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阖闾四年秋,即公元前511年,孙武指挥由他亲自训练的吴军“一师”进攻夷城(今安徽涡阳西北)。吴军此举只是按照“疲楚、误楚之计”,调动楚军主力,使他们背离吴军主力真正的进攻方向,以便乘虚破敌。果然,楚军主力大举援夷。孙武调动楚军主力的目的达到后,随即放弃攻夷,却调集吴军主力南下近千里奔袭潜邑和六邑。潜、六在楚国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所以楚军左司马指挥楚军主力又慌忙南下以解二城之围。楚军主力原本为救夷城长途奔波,已十分疲劳,还在又要回师南下,千里驰援,形势已非常被动。待楚军到达目的地后,吴军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了一座荒城等待楚军,城中百姓也大部分被吴国胁迫迁往吴国。楚军无奈,只得将剩下的百姓也迁往南城岗。
此时,孙武早已不失时机地调动吴军的“第二师”去攻打弦邑。楚昭王在郢都得到被围的战报后,十分惊慌,急忙调集楚军精锐兼程北上,等到楚军的两位主帅率领两路人马赶到豫章时,又听说吴军早已撤退。
吴军这种浅尝辄止的做法,给楚军造成了错觉,误以为吴军的行动仅仅是骚扰而已,而忽视了吴军这些“佯动”背后所隐藏的真正动机,他们万万没有料到,一场大的战役就在眼前。公元前508年,正当吴军不断出击、楚军筋疲力尽之时,吴楚两国开战以来的最大一次战争——豫章之战在孙武的精心策划下爆发了。
在豫章之战开始前,为了稳定吴国的后方,吴国先对越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武装征服。这次战争的胜利对稳定吴国的后方十分重要,但也播下了两国仇恨的种子。越国是楚国的盟国。在公元前544年,越国便开始参加以楚为首的攻打吴国的战争,三十多年来,只要楚国派兵攻吴,越国便总是出兵配合、呼应楚国的行动。因此,吴国君臣都十分清楚,越国将是吴国争夺霸业、攻克楚国的劲敌。公元前510年,阖闾为早日制服越国。以消除日后攻楚的隐患,决定攻伐越国。战前,阖闾派人去越国,希望越国站在自己一边,从吴伐楚,越王允常拒绝了。吴军攻入越国境内,大败越军,使越对吴的威胁减少到了最低程底。
经过几年的吴楚战争,吴国已将自己边境的一些楚国的势力铲除或控制。这时,孙武、伍子胥开始与吴王阖闾一起谋划大举进攻楚国的计划。孙武鉴于大别山以东江淮之间的豫章地区还在楚国的控制之下,因而决定先摧毁掉这道阻碍吴国将来长驱直入楚国的障碍。在豫章地区附近一带,还存在一些独立的小诸侯国。这些国家每年都要向楚另交纳大量的赋税,才能获得楚国暂时的保护。孙武利用这些小国对楚国的不满,策动桐国背叛了楚国,同时争取了舒鸠国投吴。
孙武并没有立即兴兵伐楚,而是进行了大量的战前准备。首先是加强了吴国边境的防卫力量,造成一个“先为不可胜”有利态势,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运筹帷幄,终于在这年秋天完成了战前的准备工作。
孙武将豫章之战的第一回合定为“伐交”。运用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思想,“以全争于天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到了吴王阖庐七年(公元前508年),便先后策划楚的属国桐和被楚兼并的舒鸠人或明或暗的叛楚附吴。
第二个回合称为“死间”(即用楚国非常信任的人故意向楚国传递假情报,但类活动常有杀身之祸),说服楚国的另一个属国舒鸠国,让它派人告诉楚国说:“吴国并不想与强大的楚国为敌,如果一定要攻打吴国,吴国肯定非常害怕,那时它为了取得楚国对它的谅解,必定会去讨伐曾经背叛楚国的桐国以示对楚的友好。”楚国国君没有识破这个骗局,更不知是吴国的计谋,竟派大将率军开赴吴楚边境。随后楚军便集结于豫章附近观望吴军动向。孙武“骄敌”、“诱敌”的第二个回合的目标也顺利实现。
豫章之战的第三个回合是“卑而骄之”,将吴军的所有战船都摆在豫章附近的江面上,做出就要出发讨伐桐国的样子以继续欺骗楚军,暗中却迅速地把吴军精锐之师调集到楚国的战略重镇巢城附近埋伏起来。潜师待机于巢城,最后夺取这一重要战略城池才是孙武的真正意图。
“因机取胜”是豫章之战的第四个回合。是年十月,在豫章城驻扎了数月之久的楚军,因迟迟不见吴军发动对桐国的进攻,也不知吴军究竟有何企图,全军上下戒备松懈,人心思归。楚军的主帅本是一个贪婪无德之人,直到豫章之战的最后时刻,还处在毫无察觉的状态。孙武指挥的军队始终引而不发,“静若处子”,待到楚军已失去锐气、人心涣散时,吴军“动如脱兔”,主力这时突然进抵豫章,将楚军包围,只留一个缺口,对楚军发起了猛攻,楚军措手不及,拼命朝缺口逃窜,吴军乘势掩杀楚军,一举大败楚军于豫章,并一鼓作气,连战皆捷。于此同时,早已潜伏在巢城一带的吴军精锐也趁势攻占了这个重要军事重镇。至此,豫章之战以吴国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吴国在这次战争中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战略利益,它一举控制了吴楚两国必争的江淮流域的广大地区,打开了通往楚国的天然屏障——大别山的东大门,为实现破楚入门郢战略扫清了道路。
从阖闾三年“光谋欲郢”到现在过去了六年,六年中,吴先后取得了夺取楚国六、潜和居巢的多次胜利,吴楚力量对比发生了许多有利于吴的变化,吴国日益强盛而楚国执政者则在国内外越来越不得人心,楚国大夫斗且见令尹子常只知“蓄货聚马”,都说:“楚其之乎?”据《左传》记载,自昭王继位以来,楚国“无岁不有吴师”,几乎年年都要同吴国相互征战。吴国的骚扰和偷袭已经使楚国疲倦不堪,再加上楚国政治腐败和用人不当,致使楚国在列国诸侯面前的形象大受损害。在这种情况下,以楚令尹子常(即囊瓦)为索贿不成而囚禁唐、蔡二诸侯事件为导火线,曾引发了列国诸侯对楚国的一致声讨,楚国一度陷入外交孤立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