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危机困境来临的时候,胡雪岩首先表现出的是临危不乱、迎难而上的大气风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越怕越误事,索性大胆去闯,反倒没事。”
有一次,杭州被太平军层层包围,此时已做浙江巡抚的王有龄,在带领杭州军民坚守一个多月后,终致粮草用尽,于是派胡雪岩冒死出城筹办粮食。
胡雪岩从杭州历尽困苦、九死一生来到上海,在古应春、尤五等朋友的帮助下,很快采购了一万石大米,又准备冒死运去杭州。古应春等考虑到沿途凶多吉少,劝阻胡雪岩不要回去,胡雪岩也知道运粮到杭州和来时一样充满了危险。
此时,江苏、浙江大部地区已被太平军占领,从上海到杭州,一路上太平军关卡重重。胡雪岩在江浙一带本来就久负盛名,几乎无人不知“胡大财神胡雪岩”的名号,甚至在太平军中,也有很多人知道他,认识他的人也不在少数,因而几乎没有办法隐藏自己的身份。如果被太平军认出,而且又是为杭州城里清军送粮,则将必死无疑。另外,杭州被困,与外界的联系已完全断绝,即使粮食运到杭州城下,也没有办法送进城去。
但是,胡雪岩还是准备运粮回杭州。至于危险,胡雪岩说了一段既是安慰古应春夫妇,同时也是很有道理的话。他说:“我当然不会闯到死路上去。我说的闯,是遇到难关,壮起胆子来闯。……这一路行来,我遇到太平军,心里早先还有点怕,现在我不怕了。越怕越误事,索性大胆去闯,反倒没事。”
胡雪岩的这番话,当然不是指商事运作过程中,发生不利情况,遇到困境时的做法。但是,他将自己从这一次亲身历险中得到的经验用于生意活动中遇到危机或困境时,也是十分适用的。
胆大成事,胆小误事。“遇到难关,壮起胆子来闯”,“越怕越误事,索性大胆去闯,反倒没事”,这些道理实际上说明了一个人在面临危机困境时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问题。在危机来的时候,确实需要有能够“壮起胆子”,处变不惊的坚强心理素质。只有壮起胆子,才能真正冷静而准确地判断局势,为自己找到一条“闯”过难关的道路。如果不能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就会由惊慌导致失措,在困境中越陷越深,甚至不能自拔,无可救药。许多商人在关键的时候棋输一着,多数首先是输在了心理素质上。
世界报业巨子鲁伯特·默多克便是这样一位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大胆去闯的成功商人。
1931年,默多克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一个富裕的报业家庭。他的父亲基恩爵士是《先驱报》的创始人。1949年,年仅18岁的默多克被送到英国牛津大学读书。1952年,父亲去世后,默多克返回澳大利亚,成为阿德莱德《新闻报》和《星期日邮报》的出版人。
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后,默多克又吞并了墨尔本《新思想》周刊和《星期日时代报》,事业开始蓬勃发展。不久,他又买下了当地一家电视台的部分股份,开始经营电视业务。但由于缺乏政治和社会经验,没过多久,默多克就在竞争中失败了。
但这次失败并没有使默多克灰心丧气,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又打入悉尼,吞并了悉尼坎伯兰报业集团。不过由于政治原因,当时悉尼实行紧缩性经济政策,默多克的报业依然处境困难。
1961年,澳大利亚大选,默多克又希望通过对大选结果的准确预测来提高报纸的知名度,但又事与愿违,每一次预测都没有得到应验。
困境依然没有削减默多克的进取心。为了能够获得更有影响、更有分量的素材,他又大胆进军首都堪培拉。他在那里办了一份面向全澳大利亚读者的《澳大利亚人报》,并且向当地报业大王《堪培拉时代》发出了挑战。他采取免费赠送,大张旗鼓宣传等活动,《澳大利亚人报》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由于对当地民意和政治缺乏了解,以及竞争对手的排斥,《澳大利亚人报》不久又陷入了困境:报纸滞销,亏损重大,而且受到当地舆论界的攻击。
面对这种困境,默多克依然没有退缩。为了重振报业,他改进报馆的技术装备,加强编辑班子。为了取得有价值的新闻,他自己又积极参与堪培拉的政治圈子。
就这样,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澳大利亚人报》终于羽翼丰满,日销售量达12万份,成为澳大利亚的一份著名报纸。此后,为了成为世界级报业大王,默多克依然大胆去闯,不畏强手如林,积极收购和控制了一些英、美著名报纸,如英国《太阳报》、《世界新闻报》、《泰晤士报》,美国《纽约邮报》、《每日新闻》等,终于建立起了一个世界级的报业帝国。
创业之路是艰难的,越胆小越误事,索性大胆去闯,说不定会进入一片光明的大世界。遇到困难时,也索性大胆去闯,往往会化险为夷。勇往直前永远是强者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