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捐躯沙场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修铜(修铜后改为“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平洲(平洲即平江、浏阳,湖南县名,后来作者改为“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在1927年写的这首词《西江月·秋收起义》,勾勒了湖南秋收起义的情景。

  对于毛泽东来说,秋收起义是他第一次实践他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论。

  不过,毛泽东自知光是依靠农民的长矛、棱镖是难以“出政权”的。他在8月18日的中共湖南省委会议上,便讲得很明确:

  秋收起义的发展,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这是谁都不能否认,但要发动暴动,单靠农民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有一军事的帮助。有一两固兵力,否则终归于失政。暴动的发展是要夺取政权,没有兵力的护卫或去夺取,这是自欺的话。我们党从前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军事,现在应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军事运动,实行在枪杆子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

  毛泽东要寻找枪杆子,要寻找“一两团兵力”,正巧,一支正规军正驻扎在扛西和湖南交界不远处的修水县。遗支正规军是一个警卫团,团长居然是中共党员!正因为这样,毛泽东穿过湖南和江西的边界,朝江西进发,才在半途发生那番“历险记”……

  这个团自武汉来,原本是守卫武汉国民政府的警卫团,可谓精兵,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中共指派了叶挺独立团的一位团参谋长,出任警卫团团长。这位团参谋长既是黄埔军校二期毕业生,又是中共党员,名唤卢德铭。卢德铭成了警卫团团长,便使这个团处于中共领导之下。

  中共在南昌发动“八一”起义时,卢德铭奉命率部开赴南昌,参加起义。当他们从武汉东下到达黄石时,得知起义部队已退出南昌,而九江又被张发奎部队控制,只得率部来到鄂湘赣三省交界的“三不管”的修水县暂且栖驻。这支精兵,马上被正在寻觅“枪杆子”的毛泽东所看中。

  于是,二十二岁的卢德铭被任命为秋收起义总指挥,毛泽东则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卢德铭成了毛泽东最初的战友。

  这个“四川伢于”,在上中学时就读《新青年》,思想日趋进步。十九岁那年,他千里迢迢,去报考黄埔军校。离家时,正值春节,他挥毫写下一副春联,贴在家门两侧:“问客何来想是仙风吹到,留君不住须当明月照归。”

  当他不远千里来到广州,黄埔军校招生考试已过。他求见孙中山。孙中山见他小小年纪,革命愿望如此强烈,便召见他,当场面试,十分满意。这样,孙中山介绍他进入黄埔军校,成了第二期学生。

  在黄埔军校,卢德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毕业后,卢德铭来到中共领导之下的叶挺独立团,担任连长。

  独立团成了北伐先锋,一路过关斩将,屡建奇功。卢德铭从连长升为营长,升为团参谋长。进入武汉后,调任警卫团团长。

  1927年9月9日,作为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在江西修水县渣津宣布:“现在我们起义了!”他领导的警卫团,成为起义部队的第一团。

  第二团由安源工人和醴陵农民组成。

  第三团是由平江、浏阳农民义勇军组成。

  第四团是经过改编的夏斗寅残部。

  宣布秋收起义时,毛泽东正在江西铜鼓县城萧家祠——第三团团部。

  秋收起义最初的行动计划是攻取长沙:一团、四团打平江,二团、三团打浏阳,然后分两路包抄长沙。

  一团、四团在朝平江县城进军途中,四团突然哗变,袭击一团,使进攻平江的计划受挫。二团、三团先克醴陵县城,才占领了两天,不得不在强敌面前退出。改取浏阳县城,占领后陷入重围。

  两路兵马均出师失利,攻打长沙无望,遂退至浏阳文家市。

  9月19日夜,文家市的里仁学校里,像开了锅似的。各路兵马的首脑人物齐聚那儿,前敌委员会会议在书记毛泽东主持下召开。讨论的主题是“向何处去”。

  虽说从9月9日至19日,不过十天光景,毛泽东的头脑变得冷静。原先他受“领袖同志”瞿秋白的影响,以为“中国客观上早已到了1917年”,而秋收起义的受挫,使他清醒,意识到长沙“啃不动”,连醴陵、浏阳这样的县城都“吃不了”。毛泽东审时度势,知道绝不可与强敌硬拼。他在会上提出,向“萍乡方向退却”,以求避开强敌的锋芒,保存自己的实力。

  长沙城内有九千敌军驻守,攻长沙势必败北。

  头脑发热的人,依然在会上嚷嚷:“进攻长沙!进攻长沙!”

  两种意见针锋相对。

  总指挥卢德铭是位精明聪颖的人,他以为毛泽东的话在理,投了赞成票。卢德铭在军队里威信甚高,他倒向毛泽东,使进攻长沙的主张遭到会议的否定。

  翌日,这支打着“中国工农革命军”的队伍,朝江西萍乡方向前进。

  行军的第4日,9月23日清晨,当部队从萍乡东侧的芦溪镇出发不久,突然枪声如同炒豆般响起。

  原来,那是江西军阀朱培德部队的一个特务营和一个保安团,布下了伏击圈。当毛泽东、卢德铭率部进入伏击圈时,一声口令,伏兵倾巢而出。

  在激战中,二十二岁的总指挥卢德铭饮弹而亡。毛泽东痛失他最初的得力战友。卢德铭倘若不是过早地死于非命,定然会成为元帅级的中共军界领袖人物。

  毛泽东幸免于难,且战且走,带领着受惊的队伍绕开萍乡南进……

  毛泽东要把队伍带向何方?

  当革命的“山大王”

  毛泽东胸有成竹:他要把部队带上井冈山!

  井冈山,在中国众多的大山之中,不算出众。可是,在当时的中国,却是具有特殊战略意义的大山。毛泽东选中了井冈山,不能不说是天才的选择!

  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山高林密,翠竹长青,山泉淙淙,地势险峻。它处于两省四县的交界处,两省即湖南、江西,四县即遂川、永新、宁冈,酃县,在那“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年月,交界处最容易求得生存。何况那儿离长沙、武汉、南昌都远,乃穷乡僻壤的所在。

  井冈山最大的优势,在于易守难攻。在崇山峻岭之中,唯有通过五个险峻的哨口,方可上山。守住了哨口,也就守住了大山。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何况井冈山四周,那时没有公路,要想调兵遣将前来攻山,辎重难行,只得靠两条腿和轻武器。

  井冈山的“井”,其实并非水井,而是指天然的泉水。井冈山有“五井”,即大井、中井、小井、上井、下井,乃是山中五口泉水罢了。泉水之处有人家,有“井”也就有村。山上五个小村,就以井命名。山上有一条小溪,叫“井江”,于是山得名“井江山”。又因土语中“江”与“岗”音近,人称“井岗山”。1954年第一批简化汉字把“岗”简化为“冈”,于是今名“井冈山”。

  毛泽东深知当时湘、赣军阀各自为政,他带领兵马朝井冈山进发时,故意走“S”形路线,时而进湖南,时而回江西,在两省交界的夹缝之中钻行,甩掉了尾追的敌军。

  毛泽东此前并未上过井冈山,他怎么会作出如此天才的选择“呢?笔者在井冈山采访时,求教于原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朱本良。据他了解,那是毛泽东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时,在1927年2月20日至23日来到湖南衡山县城,访问过当地的妇女会干部张琼。张琼说起她有个表兄,受国民党追捕,无处可逃,逃进了井冈山。那儿山高皇帝远,国民党鞭长莫及。她的表兄在井冈山上躲了几个月,知道山上的详细情形,知道山上有”山大王“——土匪盘踞。毛泽东很注意张琼提供的信息,从此井冈山存储在他的脑海的”信息库里……

  正因为这样,毛泽东在1927年7月4日的中共中央执委会扩大会议上就提出了“上山”的主张,以为“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

  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谈得更明确,说要“担任土匪工作”。

  也正因为这样,9月19日晚上,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当毛泽东提出放弃进攻长沙的计划,南下萍多,向井冈山进军,便有人说他是想当“山大王”。毛泽东站起来反驳,说了这么一番话:“历代都有‘山大王’。‘山大王’凭借山势,官兵总是没有办法消灭他。如果说我们也要当‘山大王’,那么这个‘山大王’是从未有过的‘山大王’,是共产党领导的,有主义、有政策、有办法、闹革命的‘山大王’。我们不是不想要长沙,而是现在我们的力量太弱,打不了长沙。中国地方大,政治不统一,经济不平衡,我们要找敌人势力晟薄弱的地方去站住脚跟。井冈山就是敌人势力最薄弱的地方。”

  毛泽东从学校里借了一张地图,那罗霄山脉弯得像眉毛,他指着中段的井冈山说t“我们要到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去当‘山大王’!”

  秋收起义之时,四个团有两千多人,一个师的兵力。几次失利,损失了一千多人。毛泽东率部向井冈山前进时,一路上又有不少人开小差。一位营长派人去追逃兵,毛泽东知道了,马上阻止道:“强扭的瓜不甜。他们要走,让他们走。我相信总有一部分人不走,跟我们走到底!”毛泽东甚至提出,给走的士兵发路费,以使他们能够平安回到家乡。

  一位名叫陈三崽的贫苦农民说,家有老母,必须回去照料。离开部队时,领到五元路费。可是,他走了才一天,却又回来了。毛泽东见到他问道:“你怎么又回来啦?”陈三崽诉说了自己离开部队后的遭遇,说是半路上遇见国民党部队,不仅抄走了那五元路费,而且还把他当壮丁抓去当兵。陈三崽说:“我不回家了,家乡也是国民党的天下。我就是回到老家,也无法侍奉老母,也会被抓去当壮丁。我想来想去,还是回自己的部队!”毛泽东表扬了陈三崽。许多思乡之心甚切的士兵,听了陈三崽的话,也打消了回家的念头。

  9月初秋收起义至9月29日,毛泽东带领队伍来到江西永新县三湾村,仔细清点一下人数,尚剩七百多人。

  不过,这七百多人,倒是经历大浪淘沙之后的精兵。那些意志不坚定者,早已在半途散去。

  这七百多人中的精华,是原先的卢德铭手下的警卫团,毕竟是正规军,除了战死者之外,很少有人半途离去。此外,另两部分人则是安源工人和浏阳农民。

  这支七百多人的队伍,成了毛泽东毕生事业的最初基础,成了燎原之火的最初的火星。

  这支队伍的核心,是一批大学生,成了毛泽东手下的骨干。内中有:

  何挺颖,1925年入上海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二十二岁。

  伍中豪,也二十二岁,1922年入北京大学,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

  何长工,二十七岁,1922年留法勤工俭学时加入少年共产党,同年转为中共党员。1924年任中共湖南省委华容地委常委兼军事部长。

  此外,大学生中还有不少英才,如罗荣桓,中山大学学生,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宛希先,黄埔军校毕业生;张子清,湖南讲武学堂毕业。

  秋收起义时,毛泽东手下是一个师的兵力,下辖四个团。到了三湾镇,毛泽东手下只剩一个团的兵力,遂缩编为团,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为陈浩,党委书记何挺颖。下辖两个营及特务连,军官连、卫生队和辎重队。

  在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制定一项重要原则,即“党指挥枪”,把军队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他在每一个连队,设立中共党支部,设党代表。当时十个连队的党代表,有七人是大学生。毛泽东曾说:“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