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15分,甘肃省文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教导员陈立辉提前从家里走了出来,准备去看近些天一直生病的岳父。因为近来忙是忙了一点,但是,工作很顺心,所以他此时此刻的心情非常地愉快。他打着口哨,迈着轻快的步履来到了老岳父家楼下。岳父家住在四楼,他刚上到二楼时,大地震来了。他突然觉得脚底下在动,哎,这是怎么了?他用交警特有的敏感再仔细的感觉了一下,不对劲,这脚底下动的越来越厉害了。紧接着,楼房也在很大的响声中左右摇摆起来。他马上意识到是地震了,楼上也开始有人喊:“地震了!地震了……”
陈教导员没有继续往上走,而是退了下来,很快地退了下来。这时候,许多人已经跑到了院子里,一时间,大院里乱成了一团。他跑到院子前的三叉路口大声喊,请大家都站到这里来,离楼房远一些。这时后,岳父家住的楼有的部位跨了,掉下来的水泥砖把一辆车的车顶砸了个大洞。他一边疏散着群众,一边注意着楼口里出来的人,看老岳父出来了没有?如果没有出来,他就准备上楼去救他。
在焦急中,他看见一个人从楼道里跑了出来,捂着脸,红红的鲜血已经把半个衬衣都染红了。他连忙把自己的车们打开,想把这个人扶进车里,把他送到医院去。那人答应了一下就上车了,他一听声音很熟悉,才知道伤者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老岳父。他发着了车子,正要启动时,又有两个被砸伤的人出了楼口,他们都无一例外的捂着头。他二话没说就下车了,他把他们全都扶到了车上。然后,陈教导员毫不含糊地开车朝医院驶去。老岳父说,他感觉到是地震了,就打开门往下跑,结果,楼道的砖块乱飞,他的脚像粘在了楼梯上一样,跑不动了。也就在这个时候,他挨了一砖……
另外两个人全是在房间里被砸伤的,其中一个的受伤很重,需要马上救治。
救命如救火,陈立辉马上拉响了警笛。交通警察的宝剑之一就是警笛,在关键时刻,总是要把它拉响的。现在的警笛,不仅仅是救人,还有安定民心的因素在内。文县城里第一声警笛响起的时候,老百姓不那么慌张了。只要有警车的警笛声,这说明警察在行动,政府还在他们身边。
在文县县城里第一声警报响起的时候,交通警察陈立辉清晰、浑厚的喊话声音也回荡在了大街上:“请大家不要慌,一定要站在远离高楼的地方!请大家注意安全!请大家不要慌……”
从没有经历过大地震的人们乱了,在大街上四处乱跑,像蜂窝里的蜜蜂一样。第一声警笛声的响起,使他们感到有了主心骨。大家真的就不那么害怕了,混乱的人们也渐渐的安静下来了……
陈教导员很快把岳父和另外两个伤势严重的群众送到了医院,把他们交给了医院门外空地上的医生,并给医生做了简短的叮嘱,希望医院马上救治伤员,所产生的费用一律由他负责。陈立辉还急着大队的事儿呢,连医院的门都没有进,就开着警车调头走了。
此时此刻,街道上的人越来越多了,以至于把交通都堵塞了,陈立辉的车再也走不动了。这时候,他发现,叶锦全、刘平原两位交警自发的在大街上疏散群众,疏导交通,他很是感动。对他们说:“尽量叫车不要动,把群众往开阔的地方疏散。”
正说话时,文县政法委的刘书记来到了三叉路口,他给陈教导员说:“赶快拉响警笛,再到滨河路上去巡逻,那里人太多太乱!另外,安排所有的干警马上在城区疏导交通。”
接到任务的陈教导员又一次拉响了警笛。之后,他命令现场的所有交警马上指挥交通,疏散群众。他们中有交警,也有其它警种的警察。不论他们的警衔高低,见有人指挥他们,都马上加入到了指挥交通、疏散群众的行列中去了。经过现场全体警察的共同努力,交通基本上恢复正常了。恐慌的人们,也疏散到了开阔的安全的地方了,他们的情绪基本上趋于稳定了。
干完这一切工作后,陈教导员回到了交警大队。他和大队长张智国简单的相互交流了一些情况后,就开始在马路边上的树沟里开会。正开会时,接到了月亮坝“5.12”发生特大次生交通事故的报告。他们迅速对地震后的工作做了商量和安排之后,便马上出发,奔赴临江乡月亮坝事故现场。
陈立辉和张智国大队长、交警关伟一起,经过艰难的跋涉,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才到达了现场。这便是前面已经讲述过的,那惊心动魄的24个小时。
月亮坝“5.12”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除了已确定的死者外,其他的伤员都被送到了就近的临江卫生院。然而,临江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太差,医生的医疗水平也有限。看到那么多的伤员被抬进了医院,院长和大夫们一时间便乱了阵脚。有的伤员伤势太重,眼看着就有生命危险,可是,卫生院只能望“危”兴叹,没有一点办法。
陈教导员和张大队长、乡政府有关领导商量了一下,决定马上把这些伤员转至武都陇南市第一医院治疗。但是,临江到武都还有几十公里的路,再加上余震不断,山上还一直往马路上落着石头。没有一个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司机,是不能胜任这项工作的。是啊,处在恐惧之中的司机,谁也不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武都。交警大队的交警去护送伤员,那是最合适不过的了,然而,他们没有车。他们的车在往事故现场赶来的时候,扔到路上了。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陈教导员只好同家在临江的临江中队干警张北平,挨家挨户的去给司机做工作,都因为没有可用的车辆而告终。最后,他们到了一家私营的杜氏集团,正好院子里停着一辆小面包车。陈立辉说明了来意,可老板说,风险太大不能去。心急如焚的陈教导和张北平,一听就气不打一处来。陈立辉严肃的问:“你到底去还是不去?”
老板说:“不去!又能咋样。”
“在这种特殊的时期,我有权征用你的车辆!”陈教导很严厉地说:“如果你仍然执迷不悟,我马上对你采取必要的措施!”
老板这才慢慢腾腾地从凳子上起来,极不情愿的开上车来到了临江卫生院。尽管这人起初的态度不好,但他还是最终把伤员送到了大医院,让那些伤员在第一时间里得到了比较好的治疗。这个老板挽救了不少伤员的生命,事后陈教导员握着他的手说:“你很了不起!你是英雄!”老板通过救人,思想境界也有了大的提升。他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我应该做的。”陈立辉打算给有关部门打个报告,给这位老板评个“见义勇为的优秀个人”,对他进行表彰。
有人说的好,一个成功的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个伟大的妻子。让我们来看看,陈立辉的妻子徐继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再看看她这个交警家属在抗震救灾中做了些什么。
在陇南公安抗震抢险救灾突击队里,有一位面容清秀、手脚麻利的女警花格外引人注目。尤其在突击队的临时驻扎营地,到处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就是负责整个突击队后勤保障工作的文县公安局行政装备股股长徐继辉。
为了保证突击队员们有充足的体力投入到抢险救灾的战斗中去,就必须保证队员们的吃、住、行,使大家保持良好的精神和体质。古人强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这个道理。如何把这支60人队伍的吃、住问题解决好,这是摆在许继辉这个“后勤部长”面前的首要问题。到临时营地位置后,第一个困难就是,队员们如何休息。由于行程匆忙,突击队只带了一些搭帐篷的彩条布,连搭建帐篷的支架都没有。搭不起帐篷来,队员们不得不在车上宿营。看着熟睡的战友们,许继辉急在心里,彻夜未眠。她是一个要强的人,整个晚上,她都在辗转反侧的思考着着解决的办法。第二天,战友们上山抢险救灾,她赶忙找到相关部门,软磨硬泡才协调到了5顶帐篷。战友们回来后,看到了漂亮的帐篷,高兴的跳了起来。
住宿的问题解决之后,吃饭的问题又摆上了案头。突击队有60人,而后勤保障上仅有两个人。她和另外一个同志既要从两公里以外的地方采买米面、蔬菜,又要及时赶回来做饭。人手实在是不够,怎么办呢?就在她发愁的时候,她看到了几个在河边洗衣服的大嫂。她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在当地找两个大嫂帮忙呢?说干就干,她不但请来了两位大嫂帮忙,而且搭建了伙房,厕所。这样一来,宿营的一切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为了把有限的经费用到“刀刃”上,尽可能的让战友们吃的好一些。在采买蔬菜时,她给菜贩们说明了情况,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为了让战友们吃的更可口些,她尽可能地让伙房变着花样做饭……她的热情周到,感动了战友们。为了报答她,他们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表现非凡,轻伤不下火线,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战友们回营地时,她总是忙前忙后,为这个队员递一杯热水,为那个队员递上毛巾……在队里,大大小小的事她都要管,“徐股长”成了全队叫的最多的称谓。在突击队到住地的第3天时,随队带的液化气用完了,去液化气站灌气的人打电话来说根本就灌不到气。这可把徐继辉给急坏了,没有燃料,就没办法做饭,突击队员们就可能得挨饿。为了解决问题,许继辉风风火火地赶到了液化气站,经过她耐心细致的解释,液化气站的工作人员被她感动了,最终给她灌了两罐气。
两罐气只能解决两天的问题,两天之后怎么办呢?于是,她又与当地选铜厂的领导取得了联系,好说歹说,选铜厂答应为突击队解决了一些有烟煤。之后,她又不辞辛苦请当地群众帮忙打灶……
地震后,机关民警中,她是最忙的人。
在徐继辉和战友们的努力下,陇南公安抗震救灾青年突击队终于完成了上级交给他们的光荣任务,他们在20天后,撤回到了局里。为了更好地完成地震期间的各项任务,确保灾后治安秩序的稳定,全局实行24小时值班。为了工作方便,局里办起了大灶,最多的时候,上灶人数多达80余人。由于是执勤,所以上灶人数不固定,开饭时间不固定。再加上临时大灶的条件差、设备简陋,这着实令她头痛不已。为了民警更好的工作,她与另外一名民警不但要采买粮油蔬菜,而且还要帮助大灶做饭、洗碗。
除此而外,小到一把钳子,大到数万元的款项,都要经过她的手。不管有多忙,她总是微笑着面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忙忙碌碌了一阵后,她双腿发肿,眼圈发黑,本来单薄的她又消瘦了一圈。一直忙到午夜过后,才能匆忙睡个囫囵觉,第二天大早又要早起,马上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
家中,她是最不合格的母亲。她有一个8岁的女儿,平时由于自己和丈夫工作太忙,只好由母亲带着,常常是女儿睡着时她才回家,女儿醒来后她早已匆匆离开。虽然母亲家和自己同在一个小县城,但平时和女儿见面的机会真是太少太少。在丈夫那里,她又是个不合格的妻子。平时,他们两个早出晚归,基本上不在家。母亲常埋怨他们:这是家还是旅店?她只能内疚地笑笑。女儿常有个心愿,希望躺在妈妈的怀里睡上一觉,她说等几天吧,这句话不知说了多少遍,可总是没有实现。年迈的父亲在这次地震中受了伤,她嘱咐弟弟在医院看护,而自己却是偶尔去看上一回。地震后,她只见过女儿一面,那还是在采买东西时碰到的。
在突击队里工作的时候,女儿在电话里哭着说“妈妈,我想你。”她只能对女儿说:“孩子,别哭,妈妈也想你,懂事的孩子是不哭的。”每当这种时候,她只能是泪流满面……她不但是交警的家属,也是一名警察,她没有办法照顾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