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从少年时期就闯荡江湖的黄光裕来说,商道成长的轨迹正是如此,通过360度地吸取周边的商业灵感和精华,并最终形成决策的黄氏风格。
早在黄通过资本运作身价倍增,被外界誉为从左手倒右手的高手的时候,黄就承认,他其实对于投资决策不是很熟悉,主要是背后的智囊团队把资本运作的操作手法提供给他,老黄本人会仔细倾听,之后详细询问,尤其是对某些细节,问明白之后,才会做出决策。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背后智囊这样描述。
那么,动辄上亿元的手笔,刀锋上的商业决策,到底是谁让这位国美舵手在处处玄机的商场中游刃自如?
在国美内部,有一个叫做决策委员会的机构。这个机构由7人组成,成员由有资历与功劳的公司高管组成,多来自公司的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的关键人士。以机构的形式替代创始人的部分经营者权力。
在国美,有一套严密的授权体系,仅对权力的划分就有十多种,包括召集权、动议权、上报权、建议权、审核权、审批权、先行复核权、否决权、备案权、知情权、监督权、发表权,等等。而内容涉及业务、营运、品牌、人事行政、财务、监察等方面,非常精巧。80%的决策授权转交给了决策委员会。几乎涵盖了所有日常的和战术性的决策,决策委员会按少数服从多数的机制运作。而同时,国美设置了两个研究部门用以辅助决策,一个是偏重外部宏观研究和公司战略的发展研究室,另一个是偏重内部经营管理持续优化改进的经营管理研究室。
这似乎很能折射出中国诸多企业的成熟水平。在一个规模庞大的组织中,成熟理性的企业:决策成本高、执行成本低;不成熟理性的企业:决策成本低、执行成本高。
在国美,决策委员会只负责内部运营,而资本运作的体系与内部运营体系是分开的。对上市之后的黄光裕来说,战略性的决策已经成为了主角。更值得思考的是,国美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未来将如何发展。
虽然从普遍规律来看,越是战略性决策,越有非线性特征,也就是看起来似乎感觉大于逻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毫无规律可循。国美在内部也设置了负责战略研究的发展研究室,也会从投行重金聘请人才。而从对黄光裕的决策影响来说,一些国际投行及顶尖咨询公司的作用要更明显些。通过国美的项目牵线,包括荷银洛希尔、美林、摩根斯坦利、波士顿公司、高盛,都频频与国美接触。
黄很有宏观思路,在资本运作方面,不是天才,就是刘备型的。一位国美管理层人士认为。
连锁企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国美也曾面临资金紧张的局面。有人如是描绘国美曾经的行走:就像手拿两块板砖涉水,脚下一块,手中一块,要不断地放下手中那一块以便落下另一只脚,但同时要拿起脚下的那一块……并且,步的速度还不能慢,因为人家在后面撵得紧。
但资本市场似乎改变了这一切。2001年12月,时任国美常务副总的何炬曾对媒体讲,当时国美的总资产是5亿元人民币。而在3年之后,5亿元恰恰只是黄光裕百亿多元身价的一个零头。黄的财富绝对属于飞速膨胀。
上市究竟是数字变化的原因,还是数字变化的结果?黄光裕在香港借壳上市历程绝对是一盘布局巧妙、行走严密的棋局。在一篇对其具体步骤进行揭秘的媒体报道中,财技这一字眼竟出现了近十处。最好倒上一杯清茶,拿好纸笔,勾勾画画方知来去。
事实上,在国美上市之前,黄光裕还是资本市场的门外汉。但这并不影响黄光裕在资本市场上的决策。在黄光裕看来,一些专业的事情可以通过专业的机构去完成,并不一定都需要自己去做。
从2001年起,国美就在考虑上市融资问题。国美逐步打造关联企业群——鹏润投资、鹏泰投资、国美集团、鹏润地产,实现在国内市场的上市,但是实业出身,仅有初中文化的黄光裕要突然之间接受这么多专业的金融财技,显然需要时间。
就像公众所熟知的那样,早年的黄光裕并没读过多少书,仅初中学历。但几年的运作下来,那些国美的员工发现,当他们的黄主席谈起并购、重组、财务、金融上的问题时,俨然是专业水准。除了黄光裕本人在商业上的勤奋与天分,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来自国际投行和专业咨询公司的全球顶尖高手聚集在他周围。
早在国美上市前,坊间流行着一种说法,认为黄光裕专设了一个智囊团,并且确切地指出,智囊团中有两个是大学教授。不过这种猜测当时就被黄光裕本人否认了。黄说智囊团并不存在。但他承认,是有一些顾问,帮着提一些意见做一些事情,不过没那么神秘。
对黄光裕来说,经商智慧的来源可以是来自每天接触的每一位朋友,但最终,将形成黄氏风格。黄曾这么回答提问者:我去学一个东西,是一个人从几百号人、上千号人身上学,每天见到朋友就从他们身上学,你说我哪个(人身上)学得多?
一位叫詹培忠的香港人很能见证这一点,詹培忠是国美最终在香港上市的壳资源提供者,现任香港议员,有香港壳王之称。那时黄光裕还是资本市场的门外汉,但詹培忠很快就发现了黄光裕出色的学习能力,他虽然不懂资本市场的事情,但什么事情我只要跟他说一遍,他就完全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