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五、帝国的值略扩张和西方的“绥靖”政策

  根据希特勒的军事副官霍斯巴赫备忘录记载,1937年希特勒在柏林召集高级军政会议,全面阐述了德国未来的的侵略扩张计划。德国扩张的主要步骤是“先大陆后海洋”的三步曲。第一步是侵吞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建立一个“大德意志帝国”;第二步是打败法国,消灭苏联,夺取欧洲大陆霸权;第三步是向海外发展,战胜英美,称雄全球。吞并奥地利是实现其扩张计划的第一步。早在 1936 年,希特勒就曾经与奥地利总理许士尼格签定了一项协定,德国承认奥地利的主权并放弃子涉奥地利的内部事务,作为相对应的条件,奥地利有义务奉行一种“与承认自己是一个德意志国家的事实相符合”的政策。在一项秘密补充协定中还规定,奥地利的纳粹主义分子应该被接纳进人政府。为了实现他对奥地利的既定目标,1938年2月希特勒邀请奥地利总理许士尼格到他的别墅中进行会晤。起初,他的态度还算缓和,不久就大骂奥地利政府毫无睦邻合作之意,最后威胁许士尼格说,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超级大国,如果它解决自己边界间题的话,是不会有人出来干预的……帝国军队也许会出现在维也纳,势如破竹。许士尼格无奈之下准备签约,保证将所有判处死刑的奥地利纳粹分子—其中包括谋杀奥地利前总理陶尔斐斯的凶手于三天之内释放,答应给纳粹分子更大的活动空间,并任命纳粹分子的领袖英夸特为公安部长。不过,许土尼格随后又斗胆进行了一次抵抗。他下令举行全民投票来决定奥地利的独立间题,结果因受到来自柏林的压力,被迫取消了这次活动。1938年3月日,希特勒向奥地利政府下了一道最后通a:如果许士尼格不让位于英夸特的话,德国军队即将开进奥地利。许士尼格向欧洲列强求援,但这些国家却不予理睬,许土尼格屈服了。这时,奥地利总统米克拉斯挺身而出,拒绝任命英夸特为总理。希特勒便以此为借口把德军开往边界。当奥地利总统改变态度时,希特勒政府又捏造说奥地利新政府向德国求援,随即便将已经集结在边界的军队开进奥地利。

  希特勒驱车越过边界,通过水泄不通的“欢迎”人群,驶向布劳瑙、拉姆巴赫和林茨这些他曾生活过的地方。

  在莱昂汀,他给双亲的坟墓上敬献了花圈,接着向维也纳进军。在这里,他受到 20 万人的热情欢迎。昔日失魂落魄的孤儿如今衣锦荣归,希特勒感慨万端。如果说,最初他只是打算通过一种联盟形式将德国和奥地利结合在一起的话,现在他则决定合并奥地利。1938年4月10日民意测验揭晓,奥地利大多数居民赞成合并。

  他们被建立一个大德意志国家的辉煌目标所鼓舞。然而,当希特勒的党卫军和盖世太保开进奥地利时,奥地利人的心便立刻凉了下来。

  在吞并奥地利之后,希特勒为实现其建立“大德意志帝国”的方案,将下一个目标指向了捷克斯洛伐克。

  约有30万德意志人的苏台德区成为希特勒的突破口。

  这里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军事要地和工业中心。苏台德德国人组织起不同的政治党派,其中最大的是“苏台德德国党”,它拥护纳粹主义。奥地利被吞并后,该党在其纲领中要求实现全面自治,自由宣传“德意志世界观”,并与捷克警方发生了冲突,苏台德地区出现了紧张空气。希特勒乘机插手,他对德国高级军事官员们说:“币把捷克从地图上抹掉,乃是我不可动摇的决心!”他着手制定了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计划,名为《绿色方案》。

  不过,希特勒当时还没有胆量立刻发动一场战争来解决这一问题,只是企图再次对西方进行军事讹诈。他曾对自己一个心腹说:“我就好比是一个必须睬着刀刃走过深渊的流浪者。但是,我必须得走过去,一定要走过去”。希特勒的这一冒险行动又一次在德国的高层领导人之间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参谋总长贝克看到了酿成一场欧洲战争的危险,在对希特勒的劝说无效后,毅然辞职而去。希特勒的反对派甚至结成联盟,准备发动一场政变。他们计划,希特勒一旦发动战争,则由驻柏林的军队将其逮捕。但此项计划成功的条件是英国有一个强硬的态度。在这种情形下,希特勒若一意孤行则必定被德国公众所抛弃。9月12日,希特勒在纳粹党代表大会上说:“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国人既非是手无寸铁,也非是孤立无援。这一点,我想人们应该认识到。”希特勒的讲话使“苏台德德国党”人受到鼓舞,他们提出了“回归帝国之乡”的口号,并与警察发生了流血冲突,布拉格政府宣布进人戒严状态。这时,英国首相张伯伦致电希特勒,建议举行两人会晤。9月15日,年已七旬且从未坐过飞机的张伯伦,乘专机前往德国与希特勒会面。希特勒的态度十分强硬,要求张伯伦答应他在苏台德实行民族自治法原则。张伯伦一无所获地回到伦敦,他很快与法国总理达拉第取得一致意见,即双方通过施加压力迫使捷克政府把苏台德区的某些部分割让给希特勒,苏台德剩下的那部分领土,捷政府则应采取国际托管的形式求得保护。西方列强成了希特勒实现扩张野心的帮凶,捷克斯洛伐克被卑鄙的抛弃了。9 月日张伯伦同希特勒进行了第二次会晤,将他与法国达成的意见告诉了希特勒。令张伯伦吃惊的是,希特勒对此并不满意,他的胃口还要大得多。他要求德国军队立即占领苏台德区,甚至还替匈牙利和波兰对捷克提出了领土要求。张伯伦一气之下返回伦敦。希特勒对捷克发出最后通碟,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但这时,希特勒发现德国人对战争表现冷淡,德国居民并不打算打仗。希特勒不得不降低调子。他建议张伯伦再次出面调停。张伯伦拉上了墨索里尼,后者决定召开一次大国间的会议商讨间题。1938年9月29H,希特勒、张伯伦、达拉第、墨索里尼在慕尼黑举行会议。会议决定,德军进人苏台德区的行动将于10月1日开始,截止10月10日以前完成。在一个尚未确定其归属的地区应该举行全民投票表决(后来此次投票实际上也被取消)。法国和英国发表声明对捷克的其他领土提出担保,德国和意大利表示赞成此项声明。这就是所谓的《慕尼黑协定》。捷克的盟国苏联没有参加会议,对此提出强烈抗议,捷克在此期间被抛在一边。但希特勒在占领苏台德区后,又很快撕毁了该协定,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通知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查,德国军队已向布拉格进军,假如捷克军队抵抗,他将轰炸布拉格,哈查妥协了,德国军队在没有遇到任何抵抚的情况下,便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撕毁了他亲自参与签订的《慕尼黑协定》。

  德国占领整个捷克,引起国际舆论的谴责。英国改变其绥靖政策,张伯伦宣布,如果德国进攻波兰,英国将与法国联合支持波兰。希特勒已确定了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完成《白色方案》,发动对波兰的战争。进攻波兰必然要冒险与英国较量,为了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希特勒转而试图与斯大林签订和约。他曾毫不掩饰地说:“我将迫于无奈只好同俄国佬取得谅解,而用武力去打击西方,待打败西方以后再集中我的全部力量把矛头指向苏联。”从苏联一方来看,慕尼黑协定签定之前,它曾为建立防止德国侵略的集体安全体系而努力,但在慕厄黑协定签定后,斯大林认为苏联与西方合作的努力已经失败,甚至认为西方会继续向希特勒让步,以牺牲苏联利益为代价与纳粹德国达成一致。与其这样,苏联还不如抢先一步与希特勒取得谅解。于是,苏德先达成一项经济协定,政治关系亦随之得到改善。这时,希特勒进攻波兰的日期已经确定,战争必须在1939年8月底或9月初开始,在秋天雨季到来前结束战争。8月13日,德国和苏联两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和莫洛托夫签订了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其中要害的内容被写进一项秘密的补充备忘录里。希特勒和斯大林在这个备忘录里划定了双方在东欧各自的利益范围:芬兰、爱沙尼亚、拉托维亚和东部波兰领土属于苏联的利益范围;立陶宛和西部波兰领土则属于德国的利益范围。通过这项秘密备忘录,斯大林消除了希特勒德国进攻苏联的顾虑,希特勒则取掉了德国面临两线作战的心病,并经常不断地从苏联得到粮食和原料的供应。但是,条约对于波兰却意味着一场灭顶之灾,意味着其领土在历史上第四次遭瓜分。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