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节日

  我国各民族有多种多样的传统节日,一年四季不同的节日又有不同的风俗活动,每个节日各有它的来历以及独特的发展过程。传统的民族节日除个别节日及道教、佛教等宗教节日外,大部分都起源于周秦时代。因而周秦汉唐时代是中国节日风俗活动重要时期。中国传统的节日虽多,但以新年、清明、端午、中秋最具多元性的意义。

  一、新年

  年节探源在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众多节日中,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莫过于新年了。追本溯源,有数千年悠久历史,横向影响及祖国四面八方,以至海外华侨和华人。在中国历史上,每逢新年,上自帝王宫廷,下至荒村鄙野,都要进行庆祝,那么,我国最盛大的年节是怎么来的呢?

  年节起源与计时单位的年有关。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业发达而著称于世界的国度。因此,“年”的时间概念最初就是根据农作物生长周期循环而逐步认识的。在西周初年就出现了一年一度欢庆农业丰收的活动。《诗经·豳风·七月》中就记载了西周时期新旧岁交替时的风俗活动。不过这种年终庆祝农业丰收和祭祀祖先的活动,还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节日,它并未固定在某一天进行。但是,它已经有了基本规律,大约一年一度,在新旧两年交替的时候进行。这些庆祝活动正是年节的雏形,后来的年节风俗正是从这里萌芽,并逐步发展起来。

  当历史进入汉代,由于“休养生息”政策的施行,社会经济日趋繁荣,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人们的生活情趣日益丰富,于是形成年节的风俗活动的历史条件成熟。

  年节形成于汉代,也与历法定型不无关系。众所周知,我国古代以北斗星斗柄旋转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然而“年”的时间概念,却因时代的不同而异。每一次王朝更替,帝王易姓,天子为了表示“受命于天”,就要“改正朔,易服色”,把月份的次序改一改。历代改历法后将每年的第一个月称“正月”,一年十二个月依次变化。汉初,依然沿用秦代颛顼历,以今之九月为一年之终,以十月为一年之始。因而汉初的除夕之夜就是现在的阴历九月二十九日,元旦则是十月一日。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即位后,因以前的多次改历,均不准确,另作“太初历”,仍以夏代的正月为岁首(所以至今民间把阴历称为“夏历”),并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随着年历的确定,每年的年节风俗活动,也就随着一年一度的固定日子沿袭下来。

  秦汉时代,“阴阳五行”“五德终始说”广泛流行,方术之士遍天下,时讲灾异,时讲祥瑞,巫术风行。许多节庆生活本来就源于迷信,而维系新旧两年更替的年节,也必然染上迷信色彩。于是本来在周代就产生的年终庆丰收和祭祀祖宗的习俗,又同驱妖除怪的巫术联系起来,随之而产生了一系列风俗活动。尽管汉代年节处于草创时期,但年节的时间顺序已和现在差不多。

  从除夕到元旦,围绕着这两天会有一系列有风趣的活动。

  除夕除夕是一年最后一天,为“月穷岁尽之日”,所以又叫除岁。在年节中,除夕是去旧迎新的时候。汉代人很迷信,尤其惧怕疫疠与恶鬼,在年终到来时一面欢度佳节,喜庆丰年,一面驱疫疠,除恶鬼。所以把这一夜称为除夕。

  除夕,首要任务是防鬼进家,削桃木梗制成神荼、郁垒两人形象,立于门上。这便是中国门神的雏形。

  汉代人为什么要树立神荼、郁垒两人的形象呢?据汉人应劭《风俗通义·祀典》引《黄帝书》说,上古之时,有神仙兄弟二人,一名神荼,一名郁垒,居住于风景秀丽的度朔山下,他们把祸害人间的恶鬼都用苇索捆缚起来,让老虎吃掉。这个传说当时广泛流传于民间。蔡邕《独断》也有类似之说,因此汉代人每到除夕,便削桃木神荼、郁垒二人形象立于门上“以御凶”。同时在门上挂苇索,供神荼、郁垒两个门神作缚鬼喂虎之用,称之为“悬苇”。张衡在《东京赋》中就写道:“度朔作梗,守以郁垒,神荼副焉,对操索苇。”正是这一风俗的真实写照。到了隋唐时代依然如此。

  在汉代举行驱鬼活动仅靠神荼、郁垒两位神仙,只能把厉鬼拒于门外,尚不能把凶鬼疠疫驱除干净。因而,在除夕这夜,还要举行一种击鼓驱鬼除瘟疫的舞蹈仪式——逐傩。“逐傩”亦称“傩”或“大傩”,它起源于原始的巫舞,从西周到春秋战国,在民间一直盛行不衰。

  从《后汉书·仪礼志》记载看,汉宫“大傩”活动规模浩大,盛况空前。这种驱鬼仪式虽为迷信,但它反映了人们征服自然灾害的一种美好愿望。

  到了唐代,除夕时的傩舞已发展为傩戏。这是一种“以歌为职,娱神又娱人”的歌舞,为朝野喜闻乐见。唐代驱傩虽仍含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娱乐成分大大加强了。宫廷驱傩由太常寺主持,有音乐伴奏,表演者经过化妆。表演时不仅朝臣们可携眷观赏,寻常百姓也可欣赏。

  除夕之夜,最受人们重视的是“守岁”风俗。汉代以后,每逢除夕夜,全家欢聚一堂,围炉而坐,叙旧话新,畅谈美好的祝愿,寄希望于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隋唐时代,守岁之风尤为盛行。帝王宫廷在除夕守岁,燃檀香篝火,大摆酒宴,极尽豪华奢侈。隋炀帝时,每当除夕夜,就在皇宫用沉香、檀木架篝火,常常一夜烧木料二百多车,火焰冲天,高达十余丈,香闻数十里。唐代亦如此。

  唐代宫中守岁摆宴,侍臣还需应制作诗。此时正是御用文人在皇帝面前显示才华的佳机。唐代除夕守岁的应制诗连篇累牍,大部分文辞华丽而内容空泛无物。但是有些守岁应制诗,也反映出唐代宫廷除夕守岁活动的盛况来。像著名宫廷词臣沈亻全期的《守岁应制》诗写道:“南渡轻水解渭桥,东方树色起招摇。天子迎春取今夜,王公献寿用明朝。殿上灯光争烈火,宫中亻辰子乱驱妖。宜将岁酒调神药,圣祚千春万国朝。”诗中所写的辉煌明烛、宫灯烈火、驱傩除妖、王臣御筵、管弦歌舞、除岁饮酒等,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宫廷除夕风俗画图。

  但是,当走出那巍峨宫阙,离开豪华奢侈的长安京城,守岁的风光就大不相同了。中唐诗人贾岛每年除夕守岁时,必取一年所作之诗,置于几案上,以酒肉为祭,焚香再拜。贾岛祭诗是珍惜自己心血换来的诗作,对一年得失的总结,寄希望于来年。那些戍守边关的将士,谪贬蛮荒僻地的官吏,潦倒旅途馆驿的游客,此时此刻,望月月未圆,望家家不见,孑然一身,孤灯相伴,岂不凄凉伤感。白居易也曾在旅途中过年,一首《客中守岁诗》道出了催人泪下的节日思亲之情:“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旅途风尘,孤灯寒舍,白居易思乡又思亲,无酒只有愁,九曲回肠,遥系千里。

  元旦除夕夜尽,一声金鸡长鸣迎来的就是元旦。在汉代人眼里,新年伊始,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佳节良辰。新年的主要活动是行朝贺礼、祭祖、拜年等活动。

  朝贺礼始于西汉。自从叔孙通制定礼仪之后,无论是皇帝,还是有识之士,无不重视朝贺礼,尤其是元旦的朝贺礼。东汉时,每逢元旦佳节,京城更是车水马龙,如同闹市。元旦黎明时,夜漏未到七刻,各级官吏,上自诸侯、三公九卿,下至四百石的小吏,都要来给皇帝行贺年之礼。一个个华衣鲜服,高冠博带,聚在宫前。皇帝也兴致勃勃地来到德阳殿接受群臣的朝贺。这次朝贺因为是在正月正日,所以也叫“正朝”。汉代制度,群臣入宫拜年时,公侯要奉送玉璧,俸禄二千石的官员送羔,千石、六百石的官吏送雁,四百石以下的小官送雉,以作拜年之礼。皇帝也要设宴款待群臣,二千石以上的官员都可以上殿,在御前举觞敬酒呼万岁。在锣鼓弦乐声中,君臣饮宴欢度佳节。在元旦君臣宴乐之时,皇帝借机考查臣僚学问,《后汉书·戴凭传》记载,大经学家戴凭为侍中时,正旦朝贺,皇帝为百官赐宴,并令通经史者互相考辩诘难,如有解释经义不通者,夺席而起,让座给通者。戴凭以他渊博的经学知识连连获胜,连坐五十余席,以致当时京师中传为佳话“解经不穷戴侍中”。

  隋唐时代,天下一统,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元旦朝会之俗在帝京自然成了旷代盛举。唐代皇帝元旦不仅要受本朝百官朝贺,而且来自远方的少数民族和附属国的首领及使臣也来奉礼恭贺,以至于驰道冠盖相望,羽旄飞驰;朝堂大殿钟鼓喧天,丝竹震耳。和除夕一样,唐代元旦宫廷礼俗与风俗互相渗透。据《唐诗纪事》景龙四年(710)正月朔,唐睿宗赐群臣柏叶,这是饮椒柏酒的风俗在宫廷礼俗中的反映。

  元日,汉代人人虽然无福聆听火药鞭炮,却在堂阶前用火烧烤竹节,使其噼噼叭叭发出巨大的响声。据《神异经》等载,时人放爆竹是为了“避山臊恶鬼”。所以每逢新年来临时都要放爆竹。爆竹声声震耳,响彻四面八方,既能驱鬼,又为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

  放完爆竹,家长率妻子去祭祖,然后一家不分尊卑老幼,团聚一起饮椒柏酒。汉人说,椒是玉衡星的精灵,吃了使人年轻耐老,柏是一种仙药,吃了能免除百病。饮椒柏酒,是预祝在新的一年中,人人身体健康。饮完椒柏酒还要喝桃汤,桃汤是取桃之叶、枝、茎三者煮沸而成,据说可以压邪气,制服百鬼。

  隋唐时代,元旦节日风俗比汉代更为隆重。像元日放爆竹、杀羊?鸡、桃符悬苇、都列入礼仪制度。节日辟鬼的迷信,汉代以后也有所发展。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据说,这是沿袭道教陈规。道教称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合称“三元”。其实,上元节的起源却在道教之前。

  “一年明月打头圆”,正月十五日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代把夜称宵,所以“上元节”又叫“元宵节”。其起源于汉武帝祭太一神。汉武帝时,亳人谬忌奏请祀“泰一”神。从黄昏开始,通宵达旦用盛大的灯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之上,从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到了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蔡忄音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西域记》称印度摩喝?国正月十五日僧徒俗众云集,观佛舍利放光雨花,认为是上元天官赐福的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从此可以推知,正月十五放灯火之俗始于汉武帝祀太一神,主要在皇宫举行。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印习俗互相融合,流传到民间。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辉煌,昼夜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挂灯。这既有祭太一神的旧说,又含有燃灯礼佛的虔诚,原有的神仙术与佛教礼仪结合,形成了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这个习俗经官方的倡导而开始流行,并在这一夜取消宵禁制度,允许士民踏月观灯。

  到隋代,开国之君隋文帝提倡节俭治国,对元宵节民间大闹灯火禁止颇严。而他儿子隋炀帝却与他相反,在元宵节大肆铺张,大业六年(610)正月,因西域少数民族首领云集洛阳,隋炀帝调集民间艺人进城,于正月十五日在洛阳皇城端门外端门街,表演盛大的百戏。从此一扫汉代敬神礼佛的节日观念,而开元宵行乐之端。精彩的百戏歌舞中既有传统的百兽舞、五禽戏,又有少数民族的艺术表演。“羌笛陇头吟,胡舞龟兹曲。”隋炀帝这位浪荡天子乐陶陶地带着他的成群妃嫔登楼观灯。从此以后,每逢正月十五,就要举行大型的乐舞会演。《隋书·音乐志》记载:“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至晦(正月三十日)而罢。”

  唐代宵禁虽严,但元宵节前后几日内,却特许弛禁,放三夜花灯,称之“放夜”。当此之时,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不走出坊门,夜游观赏那争奇斗艳的各式花灯,以致车不能掉头,人难以转身。

  唐代出现这种灯节盛况,与当时生产力发达、社会富庶是分不开的,加上统治者的提倡,更使元宵节盛况空前。唐初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对元宵放灯尚未大力提倡。此后不久,奢侈之风大开。睿宗先天二年(713)正月十五、十六、十七日,在安福门外作一巨型灯轮,高达二十丈,上边缠绕五颜六色的丝绸锦缎,用黄金白银作装饰,灯轮悬挂花灯五万盏,如同五彩缤纷、霞光万道的花树一般。同时,让宫女数千人在灯轮下轻歌曼舞。还从长安万年县简选少女妇人千余人,在灯轮下踏歌三日。唐玄宗时,南方工匠毛顺,善于巧思设计,以缯彩结为灯楼,广达二十间,高达一百五十尺,灯楼上悬挂着珠玉、金银穗,微风吹来,金玉铮铮作响。灯上又绘龙凤虎豹,作腾跃之状,栩栩如生。除灯楼之外,唐玄宗还在东都“大陈灯影,设庭燎,自禁中至于殿廷,皆设蜡炬连属不绝”!既然皇帝提倡,就会上行下效,皇亲国戚也竞相夸富斗奇,灯火设计,各尽巧思。民间花灯也是花样层出不穷,长安城中彻夜辉煌如昼。在唐代,不仅京师长安、东都洛阳元宵节十分热闹,全国城乡也都很隆重。羊士谔《上元日观州民燃灯张乐》写道:“山郭通衢隘,瑶坛紫府深。灯花助春意,舞绶识欢心。”看来州县山区也是如此。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源于祀太一神的元宵节,到了唐代便成了举国欢庆的日子,昔日的宗教色彩淡化了。

  二、清明节

  扫墓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我国的传统习俗中最受重视的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按公历来说,它在每年的四月五日前后,在农历上则是三月上半月的节气。从节气来讲,清明是我国历法中特有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注入了其他一系列活动,于是形成了清明节日。

  清明节的重要活动是扫墓祭祖。秦汉时代,扫墓风俗注入了礼的内容。《后汉书·明帝纪》注引《汉官仪》云:“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诸陵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三伏、社、腊及四时上饭。”唐代,拜扫之风在达官显贵和庶民百姓间都已十分盛行,并且将拜扫的日期定为寒食节。据《旧唐书·玄宗纪》载,寒食节上墓拜扫,礼经无文,但近代相沿,积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节无不祭扫。鉴于此俗已久,唐玄宗遂于开元二十年(732)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自此,寒食扫墓以诏令形式正式确定下来,并索性列入五礼之中。每逢清明节到来,“田野道路,士女遍满,卑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扫墓成了最重要的社会风尚。值得注意的是,寒食节与清明节本为两个节日,但就扫墓而言,到唐代已合二为一了。

  禁火魏晋时,寒食节禁火相沿成俗。到了唐代,寒食、清明合二为一,寒食、禁火成为清明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据《癸辛杂识》记载,清明节太学放假三日,武学一日。晋地寒食节禁火尤为严格,升平时要禁火七日,丧乱之世也要禁三日。每年清明节,村社长辈用鸡毛到各家灶灰中去扫掠,如果毛羽稍有焦卷,要罚香纸钱。

  由于禁火,火种大都绝灭,到了清明这一天,又要钻木取火,谓之“新火”。据《辇下岁时记》载,唐代宫廷中每至清明节,尚食内园官小儿都于宫殿前钻榆取火,先得火者皇帝要赐绢三匹,金碗一口。由于钻木取火较难,所以皇帝每在清明节将钻取的榆柳火赐给近侍大臣,以示宠幸。

  当然,在清明节能得到皇帝赐新火恩泽的毕竟是少数达官贵戚,因此,获得皇帝所赐新火的达官显贵就引以为荣,火种既传,将传火的柳条还插于门前,以炫耀于人。后人争相仿效,相沿成俗,所以到了五代,江淮间寒食节家家杨柳插门。

  踏青、娱乐清明之日,时值春回大地,草木皆绿,自然界处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因此,人们在扫墓的同时,又举行踏青郊游、荡秋千、击鞠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使节日充满了春天的欢乐。

  当时,除了踏青郊游外,还有许多体育活动。首先是荡秋千。秋千是一项从春秋以来流传不衰的游戏娱乐活动。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年间,每到寒食清明节来临,宫中都要竖立起秋千架,令嫔妃宫女们尽情玩乐。长安市民竞相仿效,风靡一时。荡秋千不仅是戏乐,而且还常常互比高低,更有一番动人情景。唐代清明活动的另一项是击鞠。击鞠即马球活动,史书又称为“击鞠”或“打?”。击鞠活动,通常认为起源于波斯,唐代经西域传入我国;亦有人认为起源于我国西藏,经长安传入波斯。其实,马球运动源于我国中原地区,至迟魏晋时代已出现,曹植的《名都赋》中就有“连翩击鞠壤,巧捷唯万端”之句。只是由于魏晋南北朝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此游戏一度中衰。到了隋唐之际,因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马球运动得到了复苏。不但笔记、野史、小说中有许多击鞠活动的描述,就是正史中也不乏记载。到唐中宗景龙二年(708)“上(中宗李显)好击球,由是风俗相尚。驸马武崇训、杨慎交洒油以筑?场。”击球活动盛极一时。后来李隆基即位,击球活动风靡全国,而李隆基的球艺誉满海内。从此后,唐代国君大都爱好打球,穆宗、敬宗以及唐末的昭宗都是球迷,唐僖宗更以球艺自诩:“朕若应击球进士举,须为状元。”当时,无论是宫廷、京城还是军营,大都有许多球场。1956年在西安大明宫遗址中出土了一石碑,上刻“含光殿及球场”“大唐大和辛亥岁乙未月建”字样。证明当时修宫殿时已修了球场。1971年陕西章怀太子墓中出土了一幅打马球的壁画,画面上就有击球的生动场面。那奔驰的骏马及手执一头弯曲的球杖的骑手们,在球场上追逐马球的神态栩栩如生,为我们了解这一活动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三、端午节

  寻秘溯源旧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古代“午”与“五”同音,所以端午又称“端五”“重午”

  或“重五”。五月五日古人又有以兰草汤沐浴的习俗,所以又叫“浴兰节”。道教又称此日为“地腊节”。唐宋时此日午时为“天中节”,所以它又称“端阳”“午节”。

  一般地讲,关于端午节起源有四说;一是起源于纪念屈原;二是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三是起源于恶日;四是源于夏至。从中国节日风俗发展过程来看,以上诸家观点皆有一定道理。

  端午节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随着历史发展又注入新的内容。龙舟竞渡起源于南方,把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起源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风尚,附会以纪念屈原逝世而最后形成。

  端午节最重要活动是龙舟竞渡,但龙舟竞渡在屈原之前已存在。屈原在《楚辞·涉江》中就有“乘?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屈原所乘的这种狭长而轻小的?船实质上也就是当时一种竞渡所用的船。这种众桨齐划的轻快小船正是竞渡风俗的一种反映。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论文中考证认为,古代的越民族以龙为图腾,为表示他们是“龙子”的身份,每年在五月五日这一天,有一项活动便是在急鼓声中划龙形独木船作竞渡的游戏,绘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这便是竞渡习俗的由来,此说颇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龙舟竞渡作为水上的竞技活动不仅仅是越人的习俗,其他民族也有此俗。1935年在河南汲县山彪镇战国墓葬中出土的鉴,1965年在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时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上,都有竞龙舟的图案。

  当南方进行龙图腾祭祀之时,北方却把五月五日当作“恶月”“恶日”进行驱邪辟恶之日,从战国到秦汉都如此。《风俗通》载:“俗云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房,令人头秃”。不但此恶月万事不吉利,甚至连五月五日所生之子也视为不祥之物。

  秦汉时代,由于国家统一,南北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从而使风俗习惯相互渗透,端午节就在南北风俗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辟恶求祥、吃粽子等习俗。

  辟恶求祥端午节风俗在两汉时代主要是辟恶。其法用青、赤、黄、白、黑等五彩丝线合成细索,系于臂上,称为“长命缕”,或称“续命缕”“五色缕”“朱索”等,据说用它可以驱瘟病、除邪、止恶气。《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汉代五月五日时,“以朱索五色为门户饰,以止恶气。”因此,端午作为恶月恶日,并无节日的情趣,而是以驱邪辟恶为主。用五色缕、五色桃符也与阴阳五行学说有关。五色丝缕、五色桃印看来虽小,却有驱鬼辟恶的神奇力量。

  此外,还有吃粽子的习俗。粽子又叫“角黍”,据《风俗通》记载,在节日前一天,用菰芦叶裹黏米,以醇浓灰汁煮熟,于端午节吃。当初,吃粽子并无特殊的纪念意义,只是当作一种时令食品而已。俗有“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之谚,意思是粽子一出现,岁序便转入夏季。

  龙舟竞渡隋唐时代,端午节在形式上都继承了前朝,但从性质上讲,原来有特定意义的节日活动,到此大多演变为娱乐活动。昔日的“恶日”已不恶,逢凶化吉,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在诸多端午习俗中,龙舟竞渡尤其值得称道。龙舟竞渡时,箫管奏鸣古老的祭祀乐章,船夫唱起高亢激越的船歌、乐声、歌声、桨声、水波声合奏出一曲壮阔的交响乐。描写唐代龙舟竞渡以张建封《竞渡歌》最为生动:“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抡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疮眉血首争不定,输案一明心似烧。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互来往。……”通过这首《竞渡歌》得知,竞渡时两岸仕女如云,罗衣成群,银钗映日,观者如堵。这里绘声绘色描述了双龙竞渡,激烈场面更是惊心动魄。

  四、中秋节

  探幽溯源月到中秋分外明。在我国传统的节日中,没有一个节日如“中秋节”那么富有诗情画意。中秋节起源与古代秋祀、拜月习俗有关。古代已有秋天祭月的礼仪。到了汉魏以后,由祭月、拜月逐步衍化出赏月、咏月之风。但这些习俗并不局限于某一日,所以未能形成节日。到了唐代,人们中秋赏月已约定成俗。诗人欧阳詹《玩月诗》序中就认为冬天赏月因繁霜大寒,清冷彻骨;而夏天又多雨,云蒸雾蔽,有损月辉;惟有秋天空气清爽,为赏月最佳时令。中秋节也成了中国人非常喜爱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主要活动内容是赏月、拜月,所以又称中秋节为“月节”或“月夕”,唐代还有“端正月”之名。

  夜游月宫唐玄宗中秋赏月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是他夜游月宫的故事。据《龙城录》记载,开元六年(718),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天师作起法术,三人一起步上云霄,漫游月宫。后来,唐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舞,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尽管这些神话是编造出来的,但是反映出唐玄宗时宫廷确实十分崇尚中秋赏月的风俗活动。白居易《长恨歌》中讲:“渔阳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李约《过华清宫》诗更直接写道:“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王辇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此诗把安史之乱的祸因直接归罪于《霓裳羽衣曲》,未免夸大其词了。但是,唐玄宗晚年好游乐,溺于声色,疏于朝政,确是导致安史之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赏月、拜月中秋月圆照九州,宫中唐玄宗俄而修赏月台,俄而神游月宫,而平民百姓的赏月、拜月活动却更为丰富多彩。有的诗人文友,三五相聚,登楼赏月赋诗抒怀;有的寻找江河湖水,静坐一叶扁舟,以观皎洁月辉,俯视粼粼水波,银光月影,兴味盎然;有的则入寺道院清静之地,或直上高峰赏月,万里寥廓,江天如水,月光似淡淡的水墨画屏,更别有一番情趣。一次,诗人裴夷直同白居易中秋夜荡舟洛阳,载酒玩月,兴酣之际,当即赋诗道:“清洛半秋悬璧月,彩船当夕泛银河。……须知天地为炉意,尽取黄金铸成波。”在月光下,江水荡起金黄色波涛,这不正是天地为炉,以金铸波之意吗?

  唐代中秋节,除了赏月、拜月、玩月等风俗外,还有吃月饼的习俗。《洛中见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味极美。他听说新科进士在曲江开宴,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上月饼赏赐给他们,这是月饼初见的记载。自唐以降,吃月饼习俗传承不绝。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从日记到作文
6西安古镇
7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8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建国以来刘志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收录对刘志丹同志的研究文章,包括《论刘志丹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刘志丹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刘志丹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贡献》、《共产党人的楷模》、《刘志丹在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