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六、通道转兵,化险为夷

  经过惨烈的湘江战役,中央红军余部疲劳不堪,序列不整,中革军委决定在广西西延(今资源县)地域休整一两天,以便集结部队,继续前进。然后,预定按照原定计划沿着红六军团的前进路线,从大埠头出湖南城步,再去和红二、六军团会合。

  而蒋介石也按照原来的计划,企图将红军歼灭于湘江以西。早在湘江战役进行之前的11 月17 日,蒋介石就发布了所谓《湘水以西地域“剿匪”计划大纲》。其目的十分明确:如果不能在湘江以东全歼红军,下一步就在湘江以西“围剿该匪于黎平锦屏黔阳以东,黔阳武冈宝庆以南,永州桂林以西,龙胜洪州以北地区,以消灭之”,防止中央红军进入贵州,与红四方面军及红二、六军团会合。

  何键身为“追剿军总司令”的湖南军阀,对蒋介石“剿匪”计划作了最坚决的执行。在湘江战役之前,他就在湘西南一带广征民工,在绥宁、靖州、城步、会同一带修成碉堡200余座,构筑4道碉堡封锁线,企图迟滞红军的行动。在红军渡过湘江、集结于西延地区时,何键立即将其所属部队共15个师的兵力重新进行了编组,迅速向新宁、城步、武冈方面转移,以配合桂军,前堵后追,对红军进行合击。桂系也以2 个师的兵力一路赶赴龙胜、西延一带,一路由界首向龙胜进击。同时,蒋介石又急令中央军周浑元纵队从咸水跟踪追击。在各路敌军中,只有奉令在黔东布防的黔军较为薄弱。

  12月4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决定红军“继续西进至通道以南及播扬所、长安堡地域”,准备按原定计划沿着红六军团的前进路线,从大埠头出湖南城步,再去和红二、六军团会合。于是,红军很快进入湘、桂边境的越城岭,开始翻越长征以来最难走的第一座高山——老山界。

  老山界,是越城岭山脉的中段分支,南北长约21 公里,东西宽约6公里,主峰猫儿山,海拔2100多米,是越城岭的最高峰,也是五岭的最高峰。这里,群峰高耸,悬崖峭壁,瀑布飞溅,森林茂密,年平均气温只有9 摄氏度,年降雨量高达2300毫米,雾浓风大,气候瞬息万变,令人望而生畏。

  中革军委第一纵队从塘坊边出发,下午开始翻越老山界。这里靠近主峰猫儿山,山路险陡,到处是悬崖峭壁,而靠几根圆木架成的栈道,没有栏杆,长满青苔,走在上面又滑又晃,使人胆战心惊。除栈道外,还有很多险道。伤病员们都下了担架,由其他同志背着或搀着走。有几匹马踩空了脚,摔下了万丈深渊。但红军以惊人的勇气和毅力,经彻夜行军,终于带着骡马,抬着辎重,胜利通过了老山界。

  12月5日,中央红军兵分3路继续西进:中革军委第一纵队向广西龙胜方向前进;右路红一军团主力及红九军团经大湾河挺进湖南城步,抵达蓬洞乡横路口一带;左路红三军团绕过老山界进至中洞。军委第二纵队脱离红三军团,随第一纵队之后向老山界进军。作为全军后卫的红五、八军团,尚在老山界以西的水埠塘、千家寺、雷霹州一带。此时,桂军第四十三师从司门前方向追来,在民团带领下,经山间小路,突然偷袭红五、八军团指挥机关所在地——千家寺。红军仓促应战,边打边往老山界方向撤退。红五军团第三十八、三十九团被敌截断,后改道突围,归回主力。12 月6 日,红三军团第十八团、红五军团第十四师等沿着先头部队的行军路线进入城步高梅、蓬洞等地。

  12月9日起,中央红军分3路进军通道。9 日,右路的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十五师和红九军团,从城步的长安营经石岩、菁芜州等地到达县溪一带。10 日,左路的红三军团离开广西龙胜,分两路向湖南通道挺进,一路翻过龙坪山进入传素和长安堡;一路经马龙、地阳坪等地进抵播阳。同日,中路的红一军团第一师、军团部离开广西龙胜县,从寨江冲翻越广西壕,经平溪进入流源,再经地阳坪等地向播阳进发。11 日,中革军委一纵队离开龙坪,沿着中路的行军路线进入平溪、雷团等地,到流源一带宿营。同一天,中革军委二纵队离开广南城,经南斜走盘胖翻越凉伞界进入传素,经长安堡到达马龙的辰口宿营。中革军委纵队进抵芙蓉和金殿后,经牙屯堡、地阳坪进入播阳陈团、新团、上寨等地。后卫红五、八军团则沿着红三军团的路线行军。

  在中央红军向通道进军的时候,国民党军把防堵中央红军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作为兵力布置的重点。在这个方向上,摆放了五六倍于红军的兵力。敌以其15 个师的兵力,部署于新宁、城步、绥宁、武冈、靖县、洪江、会同一带,企图把中央红军消灭在去湘西的路上。

  这时,敌“追剿”军主力已分别进到城步、绥宁、靖县、洪江、武冈等地,构筑工事,张网以待。中央红军如果继续北出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就会陷入敌军重围,后果不堪设想。恰在此时,敌军内部发生了争夺贵州的斗争。桂系军阀与广东军阀,因为对蒋介石重兵压境的不信任,加上在鸦片种植和运销方面的共同利害关系,联合向蒋介石提出由两省抽调劲旅,请缨入黔“追剿”红军。老奸巨猾的蒋介石,很快就识破了两广军阀的真实意图,立即命令其嫡系薛岳部兼程进入贵州。这样,蒋介石棋先一着,两广军阀无可奈何。

  敌军内部对贵州的争夺,造成了黔东南的空虚状态,对红军进入贵州十分有利。可是,博古、李德无视敌情的变化,仍然坚持由通道北出湘西,准备率领红军继续往蒋介石布置好的包围圈里钻。如果不改变原定的前进方向,中央红军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在这个危急关头,毛泽东根据敌我双方的军事态势,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北上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立即转向西,争取主动,到敌军兵力比较薄弱的贵州去开辟新的根据地,挽救危局。毛泽东的这一主张无疑是正确的。首先,红军这时已空前减员和极度疲劳,如果北出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就势必与五六倍于己的敌军决战,这对红军十分不利。其次,可以避强击弱争取主动。在各路敌军中,黔军最弱,武器装备差,部队组织纪律涣散。黔军内部派系多,侯之担、犹国材、蒋在珍等部各据一方,矛盾重重,红军可以利用矛盾,各个击破,争取主动。再次,可以打乱敌军围歼红军于去湘西途中的计划,而且可以使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形成鼎足之势,有利于尔后的战略发展。

  此前,毛泽东虽然多次提出建议,但都遭到了博古、李德的拒绝。出于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忠诚,他仍然不失时机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且逐渐得到了王稼祥、张闻天等多数同志的支持。长征初期,毛泽东由于长期患病,体力太弱,与被敌机炸伤的王稼祥一样,坐担架同行。王稼祥当时是中革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是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抓住机会同他一路交谈,坦陈己见,取得了他的支持。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宣传部长洛甫(张闻天),长征前因为不满博古“左”的领导,与其已有过几次公开的冲突,矛盾日渐加深。长征开始后,也同毛泽东、王稼祥一同行军。他们一路交流,思想日益接近,并在政治局内开始了反对李德、博古错误军事领导的斗争。而这时的博古、李德,因湘江战役的失败而垂头丧气,红军的指挥任务已转移到周恩来肩上。周恩来赞同毛泽东的主张。

  12月11日,红军先头部队红一军团第二师占领通道县城。第二天,红一军团主力和红九军团集结通道及其附近地域。红三军团主力进至长安堡地域,红五、八军团由流源、辰口、麻隆塘之线西移;野战司令部、军委纵队到达芙蓉镇。此时,朱德电令红一、三军团分两路入黔,并对入黔路线作了明确的划分,要求红一军团注意集结兵力。

  12月12 日,中共中央负责人在通道境内举行临时紧急会议,李德在《中国纪事》中称它为“飞行会议”。参加会议的成员有博古、周恩来、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和李德等。会议由周恩来主持,讨论战略行动方针问题。李德、博古不顾已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仍坚持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李德还提请大家考虑:“是否可以让那些在平行路线上追击我们的或向西面战略要地急赶的周(浑元)部和其他敌军超过我们,我们自己在他们背后转向北方,与二军团建立联系。”

  毛泽东不同意李德的意见,说明红军主力现时北上湘西,将会陷入敌军重围,后果不堪设想。他又根据破译敌台的电报材料指出:国民党军队正以五六倍于红军的兵力构筑起四道防御碉堡线,张网以待,“请君入瓮”!建议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西进。王稼祥、张闻天在发言中支持毛泽东的主张,周恩来等也赞同这个主张。迫于形势,博古不再固执己见,李德因为自己的意见被否定而提早退出会场。

  会议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通过了西进贵州的主张。通道会议开得十分短促,但却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毛泽东第一次在中央有了发言权,也是他的意见第一次得到了中央多数同志的赞同。

  当天下午7 时半,中革军委向各军团、纵队首长发出了西入贵州的“万万火急”电令:一军团之第二师及九军团应前进至新厂、崖鹰坡,溶洞地域,向靖县派出警戒,向马路口及黎平方向继续派出侦察部队。其第一师如今日已抵洪洲司,则应相机进占黎平,如尚在牙屯堡则应进至洪洲司,向黎平侦察警戒,并须于12 时前全部(离)开牙屯堡。其十五师应进至通道,向绥宁、靖县两方向派出游击部队加强侦察警戒,在十五师先头部队未到达接替任务前,九军团警戒部队不得先撤。三军团明日应以主力进至牙屯堡、团头、头所地域,向林溪、古宜方向游击警戒,其先头团或师应进至播阳所、黄垢地域,侦察部队则前出至贵州境界之江口屯。三军团在长安堡、黄土塘地域应留下后卫部队,向陇城、林溪警戒,以保证主力通过。军委一、二纵队拟进至播阳所以北地域。五、八军团应赶进至土溪、元线地域,并应由双江口不经牙屯堡另找路线西进。

  12月13 日,中央红军在通道境内突然改变行军路线,分两路转兵西进:一路由县溪进入靖县的新厂、平茶,然后分两路向贵州进军;一路由播阳进入贵州洪洲,向黎平挺进。当天21 时半,朱德电令各军团、纵队首长:迅速脱离桂敌,西入贵州,寻求机动,以便转入北上。14 日,中革军委“火急”电令:红二、六军团主力向沅江上游行动,调动和钳制黔阳、芷江、洪江的敌人,并派一支队去桃源活动,钳制和迷惑湘中之敌,以策应中央红军的北上行动。

  通道临时会议的召开,促成了通道转兵,使中央红军暂时摆脱了险境。也为黎平会议的召开与作出正确的决策创造了条件。12月14日,中央红军先锋部队第一、九军团进占黎平,1 6日红军主力进入县城。由于中央红军继续西进的行动,甩开了敌军的围追堵截,红军决定进行短期休整。因为在“通道会议”上的争论并未结束,1 8 日,中央在黎平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正式决定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师,改变了红军前进的方向,是红军战略转变的开始。

  12月19日,中革军委对红军各部队的行动作了新的部署,2 0 日,中央红军离开黎平,分为左右两路纵队,分别由剑河、台拱(今台江县)向黔北遵义方向前进。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占领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老城召开。这次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领导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实际领导地位,正确地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从通道会议到黎平会议,再到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史上的伟大历史转折得以真正完成。这为夺取长征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使中国革命在惊涛骇浪中转危为安。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

  §§第三章 智勇破“重围”——红二、六军团从湖南出发长征

  以红二、六军团为基础组建的红二方面军,是参加长征的三大主力之一。它的长征就是从湖南开始的。1934 年10 月中央红军长征后,在任弼时、贺龙等领导指挥下,红二、六军团发动湘西攻势,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在战略上配合中央红军,与进攻根据地的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英勇顽强的作战,粉碎了敌人的重兵围攻,牵制了追击中央红军的敌人,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的长征,红二、六军团自身也在反“围剿”斗争中得到发展壮大。1935年11月,当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敌人再次向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发动新的更大规模的“围剿”时,红二、六军团作出了突围转移的决策,从湘西出发,迂回湘中,踏上了万里长征的征途。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二)

    作者:关汉卿等  

    经典名著 【已完结】

    关汉卿杂剧的剧场性和语言艺术:1.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 ,聚焦 到主要的戏剧矛盾上,从而迅速引起观众看戏的兴趣。2.很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五)

    作者:关汉卿等  

    经典名著 【已完结】

    关汉卿杂剧的剧场性和语言艺术:1.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 ,聚焦 到主要的戏剧矛盾上,从而迅速引起观众看戏的兴趣。2.很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四)

    作者:关汉卿等  

    经典名著 【已完结】

    关汉卿杂剧的剧场性和语言艺术:1.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 ,聚焦 到主要的戏剧矛盾上,从而迅速引起观众看戏的兴趣。2.很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

  • 贞观政要

    作者:(唐)吴兢撰  

    经典名著 【已完结】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