不对时,才赶快跑回网球场,将这位小孩带回来。而小孩因为一个人在偏远的网球场而饱受惊吓,已经哭得精疲力竭了。
正在这时,小孩的妈妈出现了,看着自己的小孩哭得惨兮兮的,也非常担心。
如果你是这位妈妈,你会怎么做,痛骂那位工作人员,还是生气地将小孩带走,再也不参加俱乐部了?
这位妈妈蹲下来安慰她的小孩,并且很理性地告诉她:“已经没事了,那位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地紧张,所以现在你必须亲亲那位姐姐脸颊,安慰她一下!”
只见那位四岁的小孩,踮起脚,亲亲蹲在她身旁的工作人员,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害怕,已经没事了!”
故事中的妈妈是好样的,她抓住了教育小孩的最好机会,及时教给孩子在自己伤心难过的时候也要记得别人的感受。孩子的这一举动,令那位大意的工作人员心里宽慰了许多。我们可以欣慰地想,当那可爱的孩子踮起脚亲她的时候,她一定是很开心的,而且一定是一下子就放下了心头的一块大石。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可以让一个可能很不快的局面得到缓解,这种气氛是多么温馨和美啊!
在我们的记忆中,孩子大多是父母的掌中宝、心头肉,个个都娇生惯养,父母从来都舍不得打骂孩子,因而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起来了,只想着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了他人的情感。难道就由着孩子这样发展下去吗?不,如果要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就必须要懂得关心体贴别人,多为别人着想。即使在受到伤害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别人的感受,因为那个使你受伤的人也许正在为伤害了你而自责不已。
我们时常发现孩子对周围的人漠不关心,更深一步地说,他们常常会无视他人的存在,任性而为。无论是什么场合都随便使小性子,利用父母尴尬的处境以满足自己的需要,甚至提出很多无理要求。即使是同小朋友在一起时,也总是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动辙哭闹,只因对方不理睬自己或对方不听从自己的支配。更不要说当他们受到伤害时去安慰对方,为对方着想了。
此外,孩子有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优越感,或者是想讨好四周其他的人,他们往往乐此不疲地模仿别人的缺点,暴露别人的短处。父母必须明白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任何人都不应该这么做。当他在这么做的同时,可能就已经为自己这一辈子树立了一个敌人了。不仅如此,在现场的朋友当时可能因你的孩子的滑稽表演而觉得好笑,但是他们在笑过之后,事后想起来,一定会感觉这样做是不友好的,然后对他的人品有所质疑。因此,你的孩子将为他的举动付出沉重的代价。他的成长道路必定越走越窄。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的最早引领者,我们千万不要把孩子的种种恶劣行为简单地认为是孩子的调皮和无知,一旦他们这种毫不为他人着想,不记得别人感受的行为形成一种习惯甚至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那你的孩子注定一生都将生活在抱怨、不满、贪婪的不幸生活中,甚至造成犯罪。他们对他人或许出于习惯的无意伤害,往往让人对他们敬而远之。种种弊端都必须让父母们警醒,从而重视对孩子宽容心态的培养和造就。
教育孩子的首要问题是先让孩子学会做人,你的孩子善良、友爱、真诚才能赢得社会的欢迎和接纳,而拥有宽容的心态,为他人着想,知道当自己做事时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感受,并避免因自己的行为伤害别人,才能获得他人的爱与尊重。这就需要家长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努力培养,并以身作则。
首先家长必须有强烈的是非观念,宽容待人,才能对孩子潜移默化。若家长自己斤斤计较,半点不肯吃亏,那孩子只会“青出于蓝”,后果更是严重。
其次,父母疼爱孩子一定要有分寸,不要整天围着孩子转,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否则孩子一定会养成自私自利的不良心态。
再次,当孩子犯错或与别的孩子发生纠纷时,一定不要护短,而应合理引导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体会别人的感觉,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这是真正的体育精神
——和平、友谊、健康、正义
世界正进入一个“人的世纪”。我们现在应当比任何时候都更多地考虑,要用什么来充实人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
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城,英格兰超级足球联赛第18轮的一场比赛在埃弗顿队与西汉姆联队之间进行。比赛只剩下最后一分钟时,场上的比分仍然是1:1.
这时,埃弗顿队的守门员杰拉德在扑球时膝盖扭伤,巨痛使得他将四肢抱成一团在地上滚动,而足球恰好被传给了埋伏在禁区的西汉姆联队球员迪卡尼奥。
球场上原来的一片沸腾顿时肃静下来,所有的人都在等待。迪卡尼奥离球门只有12米左右,无需任何技术,只要一点点力量,就可以把球从容打进对方球门。那样,西汉姆联队就将以2:1获胜,在积分榜上,他们因此可以增加两分。
埃弗顿队之前已经连败两轮,这个球一进,他们就将遭受苦涩的“三连败”。
在几万现场球迷的注视下——如果算上电视机前的观众,应该是数百万人的注视下,西汉姆联队的迪卡尼奥没有用脚踢球,而是将球抱在了怀中。
掌声,全场雷动的掌声,如潮水般滚动的掌声,把赞美之情献给了放弃射门的迪卡尼奥,或者说,是献给迪卡尼奥体现出来的崇高的体育精神——和平、友谊、健康、正义!
迪卡尼奥的崇高体育精神,更体现出他面对竞争时的良好心态,以一颗宽容之心面对竞争,才能表现得如此优秀和从容。
现实社会中的竞争愈演愈烈,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竞争意识的培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放之四海皆可行的至理名言。因而父母从小给孩子灌输要赢不要输的竞争观念,甚至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竞争起点,某些父母教育孩子更是走极端,要么怂恿孩子拼命去追求高分,要么忽视正当竞争,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实力来为孩子“设计将来”。某些家长甚至会利用自己的“神通”让孩子避免高考的“炼狱之苦”,使他们轻松走进大学,并帮孩子顺利就业。这种为达到赢的目的不择手段,一步到位的教育方式必将对孩子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不仅要竞争,而且更需要良性竞争。父母教育孩子时,应该培养孩子的良性竞争意识,教育孩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让他们明白要成为强者,就必须靠自己去搏击云海,翱翔天宇。一些孩子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过于完美,喜欢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作比较,一旦发现差距太多就可能心生不平,产生各种妄图求取捷径的心理,甚至为了赢而不择手段。更难以忍受别人比自己强的现实,而导致孩子心理扭曲。
在鼓励孩子竞争之前,父母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优劣势,对自己有较为客观的了解和定位。此外,父母还要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比如“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并不是非要人们去当元帅不可,而是激励士兵们向当元帅这个目标努力,争取多立军功。千军万马中元帅只有一个,每一个士兵都做元帅,那是不可能的。如果孩子不能正确理解这些,在竞争中过于看重结果,一旦结果不理想,就会失去竞争的勇气。父母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又如,鼓励孩子竞选班长,看重的应该是竞选过程所产生的积极效果,而并非是最后的结果。如果过分看重结果,许多孩子都会知难而退,毕竟每个班级诸多同学中只有一人能成为班长,人人当班长,是不现实的。孩子在竞选中成功了,要告诫孩子继续努力,因为还有一些非常有实力,但一时失利的竞争对手在跟他竞争;孩子失利了,更要帮助孩子找出差距,继续努力,以期今后做得更好。尤其是在孩子感到很失意的时候,父母更要指导孩子正确看待竞争,调整好心态,找准定位,防止出现心理障碍,如此才能让孩子以宽容的心态面对竞争,在竞争中保持公开、公正、公平的态度。
我们主张培养孩子宽容的心态,有助于孩子参与良性竞争,增加抗挫意识,使孩子更顺利地适应未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