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4章 周文王与姜太公的故事(4)

  商鞅知道,秦朝廷自始以来很少讲信义,老百姓还是不相信他的命令。他想了想,就把赏金提到50两。正在大伙议论的时候,有一个人跑出来,走到商鞅面前,说:“我来试试。”商鞅点点头,那人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直奔北门。商鞅立刻传出话来,赏金50两,一分也不能少。这件事,像疾风一样,立即传开去,轰动了整个秦国。老百姓称赞说:“左庶长的命令真不含糊。”商鞅知道,老百姓已经相信了他,这是他的命令起了作用。于是,他就把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军事力量强大了,农业生产发展了。?

  秦孝公见商鞅的改革措施成功了,更加重视他,信任他。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实行了第二次改革。主要内容是:废井田,开阡陌;建立县的组织,加强国家的权力,迁都咸阳等。第二次大规模的改革,引起上层社会激烈的反对。

  一次,秦国的太子犯了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必须上下一律遵守,要是上头的人不遵守,下面的人就不信任朝廷了。太子犯了法,他的师傅应当受罚。”孝公无法,只有依从了商鞅。商鞅将太子的两个老师,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了字。这样,其他贵族、大臣都不敢反对和触犯新法了。?

  商秋变法推行了10年,秦国越来越强盛。中原的诸侯国纷纷向秦国道贺,有的就与秦国交好,连周天子也打发使者送祭肉给秦国,封孝公为“方伯”。商鞅变法所以得以实施,与他当初立木为信有很大关系。?

  智慧寄语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故事,父母要告诉孩子诚信的重要性,“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孙膑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成魏国大将,妒忌他的才能,把他骗到魏国,处以膑刑(挖去膝盖骨),所以叫孙膑。

  15孙膑庞涓斗智

  魏惠王也想学秦孝公,找一个商鞅式的人才。他花了好多金钱招揽天下豪杰。当时有个魏国人叫庞涓的来求见,向他讲了些富国强兵的道理。魏惠王听了挺高兴,就拜庞涓为大将。

  庞涓真有点本领。他天天操练兵马,先从附近几个小国下手,一连打了几个胜仗,后来连齐国也打败了。打那时候起,魏惠王更加信任庞涓。?

  庞涓自以为是了不起的能人。可是他知道,他有一个同学齐国人孙膑,本领比他强。据说孙膑是吴国大将孙武的后代,只有他知道祖传的《孙子兵法》。?

  魏惠王也听到孙膑的名声,有一次跟庞涓说起孙膑。庞涓派人把孙膑请来,跟他一起在魏国共事。哪知道庞涓存心不良,背后在魏惠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魏惠王十分恼怒,把孙膑治了罪,在孙膑的脸上刺了字,还剜掉了他的两块膝盖骨。?

  幸好齐国有一个使臣到魏国访问,偷偷地把孙膑救了出来,带回齐国。?

  齐国大将田忌听说孙膑是个将才,把他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也正在改革图强。他跟孙膑谈论兵法后,大为赏识,只恨没早点见面。?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庞涓进攻赵国,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西南)。第二年,赵国向齐威王求救。齐威王想拜孙膑为大将,孙膑忙推辞说:“不行。我是个受过刑的残废人,当了大将,会给人笑话。大王还是请拜田大夫为大将吧。”

  ?齐威王就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孙膑坐在一辆有篷帐的车子里,帮助田忌出主意。孙膑对田忌说:“现在魏国把精锐的兵力都拿去攻赵国,国内大多是些老弱残兵,十分空虚。咱们不如去攻魏国大梁。庞涓听到了,一定会放弃邯郸,往回跑。我们在半道上等着,迎头痛击他一顿,准能把他打败。”?

  田忌就按照这个计策去做。果不出孙膑所料,庞涓听说齐国打大梁去了,立刻吩咐退兵。刚退到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地方,正碰上齐国兵马。两下里一开仗,庞涓大败。齐国大军得胜而归,邯郸之围也解除了。公元前341年,魏国又派兵攻打韩国。韩国也向齐国求救。那时候,齐威王已经死了。他的儿子齐宣王派田忌、孙膑带兵救韩国。孙膑又使出他的老法子,不去救韩,却直接去攻魏国。庞涓得到本国的告急文书,只好退兵赶回去,齐国的兵马已经进魏国了。

  魏国发动大量兵力,由太子申率领,抵抗齐军。这时候,齐军已经退了。庞涓察看一下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发现齐军的营盘占了很大的地方。他叫人数了数做饭的炉灶,足够10万人吃饭用的。庞涓吓得说不出话来。第二天,庞涓带领大军赶到齐国军队第二回扎营的地方,数了数炉灶,只有能够供5万人用的了。第三天,他们追到齐国军队第三回扎营的地方,仔细数了数炉灶,只剩了2万人用的了。庞涓这才放了心,笑着说:“我早知道齐军都是胆小鬼。10万大军到了魏国,才3天工夫,就逃散了一大半。”他吩咐魏军没日没夜地按着齐国军队走过的路线追上去。?

  一直追到马陵(今河北大名县东南),正是天快黑的时候。马陵道十分狭窄,路旁边都是障碍物。庞涓恨不得一步赶上齐国的军队,就吩咐大军摸黑往前赶去。忽然前面的兵士回来报告说:“前面的路给木头堵住啦!”庞涓上前一看,果然见道旁的树全砍倒了,只留下一棵最大的没砍,细细瞧去,那棵树的一面还刮去了树皮,露出一条树瓤来,上面影影绰绰还写着几个大字,因为天色昏暗,看不清楚。?

  庞涓叫兵士拿火来照。有几个兵士点起火把来。趁着火光一瞧,那树瓤上面写的是:“庞涓死于此树下。”庞涓大吃一惊,连忙吩咐将士撤退,已经晚了。四周不知道有多少箭,像飞蝗似的冲魏军射来,一时间,马陵道两旁杀声震天,到处是齐国的兵士。?

  原来这是孙膑设下的计策,他故意天天减少炉灶的数目,引诱庞涓追上来。他算准魏兵在这时辰到达马陵,预先埋伏着一批弓箭手,吩咐他们只等树下有火光,就一齐放箭。庞涓走投无路,只得拔剑自杀。?

  齐军乘胜大破魏军,把魏国的太子申也俘虏了。打这以后,孙膑的名气传遍了各诸侯国。他写的《孙膑兵法》一直流传到现在。?

  智慧寄语

  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能人背后有能人”,遇见比自己强的人,不要嫉妒而要取长补短,卑劣的手段得来的暂时性胜利最终会害人害己。父母要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成败观、竞争观,不可走歪门邪道,偏离正途。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苦口的药虽然难喝,但有利于病情的好转,不好听的话虽然伤人,却有助于我们的言行。

  16邹忌和齐王的故事?

  齐国,作为春秋五霸之首,国力强盛。不过,到了齐威王时,他倚仗势力强大,一天到晚只是吃喝玩乐,不问国事。这时其他几国,如楚、鲁、晋等见齐王如此腐败、荒唐,接连向齐国进兵。齐国连吃败仗,齐王仍不闻不问,照吃、照玩不误。国大业大的齐国,就这样越来越衰弱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齐人邹忌擅长弹琴,他心怀治国强兵之道,听说齐威王喜欢音乐,一天从家乡赶来求见齐王。齐王听说要见的人擅长弹琴,心里非常高兴,立即将邹忌请进宫。邹忌刚进宫,威王立刻叫他弹奏,可邹忌却把琴往旁边一推,并且口里还说着:“我一向重视研究弹琴的道理,至于弹不弹曲子,那就没什么了。”

  ?齐威王不解地问:“这弹琴,还有什么道理可讲吗?那你就说说看。”邹忌心想,齐威王真没生气啊,正好与他多交谈交谈。于是,邹忌就先讲了一大通弹琴的道理。威王听得津津有味。邹忌讲得越是头头是道,威王越想听他弹一曲,于是打断邹忌的话,说:“先生,您说得太好了,也说得太多了,您快给我弹一段听听吧!”?

  齐威王怎么也没有想到,邹忌不但没有立刻弹琴,反倒板起面孔,质问起威王来了:“大王,我是琴师,以弹琴为业,因此整天琢磨弹琴的道理;可大王您,是一国之君,身居王位,掌握着整个国家的命运,却不管国家大事,这跟我按着琴不弹有何不同?我有琴按着不弹,大王您很不高兴。同样道理,您掌大权却不治理国家,全国老百姓就高兴吗?难道您不怕全国老百姓反对吗?”邹忌的话句句入理,说得威王手足无措。这番铿锵有力的话,与其说是规劝,不如说是警告吧!齐王身上已冒出冷汗,他连说:“对!对!我一定听先生的话。”当即将邹忌留下来,待如贵宾,并恭恭敬敬地向他请教治国安邦大事。在邹忌的劝说下,放弃酒色歌舞而广招人才,考察官吏,操练兵马,发展生产,奖励耕织。这样,齐国又渐渐强盛起来了。

  国家又渐渐强盛起来,百姓安居,说奉承话的人也多了,齐王听了也乐滋滋的,整日飘飘然,对不同意见就有点听不进去了。邹忌认为骄傲的人必定会失败,要提醒大王必须把这毛病改掉。可怎么和大王说呢,他苦苦思索着。?

  一天,他要上朝,早早起来,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对着镜子照了照。只见他若有所思地照着镜子,问妻子:“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些?”妻子笑道说:“当然是您漂亮啦,城北徐公怎么比得上呢?”?

  邹忌身长8尺有余,身材匀称,相貌端庄,的确挺漂亮。但是,城北徐公是当时齐国有名的美男子。邹忌听了妻子夸赞的话,有点怀疑,又去问侍妾:“你看看,我与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侍妾回答说:“徐公怎能跟您比呢?您比他漂亮多了!”过了会儿,来了客人,邹忌又问客人,回答与前二者同。正在邹忌深深思索时,第二天,城北徐公来拜访。这时,邹忌把徐公仔仔细细,上上下下打量个够,又偷偷照照镜子,看看徐公,更觉自己比徐公差远了!心想,可这些人为什么都说我比徐公漂亮呢??

  晚上,他躺在床上继续思索这两天的事,终于恍然大悟。第二天一大早,他穿戴好,就上朝见齐王去了。见到齐王,原原本本将这件书事讲给齐王听。齐王听了先是哈哈大笑,后又不解地问邹忌:“他们为什么都说你比徐公漂亮呢?邹忌接着说:“您想,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她偏爱我;妾说我美,是她怕我;客人说我美,是他们有求于我啊!”

  ?威王听了,点着头说:“对啊,对别人的好话也得多想想。”邹忌机敏地接上话茬,稍严肃地说:“大王,您听的好话最多,受的蒙蔽也多呀。”威王听了有点不高兴,沉着脸说:“你这是何意?”邹忌却从从容容地说:“大王,您想,说我美的人都是为了讨好我才蒙蔽我。现在,齐国有广阔的土地,方圆有上千里,数百个城镇,数万百姓,直到宫中侍女、美妾、朝廷大臣,哪一个不偏爱大王、害怕大王呢?由此看来,大王受的蒙蔽不是比我深多了吗?”威王开始听不进,经邹忌这么一说,他顿时醒悟。不由地说道:“知我者先生啊!你说得太好了!”于是,他向全国下了一道命令:“不管什么人,当面能指出我的缺点、错误的,受头等奖;用书面给我提意见的,受中等奖;即使在背后议论我的过错的,传到我耳里,也给下等奖。”这道命令传出后,朝廷内外,提批评建议的,络绎不绝。几个月以后再来提意见的人就少了,一年后,人们便觉得没的说了。

  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建议,又加强了调查,严惩了颠倒是非,贪赃枉法的污吏。从此,齐国更强大了。?

  智慧寄语

  一个人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只要能够及时改正就可以了,可怕的是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进而由小错发展到大错,再到不可救药。父母要教育孩子形成知错就改,勇于接受别人善意批评的良好性格。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君子作战,不打击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花白的人,不利用地形优势,不攻击没有排好队型的对手……宋襄公仁义的过于迂腐,所以葬送了霸主地位、丢了性命,最后还落了个愚蠢的名声。

  17愚蠢的宋襄公

  公元前645年,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死了。齐桓公一死,他的几个儿子争夺君位,齐国发生了内乱,其中公子昭逃到宋国。?

  宋国的国王是宋襄公。宋襄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宋襄公雄心勃勃,一心称霸,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主事业。宋襄公见齐国内乱,就抢先通知各国诸侯,请他们派兵共同护送公子昭回国接替君位。但响应号召的诸侯并不多,只有三个小国带了少许兵马前来。于是,宋襄公只带领四个国的兵马打到了齐国。齐国见几个国家的人马打来,不知详情,就投降了宋国,纷纷出宫迎接公子昭即位。这就是历史上的齐孝公。

  宋国本来是小国,没有什么号召力和威信。如今,宋国帮助霸主国齐孝公得了君位,其地位自然提高了。这使宋襄公很得意,这时,他想借助大国的威力去压服不响应他的号召的小国。经分析,他认为,楚国能跟他合作,那么比楚小的几个国自然也会归服宋国。他将这个想法与大臣们说了,大臣们多数同意,有个公子叫目夷的不同意这么办。他说宋国实力弱,是小国,当盟主没好处。但没能说服宋襄公。?

  野心勃勃的宋襄公开始实施他一心想当盟主的计划。他邀请楚成王和齐孝公先在宋国开会,商议会盟诸侯订立盟约的事。这二人都同意了,决定这年七月在宋国盂(今河南睢县西北一带)地开会,通知了各诸侯国。?

  开会的日期渐渐近了,宋襄公积极准备,正欲驾车马去开会。大臣公子目夷谏言说:“万一楚君不怀好意,那将如何?以防万一,主公还需多带些兵马去。”宋襄公反驳道:“不可,我们为了不再打仗才开大会,自己怎么能带着兵马去呢?”公子目夷还想再劝,宋襄公已不耐烦地命令出发。?

  果然,不出公子目夷所料,大会期间,楚成王公开想当霸主,与宋襄公争闹起来。楚国势力大,依附楚国的诸侯也多。在双方争论时,楚国的一班随从官员甩掉外衣,露出亮堂堂的铠甲,他们蜂拥上前缚住宋襄公。后经其他几个国家调解(主要是鲁国和齐国),让楚成王做了盟主,宋襄公才被放回。?

  这事过后,宋襄公怎么也不服气,尤其是邻国郑国,依服楚国,与楚成王一起在会上侮辱他,宋襄公为出这口气,决定出兵攻打郑国。这事发生在公元前638年。郑国立即向楚国求救。楚国不去救郑国,而是派大将率人马直接攻打宋国。这厉害的一着,使宋国防不胜防,宋得到消息赶忙把兵马调回,准备与楚军决一胜负。宋军在泓水南岸驻扎下来。楚军在北岸,准备渡河,攻打宋军。?

  自古以来,交战双方,抓住战机者胜。宋大臣公子目夷,见楚人忙着过河,正是进攻的时候,于是对宋襄公说:“楚人依仗人多兵强,不把咱们放在眼里,竟敢大白天渡河,趁其不备,迎头打过去,一定能胜。”可宋襄公却说:“不可!咱们是讲仁义的国家,怎能在人家渡河时攻打呢?”就在宋国商议未决时,楚军已全部渡河上岸,又在乱哄哄地排队摆阵势。?

  公子目夷因失去了第一次战机,心急如焚。这时,他见敌方未站稳脚,阵势还没排完,正是攻打的好时机,又对宋襄公说:“时机可不能再失去了!趁其还未摆好阵势,咱们赶快打过去,还能取胜,再不动手,可就来不及了。”宋襄公生气地责备他说:“你这样太不讲仁义了!

  人家队伍还设排好,怎么可以攻打呢。”公子目夷气得说不出话来。他们还在说着,楚军已排好阵势。只听一阵战鼓响,楚军潮水般涌上来。宋军怎能抵挡住,没几个回合,就纷纷败下阵来。?

  宋襄公身上中了一箭,在宋军的保护下逃回国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宋国人吃了败仗,国人议论纷纷,有的说不该与楚国打仗,有的指责说不应那么打仗。公子目夷把国人的议论告诉了宋襄公。宋襄公却说:“依我看,讲仁义的人就应该这样打仗。”他还说:“见到已经受了伤的人,就不要再去伤害他;对头发花白的人,就不能捉他当俘虏。”听了这话,公子目夷真的再也忍不住了,气愤地哆嗦着说:“打仗就为了打胜敌人,如果怕伤害敌人,还不如不打;如果碰到头发花白的人就不抓,那就干脆让人家抓走。”宋襄公揉着伤口不说话了。?

  这一仗,宋襄公受了重伤,几年后就去世了。

  智慧寄语

  愚蠢的宋襄公只讲仁义,而不去寻找有利战机,灵活打击敌人,结果战败,更因此丢了性命。父母应教育孩子,在生活中要分清好人和坏人,对坏人要坚决打击,不可以姑息宽容。



  
更多

编辑推荐

1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2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
3影响孩子一生的44个...
4影响孩子一生的58个...
5影响孩子一生的56个...
6影响孩子一生的42个...
7教出最棒的儿子
8学前儿童游戏
9教子从此不累
10不要让孩子输在心态上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平凡的家庭 杰出的孩子

    作者:石岩编著  

    亲子育儿 【已完结】

    教育孩子是件苦恼的事,许多中国家长为此费尽心力,本书结集古今中外各种名人的故事启发家长换种方法教育孩子,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 教子圣经

    作者:西西著  

    亲子育儿 【已完结】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从生活习惯、沟通协调能力、学习及交往能力,甚至是孩子的快乐天性,父母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本书分为“宝贝的生活习惯”、“宝贝的沟通能力”、“宝贝的学习能力”、“宝贝的协调能...

  • 原谅这世上没童话

    作者:安小漠著  

    亲子育儿 【已完结】

    这是一本关于一个女孩在艰辛的家庭中独立自强的青春伤感小说。无法忍受赌徒父亲的欺侮,林向南逃离南方小镇,投靠多年前离家的母亲,并多了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哥景昔。因为景昔对林向南的关心和照顾引起了他的...

  • 家教:与孩子同行

    作者:章创生主编  

    亲子育儿 【已完结】

    本书向家长和我们的孩子讲述家庭教育的道理,家庭教育的一些错误做法和想法,要的是给我们小孩以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