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章 宿将风度

  都子仪戍守边检30年,熟谙蕃情,善于安抚笼络。其部下多蕃、汉劲兵,刹勇强悍,故而养成了善用骑兵,长于野战的指挥才能。又其天性仁善,宽厚持重,体恤士卒,因而将士归心,乐听其命。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阴山之下的河套平原以及黄河之南的鄂尔多斯高原,处于中原农耕地区与北方草原和西北地区的结合部,历来是北方或西北游牧民族与中原地区进行商业贸易或兵戎相争的重要场所,或是他们进人中原的门户,同时,也是中原王朝防御边患或控制北方与西北的重要前线。唐代前期,疆域辽阔,与周边诸民族之间的接触与战争,尤甚于前代。唐王朝竭力经营关内道阴山防线与河北道燕山防线,其战略目的就是隔断半农半牧地区与游牧地区,从而确保中原农耕地区的安宁。因此,阴山之下的河套地区,一直是重兵聚结之地。三受降城和振武军的兵员总计达29万人,战马7000匹,分别占朔方镇兵马数量的45%和49%。当回纶汗国取代后突厥汗国而称雄摸北后,其首领骨力裴罗受唐册封为“怀仁可汗”,在政治上与唐朝保持着和好贡使的关系,使唐朝北睡局势,又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是,由于朔方镇与西域地区在大摸东西形成呼应之势。而且,北对回绝的抚慰和防遏,必须以军事实力为后盾。边防之要在于练兵电防,仍不容稍有懈怠。所以,直到安禄山叛乱之前,阴山之下的重兵驻防部署,未曾改变。

  郭子仪于天宝年间一直在阴山防线任职,担负着抚慰诸蕃,辑宁外寇的朝廷使命。作为边防军事长官,必须熟悉辖区内外的地理形势,对山川险易,行军道里,井泉水泊等,都要实地踏勘,了然于心。对于辖区内的烽堆睐望,逻卫侦察,边兵操练校阅,屯垦耕种,营垒修缮和器械保养等军务,必须勤加督查朔方军防御的外敌,是以突厥族为首的游牧部落,其武装力量主要是骑兵。“突厥所长,惟恃骑射,见利即前,知难便走,风驰电卷,不恒其阵。以弓矢为爪牙,以甲胃为常服。队不列行,营无定所,逐水草为居室,以羊马为军粮,胜止求财,败无惭色,无警夜巡昼之劳,无构垒馈粮之费。中国兵行,皆反于是,与之角战,罕能立功。”骑兵的优势在于机动性强,来如激矢,去如绝弦。其利在于野战和长途奔袭。但其行军无猫重,只宜速战,不能持久。再者,骑兵进攻,无摧坚之具,难以攻城。其更为明显的缺陷是弓弦遇到雨雪天气。便会受潮而失效。

  游牧民族以骑射立国,男子以骑术娴熟,射艺超群为最高荣誉,人人勇武强悍,蔑视懦弱。骑兵在野战中,行动迅疾,攻势凌厉,农耕民族的步兵实难与之争锋。因此,必须以己之长,击敌之短。

  唐朝的边疆防御体系,不是因承前代修筑长城的旧规,而是在边境地区大力修筑军、镇、守捉城,控制关隘津梁等交通要道。边城中设置有仓库,驻兵屯防,是国防体系的支往。蕃兵长于劲马奔冲,汉军长于弩弓角斗。刀剑枪斧只能在近身拼搏时,直接杀伤对手,而弓矢却能在百步之外射杀敌人。

  不过,发挥地形便利和军城堡塞的作用,还只能算是消极防御。从积极防御上,则要以攻代守,组建起足以同强敌相抗衡的精锐骑兵。在冷兵器时代,作战时兵将相对,刀枪相向,将领要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在唐初战争中,太宗李世民(时为秦王)尤为重视骑兵,每每亲率精骑为先锋冲陷敌阵,实施中央突破或两翼包抄,垂为典范。

  史称郭子仪长于野战。与他齐名的李光弼则长于城守。李光弼系人唐蕃酋之子,深受家族尚武气氛熏陶,性情刚直,治军严肃,作风威猛坚毅。而郭子仪出身世代仕宦的儒学礼教家庭,崇尚谦谦,教厚仁善,因而将士归心,人人乐听其命。作为长期镇抚边皿的军政长官,郭子仪对游牧族类飘勇善战、狂放不羁的民族性格,敬重恩义喜结盟誓的淳朴风尚,亲身感受,认识深切。因而,他善于安抚笼络,结其诚信。在后来的平叛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蕃族名将如仆固酋长仆固怀恩、浑部酋长浑释之和浑碱父子、突厥人白元光等,都出自于朔方军系统。

  由于自高宗中叶以后,边疆驻扎的军队不断增加,更由于召募丁壮充任长驻边兵,军需供应成为国家财政的一大负担。

  开元以前,每年供给边兵的衣粮之费,不超过200万贯,自天宝以后,边将奏请增兵,每年支用衣料达1200万匹,军粮190万解,公私劳累,百姓困苦。为了减轻供军转输之费,唐朝与前代一样,凡边防镇守军、州,都设置屯田,种植禾豆稻麻,增加军储。凡天下诸军、州所置屯田,大者50顷,小者20顷,依照土地的水陆肥清,每年的收成丰俭,分为三等,总计有992屯。其中单于都护府有31屯,东受降城有45屯,中受降城有41屯,西受降城有25屯,胜州有14屯史载郭子仪于代宗朝坐镇河中(山西永济)时,亲耕百亩,为将士表率。他到阴山防线之前,已在定远城主持过营田事务。当他负责阴山西部防务期间,自然也是顺应农时,躬身垅亩,操持农器,与士卒同甘共苦。自古良将爱兵,体恤部下,视同手足。惟有如此,士卒才能在临敌对阵之际,奋熊黑之勇,克敌制胜。在当时的边疆镇将中,贪婪腐败者并不鲜见,克扣军晌,虐待士兵的现象,屡有发生。而郭子仪天性淳厚,仁爱为怀,深得部下拥戴。

  在盛唐时期的边塞战争中,朔方镇方面的局势相对平静,与东北和陇右地区相比,那种狼烟烽火、胡骑凭陵的大规模边警,较为稀少。但是,戍边将士壮怀激烈,忠君报国的一腔热忱。都是同样值得称颂的。千里边睡,秦汉故关,大漠落日,长河饮马,苍凉而雄浑。冬春苦寒,朔风吹雪马回步,战士铁衣凝霜冰。穷秋萧索,胡茄哀怨雁南飞,征人思乡空回首。就是在这样的漫漫屯防生活中,郭子仪历经艰辛磨砺,养成了善用骑兵,长于野战的军事指挥才能,铸就了宽厚持重的大将风度。

  §§第二篇 盛世危机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