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陇南人民最需要全国人民救援和帮助时,重灾区文县迎来了一批批的救灾物资。这中间,党和政府组织的抗震救灾物资,有机关单位、企业援助的抗震救灾物资,还有民间组织、开明人士慷慨解囊送来的抗震救灾物资。这些初来乍到的大量的车辆,给文县脆弱的交通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压力。这里边,有相当一部分因素是这些远道而来的车辆和客人,对文县的地理、道路情况不熟悉造成的。
刘晓原在执勤过程中,在为抗震救灾物资车辆开道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车辆太多,而交警太少。有时候,你就是使浑身解数也根本顾不过来。怎么办呢?文县许多好心群众的举动给了他启发,他发现,有外来车辆问路时,他们就主动给这些运输救灾物资的车辆带路。同时他想,如果在警卫开道工作中有了这样一支队伍,交警“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速度就不成问题了,首长们到达灾区的时间就会大大的提前了。刘晓原设想,如果组织这样一支队伍,专门为运送抗震救灾物资的车队和交警开道工作服务,好多的问题就迎韧而解了。
说干就干,他把自己的想法给大队长作了汇报,张智国认为很好,同意马上组织一个“交通管理志愿者”小组,这对文县的抗灾救灾工作是一个很好的促进。他希望刘晓原现在就着手,以交警大队的名义组织。消息传出后,报名的群众非常踊跃。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他便精选组织了一个十多人的“小分队”。为了做袖标,他把妻子的包袱拿到了“帐篷交警大队”里;为了给袖标上印字,他把不敢开店的老板从帐篷里拽到了摇摇欲坠的打字复印部……
做完这一切之后,刘晓原领导的“交通管理抗震救灾志愿者”小分队正式成立了。他和大队领导马不停蹄给小分队的队员们上课,传授交通安全知识,交代注意事项。“交通管理抗震救灾志愿者”小分队里,有个体老板、青年学生、退休老干部、农民等,他们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需要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经过刘晓原的辛勤工作,队员们的精神状态良好。他高兴地宣布:我们,可以上岗了!
“交通管理抗震救灾志愿者”小分队服务的第一个车队,是97辆大型货车组成的救灾物资运送车队。车队抵达文县时,小分队的成员们带着铁锨,撅头、绳索等开山清路工具,为车队带路。他们不但冒着余震危险为车队开通了一次次塌方堵塞的道路,而且还帮助车队装卸货物、给司机准备食物、水和解决住宿的地方。
“交通管理抗震救灾志愿者”小分队,在刘晓原的带领组织下,不但给抗震救灾物资车辆开路引路,还给军车导航。有一回,兰州军区某红军师金刚钻团75辆军车浩浩荡荡地开到了文县,使文县本来就狭窄、十分拥挤的街道更加不堪重负了。在关键时刻,“交通管理抗震救灾志愿者”小分队的志愿者们跑前跑后,又是为他们找安全地方,还为他们寻找合适地带,使这些军用车辆安全的找到并抵达了目的地,为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古阴平古道、白龙江畔,刘晓原与大队长张智国、指导员陈立辉等所有交警们用自己的行动,铸就了闪耀的警徽和盾牌。他们年轻,但不浮躁;他们有为,但不骄傲。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人生价值,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人生。愿他们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工作中,做出更多的成绩。
§§第十五章 城市平安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