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彤笙夫妇有一双儿女,大的女儿名小端,小的儿子名天舒,正如俗话所说“一儿一女活神仙”,这一对小天使的到来,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但他们对子女既慈爱有加,又不娇不宠;既自己行端表正,又对她们晓理动情。姐弟二人自小就将父亲既看成是老师,又是自己的榜样和偶像,在父亲身上学到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他教育子女的方式,实在可以作现今年轻父母对子女的经典教科书,从中能获得很多教益。
盛彤笙首先培养子女从小养成好的习惯,要求他们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饭要有吃相,不能浪费一粒米,掉在桌子上的东西要吃干净,用完的东西要放回原处,见了大人要有礼貌,出门要打招呼,回到家里要报到,做事要有始有终,无论任何情况下都不许撒谎,等等,使他们有一个好的家风传承下来。这样的要求我们许多做家长的也都清楚,而且看似简单,但由于自己不能以身作则或是不能持之以恒,简单的事情也就变得很难了。
一些看似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许多家长也许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但盛彤笙却善于从中凝练出做人做事的大道理来,使子女深受教益。
女儿盛小端在兰州上小学时,手工劳动课有一次教编织,要学生用棉线钩钢笔套、墨水瓶套等小东西。她钩得很起劲,布置的作业完成后还觉得不过瘾,看见有同学背的书包是用线钩的,里面衬一色鲜艳的布,很漂亮,也想自己钩一个。她让妈妈买了不少黑棉线开了头,但钩了还不到两寸高,就没有了兴趣,看看还差一大截,心想这不得钩到猴年马月吗?干脆丢到抽屉里,再也不去碰它了。后来到南京上学,就完全把这件事忘掉了。谁知放暑假回到兰州,有天晚上,盛彤笙拿出那半截丢在抽屉里已好几年的书包,很严肃地对她说:“不要轻易开始一件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事。但是一旦开始去做,就要有始有终地完成,这只书包你既已开头,就该钩好做完。”她当时真是很不情愿,但父亲说了,又不敢不做,只好硬着头皮,把它当成额外的暑假作业,每天都花一两个小时去钩。到完成它时,就像完成了什么伟大工程,心里真是很有成就感。
盛小端说:“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件小事,因为人的一生,很少有什么事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唯有不断坚持才能做成一点事。”父亲的教诲,使她获得了终生学习的动力。虽然文化大革命使她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但在日后从来没有放松自己,父亲的话语一直支撑着她坚持学习,在结婚随丈夫移居美国后,终于考上了大学,50岁时获得了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的硕士学位,才圆了她的大学梦。老师表扬她说,“我们班上年纪最大的,学习最好”。盛小端后在俄克拉荷马州政府任公务员。
在盛彤笙这位大学者的眼中,生活中也处处是课堂,他希望子女不但从书本上学知识,也要从生活实践中学习,鼓励他们动手实践,培养自理能力,即使出了差错也很少责备。
女儿盛小端回忆了这样一件事:“我们家是南方人,不大会擀面,60年代初,妈妈从上海买回一台手摇压面机,可以压面条和馄饨皮。当时我对这东西发生了兴趣,决定乘爸爸妈妈不在家,和弟弟一块压面条做晚饭,好给他们一个惊喜。我们不会和面,不是太干就是太稀。干了加点水,稀了和点面,越加面团越大。到后来觉得软硬差不多时,那已不是一顿晚饭的面,而是三五天的量了,但是没有办法,只能干到底。等到爸妈下班回来,一看家里桌上柜上到处摊的是面条,妈妈问我们和面加了盐或碱没有,不然面条下到锅里会煮成糊糊。我们哪里知道还有这些道道,只知道和面要加水。妈妈有点着急,怪我们没干过,第一次就压这么多。我们二人顿时傻了眼,忙了大半天,累得腰酸臂痛,到头来没给爸妈什么惊喜,反而害得全家要吃好几天面糊糊,真是泄气到了极点。爸爸这时不声不响走过来,安慰我们说,没关系,爸爸帮你们一起吃,我们才如释重负。等面下好了,结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坏,爸爸还夸我们干得不错。以后,爸爸还教给我们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知识,也常鼓励我们做一些尝试。他告诉我们,红烧肉加糖,不但有增味的作用,还有增色的作用。糖有单糖和多糖、葡萄糖与果糖的不同。糖分子里含碳,烧了会焦。他还让我们拿一点糖和一点盐放在炉子上,看它们在加热后有什么变化。”
还有一次,也是父母都不在家,小端想给父亲熨裤子。那是一条很好的英国花呢裤子。她在表面上铺了一层白细布,喷了水,把电熨斗压上去,但是熨来熨去,那条中缝始终压不平,她一急,就掀掉了面上的细布,直接把熨斗压在了裤子上。谁知这一来,拿起熨斗时却发现裤子给烫煳了,有一块黄黄的印迹。当即把小端吓得不知所措,赶快找补救办法。翻遍家里生活常识的书,试遍各种招数,都没能消除掉那个煳迹。只有提心吊胆地等父母回家,告诉他们把裤子烫煳了,准备挨骂。盛小端说:“没想到,父亲得知后,一句没责备我,妈妈也只说了句‘第一次熨衣服,别拿那么好的衣服试’。我虽没挨骂,却为那条裤子心疼了好久,成了终生的教训。”
古之有“和丸教子”的典故,说的是唐代有个叫柳仲郢的人,他的母亲很贤惠,为了让子女勤奋读书,曾配置了熊胆丸让儿子服用,以使其夜间读书有精神。盛彤笙为了子女健康成长,倾注的一番心血,完全是现代版的“和丸教子”。盛小端在南京上高中住校后,他要求女儿经常写信,说家信不怕啰唆,越详细越好,诸如今天学校发生了什么事,甚至邻居家的母鸡下了蛋都可以写。盛小端认认真真地按照父亲的要求去做,她回忆说:
“我每次写信过来,父亲则见信必复,若有错别字,他一定用红笔改正了附在回信中寄回来。全校数我的信最多,一般一周通两次信,最多时一周里收到过3封。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一做完课间操,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往传达室跑。有一个周末,我回外婆家,晚饭后,住隔壁的张教授叫我们去他家看样稀奇东西。他当天买了种海鱼,回家后做成鱼丸,傍晚时,发现碗橱里有光,再一看,一碗鱼丸简直像一盆夜明珠,发出蓝汪汪的荧光,奇妙异常。张教授说他们从没见过发光的鱼丸,所以叫我们也去看看。后来张伯母用开水烫了一下,这蓝光就渐渐消失了。我在信中向父亲报告了这事,回信中,父亲告诉我,有些荧光菌可以寄生在海鱼的身体里,鱼被打捞上岸死了,但是这种荧光菌不会马上死,所以做成了鱼丸还会发光。他当年乘船在印度洋上,就见过带荧光菌的鱼群跟在邮船后面,追逐从船上丢弃的食物,到了晚上海水里亮闪闪的一片,煞是好看。”
1965年盛彤笙因病到青岛疗养,盛小端暑假去青岛看望他。疗养院有很好的海滨浴场、图书馆,俱乐部里还有两张非常考究的台球桌,但是经常打台球的人并不多,只有一位打得相当好。她有时就好奇地站在边上看,次数一多,那位先生就对她说,若有兴趣,我教你学。小端当然高兴学,马上跑去告诉父亲。第二天盛彤笙就从图书馆借回一本英文的台球书,将其中的精华摘要翻译成中文,写了一本“台球入门”的小册子,并很仔细地配了图。几周以后,她按小册子练习基本功,跟着“教练”上课,进步很快。有一天,她的“教练”看到“台球入门”的小册子,感慨地说:“你爸爸可真是有心人,对你太好了。”
“文革”中的遭遇以及后来侍奉体弱多病的父母,使盛天舒最终失去接受正规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是盛彤笙极感遗憾的一件事,但他始终勉励子女要自立自强,不能安于现状。1984年4月2日,儿子盛天舒33岁,夫妇二人刚好从甘肃调到他的身边,开始了新的工作,盛彤笙饱含父爱,深情赠诗:
“盛世遭厄运,天不困勤人,舒怀奋大力,立志定能成。”
这是一首藏头诗,取每句的第一个字,便成“盛天舒立”这样一句话。圣人言:“三十而立”。他希望他们小两口能在而立之年,从头学起,不断努力,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盛彤笙对子女的教益是多方面的。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以亲身的经历告诉子女,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在他们小的时候,盛彤笙就经常带着他们参观各类展览会、博物馆,观看各种演出。稍有空闲,又带他们外出郊游,让他们亲近自然。什么青蛙、蝌蚪、水虫、小鸟及各类植物,从他那里都会成为知识的题材、有趣的故事。儿子盛天舒回忆说:“以后我们成了家,为人母了,为人父了,他还关心我们的子女教育。父亲病重时,我和姐姐的两个孩子都还小,有一天,他把我们两个叫到身边认真地说,两个孩子要给他们留有充分的玩耍时间,要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以后只要有可能,在假期里一定要多带他们到祖国各地去看看。父亲的这些教导使我们和孩子们终生受益。如今我见了朋友、亲戚的小孩,也会告诉他们父亲当时说过的这些话,要他们让孩子从小聆听优美的音乐,从小让他们注重锻炼身体,除了学习外要让孩子广泛接触大自然,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朋友们也都很乐意与我分享这些有益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