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和珅并没有完全沉浸在二人世界的喜悦中。他明白,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追求太没有品味了,自己时刻准备着要做官,做最大的官!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这东风,就是科举考试。
清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每三年一次,考上的最起码是副县级或者正科级以上待遇。和珅婚后正赶上了一次乡试,他是国家级重点学校毕业,自然可以参加。
对和珅参加科举考试,英廉是抱有很大期望的。在考试之前的一个月,他就将和珅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问道:“我看你这些日子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读书很玩命,不知道你准备得咋样了?”
“祖父,这些日子我一直泡在习题集、模拟卷中,但越做心里越打鼓。您老人家知道,科举考试不外乎两种文体,即八股文和试帖诗。可我对八股文不太感冒,有点偏科呀。”和珅语气里透漏出隐隐的担心。
“这孩子,你怎么能偏科呢?”英廉有点犯愁。
“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完全约束了我的思维,让我无法真正写出自己的想法,我无论怎样练习也不拿手啊!”和珅苦着脸说。
“哎……”英廉叹了口气,“那试帖诗呢?”
试帖诗是一种五言八韵诗,内容主要是歌功颂德、大拍马屁的内容。
“试帖诗我倒不担心,在学校的时候还经常投稿。”
“嗯,你的底子不错,这几年读了不少书,书法也相当凑合,应该也没有什么大问题。”英廉这话似乎在安慰和珅,也更像是在安慰自己。
“祖父,据说现在科举考试黑得很,条子、裙子满天飞,咱们不会吃亏吧?”和珅提出了自己的忧虑。
“哎,这样的事情不新鲜,毕竟是关系到一辈子的大事啊!有些人甘愿冒风险,也要搏上一搏啊!咱们不能做那种事情,只管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对于这样的事情英廉也没有办法。他这个人十分正直,投机取巧的事情是万万不会做的。对于和珅参加科举考试,他是绝对不会伸手帮忙的。
“好!那我便尽力而为吧!”和珅点头答道。
很快就到了考试的日子。
第一场就是和珅最为头疼的八股文。和珅把八股文看得明明白白,它给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戴上了一个紧箍咒,甭管你会七十二变还是腾云驾雾,先把你收拾得服服帖帖再说。
和珅打开卷子,考题是要他针对《论语》中的孟公绰一节写篇文章。
孟公绰是春秋时期一个清廉的人,是孔子心目中的偶像。不过,孔子认为孟公绰只适合给富人做大管家,而不适合在一个国家挑大梁。
和珅认为孔子的话十分靠谱。孟公绰虽然历史清白,手脚很干净,但是做官并不合适。因为做官必须要有敢担大事、做大事的勇气,而不计较小是小非。在他看来,孟公绰的确只适合做管家,大事情却是做不来的。
想到这里,和珅立即洋洋洒洒地写起来。写着写着,和珅的文章竟然脱离了八股文的格式。刚考过第一场,他就已经知道这次考砸了。
接下来的考试,和珅虽然知道自己没有了希望,仍旧认真地一一作答。最后一场考完,他大步地走出了考场,场外他的家奴刘全正在候着他。
“少爷您出来啦!车子都等了您好久了,英廉大人已经备好了酒席,等着给你接风呢!”刘全连忙小跑上前。他见和珅脸上没什么表情,不知道考得怎样,再也不敢开口问。
“好,咱们这就回去。”和珅平淡地答道。
一路上,和珅一句话都不说。他终于再一次领略了失败的痛苦,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让他无力承受。他曾经年少轻狂,以为自己搞定了英廉的孙女就可以高枕无忧,结果还不是一落千丈?英廉大人和霁雯都对我寄予厚望,把我看成一朵花。可我呢?却失败了!
和珅越想越自责。回家的路并不遥远,可他却感觉走了很远。
终于,英府就在眼前了。
和珅刚一下车,妻子霁雯就迎了出来了。她发现老公脸上乌云密布,便没问考试的事情,只是把他迎进了府中。两个人一前一后地来到了英廉的面前。
“对不起,祖父!我考砸了!”和珅来到英廉面前,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起来,起来!一次考试算什么?别放在心上!”英廉连忙加以安慰。
“我曾经吹过牛皮,一定要弄个一官半职,可如今辜负了你们的期望……”和珅心里很是羞愧,声音都有些颤抖了。霁雯站在一旁,连忙扶住了丈夫。
“一次考试没有这么重要,更何况咱们也并不只有这一条路走啊!祖父门路多,你还有官位可以继承,要想出人头地也并不难。”霁雯劝道。她虽是个女子,看事情却很清楚很明白,说的话也头头是道。
“霁雯说得是,你马上就可以继承祖上的官职了。日后多多努力,是金子总会发光、是疖子总要出头的。”英廉说道。和珅考砸了本在他意料之外,不过对这个人他还是很信得过的。英廉毕竟是官场老油条了,官场上什么人混得下去,他当然看得清清楚楚。
祖孙二人安慰了一通,和珅渐渐地从失败的阴影中解脱了出来。虽然已经搬掉了心中的大石头,但考试的失败还是让他感觉很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