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考察人才的又一个独特眼光是察人于无形,也就是在被考察人不知觉的情况下,于暗处考察他的各种能力和品性。他对杭州阜康钱庄首任档手刘庆生的考察即是一个典型案例。
虽然胡雪岩要开钱庄,但由于他自己太忙,实在脱不开身来做具体的店务,因此,他必须寻找一个“档手”来管理钱庄的具体事务。信和钱庄的张胖子向他推荐了刘庆生。刘庆生是大源钱庄的一个小伙计,张胖子说此人很能干,胡雪岩也跟他打过交道,留下的初步印象是外头应酬能力强、人缘好。但是,他还必须进一步考察刘庆生,因为档手是钱庄极重要的位置,相当于现在的经理,关系到钱庄的大局。
于是胡雪岩便选定一个晚上,也不说明什么事由,将刘庆生请到家里来面谈。一坐下,胡雪岩便东拉西扯、天南地北地说了近一个时辰,意在考察刘庆生的耐性。只见刘庆生态度随和,不急不躁。这一关算是过了。
接着,胡雪岩又考察刘庆生对本行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他以闲谈作考问,出的题目都很难,刘庆生据实回答,大都不错,第二关又算过了。
“庆生兄,”胡雪岩又问,“钱庄这一行,我离开很久了,不晓得现在城里的同行,一共有多少家?”
“大同行8家,小同行就多了,一共有33家。”
“噢!哪33家?”
这下显出了刘庆生的本事,他从上城数到下城,一口气报了出来,一个不缺。这份记性,连胡雪岩都自叹不如。到此地步,胡雪岩差不多已决定要用此人了,但是他还不肯明说,只夸奖道:“哎呀,你对本行真熟悉!佩服!佩服!”
依然像聊天一样。进而又闲谈了刘庆生家中的一些情况和刘庆生在大源钱庄的情况。最后要分手时,胡雪岩才摊牌请刘庆生来自己新开的钱庄帮忙。
第二天,胡雪岩又给刘庆生一大笔钱,叫他去租套房子作为办公地点,意在暗中考察一下他能否放开手脚来办事,有没有办大事的气魄和眼光。后来,他发现刘庆生在这方面出手阔绰,一点也不小家子气。于是,胡雪岩打消了心中的最后一层顾虑,正式定他为钱庄副档手,代理钱庄各项事宜。
胡雪岩这种察人于无形的眼光和方法,妙就妙在“无形”二字,以突然袭击或秘而不宣的方式对人才进行考察,使人才的才能和品性能够真实地表现出来。
又一次,胡雪岩从湖州办事回到钱庄,也不先跟刘庆生照面打招呼,而是暗地里观察店内的营业状况。后来坐进店中,刘庆生递来账本让胡雪岩过目,胡雪岩接过看也不看一眼就递了回去,并说:
“账就不必看了,明天我要去外面办件事,现在店内有多少现款?”
“约75000两。”刘庆生回答说。
“这两天会有人来提款吗?”
“后天有。”
于是,胡雪岩挺直身子说:“你给我开个70000两银子的账,我只用明天一天,后天就还来。”
当看到刘庆生立即就开账并提出现款时,胡雪岩露出了非常满意的笑容,因为他并非真的要用70000两银子,而是借此考察店内收支账是不是正确。
察人于无形地考察人才,其具体方式是很多的,还有制造一种假象来掩盖实质的。
有这样一家公司,准备从基层员工中选拔一位主管,董事会出了题目是:寻宝。要求每个人要从各种各样的障碍中穿越过去,到达目的地,把事先藏在里面的宝物找出来。谁能最先找出来,宝物就属于谁,谁就能得到提拔。
参加选拔的员工都兴奋异常,积极地行动了起来。但是满地都是西瓜皮,大家每走几步都要滑倒,根本无法到达目的地。不过,主管的位子在激励着,他们乐此不疲,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在这支参赛的队伍中,有一位员工落在了最后面。对于寻宝之事,他似乎并不在意,他只是把垃圾车拉过来 ,然后把西瓜皮一锹一锹地装了上去,然后拉到了垃圾堆,一趟又一趟。几个小时过去了,西瓜皮也快清理完了。大家跳过西瓜皮,冲向了目的地,他们四处寻找,但是一无所获。只有那位员工在清理最后一车西瓜皮的时候,发现了藏在下面的宝贝。
公司召开全体大会,正式提拔这位员工。会上,董事长向大家说:
“你们知道公司为什么提拔他吗?”
“因为他找到了宝贝。”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董事长摇了摇头。
“因为他工作认真。”
又有几个人举手发言。
董事长摆了一下手说:“你们说的都对,但这并不是全部。他最可贵的地方在于他有奉献精神。在你们争先恐后寻宝的时候,他在默默地为你们清理障碍。而你们当中任何一位,眼里只有利益,谁曾想到过为别人做点什么呢?”
董事长说到这里,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位甘于付出的员工,可能会被某些“精明人”视为“傻子”。但这正是真正精明人的一大特征,他们也常常因此在事业中获得意外的收获。而董事会出的这个“寻宝”提拔人才的方法,则又是一种经典的察人于无形的案例。
察人于无形的眼光,在暗中考察人才,才能看出人的真实才能和品性。这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察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