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长征。10月10日起,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率红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中革军委一、二纵队及中央机关共8.6万余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向西突围转移。
中央红军出发时,组织了十分庞大的中央纵队和后方机关,携带了大量辎重,完全是一支“大搬家”式的队伍;为掩护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行进,几个主力作战兵团完全成了掩护部队,全军以一军团和九军团为左翼,以三军团和八军团为右翼,五军团殿后,作甬道式的前进;加上起初为了隐蔽我军意图,避免敌机侦察轰炸,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夜行军,二是爬大山。队伍整体行进十分缓慢,一天才走十几里或二三十里,有时一夜才翻一个山头。
按 照 计划,中央红军准备转移到以洪江为中心的湖南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重新建立新的根据地。即基本上沿着红六军团走过的行军路线,由赣、粤、湘、桂边境的五岭山脉一直向西行进。因为事先与红军达成了某种默契,粤军陈济棠部为图自保,只顾扼守湘粤边境,防堵中央红军入粤。10月21日,红军顺利突破了国民党在江西西南的安远和信丰间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
10月30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日夜兼程进抵湖南边境,主力部队则兵分3 路,由江西崇义向湖南汝城推进。右路红三、八军团由崇义的文英圩、丰州圩、上堡向汝城的热水、集龙、濠头挺进;中路中革军委纵队和红一军团一部,由崇义的乐洞经汝城的鱼王向大坪、东岭方向前进;左路红一军团一部和红九、五军团,由崇义的聂都沿湘粤边境直取广东城口。中央红军的3 路大军,浩浩荡荡,直插湘粤边境,向湖南挺进。
蒋介石顿时大梦初醒,马上调兵遣将。因为国民党中央军还远在赣江以东的兴国、古龙冈、石城等地,短期内难以赶到湘南和粤北地区。蒋介石急电陈济棠、何键出兵,火速在汝城、仁化、乐昌间,利用湘粤军原在这一线的200余座碉堡阻击红军,设置第二道封锁线,并出动飞机协同作战。但此时,南路军陈济棠部已将其主力撤至大庾、南雄、安远等地,取守势,以防红军进入广东。西路军何键部队正处于分散“清剿”状态,湘中、湘南仅有一些地方武装防守。湘军在汝城只有第六十二师的陶柳团,布防在汝城县东南的土桥到大王山一带;粤军李汉魂、叶肇等部在仁化仅驻守1 个旅,城口只有1 个连;汝城县内各要地、关口,则由地方反动武装胡凤璋部两三百人把守。所以,敌人的第二道防线比较薄弱。为此,湖南省反动政府在湘南各地不分昼夜办理保甲,建筑碉堡,实行所谓“坚守碉堡、清查户口、集中粮食、处理食盐”的坚壁清野政策。
10月30日,红三军团第四师前卫团红十一团,进抵热水附近的大山,俯瞰热水。热水,为江西到湖南的咽喉要道。这里没有正规军,只有民团百余人,连瞭望哨也没有设一个。红十一团抵达热水后,一举歼灭了这股民团,并派1 个营向益将方向警戒,在狐狸集、穿峰坳等处与敌民团交战,以牵制益将之敌。敌见我大军压境,望风而逃。红三、八军团陆续进抵热水。红四师继而攻打汝城县城。因汝城碉堡坚固,军团长彭德怀派给红四师的炮兵部队不能征服,地下作业又无时间,经激战两三日,红军伤亡甚重,未能拿下,遂放弃攻城,改为派一部兵力监视和钳制。同时,红四师派部抢占汝城县土桥、苏仙岭。31 日,红十一团进抵土城,马上抢占了汝城县城以南的制高点——苏仙岭。敌陶柳团和胡凤璋部疯狂反扑。红十一团与敌人展开了苏仙岭的争夺战,多次打垮敌人的冲锋,歼敌一部,击退了敌人的三面围攻,迫使敌人退守县城。中央红军主力相继安全通过。中革军委纵队和红一军团一部从鱼王分别进入东岭和大坪;11月1日,红三军团一部抵集龙,经益将攻占腊岭之芭蕉岭、睦邻隘,进入土桥。11 月2 日,红三军团另一部进入汝城县濠头,湘军第六十二师陶柳团依仗险关、碉堡阻击红军。红军在正面攻击未能奏效的情况下,改为围而不打,成功围 困 濠头,并牵制桂东、田庄之敌。红军主力分两路绕濠头前进。红军在围困濠头时,采用机动灵活的战术,打了好几个漂亮的小仗。尤其是石壁山一战,溃敌一个排,控制了要地。那真是石壁山上降天兵,红军威震敌胆寒。
11月3日至4日,各路红军主力均推进到汝城至广东城口一线。红一军团一部经广东南雄的长江圩抵汝城东岭,与从热水抵三江口的红军会合,攻打城口。敌人固守在沿线数十座碉堡之中。在当地人民群众的协助下,红军沿途摧毁敌人碉堡30余座,并在汝城的城头寨、太来圩、大坪等地重创敌军,歼灭了湘军陶柳团和胡凤璋反动武装各一部。4日,左路的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六团以奔袭、奇取的方式夺取了广东城口,俘守敌100余名,红军还缴获大批弹药和煤油。军委纵队和红军主力相继入湘。至此,中央红军胜利突破了敌人的第二道封锁线。
11 月5 日,红军主力越过封锁线后,乘势向湘南纵深挺进。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以一部兵力监视汝城之敌,主力分3 路纵队,由汝城、城口之间通过第二道封锁线。右路红三、八军团绕过汝城县城,由汝城至大坪间通过,取道太来圩、山田坳、百丈岭、文明司直指宜章;中路军委第一、第二纵队及红五军团和红一军团第一师,由大坪、新桥等地经界头、九峰圩、文明司向宜章进发,红五军团殿后,在延寿、岭秀一带阻击尾追之敌;左路红一军团第二师和红九军团,为掩护中革军委纵队从九峰山以北进军,在广东乐昌九峰山一线防阻粤军,再跨过广东城口沿九峰山脉进入宜章。
汝城县南至粤边几十公里无敌人正规部队守护,为中央红军迅速西进提供了条件。然而,博古、李德等人一味避战,令红一、九、五军团从深山老林、羊肠小道的大王山、小王山、九峰山通过,致使部队拥挤不堪,行动十分缓慢。当时,九峰山为敌人所占据,红一军团要掩护中革军委纵队和红九军团等后续部队从九峰山北安全通过,一方面要控制九峰山制高点,另一方面还要牵制住九峰圩的粤军,防止其占领广东乐昌,威胁中革军委纵队的行进。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经过一天的激战,付出了重大伤亡,才得以完成任务。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团长杨得志作为重要的历史见证人之一,对此记忆犹新。他说:“我们攻一个山头,他们退一个山头。真是一步一个血印从敌人手里夺过来的。”红一、九、五军团在九峰山的受阻,使全军通过第二道封锁线的速度受到很大影响。同时,红军后卫部队也不得不多次被动地与国民党跟踪“追剿”部队恶战。湘军六十二师陶柳团协同胡凤璋匪部,从汝城“进剿”蟠溪铺,追击五里墩至文明司一带尾部红军,并在延寿与红九军团及第十五师接触。粤军余汉谋部第二师(欠教导团)及独立第二旅,经仁化的长江、城口向九峰山一带尾追红军。6日,红五军团在延寿、岭秀等地阻击粤敌李汉魂、余汉谋等部和湘军六十二师一部、胡凤璋匪部。激战数日后击退敌人,歼敌一部,其中毙敌团长、连长各1 名。12 日,粤军叶肇第二师在延寿附近追上红军,双方发生激战,伤亡不小。红五军团在军团长董振堂的率领下,顽强阻击敌人,攻占金狮寨,歼敌一部,完成了掩护中革军委纵队和主力部队通过的任务,1 3 日撤离延寿,追上大部队,经文明司向宜章前进。这样,中央红军在通过敌人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时,不到两百公里的路程,走了十四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