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论齐文化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宣兆琦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从而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然而,近代社会的中国却大大落后于西方社会了。落后就要挨打。因而,自1840年爆发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起,中国便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中华民族开始了长达百余年的战争失败后的被迫割地、赔款、开商埠的屈辱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从而进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运动的新时期。在这场伟大的民族复兴中,齐文化发挥了并且必将继续发挥其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这一问题,敬请方家正之。



文化不只作为一个符号象征,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民族的最重要的标识,更重要的在于: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一个民族联系的纽带,文化是一个民族动力的源泉。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指引着民族前进的方向,决定着民族的未来。因而,一个民族的复兴首先应是文化的复兴。

当代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那么怎样才能完成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呢?江泽民同志说:“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又说:“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扬。”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当代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应该而且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渊源于炎帝文化、东夷文化和姬周文化的齐文化,初步形成于公元前11世纪初叶的姜太公封齐建国,历经西周、春秋、战国、嬴秦,结束于西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以降,齐文化与鲁文化融合,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影响中国中古社会达二千年之久。由此可知,齐文化不仅是我国一支优秀的传统地或文化,而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来源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齐文化不仅在中华传统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当代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伟大运动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试举几例以证之。

其一,齐文化的变革精神。《管子·内业》说:“一物能化谓之神,一事能变谓之智。”《心术下》说:“一物能变曰精,一事能变曰智。”《正世》进一步明确指出:“古之所谓明君者,非一君也。其设赏有薄有厚,其立禁有轻有重,迹行不必同,非故相反也,皆随时而变,因俗而动。”“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齐文化的这种变革精神外化在齐人的行为上,则表现为齐国历史上产生了三次伟大的变革运动。

齐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变革发生在西周初叶。齐国的开国君主姜太公在封齐伊始,就以超凡的智慧和惊人的魄力,把殷商时代的东方习俗与姬周集团政风礼制相结合,制订了“因其俗,简其礼”,“尊贤智,尚有功”,“劝女工,极技巧”,“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基本国策和相关措施,从而完成了对夷俗和周礼的第一次改造。

齐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变革发生在春秋的中前期。伟大的改革家管仲,在齐桓公小白的信用和支持下,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全方位的系统而深刻的变革。

齐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变革发生在战国初期。“一鸣惊人”的齐威王在邹忌的辅佐下,厉行法治,重赏严罚,国内震惧,人人不敢饰非,个个恪尽职守。齐威王又悬赏纳谏,兴利除弊。结果齐国大治。

实践证明,齐国历史上的每次变革都为其生命机体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新的活力,使齐国一步步地成为大国、富国和强国,完成了霸业、王业和帝业,书写了一篇篇以变革求生存、谋发展的华章。

其二,齐文化的开放精神。齐文化的开放性,首先表现在经济上的对外开放。齐国建国伊始所面对的具体情况是:人少,地狭,土壤碱化,五谷不生;近海,有鱼盐之利;多山,拥桑麻之饶;地处交通要道,商旅往来频繁等。这些都为齐国的对外开放提出了强烈的要求,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姜太公从立国那天起,就没有自我封闭起来,而是把视野拓展得很宽很宽,把目光投得极远极远,将齐国以外的广大地区都纳入本国经济发展体系之中,积极推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从而奠定了齐国开放的经济模式。管仲执政期间,不仅继承了姜太公这一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而且给这一政策注入了更大的活力。他积极地利用本国的有利条件发展对外贸易。在外贸工作中,管仲有一个著名的论点和指导思想,那就是“天下之宝,壹为我用。善者用非有,使非人。”《管子·地数》。意思是说:一个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仅能使天下的宝物都为我所有,为我所用,而且还能使外国人、外国货物为我所有,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天下之宝壹为我用”的目的。否则,“为国不能来天下之财,致天下之民,则国不可成。”《管子·轻重甲》。战国时期,齐国的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齐都临淄成为当时商贾云集的海内一大都会。不仅如此,齐文化的开放性还表现在思想和用人路线的对外开放。《管子·牧民》说:“毋曰不同生(姓),远者不听;毋曰不同乡,远者不行;毋曰不同国,远者不从。如地如天,何私何亲;如月如日,唯君之节。”齐人正是以如地如天、如月如日的博大胸怀,以超越宗族、乡里和国度的开放精神,海纳百川,揽天下之贤才,成文化之渊薮,这就是战国时期齐都稷下学宫的出现。对此,《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孟子荀卿列传》亦载:“齐王嘉之,自如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览天下诸侯宾客,言齐能致天下贤士也。”由此,稷下学宫成了战国百家争鸣的场所,稷下之学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不可企及的高峰。

其三,齐文化的民本思想。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萌芽于殷末周初。当时的统治者及思想家鉴于民众在殷灭周兴、天下更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深化了对民心向背和民众力量的认识,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敬德保民”《尚书·康诰》,“民惟邦本,本固国宁”《尚书·五子之歌》。等观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加剧,民众地位提升,民众在国家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日渐突显,因而民本思想在当时的思想界发出一道灿烂夺目的光芒来。春秋首霸之辅、齐国贤相管仲无疑是当时民本思想家的杰出代表。《管子·霸形》说:“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又说:“齐国百姓,公之本也。”《管子·小匡》复说:“士、农、工、商,国之石民。”在春秋中前期,管仲能够提出“人本”、“民本”主张,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正是在“人本”“民本”思想的支配下,管仲在政治实践中提出了利民、富民、惠民和政顺民心的一系列主张和措施。关于利民,《管子·版法解》说:“众者爱之则亲,利之则至。故明君设利以致之,明爱以亲之。徒利而不爱,则众至而不亲;徒爱而不利,则众亲而不至。”《管子·五辅》又说:“得民之道,莫如利之。”关于富民,《管子·治国》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关于惠民,管仲主张对老、幼、病、残等“行九惠之教”。更难能可贵的是,管仲提出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的至理名言。并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提出了从民“四欲”,去民“四恶”的主张。《管子·牧民》说:“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来;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因而要求执政者尽可能满足人民谋求生存的愿望和要求,多给人民以实惠。只有做到爱民、利民、富民、惠民,政顺民心,令合民意,才能实现政通人和、长治久安的政治目的。

齐文化中还有诸如务实精神、兼容精神、智谋精神等丰富的优秀成分,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仅此,以一斑窥豹,便可足见齐文化对当今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一句话,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所具有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了!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就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要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要抓紧时机,加快发展,……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这就告诉我们:大力发展经济既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又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内核。

进入21世纪以后,文化观念和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看清这么一个道理:经济与文化血脉相连,企业发展要讲企业文化,地方经济发展离不开地方文化,文化也是生产力,今天的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事业,而且还是一种产业,文化产业化早已拉开了帷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包括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在内的各类文化产业正在全面融入社会生活,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既然文化正在产业化,既然新经济模式中的“人才经济”、“注意力经济”与“创造力经济”三种形态共通的地方在于,给人或物以及人的活动增加智慧和魅力变得异常重要,而“文化力”正是其动力之源,那么文化与经济便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不可分离。也可以说文化即经济,经济即文化,文化经济时代已经悄然到来。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齐文化产业为当代中华民族的复兴,从经济层面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仅以齐文化旅游业为例来讨论这一问题。

如众周知,旅游业是朝阳产业。进入21世纪以后,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旅游业大有发展为主导产业或者主干产业的趋势。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增强综合国力和振兴中华民族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东是一个旅游大省。齐文化旅游是山东五大旅游区之一。淄博市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而齐文化旅游则是淄博市旅游业的龙头。以齐都临淄而论,目前已建成的旅游景点就有:齐国历史博物馆、东周殉马坑馆、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管仲纪念馆、世界足球博物馆、临淄石刻博物馆、贾思勰纪念馆、齐国瓦当艺术馆、姜太公祠、丘穆公祠、齐园等,形成了以博物馆群为特色的齐文化旅游中心区。此外,在山东省境内建成的齐文化旅游景点或景区还有:滨州市惠民县的孙子兵法城、东营市广饶县的孙武纪念馆、青岛市胶南的田横岛景区、烟台市龙口的徐福旅游中心、临沂市郯城县的马陵古战场旅游点、聊城市莘县的马陵之战纪念馆、初步形成的齐长城旅游线等。这些众多的齐文化旅游景点或景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运营,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重大的影响,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升齐文化旅游的品位,扩大齐文化旅游的影响,打造齐文化旅游之都,齐文化发祥地临淄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两届国际齐文化旅游节。

2004年9月,在认真研究各地节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临淄区依托齐文化,以“一人一球”为主线,紧紧抓住姜太公这个齐文化的代表人物和“足球起源地”这个黄金品牌,成功举办了以“文化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为宗旨的首届国际齐文化旅游节。

旅游节期间,临淄区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充分展示齐文化底蕴的活动,让中外来宾“领略齐文化遗产、感受齐故都风情”。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和姜、丘(邱)氏后裔7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和祭姜大典。央视精品栏目《同一首歌》的加盟和“世界足球起源地”的成功确认,使整个节庆活动成为彰显齐文化魅力的亮点。

旅游节期间,聪明的临淄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为齐文化旅游节注入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大众化的内容。推出的“一元钱游景点活动”,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使各文化旅游景点游人如织。两天内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仅齐文化书画展和瓦当艺术展就接待游客6000人次,整个齐文化旅游节期间共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不仅人气旺盛,而且取得了可观的旅游收入,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和积极支持。

2005年9月12日,第二届国际齐文化旅游节在齐都临淄再次开幕。本届旅游节包括临淄足球博物馆揭牌及“魅力临淄”国际摄影大赛、民间祭奠姜太公、第六届国际齐文化学术研讨会、经贸洽谈会、一元钱游景点、齐文化形象大使评选等活动。

第二届国际齐文化旅游节历时五天落下帷幕。期间,经贸招商洽谈会暨签约仪式邀请到来自韩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印度等10多个国家的客商代表,姜氏、邱氏宗亲会代表以及国内10多个省市的客商代表,共计200余人。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共达成签约项目60个,总投资50.6亿元,其中外来资金44.9亿元,境外资金1.72亿美元;签订合同项目33个,总投资31亿元,其中外来资金27.3亿元,境外资金1.4亿美元。同时还吸引海内外游客33万人,比2004年增长10%,旅游收入1.37亿元。

在签约的投资合同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有七个,总投资19.66亿元,占合同投资总额的63.4%。仅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齐鲁化学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就达五亿元。另外,本届旅游节还以“姜太公”这一临淄独一无二的文化品牌为纽带,吸引前来祭祖的海外姜氏后裔1500余人,并与中华邱氏宗亲会(姜姓的一个分支)达成意向,在齐鲁化学工业区内建立专门园区,由姜氏后裔按照化工区的产业政策和园区规划,负责引进外商进行成片开发,建设姜太公后裔工业园。

为把旅游节办得有声有色,临淄区以开放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引入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办节机制,确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协办、市场化运作”的办节思路,通过启动民资、吸引外资,投入社会事业领域。齐都文化体育城、姜太公广场等项目的建设和改造全靠市场化运作。同时,把各项活动的冠名权、承办权和各种宣传机会推向市场,筹集社会资金230多万元,基本上保证了办节的需要,闯出了一条“以节养节”的市场化运作新路子。

连续两年举办的两届国际齐文化旅游节,向中外宾朋集中展示了临淄厚实的文化基础、良好的城市环境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彰显临淄千年古都风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活动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齐文化旅游之外,其他的齐文化产业,如齐文化礼品业、齐文化出版业、齐文化影视业、齐文化特色的餐饮业、齐文化娱乐业、齐文化演出业、以蹴鞠为载体的齐文化体育业等,无不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总之,齐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山东尤其是淄博的国际知名度,促进了山东尤其是淄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且也必将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良好的国际环境,离不开国际友人的支持和全球华人、华侨的参与,而齐文化恰恰可以作为沟通国际社会的渠道和联络全球华人、华侨的纽带和桥梁。关于这一问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其一,齐文化学术交流活动,联络了国际友人,团结了海外华人、华侨,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一支重要力量。齐文化历史上对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以及其他国家与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齐文化的丰富内涵、优秀品质和精神,对当今世界产生了无穷的魅力。因而,齐文化为众多的海外学者和有关人士所喜爱、所关注。他们学习齐文化,研究齐文化,传播齐文化,使齐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从而使齐文化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运动中、为取得良好的国际环境和海外华人、华侨以及国际友人的认同与支持做出了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齐文化领域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近20次,其他形式的学术交流和姜氏后裔寻根祭祖活动更加频繁。正是在齐文化的学术交流中,在姜氏后裔寻根祭祖活动中,加强了我国与国际友人和台湾地区、海外华人、华侨的密切联系,并且取得了他们对中华民族复兴的认知和支持。

比如,韩国学者、韩中哲学会会长、东国大学哲学教授金弼洙博士在第五届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期间说,他最初是研究周易的,来中国访问已经25次了。三年前,韩国政府看到《管子》一书中的诸多精辟论述,对当今社会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性,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外交等各个领域的问题,都能从这本书中寻到很多有益的启示,特别是眼下国际上存在的一些棘手问题,也能从这本书中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此,韩国政府向韩国国家研究会提供了4500万韩币,专门用于研究《管子》和此书的翻译出版。他说,齐文化对韩国的影响很大,十几年前,《晏子春秋》的韩语本就在韩国出版了,并且一直是畅销书。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和春秋霸主齐桓公,那更是家喻户晓了。韩国教育代表团到稷下学宫的遗址上建起的稷下中学参观时,还写下了“韩国文化源于稷下学宫”的题词。他还说,韩国和淄博不仅要在文化学术上进行交流,更应该在经济上进行合作。

再如,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朱荣智博士在第五届国际齐文化学术研讨会期间说,文化是我们的根,是一种渊源,在当今社会,全球经济国际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华文明一脉相承。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家争鸣”就发生在淄博,研究和开发齐文化,对当今我们发展经济、提高我们的人文素质是非常有意义的。他说,我们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有古代先贤智慧的积累,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参见《中外专家畅谈齐文化》,《淄博日报》2002年8月9日第六版。

姜太公之后,姜氏已发展出一百多个姓氏,姜氏后裔遍布世界各地。血浓于水,根连着根。临淄早已成为姜氏后裔心目中的圣城,姜太公衣冠冢和依此而建的姜太公祠、丘穆公祠早已成为姜氏后裔寻根祭祖圣地和凝聚族心的基石。因而,齐文化为姜氏后裔所倾情、所苦恋。每年9月的姜太公圣诞日,都会迎来数以千计前来朝拜的姜氏后裔。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作为姜氏后裔,几年前就来临淄拜祭。2005年9月12日,来自韩国、泰国与台湾地区的1500余人姜氏后裔举行了大规模的祭祖活动。第二届国际齐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来自泰国的姜氏后裔合唱的一曲“我的家在哪里?家在中国!”引来全场雷鸣般的掌声。情深谊切,催人泪下。此时此刻,无不深感情感与文化力量的巨大!

其二,世界足球起源地的确认,使齐都临淄成为世界足球爱好者的家园。

2004年6月9日至11日,世界足球起源专家论证会在临淄成功举行。36位国内体育文史专家和齐文化研究专家以古代文献史料和考古学资料为依据,多角度论证了世界足球(即中国古代的蹴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都临淄。7月8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签署意见,同意将该学术成果“公布介绍或使用”。2004年7月15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足球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亚洲足联秘书长维拉潘正式宣布:“国际足联和亚足联已经确认,中国的淄博临淄为世界足球的起源地。”随后,维拉潘以及国家体育总局领导正式向淄博市和临淄区颁发了“足球起源地”的证书和纪念杯。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在随后举行的亚洲杯开幕式上郑重宣布:“我们对足球历史的研究发现:足球,起源于中国一个叫临淄的城市。”

为了进一步弘扬蹴鞠文化,发展足球事业,推动临淄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临淄区委、区政府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基础性工作。一是在2004年成立了足球产业开发办公室,全面负责足球文化、运动及产业的开发工作。开通了蹴鞠网站,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广泛开展足球(蹴鞠)运动的实施意见》,在全区推广普及蹴鞠文化知识。二是集中开展了蹴鞠文化展示。2004年12月9日,组织开展了第十个世界足球日庆祝活动;2005年4月2日,临淄蹴鞠队在国内最高足球赛事——中超联赛开幕式上进行了蹴鞠表演,展现了蹴鞠文化的魅力,彰显了足球起源地风采,赢得了现场四万球迷和场外亿万观众的一致好评;5月29日,组织举行了“中国明星足球队世界足球起源地探源行大型文体活动”。三是以政府和企业共同开发的运作方式与中国美术家协会齐鲁美术馆共同建设目前世界上全面、系统展示足球两千多年发展史和世界足球发展风貌的首家足球博物馆——临淄足球博物馆。

为了进一步向世界强化淄博临淄的足球起源地地位,2005年5月20日,应国际足联邀请,淄博临淄足球起源地代表团赴瑞士参加国际足联百年庆典闭幕式,受到了国际足联及五大洲足联负责人的热烈欢迎。淄博临淄作为足球起源地得到了足球界的广泛认同和称赞,成为此次闭幕式的主角。闭幕式上,放映了介绍足球起源地淄博临淄的电视专题片,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发表了演讲。布拉特说,足球起源地代表团的到来,使国际足联总部的所有人员都十分兴奋。我向淄博临淄表示敬意。他说,足球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运动,是从起源于中国临淄的一项游戏延续而来的。闭幕式后,布拉特主席向淄博临淄颁发了足球起源地认定证书,赠送了百年庆典纪念牌匾。国际足联的全体官员及五大洲的足联负责人为淄博临淄题词和签字留念。本次活动,300多家国内外强势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淄博临淄作为世界足球起源地得到了国际足联的进一步确认和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同。齐都临淄成为世界足球爱好者的家园。

其三,临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功,从而使齐文化成为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临淄是齐国故都,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淄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拥有800余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为临淄留下了浩繁的文物古迹,被誉为宏大的“地下博物馆”。临淄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处(齐国故城、田齐王陵、桐林田旺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处(临淄墓群、后李遗址、董褚遗址、稷山汉墓、大蓬科遗址),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三处,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些齐文化遗产不仅是临淄的,也是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共同珍贵财富。2004年3月25日,随着临淄区文物局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的正式挂牌成立,临淄区以“齐故城”为主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式启动。

“保护世界遗产,促进世界和平”是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的主题。临淄乘着大会的东风,在著名的园林城市苏州一展她的神秘面容,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了她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投资20多万元制作的齐国故城——临淄展览,通过文字、图片、多媒体等手段,向参观者展现了齐国故城、殉马坑、桐林(田旺)遗址、田齐王陵、春秋殉车马、足球起源地等内容,让与会的代表领略了齐文化的博大精深。

2005年4月,临淄区编写的“齐国故城及齐王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文本报送到国家文物局申报世界遗产处,文本受到国家文物局有关人员的好评。4月15日,“齐国故城及齐王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文本论证会在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召开。与会专家给予这个文本充分肯定。目前,临淄区积极争取、主动联系,力争2005年内进入预备清单。最近,临淄区又准备将齐国蹴鞠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临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阶段性成功,大大提高了齐文化的国际化程度,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拓展了国际空间。

总而言之,齐文化精神的弘扬,齐文化产业的开发,齐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是在新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运动中进行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了一股活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并且必将继续发挥其积极的推动作用。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9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10绿眼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

  • 绝对权力

    作者:周梅森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李东方临危受命,出任某省会城市市委书记,被迫面对着几届前任留下的一堆垃圾政绩工程和一团乱麻的腐败局面。火炭落到自己脚上,李东方知道疼了,于是绝地反击,顶着各种压力,收拾残局,前任们的垃圾政绩和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