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零售连锁业的竞争业态步入了2006年,这一年中国零售业的乱象,让人看得有些眼晕,先是7月,国美发飙,并购永乐,市场大震动;9月,大中电器反攻,向永乐发出终止合作的律师函;12月,跨国家电零售巨头百思买继合资五星电器之后,在上海开设了其进入中国后的第一家门店。同时,由于连锁商与家电厂商之间的利益矛盾升温,厂商纷纷自建渠道。
在这个热闹的行业里,上演过价格大战,诞生过中国首富,凸显过发展瓶颈,而摆在巨头们面前的是十字路口。
回首向来萧瑟处,这个行业一直没有摆脱以低价为主导的同质化竞争困境。从2003年开始,国内家电连锁业才进入快速成长期,虽然在一、二线城市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但从全国来看,家电市场一年的规模在5000亿元左右,而家电连锁所占市场份额还不到30%,与欧美家电连锁60%以上的市场份额相比,我国家电零售业的市场竞争才刚刚开始。
低水平竞争在市场发展初期难免。问题是,为什么人们一说到这个行业的扩张,就要用疯狂来形容?为什么引入海外财务投资者难逃被其玩弄之嫌?为什么数据之外实业本身的发展有限?
稳健的张近东拒绝激进,但并不掩饰他的野心。对于他,人们同样有很多问题:为什么拒绝境外财务投资者?为什么要稀释自己的股份,把股权分给高管,而不像其他行业巨头一样把股权牢牢握在手里?为什么要为企业内部的团队管理注入血缘?
或许在中国家电零售业史上,2006年应作为一个特殊拐点被记录下来。这一年7月25日,国美并购永乐,排名第一和第三的两大企业的合并使行业格局陡然转变。而最具戏剧性的是美乐合并前的半年里,国美、苏宁、永乐、五星和大中五大集团的董事长正聚集在一起试图商榷共赢大计。
这个极为秘密的聚会持续了数月,几乎每周一次。五家企业形成共识的实质性内容只有两条,一是控制恶性价格战;二是不要互相挖墙脚,允许员工之间自由流动,每家企业有责任向另一方提供已离职员工的工作情况。
看起来一个血拼的时代正在谈判桌上的一团和气中渐行渐远。张近东表示,假如这一格局可以持续较长时间的话,行业的整体水平及供应链效率都将有所提升。但随着永乐7月份闪电出售于国美,这一催促零售商修炼内功的契机犹如昙花一现,发展执著凶猛的新国美势必将谋求重写行业规则。
是向左走追赶新国美的规模,还是向右走苦修内功,张近东究竟思考了多久,决策的依据又是什么,理性的张近东并不肯详解细节。对于新国美反复宣扬的优于苏宁两倍的规模,已经决定由速度、规模回归到管理的张近东似乎略感疲倦,他说,未来,苏宁将放慢速度。在美乐合并前后,张近东号召苏宁要戒浮躁、强内功、求发展。如今这样的标语在苏宁办公区域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