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章 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苏丽杰

今年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在这样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我们进一步研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抗日战争胜利相互之间的必然联系及其给我们的启示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十余年来的艰苦探索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相结合,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党在刚成立的幼年时期由于对国际局势及中国各政党、各阶级的状况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因此,在党的一大的纲领和决议中规定:“要彻底断绝与黄色的知识分子阶层以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也就是说,中共一大决定对一切政党,包括国民党在内,采取排斥的态度。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共产国际的帮助及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认识的加深,在1922年7月的中共二大突破了党的一大“不准备与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的主张,提出了建立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广泛的联合战线构想。合力救国是国共两党合作愿望产生的根源。孙中山“救国、富国、强国”和“救国必须联合,联合才能救国”的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即除了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国家民族的利益而奋斗外,决无一党一派的私利的广阔胸怀的契合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这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及中国革命运动的正确把握的基础上的。1922年8月下旬在杭州西湖召开的会议,这是党的统一战线历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精神,中国共产党决定同意国共联合战线采取“党内合作”形式,先由中央少数负责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再劝说全体党员加入国民党。1922年11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大会进一步研究了统一战线问题,再次强调在殖民地的东方建立反帝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在这次会议上也重申了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参加国民党,这是我党第一次公开阐明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实行国共合作。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以党的三大为标志,最终确立了以“党内合作”的形式,提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策略,为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是革命形势和任务使然。国共两党实现“党内合作”后,不仅国民党得到了新鲜血液,增强了革命性,从而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共产党也获得了接近群众,组织群众的有效途径,从而扩大了党的影响,壮大了党的队伍。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这是国民党以党内改组方式实行联共的一次会议,它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从此,新、旧两股革命潮流结成了统一战线,掀起了国民革命的浪潮,在1924年到1927年的两三年的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民党和共产党到1926年初分别发展到20多万人和1万多人,创立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这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1924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在军事上合作的一个重要成果。黄埔军校的诞生为建立一支革命军队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国共两党用武力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新阶段。其间,李大钊、孙中山对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的建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的建立的过程是一个两党不断磨合,不断统一思想同时又充满斗争的过程,也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探索实践统一战线的理论的过程。如在北伐战争中对地方实力派川军杨森等的策反工作显示了统一战线的威力;党在发展革命统一战线时必须努力发展自己的武装,建立自己的政权,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正确对待革命群众的运动;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是能够团结在反帝爱国的伟大旗帜下组成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在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中必须对统一战线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有足够的认识,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认清敌我友的关系。这都是一些经过实践总结的统一战线工作的成功经验。同时我党也客观地总结了在国共两党建立统一战线过程中的一些失误。正如周恩来指出的:“邓演达,是小资产阶级的激进的代表,赞成土地革命,能与我们长期合作,是国民党的左派。……在武汉时,若以邓演达为中心,不以汪精卫为中心会更好些,而当时我们不重视他。”对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认识不足,对汪精卫、蒋介石的多变性、复杂性缺乏认识,如何获得和巩固领导权更缺乏应有的考虑和措施,最后在汪、蒋背叛革命时措手不及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彻底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而这些不论是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我们党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这为之后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国共两党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中国共产党从幼年逐步走向成熟,对中国革命的规律有了更加清醒和深刻的认识。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辞中指出的:“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因此,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最善于在革命实践中总结经验的党,是以马列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最富有远见和广阔胸怀,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的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十余年的艰苦探索,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法宝,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35年7月至8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精神起草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发表,明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呼吁:“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同胞,一切爱国的军官和士兵,一切愿意参加抗日救国事业的党派和团体(包括国民党在内),一切关心祖国的侨胞和国内一切被压迫的少数民族联合起来,组成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抗日联军和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并联合世界上一切援助、同情或善守中立的国家和民族,共同进行抗日救国斗争。”这是一个极其全面的全民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思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党的策略路线就是“不但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的基本力量,而且要团结一切有可能反日的同盟者”,“使全国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不使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不参加到反日的战线上去”,“这就是党的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和总政策为建立和坚持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围绕抗日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总政策,中国共产党还提出了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权的思想,争取间接同盟军的思想,利用敌人营垒中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反对主要敌人,与地方实力派的合作的统战方针,对阎锡山、宋哲元、刘湘、龙云等的统战工作及“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都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坚持和巩固。各抗日根据地“三三制”政权的建立和健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并为今后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沦陷区的统战工作,团结抗日的民族政策,积极争取海外华侨的支持,对各民主党派的工作,对国民党右派的投降反共行为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从而实现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阻力”为“助力”,最大限度地发展了进步势力,争取了中间势力,孤立了顽固势力,实现了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充分体现了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政治地位和国际声誉,极大地动员和团结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扩大、巩固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为今后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给予了中国革命以广泛的深刻的影响,对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起点。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统一战线的发展,将使中国走向一个光明的伟大的前途,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打倒和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建立。”“历史的车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上去。”

通过以上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产生、形成、发展及其对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的分析和回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

首先,充分说明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是人类正义与和平的胜利,是光明战胜黑暗的胜利,是被压迫民族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虽然没有掌握全国政权但却能对全国抗战发挥和实现政治领导,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靠的就是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掌握了中国革命及抗日战争的客观规律,靠的就是共产党员起到的先锋模范作用。这对于我们今天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坚持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深入开展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其次,统一战线不仅是中国革命和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同样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不断加强、巩固、扩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要完成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始终坚持、巩固、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把爱国统一战线与国际统一战线的建立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统一战线,加强与国民党及其他一切尊重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政党的合作,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积极促成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实现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再次,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战争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为此中国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必须以史为鉴,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加快发展。一方面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世界认识到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八年的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万之众,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数,而其中死亡人数即达2100多万,占二战各国死亡总人数的42%,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这是何等重大的牺牲和损失!“落后挨打”是历史的铁律,因此,坚持发展是执政党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只有中华振兴,国家富强,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为消除战争,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同时,我们还要随时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其在日本国内仍有市场,这是笼罩在世界和平上空的阴霾,但我们应该把日本军国主义者与日本人民区别开来。正如周恩来同志指出的:“假使今后对敌人、队伍、司令官这三方面不能清楚认识,不管在哪一点上还存在着不自觉或盲目性,哪一点上就会犯错误。”过去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靠的是三个统一战线:中国的抗日统一战线、全世界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日本的反战统一战线,过去如此,今后亦然。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