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是一种很美妙的东西,可以让你在失落的时候变得高兴起来,可以让你走出苦海,去迎接新的人生。它和亲情、爱情一样,是一种抽象的、令人捉摸不透的东西。
友情,它是一种只有付出了同样一份这样的东西,才可以得到这种东西。只有拥有真正朋友的人,才能感受到它真正的美好之处。
没有人能说清楚,友情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那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你只有付出关爱,付出真诚才能得到的东西。
19最特别的生日礼物
简的小儿子爱伦今年七岁,刚上小学一年级,聪明懂事,天真可爱。
那是爱伦入学后的第一个星期五,他回来告诉简: “妈妈,今天课间的时候,我和桑一起玩了。你知道吗?桑是我们班唯一的黑人,没有同学和他一起玩,他太孤单了。”
简默默地听完,亲切地对爱伦说: “妈妈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有更多的小朋友和桑玩。也许,他真的太孤独了。”
“是啊妈妈。所以,不管别的同学怎样,我会一直和桑玩。因为我们是朋友。”
隔了一周,爱伦又告诉简,桑变成了他的同桌。这次桑什么也没有说,她的心里有些沉不住气了。要知道,在这样一个白人至上的国度,黑人是遭到歧视的,连和黑人成为朋友的人,也将同样遭到别人的鄙夷。简决定亲自去解决这件事。
简找到了爱伦的老师,一个年轻的金发女孩,充满了爱心和朝气。当得知简是爱伦的妈妈时,这位年轻女老师的笑容暗淡了,甚至有些犹豫和嘲讽:“您是为了给爱伦换个新同桌的事而来的吧?不好意思,我得先接待另一位同学的家长,您稍等吧!”
当简抬头看到另一位家长时,顿时呆住了。她一看便知,那一定是桑的妈妈。可是,在她身上,简能看到的是大方端庄以及充满母性的慈爱。她轻声问女老师:“我想知道,桑,他和别的孩子合得来吗?您不必隐瞒什么,就如实和我说吧。”顿了顿,这位母亲的声音变得颤抖起来,“听说,他老是调座位,给您添了很多麻烦,真对不起……”
“不是您想的那样的。”女老师柔声说,“孩子们刚入学,彼此才刚熟识,所以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我给每一位同学都要调换座位,我希望他 们在这个过程中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同桌。您别那样想,那不是为桑一个人而做的。”女老师笑得像个天使。
接下来,女老师为简和桑的妈妈作了介绍。简告诉桑的妈妈,自己的儿子与桑同桌,他们相处的很愉快。并表示希望两个孩子永远友好地相处下 去。虽然简说这些话的时候只是客套的言不由衷,但桑的妈妈却显得非常激动,她一再感谢简。
从那以后,爱伦和桑同桌,没有再被老师调换开。虽然简的心里是极不情愿的,但是她一直忍着,什么也不说。
后来桑多次邀请爱伦和简去家里做客,简每次都婉言谢绝了。
转眼一个冬天过去,春天来了,也迎来了简的生日。这天,爱伦带回一个皱巴巴的方形小盒子,他神秘地在简的面前把它打开。盒子里有三朵美丽的康乃馨,还有一张散发着芬芳的生日贺卡,上面是稚嫩的笔迹:“阿姨生日快乐!桑敬上。”“桑为这一份礼物准备了好久呢,这是他用自己半个月的早餐钱买来的。”简的眼前模糊了……
温馨提醒
不是每一份爱,在最初都是心甘情愿的。很多时候,人的爱,却因为某些无谓的原因,稍作犹豫了。可是到最后,这些爱,都因为容忍而变成了实实在在。
简只是不忍心打破两个孩子纯洁的友谊以及爱伦可贵的爱心,一直包容着他们的相处。正是她的不忍心,才让两个孩子的友情得以长久,同时也感动和震撼了简自己。
20懂得体谅
也许只是生活里一次不经意的小小体谅,便会为双方带来意想不到的愉悦和温馨。
事情是这样的。
彼得住在伯明翰一个幽静的小镇上,他是一个广交朋友的年轻音乐家。这天,他送好友路易去伯明翰机场。路易来自美国洛杉矶,为了体验小镇生活而到此作客半年多,因父母一再催促才决定离开小镇回洛杉矶。
这天一大早,两个年轻人搬了路易的两个大皮箱准备出发。他们满头大汗地把箱子从彼得家的三层小楼上抬下来,气喘吁吁。彼得家的小楼边就是马路,他们决定在马路边等出租车,直接把路易送到伯明翰机场。
彼得所在的小镇比较偏僻,所以出租车相对较少。两个年轻人坐在箱子上悠闲地等车,并不着急,因为时间还比较宽裕。
两人等了将近半个小时,才远远来了辆出租车。彼得急忙站起来,走到马路边挥手叫车。车子驶近了,彼得才看见车内已有乘客。他慌忙放下手,带着歉意地朝车内笑了笑。
出租车从他们身畔驶过,彼得和路易相视而笑,他们决定等下一辆 车。
然而,刚才那辆出租车在离他们五十米的地方停下来了,从车内走出了一位五六十岁的老人,他站在了路边。出租车调头向彼得和路易行驶过来。
“我们真走运啊,他居然就在这里下车。”
两个年轻人把两个大皮箱抬着放到了出租车的后备箱,然后吹着快乐的口哨上车了。
“去机场,谢谢你!”彼得心情好极了,他对司机说。
“不用谢我。你们该谢的人是刚才下车的那位老人。”司机一边开车一边对他们说。“他本来不是在这里下车的,但是看到你们拿这么多行李, 猜想你们一定是赶着去机场。他怕你们很久都等不到一辆出租车,所以决定把这车让给你们了。他说反正自己不赶时间,多等一会没有关系。”
听了司机的话,彼得和路易大吃一惊。他们慌忙请司机把车绕回老人等车的地方。当车子驶过老人身边时,彼得和路易从车窗里向他招手致谢。老人也向他们回礼致意,并笑着说:“年轻人,旅途愉快!”
路易在回洛杉矶后,给彼得写了一封信,讲了他半年多来在伯明翰的生活感悟。在信中,他还特别提到那位老人,提到那天早晨的感动。他在信中说:“我们一生总是要经历很多的感动,他们都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体谅。如果我们都能像那位老人一样,在不经意中就能够流露出对他人的体谅,那我们的每一天,该是多么地快乐和幸福啊。因为,体谅他人,不仅给别人提供了方便,还会因为别人的感激而深受感染……”
温馨感悟
体谅是一种伟大的人格魅力,体谅别人的人往往是胸襟开阔,态度乐观的人。我们要始终保持着一种以他人利益为先的人生态度,只有为他人提供了方便,我们才能真正感觉到快乐。因为别人的感激而感动,将是对我们人格最大的肯定。不经意间,我们彼此体谅,才会让每一天都能顺利度过。
择的法则里只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21生命之约
美好的约定,无言的守候。一份真诚的诺言,穿过所有善意的谎言,可以让生命长一点,再长一点。
在重病室的走廊外,吉米和娜美不期而遇。四目相投的瞬间,两颗心微颤,他们从对方的眼眸里,读懂了相似,读懂了苍凉,读出了内心的无助。阳光无限好,打在他们的脸上,两人相视而笑。前所未有的熟悉感,他们仿佛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一般。
从那天开始,吉米和娜美朝夕相伴。他们在一起聊天,读书,讲笑话,互相搀扶着,鼓励着,形影不离。白天黑夜,两颗脆弱的心不再孤独和恐惧。
可是没过多久,吉米因病情加重,已没有治疗的必要,被送回家中休养。临分别之时,吉米和娜美笑着流泪告别,彼此的眼睛里传递着坚定的讯息。
吉米离开医院两天后,娜美也因为相同的原因被送回家中疗养。各自回到家中后,吉米和娜美坚守着在医院共盟的誓约,以信代言,传送着彼此对对方的鼓励和关怀。他们每天都在给对方写信,字里行间充满 鼓舞之意,情谊无限。就这样,靠着这些精神鼓舞,娜美把生命一点一点拉长了。
时光就这样流走,一晃两个半月过去了。这天,娜美握着吉米的信,静静地永远地睡去了,她的唇角还挂着恬淡安然的微笑,很显然,她走的时候是幸福的。
娜美的母亲哭泣着拿过她手里的信,上面是吉米刚劲有力的字:“……你要永远记得,你不是一个人,你不是在独自承受,这世界上还有我,以及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你的家人和朋友,我们在包围着你,与你并肩战斗。不必彷徨和惊恐,没有任何可怕的东西,能敌过爱和勇气……”娜美的母亲更加难过,除了痛失爱女的悲伤,她的心里,又多了一份凄凉的感动。
第二天,娜美的母亲在整理娜美遗物的时候,在她抽屉里发现了一摞信件,每封信件的信封上都写着:吉米笑启。在这些信的旁边,有一页未装的信纸,是写给娜美的母亲的:“亲爱的妈妈,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女儿一定不在人世了,对不起……这些信,是我写给吉米的,请您帮我分时间陆续寄给他好吗?这是我未尽的心愿。我曾和吉米有一个生命之约,我们 约定一起活下去,勇敢地面对病魔。可是现在,我却失约了,我再也不能和他一起共度。但是,我希望他继续好好地活下去,一个人,活出两个人的美丽。为了不让他为我的离去而悲伤,更不要他为了我的离去而丧失生的勇气,我不能让他知道我早他死去。希望这些信,能帮助他走出病痛,快乐地 活下去。妈妈,请您答应我的请求,谢谢您。”
娜美的母亲忍不住再一次地泪流满面。
两天后,根据娜美信封上的地址,娜美的母亲找到了吉米的家。当她看到屋子正中央,黑白像框里吉米充满活力的遗像时,她呆住了,不敢相信这一切。这时,一位妇人拿出一大叠信走到她的面前,流着泪告诉她,说自己是吉米的母亲。吉米在一个月前就因病情恶化去世了。临死前,他托自己的母亲分批把这些信件寄给娜美。他说娜美是一个和他有着同样命运的女孩子,他们之间有生命之约,他要鼓励娜美勇敢地活下去,不让她因知道自己的噩耗而悲伤过度……吉米的母亲说,这一个月来,是她帮儿子把这些信寄出去的。
“这是一个多么神圣而崇高的约定啊!生命之约……”吉米的母亲泪眼看着儿子的遗像。娜美的母亲走上前去,轻轻地拥住了她,她们相互搀扶着……
温馨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