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赵衰:晋国的“冬日之日”

赵衰,字子余,晋献公时即为晋大夫,晋文公重耳早年将他作为老师看待。晋献公晚年逐杀群公子,赵衰因不满朝政,且料晋国必有大乱在后,遂慕名追随重耳至翟,一同流亡十九年,其间积极帮助重耳准备力量,伺机复国。重耳返国即位后,赵衰受上奖,任原大夫。他协助晋文公进行了内政、军事方面的建设整顿,支持晋文公创建霸业,并为国家推荐了一批军事、政治方面的优秀人才。他还兼任过晋国司马、新上军之将等职,晚年帮助晋襄公维持霸业。

赵衰是晋文公身边的重要谋臣,在晋文公流亡期间和创霸期间,他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和恢宏气度,参与了许多重大的具体政治问题的决策和处理,他的个性特色也由之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德才兼备

在晋国诸臣中,赵衰是很有学识的人物。晋文公早年就把他作为老师看待,君臣流亡楚国时,与楚王一块狩猎,忽然山谷中跑出一兽,鼻如象、头似狮、足似虎、尾似牛,刀剑俱不能伤,楚人莫能识之,楚王问重耳说:“公子生长中原,博闻多识,必知此兽之名?”重耳回看赵衰,赵衰上前回答道:“此兽名目‘貘’。”并说出了此兽的特性,楚王又问制服此兽的方法,赵衰告诉他:“鼻孔中有虚窍,可以纯钢之物刺之,或以火灸,立死。”(第三十五回)后用赵衰说的方法去办,果然制服了此兽,楚王亦为赵衰的多识赞赏不已。丰富的学识开阔了赵衰的政治视野,这使他能比其他人对同一问题分析得更准、看得更远些。重耳居齐多年,赵衰首先看到了齐孝公不能继桓公之业而有所作为的情况,提出了另投他国、别作良图的主张。晋怀公子圉刚即位后,赵衰对秦穆公讲:“君若庇荫重耳,幸速图之!若待子圉改元告庙,君臣之分已定,恐动摇不易也。”(第三十六回)他主张乘晋怀公立国未稳而伐之,秦穆公非常赞成他的分析,派兵送重耳返国,晋军果然土崩瓦解。

赵衰投身于协助晋文公复国创霸的政治事业,他考虑事情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着眼。重耳一行流亡秦国时,秦穆公意欲将女儿怀嬴嫁给重耳,怀嬴原是晋怀公子圉为质于秦时的配偶,子圉又是重耳的侄子,重耳考虑到这一层关系,准备推辞,赵衰对重耳说:“吾闻怀嬴美而才,秦君及夫人之所爱也。不纳秦女,无以结秦欢。无以结秦欢,而欲用秦之力,必不可得也。公子其勿辞!”

(第三十五回)见重耳还是下不了决心,赵衰二次对重耳讲:“方夺其国,何有于妻?成大事而惜小节,后悔何及?”赵衰从政治、外交的角度考虑这则婚事,说服重耳。婚后,重耳喜出望外,秦穆公也更为关心重耳的复国问题,最终扶持重耳为君。

围阳樊,尽屠其民矣!原人非常害怕,发誓死守原城以拒晋兵。

晋兵围原后,赵衰对文公讲:“民所以不服晋者,不信故也。君示之以信,将不攻而下矣。”(第三十八回)并让文公下了三日攻不下原城即当撤军的命令,最终以示信的手段降服了原人。不久,文公根据他的建议将军队扩为三军,文公问道:“三军既作,遂可用否?”他回答说:“未也。民未知礼,虽聚而易散。君盍大蒐以示之礼,使民知卑尊长幼之序,动亲上死长之心,然后可用。”(第三十九回)他不仅将贯彻礼仪精神看作是优化政治影响的手段,而且看作是借以提高军事战斗力的途径。

晋文公为了粉碎一次政变阴谋曾秘密出国,政变事发后,一些大臣要率兵去追杀叛乱分子,赵衰坚决地表示:“甲兵,国家大权,主公不在,谁敢擅动。”(第三十六回)提出了严守都城,以待消息的方针,文公离国前料定赵衰必能料理国中之事,赵衰果然不负君望,在关键时候表现了冷静的态度和理智的判断,极大地稳定了形势。

赵衰还为晋文公联络和安排了两次大规模的会盟,第一次,在城濮之战后,他选定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晋文公率众诸侯会盟,周王亲来参加,命晋文公为盟主。第二次,安排周王以巡猎的名义驾临河阳(今河南孟县西),晋文公以盟主的身份率众诸侯展觐,一共十路诸侯,规模更大。两次会盟把晋文公的霸业和政治声誉推到了高峰。赵衰以他的政治活动推进和兴旺了晋国的事业。

惟才是举,不以位高压人的敦厚性格

赵衰在劝谏晋文公成婚于怀嬴以结秦欢时说过:“欲人爱己,必先爱人;欲人从己,必先从人。”这实际上是赵衰处世的一条原则,在与人的交往中,赵衰正是一位有气度、有胸怀的敦厚君子,等人主张临城责之,赵衰对他们说:“蛟龙失势,比于蚯蚓。公子且宜含忍,无徒责礼于他人也。”(第三十一回)他从世情的必然性上考虑问题,主张宽容和谅解他人。过五鹿时,他宁可忍饥,也不背君而食飨,重耳为此将壶浆赐他,他加水调之,分给随从众人而食,大家非常感激。重耳被众臣合谋灌醉,拉离齐国,酒醒后他与主谋人狐偃闹翻了脸,赵衰上前劝解说:“今日之事,实出吾等公议,非子犯一人之谋,公子勿错怪也。”(第三十五回)主动为同僚解脱责任。晋文公曾一怒之下,要杀掉大臣魏,他以行军司马的身份反复劝谏,力保魏,使其在城濮之战中立下功劳。

赵衰把这种敦厚处世的态度用于政治活动中,也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晋文公在平息了吕省、郤芮等人的政变阴谋后,准备全部诛杀其党羽,以彻底清除晋惠公、晋怀公的残余势力,赵衰劝谏说:“惠怀以严刻失人心,君宜更之以宽。”(第三十七回)建议颁行大赦令。文公照此办理,经过一番努力,最后才安定了人心,稳定了政局。城濮之战结束后,晋文公准备挥师向郑,以报昔日之仇,郑文公派人前来谢罪请和,文公坚不应允,赵衰劝谏说:“自我出师以来,逐卫君、执曹伯、败楚师,兵威已大震矣,又求多于郑,奈劳师何?君必许之。若郑坚心来归,赦之可也;如其复贰,姑休息数月,讨之未晚。”(第四十一回)他主张对郑观察一段时间,如果郑真心降晋,就应该放弃昔日的仇怨。晋文公采纳了他的主张,一时缓解了郑国的危急。晋襄公执政时,晋国一连在崤山等地三次击败了秦国的侵扰,秦国为了报仇雪耻,经过数年的准备后大举伐晋,晋襄公大集群臣商议出兵拒敌,赵衰提议说:“秦怒已甚,此番起倾国之兵,将致死于我。且其君亲行,不可当也,不如避之,使稍逞其志,可以息两国之争。”(第四十六回)按照赵衰的建议,晋军在城中坚守,不与秦军交战,秦军深入到晋国境内,没有一人一骑迎战,秦军遂至崤山,收殓了昔日阵亡将士的骸骨,赵衰宽以待人,因而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他曾为国家发现和推荐了一批优秀人才,从而保证了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

晋文公扩建三军后想选任军队元帅,征求他的意见,他对文公说:“夫为将者,有勇不如有智,有智不如有学。君如求智勇之将,不患无人。若求有学者,臣所见惟郤榖一人耳……民生以德义为本,兵事以民为本。惟有德义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第三十九回)文公即拜郤榖为元帅。郤榖为帅后,操演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素质,并安排了战胜楚国的战略部署。

郤榖不久病逝,后来文公在城濮之战前察看军容,见其将士用命,进退有节,还感叹说:“此郤榖之遗教也。以此应敌可矣。”三军定帅后,当时文公任命赵衰为下军之将,赵衰推辞说:“臣贞慎不如栾枝,有谋不如先轸,多闻不如胥臣。”(第三十九回)文公于是另作了任命。后来先轸继任元帅,指挥了城濮之战、对秦的崤山之战和后来的讨翟之战,他运筹帷幄,以谋制敌,使晋国取得了一连串重大的军事胜利。栾枝被任命为下军之将,胥臣被任为下军之佐,他们都成了晋国的栋梁之才。

赵衰在晋国资格老、功劳大,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以势压人,他为国家推荐了许多人才,平时总是积极支持他们的工作。城濮之战中,他听从元帅先轸的调遣,战后他以司马的身份斩掉了不服从指挥的名将祁瞒,并号令全军:“今后有违元帅之令者,视此!”(第四十一回)他的所为极大地维护了元帅的威信,从而维护了军纪的威严。

赵衰以他的行为和个性开阔了文公的胸怀,和缓了晋国的内外关系,加深了晋国霸业的根基。后世晋人赞扬他说:“赵衰乃冬日之日。”(第四十八回)可见他在晋国的功德和威望。
更多

编辑推荐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2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3正说明朝十八臣
4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5西安事变实录
6汉武大帝
7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8大唐空华记
9红墙档案(二)
10红墙档案(三)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