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0月从美国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迅速蔓延到德国。在这场危机中,德国和美国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德国的工业生产下降40%以上,大批工厂企业破产,导致大量工人和职员失业。特别是职员们对其地位下降为无产者的前景感到不寒面栗。当一批失业工人转向共产党时,不少失业的职员转向了纳粹党一边。这场大危机很快被希特勒等人用来作为攻击共和国的口实。当时执政的联合政府在财政问题上陷于绝境。1930-193年期间,魏玛共和国由所谓的“总统内阁”来领导。政府总理不是由议会中的多数产生,而是由总统指派并授予权力。魏玛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在非常状态下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紧急治安法。根据上述方式产生的第一届政府总理是布吕宁。他上台后提出的几项议案均遭议会否决,于是便鼓动总统兴登堡解散国会,决定于 1930 年 9 月重新选举。希特勒对于即将举行的选举作了充分的准备。他把党内数千名训练有素的演说家派往各地农村和小城镇。希特勒发表了一项农民纲领,赞扬农民是民众中最有价值的阶级。他还对大学生展开宣传攻势。大学生们多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经济危机、黯淡的就业前景使得其中的许多人加人了纳粹党的学生团体。对于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来说,争取在选民中占多数的城市居民颇为重要。但如何同时迎合工人、职员、小业主、商界人士以及大企业主的不同、甚或相互矛盾的需要,的确是个难题。希特勒的做法是向每一个群体的每一个人都做出许诺,而把这场灾难的全部罪责都推到共和国和犹太人的身上。在纳粹党内部,一些强调国家社会主义的党员指责希特勒这种模棱两可和丧失原则的做法,主张与工会结成联盟,支持工人罢工,联合苏联,结果被希特勒清除出党。希特勒乘飞机、坐汽车赶往一个又一个竞选场,摇唇鼓舌,向人群挥手致意,把孩于楼到胸前,吻着妇人的手背。他的群众大会被安排布置得老少咸宜,其竞选口号在农民、中小工商业者、职员、大学生中均颇有市场。
193.年 9 月 14 日,国会选举结果令人震惊,纳粹党的获票率从 1928年的2.6%上升到18.3%,国会中的席位从12个骤增到107个,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社会民主党的德国第二大党。竞选中最大的失败者是各资产阶级政党。德国的资产阶级群众已被希特勒拉了过去。在竞选方面出乎意料的成功并未使希特勒感到满足,他绝不甘心纳粹党只发挥从属性的作用,甚至连与其他党派平分秋色也难以使他满意。希特勒的目的是要集所有权力于一身。1930至1932年期间,希特勒继续采取合法斗争的策略,愿意与总统及旧军队合作。坚持上述策略意味着,希特勒既受到党内左派和冲锋队的反对,又需屈从于总统及其领导集团做出的决定。1932年1月,希特勒赴莱茵河地区的杜塞尔多夫工业俱乐部发表演说。
他对工业家们进行政治劝说,对其价值大肆颂扬,压根儿不提原先没收资产、实行国有化和全民化的主张。其论点}要围绕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限制毫无意义的民主以及恢复企业家对工会的权威等等。他说德国需要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个国家必须能够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而他及其纳粹党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希特勒的演讲击中要害,说到了企业家们的心坎上。他们对希特勒的演说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把希特勒视为能够保护他们的利益不受共产党和工会威胁的救星。从此,重工业基金中的大笔钱财源源不断地流人纳粹党的金库。
1932年,兴登堡的七年总统任期已满,在布吕宁的劝说下,这位84岁的前陆军元帅继续参加竞选。希特勒经过一番犹豫后,决定作为兴登堡的竞争对手参加总统竞选。在竞选期间,希特勒尽量避免与兴登堡对抗,而是把攻击火力集中到布吕宁一人身上。此年 4 月竞选结果揭晓,兴登堡获 1940万张选票,超过总选票的半数以上,希特勒获 1340 万张选票。兴登堡连任总统成功,希特勒被挫败。不仅如此,领导本次兴登堡竞选事宜的布吕宁借机对纳粹党实行了更加严厉的制裁。
竞选一结束,冲锋队和党卫军便在全国范围内遭到取缔。就在纳粹党处于困境之时,总统顾问们的一个决定却意外地帮了希特勒的忙,这伙人策划搞掉了布吕宁兴登堡任命冯·巴本为布吕宁的继承人,他是一位愚蠢的保守党人。这一错误行动的幕后策划者是冯·施莱歇将军。他和巴本达成默契,认为新政府需要得到希特勒的支持,并打算通过在政府中的合作来制服希特勒的纳粹主义运动。他们的原则是:“必须把盗贼变成守林人”。于是,对于冲锋队和党卫军的禁令被取消,并规定对国家议会重新进行选举。希特勒对此次选举仍乐此不疲。他在短短两个星期奔波于 50 多个城市发表了演说。1932年7月的这次选举同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纳粹党的议席增加了一倍,一跃而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德国资产阶级政党又一次遭到惨败。在这种形势下,巴本试图组成由他领导的德国国家主义者和纳粹分子参加的联合政府。于是,兴登堡召见了希特勒劝他与巴本携手,结果遭到拒绝。这时,希特勒以德国第一大党的领袖自居,他要求掌握“包括一切方面的整个国家权力”。对此,连兴登堡也认为希特勒太过分了。兴登堡公开发表声明说:“出于对祖国的义务和良心,我无权把整个政府的权力只交给一心想单方面独揽大权的纳粹主义运动。”巴本组织联合政府的努力失败了,他企图继续依靠紧急治安法行使权力。但他的第一个紧急治安法就遭到了议会的否决。总统下令解散国会,又开始了新的国会选举,这已是一年之中的第五次选举。人们对议会制度感到失望,对选举不感兴趣,纳粹党在本次选举中损失惨重,财源枯竭,党员士气低落,希特勒的“合法”夺权策略破产。1932年12月,兴登堡任命施莱歇出任总理,此人有一个分裂纳粹党的计划,企图把纳粹党内以施特拉塞尔为首的左翼拉到自己一边。希特勒得知这一计划后大为恼火,斥责施特拉塞尔的行为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背叛。纳粹党的分崩离析似乎已成定局。整整几个钟头,希特勒拖着沉重的脚步在房间中踱来踱去·有一次他停下脚步说道:“如果党一旦垮台,我将在三分钟内用手枪了此残生!”然而,施特拉塞尔并未在与希特勒的斗争中坚持到底。1932年年底,他辞去党内的一切职务,收拾行李,跑到意大利疗养去了。他的同僚纷纷倒戈,投向希特勒,纳粹党又一次死里逃生。
这时,巴本会见了希特勒,双方达成默契,希特勒同意组成联合政府。193年1月30日,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国家总理,取代了施莱歇。希特勒从此登上了权力宝座。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时年仅岁,是德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之一,这也是他担任的第一个正式的官方职务。不过,希特勒当时还只是联合政府的首脑,他的党在这个政府中尚占少数,内阁的 12 名部长中,纳粹党人占了4名。作为组成联合政府的条件,希特勒坚持宣布举行新的国会选举。此次竞选非同以往,纳粹党得以大肆进行宣传活动,冲锋队的恐怖行动也不再担心会受到国家的制裁。希特勒踌躇满志,他扬言要铲除和平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民主,实现其对外侵略扩张的目的193年2月27日傍晚,国会大厦燃起熊熊大火,火光冲大。希特勒等人赶到起火现场,随即就贼喊捉贼,别有用心地喊道:这是共产党干的!这场纵火案是否受到纳粹党的指使虽没能得到证实,但纳粹党在这场事件中捞到不少油水,却是干真万确的事实。起火当晚,戈林作为普鲁土的警察头目便下令逮捕了共产党干部,取缔了党的新闻机构,封闭了它的办事机构。普鲁士的社会民主党的新闻机构也被勒令关闭数日。次日,希特勒怂恿兴登堡总统签发了“保护人民和国家”的治安法令。该法令规定,叛国罪及纵火罪将被判处死刑。
宪法原先规定的关于人民的一些基本权利: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禁止侵犯民宅、对邮件电报和电话施行保密、集会自由等权利一律宣布无效。接着,纳粹党便肆无忌惮地挨家挨户“落实”其治安法令。两个月期间就有250多人银挡人狱,其中主要是共产党员,还包括一些社会民主党中的左翼知识分子。这一紧急治安法令一直持续了 12 年之久,它成为希特勒实行独裁专制统治的法律依据之一。在193年3月举行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和国家主义人民党获得 51.9%的选票,仅纳粹党就获得了全部选票的 43.9%。这次选举后,共产党被正式取缔,资产阶级政党亦几乎完全销声匿迹。接着,冲锋队在全国各地扫荡各邦政府。他们赶走了巴伐利亚邦政府成员,成立了一个纳粹政权,全国各地的地方政权相继悉数由纳粹党把持。3月14日,戈培尔被正式任命为希特勒的宣传部长。在中央,由纳粹党和国家主义人民党组成的联合政府理应按照议会形式去管理国家,但希特勒是绝对不情愿这样做的。非但如此,他进一步提出颁布授权法的要求。授权法将使他在四年任期内拥有立法权。193年3月23日对授权法提案举行投票表决,因为希特勒已设法得到天主教中央党的支持,该提案获通过。一些社会民主党人虽然投了反对票,但在法案通过后,并未采取任何抗议行动。1937年和1941年,由纳粹党人把持的国会又先后两次延长授权法。在这项法令的庇护下,193 年实现r德国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一体化”,旨在消除一切反对派和一切反对党的基地。通过推行《各邦与帝国一体化法令》,对邦议会按国会选举模式进行改组 1934 年希特勒干脆解散了所有的邦议会。纳粹党还勒令实行地区一体化,地亦官员由国家统一任命。纳粹法律规定,把所有“非雅利安血统的官员以及不能保证死心塌地效忠纳粹国家的官员全部革职。同时,纳粹国家又颁布清洗犹太官员的法律,成为剥夺犹太人权力的第一个步骤。
党卫军在各个城市策划制造联合抵制犹太人经商和殴打犹太人的事件随之而起。在各邦及管理机构实现一体化后,希特勒和纳粹中央开始清洗工会和社会民主党,因为在共产党被取缔后,它们便成了惟一的群众组织。
193年4月10日,希特勒宣布“五一”为“全国劳动节”,在5月1日的庆祝大会上,他而对 10 万工人大谈劳动光荣,号召工人们开展声势浩大的劳动创造活动。但就在大会召开的次日,冲锋队和党卫军在警察的配合下占领了分布在各地的工会机关所在地。工会会员遭到逮捕,工会文件及其银行财产被全部没收,工会的报纸被取缔。5月10日,纳粹德国成立了“德国劳动阵线”,希特勒任命领导了占领工会机关行动的罗伯特·莱伊作为它的领导人。“。德国劳动阵线”统辖当时所有的工人和职员团体。后来,企业家们也加人了这个组织。“阵线”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纳粹党的精神对成员进行政治教育。此外,它还负责工人们的社会福利,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等。随着这一组织的建立,德国的工人们和职员们失去了代表自己利益的机构。从前共和国给予他们参与企业管理的那点微薄权力亦被剥夺。193年6月,德国社会民主党被取缔,经费被没收,前领导人遭逮捕。其他一些资产阶级政党不等被勒令取缔便纷纷自动解散,就连曾在授权法行动中支持过希特勒的中央党,及与纳粹党组成联合政府的德国国家主义党也未能幸免。193 年年底颁布的《保障党和国家的统一法案》宣布,纳粹党为德意志帝国的惟一政党。纳粹党实现了它的一党专政。193年7月,希特勒与梵蒂冈签定了一个国家契约,实现了与罗马教皇的结合。对于希特勒未说,与教皇立约意义重大,这不但给他的统治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外衣,同时也可使他获得天主教徒的支持。接着,希特勒要争取在德国获得全面支持。1933年10月,希特勒宣布退出国际联盟和日内瓦裁军会议,原因是这两个国际组织拒绝让德国在军备方面与其他国家完全平等。希特勒煽动说:“这对于一个酷爱荣誉的650万人口的国家和一个把荣誉视为生命的政府,是一种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希特勒不失时机地将退出国联与全民投票联系起来,不出所料,绝大多数选民投票赞成退出国联。纳粹党继续抓住此事,进一步争取民众的支持。此时,希特勒尚未把所有国家权力掌握在自己之手,他仍要受总统和国防军的制约。即使在纳粹党内,他的权力也受到了挑战。罗姆及其冲锋队决不同意“纳粹革命”仅仅在夺取国家的文职权力后便宣告结束,他们要求继续进行“第二次革命”,主张彻底放弃合法策略,转而采取革命行动,最终实现在所有权力结构中换上自己的人马。自1930年以来,罗姆已经把冲锋队由10万人发展到 30 万人。希特勒掌权后,冲锋队继续扩充,己是国防军的三倍,达到250万,装备也更精良。罗姆和冲锋队的其他领导不再甘心在党内处于一种从属的地位,他们的目标是在罗姆的领导下,把冲锋队与国防军合并,成立一支人民军。于是,冲锋队和国防军之间展开了一场争斗。希特勒到底该支持哪一派呢?
这确实让他为难了一阵。他并不信任具有强烈保守色彩和君主主义倾向的国防军,但另一方面,他又怕日益壮大的冲锋队尾大不掉,威胁到他的统治。在两难之中,他充分依靠戈培尔、戈林、赫斯和希姆莱这伙人,更加坚定地致力于加强政治警察和扩充党卫军。最后,他终于决定支持国防军,抛弃冲锋队,因为,在他看来,这时的冲锋队更危险。此外,希特勒若要在兴登堡逝世后把国家总理和帝国总统的职位系于一身,并且让军人宣誓效忠的话,则必须得到国防军的支持。希特勒终于确定,要实现夺权目的和他的扩张计划,必须依靠正规军,而非没有军纪的冲锋队和武斗队。起初,希特勒试图说服罗姆让步,但却碰了一鼻于灰。罗姆公开指责希特勒已背弃了纳粹主义,甚至威胁说:“假如他想半途而废,我们将继续没有希特勒的纳粹主义事业”罗姆的这些言论被他的政敌加以利用,指责他企图发动政变。事实上,罗姆从来就没有什么政变企图,相反,他的政敌和希特勒却正在策划一场铲除罗姆的政变。1934年6月,罗姆与希特勒达成一致意见,全体冲锋队员在7月份体假,罗姆本人则去巴特维塞疗养。这时,罗姆正在准备政变的谣言又起。希特勒命令所有的冲锋队领导人赶到巴特维塞去集合。1934年6月底,希特勒从慕尼黑带领一支褐衫队员到达巴特维塞,一支荷枪实弹的小部队冲进罗姆和其他冲锋队头目下榻的寓所。睡梦中的的罗姆希里糊涂地被捕了。其他冲锋队的头目们也被从床上揪起,一起被押送到慕尼黑,并在当天处死了第一批冲锋队领袖。罗姆也在第二天被处决。希特勒在徘徊了一天后,还是杀死了当年与他共患难的最后一位老朋友。谋杀活动接连持续了好几日,牺牲者不仅限于冲锋队的领袖,希特勒一伙开始清算旧账,几是被认为对他的政治前途有潜在威胁的人,即使曾在他的夺权斗争中立过汗马功劳的老朋友也决不放过。几天内,就有约几百人遭到屠杀或暗杀。1934年7月,国家根据自卫法,宣布这次由希特勒组织的屠杀是合法的。兴登堡和巴本虽然被杀掉了许多亲密的合作者,但还是对希特勒的武力行动表示了祝贺。接着,希特勒用所谓的“人民法院”取代了国家法庭。盖世太保(国家秘密警察)享有“保护性拘留”和“预防性拘留”的法律特权,为此便建立了集中营。集中营同时也是劳动营,现政权的反对者与真正的刑事犯罪分子一起生活和劳动,过着非人的生活。集中营的管理者,即盖世太保和党卫军队员在这里把握着生杀予夺之大权。
1934年8月兴登堡去世,希特勒集国家总理和帝国元首于一身,同时又兼任国防军最高统帅。希特勒让全体国防军官兵对他宣誓效忠:“我在上帝面前作此神圣的宣誓,我将无条件地服从德意志国家和人民的元首、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阿道夫·希特勒。作为一名军人,我愿在任何时候为履行誓言而不惜牺牲生命。”以前,军人们履行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基本义务,面今,则把为希特勒个人尽忠视为自己的义务。现在,希特勒大权独揽,作为“元首和国家总理”,他的意志就是“第三帝国”的最高法律。
1934年9月,在希特勒的授意下,纳粹党在纽伦堡召开党代会,以庆祝希特勒对罗姆的胜利和得到国防军的帮助巩固了权力,会议场面盛大而又庄严。20万纳粹党党员排成密集的队行,认真聆听希特勒的演讲他在演说结束时高喊:“我们是强大的,我们必将更加强大!”赫斯宣布:“纳粹党是希特勒,希特勒则是德国,德国就是希特勒!万岁-希特勒!万岁~-2利!万岁—胜利—希特勒”狂热的人群也一起振臂高呼,他们被一种颇具诱惑力的气氛所感染。更多的人们从广播和新闻简报中了解到党代会的盛况。希特勒还邀请了著名导演和演员专门拍摄了一部反映这次群众集会盛况的新闻片,定名为《意志的凯旋》起到了巨大的宣传效果。宣誓效忠的盛大集会和群众游行一个接着一个,到处在宣传着对元首的个人崇拜,这股浪潮很快波及整个德国。人们以“万岁—希特勒!”来相互问候,商人们通函以“万岁一稀特勒”作为落款,学生们在学校学习颂扬希特勒的诗文并为元首祈祷。党的元首现在成为人民的元首,简称为“我们的元首”。元首的个人崇拜把希特勒打扮成了神。他是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化身,他没有常人的生活和情感。
193.年,希特勒在他的私人摄影师那里结识了爱娃·布劳思,她是这位摄影师手下的一名职员。爱娃满头金发,漂亮秀美,但不十分聪慧。她对政治毫无兴趣,后来成为希特勒的情人。起初,爱娃常起醋意,担心会失去希特勒。、9犯年,爱娃为情所苦,自杀未遂,他们的关系从此变得日益密切起来,但她从未在公开场合露过面,1945年以前,德国人甚至没有听说过爱娃这个名字,因为这种风流韵事与希特勒在公众场合刻意树立的高大形象不甚合拍。希特勒从193年起在慕尼黑有一处寓所,在贝希斯加登的山上也建了一处寓所,这两个地方是两人经常幽会的场所。希特勒的私生活鲜为人知,事实上,也是索然无味的。因为,从 1918 年起,希特勒就失去了普通人的生话。从193年起,他又成为政治家和元首。希特勒生活的全部意义只有“政治”。他没有普通人的生活,他也不需要这些。直到生命结束的前一刻,他才与爱娃举行了结婚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