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帝国主义派人入藏侦察情况的行动,早在十七世纪就开始了。其目的是为了打通印藏之间的商道。1774—1784年,东印度公司先后派波格尔(Bogle)和涅忒(Turner)到过后藏。由于噶厦的反对,又未经清政府批准,未能到达拉萨。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印度总督明多(Lord Minto)又派曼宁(Manning)到了拉萨,见了九世达赖。因为清帝不认可英国人入藏通商,英人几次入藏,未获结果。
1870年代后,英国,在工业发展方面开始落后于美国和德国,逐渐失去其在世界工业中的优势。于是英国资本家高喊要打开未开发地区的广大市场,他们特别指望在中国内地寻找新的出路。1824—1826年、1852年,英国先后发动了两次侵緬战争。1862年,英国将缅甸全部并入印度。在英法争夺中南半岛的竞争中,英国展开了争夺印支半岛、窥视中国西南边省的斗争。英国急于要开辟一条从上缅甸通往中国云南境内的道路。1875年的马嘉理事件就是英人由缅入滇造成的。1876年,英国借口马嘉理被杀一事,强迫清政府签订《烟台条约》,规定中国政府要为入藏的英国人提供保护。
西藏人民对外国人入藏是坚决反对的。1880年(清光绪六年),英国人冒险到西康巴塘地方。“当其未到巴塘之前,反英情势汹汹”。英帝看到情况确实严重,才暂时放弃入藏的打算,所派人员由巴塘改道云南转往印度,另谋入藏的道路。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英又派英印政府秘书马可伦(Macaulay)从印度进入西藏,前往拉萨。“藏人闻之极力反对彼等之入藏,有宁以干戈相见而不辞之势”。1886年,马可伦由哲孟雄(即今锡金)进入西藏康巴宗(班禅辖区),宗本阻止他前进,在康巴宗相持了几个月。迫使英国政府不得不取消马可伦的侵略计划。英国侵略者并不死心,蓄意制造边界纠纷,擅自越过隆吐山,英国侵藏迫在眉睫。西藏地方政府召开全藏紧急会议,制定《抗英卫教守土神圣誓言书》,号召全藏僧俗人民共御外敌保卫隆吐山。英国驻华公使华尔升竟对此向清政府提出抗议,说什么隆吐山是英国保护的锡金属地,要清政府转饬西藏地方限期撤出隆吐山,否则要用武力来解决。1888年,英国调集二千侵略军武装进攻隆吐山,发动了第一次武装侵藏战争。藏族人民虽英勇奋战,终因武器落后指挥不当而失败。
隆吐山战败后,清廷推行妥协外交。1888年10月派驻藏帮办大臣升泰与英议和。1890年3月17日,双方在加尔各答签署了《中印会议藏印条款》。清政府被迫承认“锡金由英国一国保护暂理”。英帝的侵略是无止境的。在英国逼迫下,1893年12月,双方签订《中英会议藏印续约》,开放亚东为商埠。自此英国人开始在西藏取得一系列特权,并为英人进一步干涉藏务和侵略西藏提供了方便。
吞并锡金,使之落入英国保护,是英国打开侵藏大门的第一步。此后,英国企图谋求与西藏地方的直接交涉。1899年到1901年三年间,印度总督寇松曾多次给十三世达赖写信,要求英藏直接谈判,缔结划界条约。但均被达赖以“不同中国驻藏大臣和大众公所磋商,不得同外国政府进行任何通信”为理由拒绝。几次的函信均被退回。寇松对此非常生气,感到莫大耻辱,要求英国政府派兵攻打拉萨。1903年7月荣赫鹏拟率兵赴拉萨谈判,并侵占了西藏的康巴宗。驻藏大臣及噶厦派官员前去谈判,英国侵略者蛮横无理借口官阶太低,拒绝谈判。但噶厦与三大寺僧众不同意驻藏大臣赴边议和,决定奋起自卫,派藏军七百驻守康巴宗附近隘口。10月,藏军又自动从康巴宗撤退。荣赫鹏返回印度后,即与英印当局商议大举进行西藏的军事布置问题。
1903年12月10日,荣赫鹏所统率的侵略军又在隆吐地方集中,这次英军选择了从亚东往帕里至江孜的大道,作为进攻西藏的路线。
当英军于1903年冬开始集中兵力,准备侵藏之际,清政府于12月20日指示新任驻藏大臣有泰“迅即开导藏番,毋开边衅,无论如何拦阻,赶紧设法前往,亲与英员妥当办理。”西藏人民却抗英之意已决,当时驻藏大臣有泰还想说服达赖放弃抗英主张,但达赖“推病不见”。实际上此时噶厦正在调集全藏民兵,准备沿途节节抵抗。
荣赫鹏对有泰的乞怜照会未加理会,挥兵向江孜进犯,在堆纳地方与藏军接触,西藏人民的第二次抗英斗争正式爆发。三月底,英军在曲米仙郭大败藏军。之后,英军又顺利进抵江孜。不久,西藏各地民兵又重新动员起来,包围了江孜,给了英国侵略军以很大的打击。江孜抗英之战,是西藏人民反帝战争中的一次最大战役。但终因优劣悬殊,英军全部占领了江孜。并积极准备进攻拉萨。英军进抵郎卡子时,达赖和噶厦又派了一个代表团前来阻止英军前进。谈判破裂后,英军即向拉萨急速进兵。达赖也给荣赫鹏写封信,再作阻止英军前进的努力,但荣赫鹏置之不理,不久即侵占拉萨。
英国政府不敢久占拉萨,因为西藏冬季大雪封山,给养困难,更重要的是受到西藏人民的坚决抵抗。因此,只求订立有利条约,逐步征服。
1904年9月7日(清光绪37年7月28日),《拉萨条约》在布达拉宫签订。其内容包括:开放江孜、噶大克及亚东为商埠,英国派员监督各商埠的英国商务,西藏允兑给英国政府英金五十万镑,合卢比银750万元。西藏将所有自印度边界到江孜、拉萨之炮台、山寨等一律削平,并将所有滞碍通道之武备全行撤去。
该条约第九款规定:①西藏土地,无论何外国皆不准让卖,租典或别样出脱的情事;②西藏的一切事宜,无论何外国皆不准干涉;③无论何外国皆不准派员或派代理人入藏境;④无论何项铁路、道路、电线、矿产或别项权利,均不许各外国或隶各外国籍之民人享受,若允此项权利,则应将相抵之利权或相同之利权一律给与英国政府享受;⑤西藏各进款,或货物或金银钱币等类,皆不许外国或籍隶外国之籍民抵押拨兑。
对《拉萨条约》,驻藏大臣有泰不敢抗议,也不敢画押,他只好致电请求清政府。
《拉萨条约》签订后,西藏上层虽然在英帝侵略和驻藏大臣妥协下屈服,但绝非心甘情愿。当时噶厦曾经禁止商人给英军出售食物,以困英军,拉萨市上还发现暗杀和欧打英人的行动。
《拉萨条约》签订后,荣赫鹏率领英军于1904年9月22日自拉萨撤退,劫去许多贵重文物。
《拉萨条约》大大损害了清政府对西藏事务的主权,严重干涉了中国的内政,也显示了英帝国主义独吞西藏的野心。条约的签订,使英国对西藏的影响力大为增强。
清廷见《拉萨条约》草约后,认为“有损中国主权”,令有泰“切勿划押”,主张“力争主权为紧要关键”,反对英国与西藏的直接谈判,要求由清廷与英国立约,代替拉萨草约。1904年底,清廷派唐绍仪为驻英公使,赴印交涉。唐绍仪的态度是要求英国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重订拉萨条约第九款。这个谈判延宕很久,直到1906年才订立《续订藏印条约》。
在这个条约中,英国作出了某些让步,承允“不占并藏境,不干涉西藏一切政治”,承认只有中国独享在西藏的铁路、道路、电线、矿产或别项权利,但需保留英国各商埠架设电线通报印度境内的权益。清政府也作出了妥协,承认“拉萨条约”作为附约,西藏对英赔款由清廷代偿。总的来说,清廷通过这个条约,阻止了英藏直接订约,坚持了中国在西藏的主权,但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在英国加紧侵略西藏的同时,沙皇俄国也把魔爪伸向西藏。
就地理位置而言,西藏靠近中亚,北连新疆、蒙古,南邻英属印度。就英国来说,占领西藏既可以抵制沙俄在中亚的扩张,又可以打开通往四川的通道,进一步控制长江流域。就俄国来说,控制西藏既是它控制中亚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便于囊括中国西北的广大地区,以实现其扩张野心。不仅如此,俄国进入西藏是由其控制蒙古而扩大的侵略野心。俄国对已经成为英国势力范围的南亚次大陆也垂涎欲滴,妄图插手其间。
早在1870—1879年间,帝俄就派“探险家”普杰瓦尔斯基上校和罗布洛夫斯基分别从新疆进入藏北高原,到达黑河(今那曲)。因为噶厦反对,这两人又由黑河前去青海,曾三次与当地藏族人民发生冲突,并野蛮行凶,打死藏人三四十人。1889—1890年,俄国又派人到藏西北活动,笼络达赖。
1900年(清光绪26年),达赖向清帝要求财政军火援助,遭到驳斥以后,秘密派遣大卓尼同德尔智(通藏语的俄国人)前往俄国,携有达赖致沙皇的亲笔信,达赖信中称沙皇为“护法皇帝”。俄国官报于俄历1901年6月25日(西历7月8日)宣布:俄皇于六月二十三日接见西藏达赖喇嘛特使于彼得宫。
1902年(光绪28年),英军侵入康巴宗,俄国政府向英外交部提出抗议,但当时日俄关系正日趋紧张,帝俄抽不出力量对付英国,俄国不得已表示了让步。4月8日,俄驻英大使送英外交部·份照会,内称“俄国对于西藏别无企图,……俄国认定西藏为中国之一部,而对于中国领土之完整,原极关切也”。从这个照会一看,帝俄已表示即使英国侵入西藏,俄国亦不敢出兵干涉。
达赖的联俄,是在下述情势下造成的:一方面是英帝国主义兵临藏边,西藏的危亡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是清朝政府向英帝屈服,不敢大力支持西藏人民进行反抗。在这样的情况下,达赖想找别的外援,帮助他们抵抗英国侵略,因而当时上了沙俄帝国主义的当,认贼作父,错误地认为帝俄可以帮助西藏反抗英国,中了沙俄的圈套。
1905年日俄战争后,帝俄被日本打败,国威大减。达赖的联俄抗英思想也产生了动摇。因而逐渐丧失了反英胜利的信心。
这时,英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俄国在日俄战争中的失败,及其国内发生的革命,使英国对俄畏忌大为减弱,而德国的威胁则日益严重。因此,许多英国官员主张英俄修好,而不宜为西藏问题与俄国结下仇怨。自此以后,英俄两国开始互相让步,协调两国在亚洲的势力范围。1906年6月,英俄开始了谈判,1907年7月31日,两国就波斯、阿富汗和西藏达成了一项协定。英国承认波斯北部为俄国势力范围,俄国承认波斯南部为英国势力范围,波斯中部为两国中立地带;阿富汗为英国势力范围,俄国放弃自己与阿富汗的直接外交关系。关于西藏,英俄协定规定:
两国共同承认中国在西藏的宗主权;俄国承认英国在西藏具有特殊利益;两国保证尊重西藏领土完整,不干涉其内政;两国约定除通过中国政府外,不与西藏直接交涉,不派代表驻拉萨;两国不为本国或其国民在西藏谋取铁路、道路、电报、及矿山的让与权,或其他权利;西藏的税收,不论为实物或现金,均不得抵押或让与英俄两国或其国民。
《英俄协定》关于西藏的规定,与1906年《中英续订藏印条约》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表明,英国在两藏问题上对中国的让步,主要是对沙俄的让步。它还表明,英俄两国为了协调关系,共同反德,在西藏的争夺出现了暂停,而逐步走向狼狈为奸的合作道路。同时,这个“条约”是英俄两帝国主义者剥夺中国对西藏的主权,而代之以所谓的“宗主权”的罪恶历史见证。也是英国束缚帝俄的手脚,使其不能直接插手西藏事务,而英国则依据已取得的权利,不受此“条约”的约束。这样,就更使英帝国主义者放手勾引达赖,展开更加阴险恶毒的侵略活动。
1907年的《英俄协定》所提出的“宗主权”问题,是妄图否定中国在西藏的完全主权,为英俄进一步侵略西藏制造舆论准备,是英俄共同深入侵略西藏的严重步骤。事实证明,英俄在条约签订之后,两国既没有放弃侵略西藏,也没有放弃互相争夺,这在阴谋控制达赖的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1907年11月,达赖根据清政府的命令,经山西五台山前往北京。1908年6月,沙皇尼古拉二世特简派大臣到五台山“看望”达赖,除带来很多礼物外,还有沙皇给达赖的亲笔信。沙皇在信中说,沙皇本人对佛教非常信赖,俄国首都最近建立了一所喇嘛寺,里面住了很多喇嘛,经常念经,等等。与此同时,英驻华公使朱尔典也积极与达赖接触。10月20日,达赖会晤朱尔典于雍和宫。朱尔典竭力向达赖表示,“英政府亦极望与西藏建立友好关系”。不久,英印总督特派代表携带哲孟雄王子的信件来京谒见达赖。英国的用意已经相当明显,即企图把达赖从沙俄的影响下争取过来,借以实现其单独分割中国西藏的阴谋。
总之,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帝国主义对中国西藏的争夺中,英国与俄国扮演要角色。英俄对西藏的争夺,是与这两国对整个亚洲特别是中亚的势力范围划分相一致的。从整个过程来看,英国逐步确立了对西藏控制的优势。英国对西藏的阴谋中,手段十分狡猾,企图以所谓的“宗主权”代替中国对西藏的主权。这所谓的“宗主权”是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开拓殖民地时期对某些被保护国主张的特权。英国将其套入中国对西藏的关系文件中,并在英俄协定中予以规定,这表明英国企图在国际关系中否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关于西藏地位的争论,是所谓的“西藏问题”的最初表现形式。这种所谓的“宗主权”也为后来许多西方“藏学家”利用西藏问题,否认中国对西藏主权的隶属关系,提供了论争的“历史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