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章 评论写作实践练习:《战士和苍蝇》评论

  一、2005年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评论写作”试题。就鲁迅的《战士和苍蝇》发表你的评论。

  战士和苍蝇[1]

  Schopenhauer[2]说过这样的话: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和体格上的大,那法则完全相反。后者距离愈远即愈小,前者却见得愈大。

  正因为近则愈小,而且愈看见缺点和创伤,所以他就和我们一样,不是神道,不是妖怪,不是异兽。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们!

  三月二十一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1925年3月24日北京《京报》附刊《民众文艺周刊》第十四号。

  本篇写于孙中山逝世后第九天。作者在同年4月3日《京报副刊》发表的《就是这么一个意思》中对本文曾有说明:“所谓战士者,是指中山先生和民国元年前后殉国而反受奴才们讥笑糟蹋的先烈;苍蝇则当然是指奴才们。”(见《集外集拾遗》)关于孙中山遭受“讥笑糟蹋”的情形,参看《集外集拾遗·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及其有关注释。

  [2]Schopenhauer 叔本华(1788—1860),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者。这里引述的话,见他的《比喻·隐喻和寓言》一文。

  二、材料分析:

  1、根据注释理解这则材料的内容不难,鲁迅写这篇文章是用于论战的,他将当时讥笑孙中山的人比成苍蝇,将孙中山及民国元年前后殉国的先烈比成战士,二者之高下在对比中一目了然。

  2、鲁迅写文章“论时事不留面子,贬锢弊常取类型”,这篇文章也充分地体现了鲁迅杂文的一贯特点。

  3、全文凝练、含蓄,没有一处提孙中山,但达到了为孙中山辩护的目的,鲁迅高超的战斗艺术在于以简单的文字达到击中敌人的效果。

  4、笔锋锋利,形象生动,寥寥几笔就把苍蝇的丑恶形象描绘了出来:“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

  5、以哲人的句子起笔,气势不凡,充满哲理。“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简洁的概括中蕴含哲理,也有很强的反击力度。

  6、将战士和苍蝇的形象放在一起比较,简洁、直切,痛快淋漓地表达出了对丑恶人物的憎恶和轻蔑,对英雄人物的理解和敬仰。

  三、范文

  《战士和苍蝇》的写作缘由和思想艺术

  鲁迅的杂感名作《战士和苍蝇》,最初发表在1925年3月25日《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14号,后由作者编入《华盖集》。

  《战士和苍蝇》最初发表时,就有人未读懂。在一篇署名金满成的《我也来谈谈关于玉君的话》文章中引用《战士和苍蝇》中的一段名言,误以为鲁迅“说现在的文坛”的是非。鲁迅在《这是这么一个意思》一文中顺便声明,他写《战士和苍蝇》的“本意”“并不是说现在的文坛”,因为他觉得当时的文坛上似乎还没有战士,批评家中虽然难免有有名无实之辈,但还不至于可厌到像苍蝇。鲁迅强调指出,他的“所谓战士者,是指中山先生和民国元年前后殉国而反受奴才们讥笑糟蹋的先烈;苍蝇则当然是指奴才们”。一年后,鲁迅在孙中山逝世周年前夕明确指出,《战士和苍蝇》是针对去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不很久,几个“憎恶中华民国”、“说些风凉话”、“责备贤者”的“几个论客”而写的。

  鲁迅的上述说明,为我们准确无误地把握《战士和苍蝇》的政治背景,理解和赏析这篇杂感名作的思想艺术,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孙中山是我国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孙中山是中国最早的革命民主派”,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毕生致力于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 年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满清封建王朝,建立中华民国。此后,又从斗争实践中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不屈不挠地艰苦奋斗。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民主主义,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建立黄埔军校,同中国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积极准备北伐。1924年冬,倾向革命的冯玉祥进驻北京,电请孙中山入京商讨国家大事。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肝癌不治,在北京逝世,使神州大地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共产党人和亿万群众痛悼失去了“为中国民族自由而战”的伟大旗手。

  但是,当时反动政治团体研究系操纵和控制的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却冒天下之大不韪,连续发表文章,公然对孙中山造遥诬陷,恶意中伤,借机嘲笑,充分暴露其丑恶嘴脸和反动立场。研究系头目、辛亥革命时代对抗孙中山、鼓吹保皇立宪的梁启超在与《晨报》记者的谈话《孙文之价值》一文中,诬蔑孙中山一生“为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联合段祺瑞等封建军阀;“目的没有实现的机会,他便死了”,因而“无从判断他的真价值”。《时事新报》在孙中山逝世的第二天,在社论栏内以头条位置发表了署名“圣心”的评论《孙文真死矣》,咒骂孙中山的“精神”“则死已久矣”,恶毒地攻击孙中山“勾结军阀”,“媚俄媚日”,“恃红党宣传费以生活”,“烧杀市民”,“包蔽土匪”,“蹂蹦人民自由十倍于军阀”,“专以大言欺世盗名”。梁启超、圣心之流依附封建主子,仰承帝国主义的鼻息,对孙中山极尽诬蔑攻击之能事,妄图以此打击革命派,阻挡正在酝酿之中的北伐革命。

  鲁迅出于革命的义愤,于孙中山逝世后第九天即3月21日,奋笔疾书,写成《战士和苍蝇》。文章既没有提及孙中山的大名,又未具体批驳那些论客的无耻谰言,只是以战士和苍蝇的不同形象来抒写自己对时事政治的感想。1926年3月12日,鲁迅在北京国民党左派机关报《国民新报》的《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特刊》上发表了《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的悼念文章,驳斥了那些论客的诬蔑、攻击,正确地评价了孙中山的一生。鲁迅清醒而辩证地指出:孙中山是“创造民国的战士,而且是第一人”。“中山先生的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进向近于完全的革命的工作。直到临终之际,他说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而,鲁迅强调指出:“他是一个全体,永远的革命者。无论所做的那一件,全都是革命。无论后人如何吹求他,冷落他,他终于全都是革命。”

  陆维天

  《战士和苍蝇》是孙中山逝世后,革命人民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奴才们围绕着对孙中山及辛亥革命前后殉国先烈的评价在文化思想战线上斗争的产物,也是鲁迅参与这场斗争的武器和记录。鲁迅怀着革命的激情,在这篇精粹的杂感中,愤怒地揭露和鞭挞了奴才们的卑劣行径和丑恶灵魂,热烈地肯定和赞颂了为革命而献身的前驱战士们的革命业绩和革命精神,激励新的猛士更加奋勇前进!

  这是一篇不到400字的短文,全文由六个自然段组成。

  开篇第一段就堂堂正正地引用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一段哲理名言:“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和体格上的大,那法则完全相反,后者距离愈远即愈小,前者却见得愈大。”道出了人们认识、理解一个伟大人物的客观“法则”,对伟大人物的“估定”,同对真理的认识一样,需要服从历史长河流动的制约。作者选择这段哲理名言开篇,是作为下文自己立论的哲理根据,而且具有尖锐的针对性。

  正因为“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近则愈小,而且愈看见缺点和创伤”,鲁迅紧接着在第二段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伟大的人,“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而人们之所以认为他是伟大的人,是因为“他就和我们一样,不是神道,不是妖怪,不是异兽。”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伟大的人,仍然是人,是难免有缺点和创伤的人。其二,在普通人们的心目中,伟大的人并不是神,同被他们当作偶像顶礼膜拜的神根本不是一码事。鲁迅当时虽然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但是他直面人生,尊重事实,从革命实践中概括出来的这个哲理,是科学而辩证的,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神道崇拜、把人神化、以“神”统治人的观点和做法,是根本对立的。

  如果说,第二段的主旨是阐述如何正确而全面地认识和对待“伟大的人”,那么第三段的重点,是鞭笞得意忘形、讥笑糟蹋革命先烈的奴才们。作者怀着神圣的憎恶,把那些依附于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奴才们比拟为善于吸嘬血污,自鸣得意,“在好的,美的,干净的东西上拉了蝇矢”的苍蝇。由于战士已经战死,不能再来挥去爬在他的“缺点和伤痕”上嘬着、营营地叫着的苍蝇,因而苍蝇便更加得意忘形,自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它们的完全、不朽远在战士之上。鲁迅赋予“苍蝇”的“人相”,更显示出攻击革命先烈的奴才卑劣无耻、可憎可厌,不像人样。

  第四段,是作者的评论,鲁迅严正地指出,象苍蝇这样的丑类,到底有没有缺点和创伤,谁也不屑一顾。它的完美无缺,只不过更充分地体现了奴才的本质。

  第三、四两段深刻地揭示了战士和苍蝇这两个对立形象内含的政治和美学意蕴:战士是崇高、伟大的代表,而苍蝇则是卑劣和渺小的化身,而且形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比。在此基础上,鲁迅在第五段中,怀着是非分明、爱憎强烈的感情,又提出了一个高度概括、非常深刻的哲理:“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这是革命者信奉的人生哲理!这一警句,抓住事物的本质,从根本上划清了战士和苍蝇的界限。一个是迎着风雨、浴血奋战的猛士,是民族、国家的希望所在;一个是追腐逐奥、危害人类的“虫豸”,是社会的渣滓和垃圾,二者根本不能同日而语!这就给那些讥笑、糟蹋革命先烈的奴才们以有力的回击。鲁迅提出的这个哲理,已经成为人们经常引用的格言,它对我们正确地认识人生价值、评判历史伟人或领袖人物的功过是非,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最后一段,鲁迅情不自禁以轻蔑的口吻怒斥道:“去罢,苍蝇们!你们这些虫豸们!”表现了鲁迅对苍蝇们的蔑视和唾弃,充满了战士的英雄气概和革命正气。

  《战士和苍蝇》是鲁迅创造的杂感文学的一篇名作,是诗与政论相结合的艺术珍品。情、理、趣融为一体,是它的审美特征所在。它是鲁迅有感而发的产物,“论时事不留面子”,洋溢着时代精神,充满着对战士和奴才的浓烈的爱憎感情,形成一种不可抗拒的感染力。在爱憎感情中熔铸着丰富的政治、社会真理和人生哲理,本文提出的两个哲理,远远超出了彼时彼地的具体人物和事件,具有普遍的真理性和强大的说服力。但是,又没有抽象的说教,而能引人入胜,给人以愉快和休息。因为它把那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时,采用嘻笑怒骂的方式,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穷形尽相、入灵传神地加以描绘,因此产生了谐趣,可读性强。

  “贬锢弊常取类型”,是鲁迅杂文的重要表现方法,也是这篇杂感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色。鲁迅杂感文学塑造了“社会相”类型形象系列,其中有“叭儿狗”、“媚态的猫”、“蚊子”、“跳蚤”、“带头羊”、“二丑”等形象。《战士和苍蝇》创造了“苍蝇”的形象。这里的“苍蝇”,是概括了当时社会上奴才们的本质、特征的类型形象。鲁迅从独特的感受和精细的观察出发,以强烈的憎恶感情,把苍蝇的自然属性转化为社会属性,人格化,使奴才们的丑恶、卑劣、可恶、可憎的“人相”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活灵活现,成为人类中“苍蝇”的标本。这是鲁迅的独创。

  这篇杂感是匕首、投枪,短小精悍,轻巧,灵活,锋利切实,触及时弊,字字见血。是感应的神经,是时代的风雨表,及时、迅速地反映了社会的风风雨雨。以《战士和苍蝇》作为标题,新颖,奇特,醒目,其有悬念的作用,也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在艺术上,主要是成功地运用了比拟、对比、引语、反语、讽刺等艺术手法。

  (选自《新疆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四、学生考场评论文章选录。

  深入骨髓的灵魂震颤

  ——简评鲁迅《战士和苍蝇》

  宋亚丽

  鲁迅,作为时代的英雄,封建宗法社会的逆子,革命家的诤友,用他独特的方式与吃人的封建专制作斗争,与黑暗的反动势力作斗争,先生那入木三分的辨析,严禁周密的思辨推理,不留情面的贬斥挖苦,撼人心扉的语言,辛辣的笔调令众多劲敌生畏,令广大读者钦佩。瞿秋白曾称鲁迅的杂文成为战斗的“阜利通”,鲁迅以文章为匕首,以犀利的语言揭露社会问题和国民内心深处丑恶的阴暗面,用警戒的语言雷醒国民们麻木迟钝的思维,以满载沧桑的忧伤思考着国家的现状和未来。

  鲁迅的这篇《战士和苍蝇》写于1925年3月21日,当时中国革命正处于低潮期,民主先驱孙中山在这一年不幸病逝,然而那些只会趋炎附势、“顺风倒”的“文人政客”、“官场学者”不时发表文章言论攻击民主革命分子。鲁迅通过对这些人丑态的刻画,揭露这些社会“渣滓”的卑劣无耻,揭穿他们刽子手和奴才的面具。文中,鲁迅把战士和苍蝇两个不相联系的意象放在一起组成了一幅绝妙的讽刺画:“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现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随后笔锋一转,“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这一结论一语中的,且深刻隽永,富含哲理,这是鲁迅杂文的一贯特色。

  本文最重要的特色体现在作者对艺术手法的纯熟应用上。

  首先,全文贯穿对比反衬手法,仅从题目中的并列短语就可看出写的是两个事物——战士和苍蝇。全文网布着感情色彩浓烈的鲜明的对比性句子,使读者在霎那间产生共鸣,读者会由衷地产生一种对战士的敬佩之情,认为战士是一种骄傲自豪的象征,鄙视那些嘤嘤的苍蝇们,对苍蝇可耻行径产生作呕和厌恶心情,同时,苍蝇的可恶更能反衬出战士们的可爱。

  第二,隐喻与峻切的冷讽。鲁迅在文中能借助隐喻指桑骂槐,声东击西,使读者在联想中领会作者的深意,然后会心一笑。在《集外集拾遗》中,作者自己解释道:“所谓战士者,是指中山先生和民国元年前后殉国而反受奴隶们讥笑糟蹋的先烈,苍蝇是指奴才们。”一提起苍蝇,恶心、吵闹、烦心这些词便会涌现在脑中,而想起战士,人们会记起“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他们视死如归地保卫着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先生以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做根底,对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捕捉,选择和提炼,在本文中,以苍蝇这一让人厌恶的角色作隐喻,讽刺挖苦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辛辣,讽刺,犀利的语言尤见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鲁迅的文章总是如此的一针见血,快意淋漓,旗帜鲜明,感情酣畅,毫不留情。对战士极力赞美,对苍蝇无情鞭挞。“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们!”如此淋漓的语言,想必那些奴才们看完不只是心灵的震颤吧!

  第四,“诗与论”的完美结合。先生的笔调既是艺术的,又是哲理的。从诗的角度看,鲁迅的杂文含蓄而有诗意;从论的角度看,鲁迅的文章逻辑严谨、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正因为近则愈小,而且愈看见缺点和创伤,所以他就和我们一样,不是神道,不是妖怪,不是异兽。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作者用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头脑,最深邃的讽刺和幽默诠释着他最热烈也最严正的人生哲学。

  鲁迅先生的一生的大部分生命和心血都倾注于杂文创作,在杂文中浓缩了他思想和艺术的精华,他力拓了杂文这一边缘性文体,用他如椽的大笔针砭时弊,在文学史上画上了划时代的一笔,显示着永恒的生命能量和艺术魅力!

  形象的批判

  ——评《战士和苍蝇》

  牟娜娜

  鲁迅先生的《战士和苍蝇》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杂文,它犀利的文风体现了鲁迅杂文一贯的战斗性,像匕首一样投向反动派要抹黑战士的手。

  本文最大的特色在于对比的形象化,将人厌而肮脏的苍蝇作为反动派的形象代表与倒下的战士对比。苍蝇这一形象不仅是专叮人伤痕和缺点,而且还会不断“嗡嗡地叫着”,这与在战士阵亡后不断寻找战士的缺点,而且还口诛笔伐力图抹杀烈士们功绩的反动者何其的相似。鲁迅先生抓住了这一相似性,在文章中没有点明苍蝇为何物,但句句所指都是明白清楚,读者一读便会心知肚明,不由地产生对“苍蝇”一辈的厌恶和痛恨。而作为正面形象的战士虽然是已死的战士,但鲁迅先生没有像古人那样“人死为大”,依旧保持客观公平地评价,直言是“有缺点的战士”。在承认了作为人的战士的缺点之后,高度褒扬了战士的伟大,他们“是伟大的人”。这样的战士形象不仅高大而且真实可信,让人不由得产生同情且崇敬的心情。两下对照,一方是专门在“战士的创口”上做文章的“苍蝇”们,一方是为理想战斗而死的战士们,其思想境界、人格品德孰高孰低一目了然,黑白分明,愈让人崇拜战士的伟大,同情他们的牺牲,就愈让人对“苍蝇”们营营苟苟的行为感到痛恨。

  这样鲜明的形象性,同时达到了很好的讽刺效果。“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首先发现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嘬着”伤口且“营营地叫着”是苍蝇们的本性。读者读到此处,恐怕眼前浮现的不是上下飞舞的苍蝇,而是铺天盖地的文章,在这些文章里反动文人挥动笔杆,竭尽所能挖尽前后殉国的烈士们的“黑幕”,泼尽污蔑讥笑的污水。殊不知在他们“自以为得意”,自以为“英雄”,自以为“不朽”的时候,世人却只看到了他们卑鄙肮脏的嘴脸,苍蝇似的怯懦和可笑。如此反复的世道,如此黑白颠倒的世界,莫不是天大的讽刺?

  本篇的形象性还体现在对道理的形象化阐释。文章开头就引用了叔本华一段话作为全篇精华的统领。叔本华的话虽浅显易懂但其中的道理却是深刻的。鲁迅先生此处引用就是为了阐释精神上伟大的不朽,且随时光的流逝而愈见伟大。联想到中国当时的时事,本可以写出长篇大论的反击之词,鲁迅先生却以及其形象而精炼的短文完成本次对敌人的进攻。苍蝇因飞近而看得见战士们的缺点和伤口,战士因精神上的伟大而“近愈小”,文章以形象化的方式阐释了深刻的道理,直观可见,易于理解。“的确的,谁也没有发现过苍蝇的缺点和创伤”,这一句话由叔本华的理论反面推出,“苍蝇”们弱而微小,所以不为人们所见,自然谈不上什么伤口和缺点了。“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不过是苍蝇”,可谓一语道破天机,经过上面一番对比,战士之所以会被人发现缺点,是因为他们的伟大放大了他们的精神,使原本微小的缺点可以被“苍蝇”们发现,而“苍蝇”们的“完美”不过是因为他们的渺小。如此写来,鄙夷之情溢于言表。

  鲜明的形象性磨砺了《战士和苍蝇》犀利的刀锋,鲁迅先生以其独特的风格在嬉笑怒骂中维护了真理,批判了罪恶。其战斗性和文学性的完美结合,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投向敌人的犀利匕首

  ——评《战士和苍蝇》

  陈强

  鲁迅先生的杂文向来被称为“投向敌人的匕首”,我以为这再适合不过。其文虽短小,却总能一击即中敌人最致命的弱点,令人忍不住拍案叫好。《战士和苍蝇》就是这类匕首式杂文的典型代表作。

  《战士和苍蝇》一文作于1925年3月,当时孙中山先生抱憾而逝,不久即受到各种不怀好意、破坏民主的小人的肆意攻击。鲁迅先生遂作此文表达对以中山先生为代表的民主战士的钦佩,对小人的辛辣讽刺与批判。并在发文不久后即在《京报副刊》发表《这是这么一个意思》,公开宣称:“所谓战士者,是指中山先生和民国元年前后殉国而反受奴才们绩效糟蹋的先烈,苍蝇则当然说指奴才们。”这在当时可谓给各种别怀心思之人当头一棒。

  当时的乱世使得文人墨客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他们纷纷借自己的笔表达对时政的看法。杂文因其独有的文体特征,如短小精悍,时效性强等成为文人手中最有利的工具。在鲁迅先生手中这武器用的更是得心应手,达到了杀人于无形的效果。纵观全文,短短几百字,从未出现指名道姓的批评或怒火万丈的谴责,然而却在无形中令反动势力无处容身,只能居于“苍蝇”“虫豸”之位。而被反动势力肆意诽谤的先烈们则在作者看似不动声色的描述中确立了浴血奋战纵死犹容的高大形象。文中不必交代意图说明背景,一个比喻一个对比便足以让世人明了作者的意图,真切体会到作者对先烈的崇敬和对跳梁小丑的不屑与鄙视。在鲁迅先生几百字的文章面前,“苍蝇”们对先烈的攻击显得尤为苍白可笑。因为“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罢了。既然如此,又何必在意“苍蝇们”“营营的叫着”什么呢?读此文真是让人觉得痛快淋漓,鲁迅先生不愧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与战士!

  笔者窃以为,鲁迅先生此文能令反动势力无处容身,令民主人士击节叫好,除善于利用杂文这一战斗性强、时效性好的文体外,还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揣摩学习与借鉴。首先,鲁迅先生选择了一个别致而有力的切入点来完成自己的创作意图。表达对革命先烈民主战士的崇敬,对别有用心的跳梁小丑的揭露与批判,作者并未遵循一般思路,如历数先烈们的功绩,怒斥小人们的无耻等。而是直接以短小精悍的文字表达对小人们的不屑一顾。认谁都能看出他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作者更喊出了“去吧,苍蝇们”“你们这些虫豸们!”以对小人的不屑与鄙视侧面烘托战士们的崇高,以“不辨”为先烈们做出了最好的辩白。对于“苍蝇们”的攻击,战士又何须辩白呢,不过需要“挥去”罢了。这样的写法别具一格又发人深思,更好地达到了写作目的。第二,生动形象的运用了“战士”“苍蝇”的比喻与象征,使作者的情感态度、文章的感染力都大大加强。这两种形象无形中形成的对比更好地为作者的写作意图服务,更是对反动势力的辛辣抨击。当然,这一创作方法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有一定关系,在当时政府的政治高压言论压制下,过于明显的进攻性言辞不可能得到发表的机会。而鲁迅先生这一比喻、象征使得人人皆知所指为何,反动势力心知肚明却抓不出把柄,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实在是大快人心。而从艺术角度来看,这一手法的运用在更加突出表现作者的创作意图的同时增加了文章的艺术内涵,无怪乎“苍蝇”“战士”能够成为流传后世广为应用的象征与典故了。

  战士即使倒下了,其光辉依然照耀后世。《战士和苍蝇》一文同样如此,虽然我们现在早已不是当时那个黑暗的年代,但这样一篇文章的价值依然值得我们认真揣摩。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