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兰州的文化教育与士人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士人的大力推动,就不可能产生昌盛的兰州文化教育。据《兰州市志·教育志》载:清代,封建教育步入鼎盛时期。儒学沿袭明制,且有扩修;自雍正年间起,书院官办,成为准备科举的场所。仅城区就开办兰山、五泉、皋兰、求古四大书院,其中兰山书院为甘肃最大的省立书院,以藏书丰富闻名全国,山长多饱学鸿儒担任。清中叶以后,生员多达三四百人。19世纪末,科举制度衰落,“西学”逐渐传入,改良书院,开办新学,兰州士人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开办新学。如清代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的兰州人刘尔炘辞官归里后,致力于地方文化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设塾教徒3年,主讲五泉书院7年,任甘肃高等学堂总教习5年。亲自创办兰州第一所小学校——高等小学堂。兹后又集资建中学一所,小学3所,接办兴文社,创立乐善书局,修建五泉书院,创办修学社,为民国时期的文化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开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兰州建立甘肃文高等学堂(今兰州一中的前身),光绪三十年(1904)年附设师范馆,为甘肃办师范教育之始。同年,陕甘总督崧蕃命候补知府杨增新于甘肃制呢局厂西开办武备学堂,为兰州办军事教育之始。
民族教育在这一时期也开始蓬勃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回族教育。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回族轻文尚武,文人少而武士多,中国传统教育发展缓慢,一直影响着民族的发展与繁荣进步。清代甘肃穆斯林民族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此起彼伏,清廷在武力镇压的同时,采取怀柔政策,通过文治实行教化,倡导设立专门招收穆斯林子弟的书院、义学。但由于明代曾以强制同化而引起过“胡人”反感,清廷曾以镇压而激怒过穆斯林,因此穆斯林群众认为学了汉字,读了汉书,就会被同化,所以穆斯林多雇人代学,拒绝学习汉文化。但兰州地区的回族穆斯林中,读书应试的有识之士还是有的,特别是清代在科举考试时,有意识地注意录取回族士子,从而使一些回族士子获取了功名。如皋兰县的马世焘(公元1809-1875年)为清咸丰乙卯(公元1855年)科举人,金县(今榆中)马仲律为同治甲戌(公元1874年)进士,曾任五泉书院山长,著有《雪案拾遗》。兰州回族士子的进入仕途,有力地影响和促进了兰州地区少数民族的士人文化。这一切,无一不浸透着兰州州县官员和地方士绅的心血。
士人在对兰州文化教育的大力推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段坚首办书院、四大书院的设立、左宗棠倡导筹办兴办新书院、重建旧书院、重视启蒙教育、奏准实施的陕甘分闱等,这几件事都是士人所为,都对兰州文化教育的发展有着划时代的作用。
兰山书院是雍正十三年甘肃巡抚许容奉旨创建的,故址在今秦安路兰州三中,乾隆三十年(1765年)总督杨应琚、五十年总督福康安、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总督长龄、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总督恩特亨额、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总督左宗棠屡次修葺,至光绪元年形成了一组宏大的建筑群,中为文仁堂,后为敬逊堂,又后为射园(已废);敬逊堂两厢为斋房,东南隅小院一,为书库;西北小院二,其一为掌院住宅,一为客厅;文仁堂左右为耳房,为东、西官厅,东斋四院,西斋三院;前为仪门,门外为监院官舍,东为书斗房,又前为大门,门外东、西坊表二:曰兴贤、曰育才。兰山书院是甘肃最大的省立书院,以其藏书丰富而闻名。乾隆时期有藏书204种,有钦定四书、十三经书版2067块。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书库着火,藏书尽数被焚。光绪元年以后,在陕甘总督左宗棠、杨昌浚的大力扶持下,书院逐渐得以恢复。兰山书院历任著名山长有:盛元珍(江苏常熟人)、牛运震(进士,山东滋阳人)、张位(翰林,甘肃秦安人)、秦维岳(翰林,皋兰人)、吴可读(进士,皋兰人)、张澍(进士,武威人)、张美如(翰林,武威人)、张国常(进士,皋兰人)等。
五泉书院为兰州府立书院,地址在兰州府北后街(今贤后街),为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布政使屠之申、翰林秦维岳等捐银创建。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兰州知府栗垣、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兰州知府铁珊先后进行重修。庭院式平面布局,中为讲堂,堂西北小院为掌院住宅,宅堂后院为圣厅及左右斋房,堂东院为退省斋,西院为惜阴轩,前为仪门,门外左右为书斗房,东小院为监院住宅,南为大门。据记载,五泉书院在道光年间有藏书52种、156套,另有《学庸浙通》书版46块。曾任五泉书院著名山长的有:卢政(举人,皋兰人)、刘尔炘(翰林,皋兰人)等,他们均为陇上著名学者,培育人才甚众。五泉书院在城市改造中被拆除,移建于雁滩公园内。
求古书院地址在兰州贡元巷(今兰州市少年宫和城关区教育局所在地)。光绪八年(1882年)五月,陆廷黻接任学政后,发现平(凉)、庆(阳)、泾(州)、固(原)、宁夏五属考生的试卷“文俱浅薄”,遂与总督谭钟麟商酌,于光绪九年将省城旧有考棚改建为求古书院。中为讲堂,堂后为客厅,宅门内为上房,为东、西厢房,西小院为掌院住宅。讲堂后东小院为监院住宅,西小院及讲堂前东西厢俱为斋房。时敏斋三院在西斋后,仪门南向,大门及栅门俱东向,照墙前旗杆二,南、北坊各一。
皋兰书院是由清道光二十二年右营参将废署改建,二十九年重建。中为讲堂,堂北上厅掌院居之,堂南下厅监院居之,堂左右两厢及上厅后两小院、下厅西小楼俱为斋房,仪门外有楼,楼下左右耳房书斗居之,前为大门,门外甬道南为坊表。光绪三十一年改为皋兰县高等小学堂,后又改为皋兰区小学,民国三十七年为皋兰县政府驻地,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曹家厅小学,“文化大革命”后成为城关区检察院。今废。
清光绪以前,陕甘合闱,兰州地区的士子需到一千多里外的西安参加乡试,考取举人资格,路途遥远,费用昂贵,很多经济条件较差的士子皓首穷经,也无法参加乡试,严重阻碍了兰州士子的仕进之路,也制约了兰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同治十二年(1873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奏请陕甘分闱,甘肃士子在省城兰州乡试。经朝廷批准,于光绪元年在城西北郊外海家滩(今兰大二院处)建成甘肃贡院。贡院基纵百四十丈,横九十丈,外筑城垣,内建棘闱。中为至公堂,堂前为明远楼,楼左右为南北号房,西为龙门,为连三门,为大门,均有穿廊,大门左右有雨廊,有点名厅,有搜检厅,左廊尽处有土地祠,前为闱墙,有南文场门、北文场门,门内俱有点名厅,门外迤南为外官厅,为外供给所;至公堂后有牌坊、栅栏,栏内南为执事委员厅,北为授卷所,后为观成堂,堂前有水池,池有桥,左右有公字过厅,南为监临部堂署,为提调道署;监临署后为内供给所,署东为对读所,北为监视道所署,署东为各房科,为誊录所,为收掌所;堂左右为走廊,中为穿廊接内廉门,门左右为官厅,门内左为监试署,右为内收掌署,中为衡鉴堂,堂左为南衡文署,右为北衡文署,后为雍门,门内左为南五房,右为北五房,东为录榜所。至公堂是纠察官防总摄闱场事务的大员(称临监)和在考场提调监试的官员(称外帘官)办公的地方,门楣上悬左宗棠亲笔所书“至公堂”匾。门两侧悬挂左宗棠撰写的楹联:“共赏万余卷奇文,远撷紫芝,近搴朱草;重寻五十年旧事,一攀丹桂,三趁黄槐。”后来,原标志性建筑三层楼阁“明远楼”迁五泉山,作为五泉山中轴线上一座重要建筑。甘肃贡院的建成,对全省文教事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吴可读曾为贡院撰192字楹联,热情赞扬了左宗棠力主陕甘分闱成功,是甘肃建省二百多年来,破天荒的一件重大举措,甘肃当局和学子都要饮水思源,不要辜负“名相”左宗棠爱惜人才,建设贡院的德政;并以甘肃悠久的文明历史和雄奇壮美的锦绣河山,鼓励甘肃学子们寒窗苦读,书写出像甘肃山河一样气势壮阔的好文章来,以报答“名相”的恩泽。其联为:
二百年草昧破天荒,继滇黔而踵湘鄂,迢迢绝域,问谁把秋色平分,看雄门四扇,雉堞千寻,燕厦两行,龙门数仞,外勿弃九边桢干,内勿遗八郡楠,画栋与雕梁,齐耀于铁马金戈以后,抚今追昔,饮水思源,莫辜负我名相怜才,如许经营,几番结撰;
一万里文明培地脉,历井鬼而指斗牛,翼翼神州,知自古夏声必大,想积石南横,崆峒东矗,流沙北走,浩瀚西来,淘不尽耳畔黄河,削不成眼前兰岭,群山兼众壑,都奔走于风檐寸晷之中,叠嶂层峦,惊涛骇浪,无非为尔诸生下笔,展开气象,推波助澜。
清末,兰州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如甘肃文高等学堂与武备学堂。这两座学堂均位于今畅家巷东段一带。甘肃文高等学堂附设的师范馆先后毕业学生2班,共135人。武备学堂民国二年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