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否认,在对20多年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得到了加强和改进,逐渐走向科学化、制度化、实效化。但同样不能否认,由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对新时期急剧变革的现实及其特点缺少足够的估计和深入的研究,因此造成了一些薄弱环节,这主要表现在适应新变化不够,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滞后。因此,当前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紧要的就是研究和适应新变化,探索新方法。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特点
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工作对象思想的实际。今天,社会生活在改革开放20多年的基础上,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新情况不断出现,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这些变化在不断翻新。
从总体上说,社会生活的新变化集中表现为四个“多样化”。这就是: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这些多样化,使得社会生活面貌呈现全新的姿态,对社会成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们的思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新时期的新环境中,人们的思想必然具有新的特点。这些新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从物质利益与思想理论的结合层面说明和处理问题
改革开放改变了过去几十年中以精神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做法,物质利益机制成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主要杠杆。市场经济强化了这一杠杆的作用。在这一现实面前,人们追求的是物质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基本物质条件的满足。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单凭精神鼓励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已经很困难,而必须从物质利益和思想理论结合的层面作出明确的说明和处理。
2.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既不要回避复杂的现实,又不要放弃主旋律的引导
一方面,确实有理论脱离实际、理论与实际对立的现象存在,另一方面,社会现实中也确实存在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理论联系实际的难度增大了。这曾经导致人们一度产生思想上的极大困惑。在新的现实面前,人们更加追求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说明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有透过现象、排除干扰、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只有那些不回避消极现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才容易赢得人们的信任,也只有那些在现实面前不放弃主旋律引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才能获得人们更多的尊重;反之,对于回避现实的人,对于那些由抨击现实而引发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和过激言论的人,人们都不会有任何信任和尊重。
3.人具有的较强的逆反心理,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采取平等的而不是说教的姿态
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其他丑恶现象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存在,严重冲击了正面说教的价值,降低了当权者和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的权威性,造成了人们较强的逆反心理。复杂的社会现实使人们喜爱平等地实事求是地进行探讨,不相信有什么“万事通”和绝对权威。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现实,设法突破逆反心理的束缚,采取平等探讨的姿态。有些很有水平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现实中之所以碰了钉子,原因就在于自己采取的是过去习惯了的、今日不再受欢迎的说教的姿态,缺少平等的姿态。
4.对于解决疑点、难点、热点问题具有浓厚的兴趣
社会处于急剧变动的状态之中,利益调整频繁,社会矛盾纷纭复杂,同时精神文明建设长期处于“一手软”的状况,思想政治工作不力,舆论导向摇摆不定,这些使人们在思想上积累了大量的疑点、难点、热点问题。其实,这些疑点、难点、热点就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人们的思想认识转变的关节点。解决这些思想问题,是人们的迫切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如能抓住这些难点、热点和疑点问题加以解决,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
5.思想解放,视野开阔,习惯于独立的比较和判断
当代人经历了思想解放的时期,又生活在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接触的事物超出了生活区域内和国内的问题,视野大为开阔。西方思潮的冲击,国内各种思潮的活跃,国内外现实的比较,引发出各种思想倾向,人们的思想不再是单纯的、简单服从型的。对于国家制度和政府领导人,对于社会管理和秩序,对于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他们习惯于进行东西方的比较,在比较、思考中得出一定的个人结论。报纸、杂志、出版物的急剧增加,网络等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更加强了这一特点。这种情况使人们头脑里的主旋律遇到更大的干扰。信息积累效率的急剧增长,往往使人们产生一种思想误区,即淡化了历史的视野,强化了主观因素,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急于下结论。这是对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严峻挑战,不但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及时把握西方思潮的内容和本质,紧密追踪各种思潮,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分析,而且还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弥补自身思想方法和历史知识的不足。
6.追求深层次的理性思维,渴求及时的思想交流
近20年,人们的思想大多从沉浸于感性思维转向更深层次的理性思维。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人们容易接受感情方面的激发和煽动,而80年代末以来,人们则追求深刻而新颖的理性分析。思想稳健成为主流。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思想麻木和无可奈何的冷淡情绪。今天,连文化艺术领域的“煽情”也成了不受欢迎的倾向,就是新的证明。只有深层的理论思维和及时的交流,才能获得人们的青睐。
7.极端主义的思想方法容易泛滥,需要进行基本的社会科学理论的补课
由于多样化社会现实的存在,又由于长期忽视了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新时期出现的自我中心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都比较突出。而且,人们较强的自尊和较弱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导致极端主义倾向。这种极端主义在现实面前碰壁之后,又会渴望进行社会科学理论的补课。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上述新情况新特点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诸多的挑战,但我们并没有很好地回应这些挑战,现实中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1)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通过各种途径加紧思想文化渗透。自从1989年之后,这一点更加明显。西方敌对势力与我国的接触和来往,往往是以“西化”和“分化”为目的,在持续施加政治压力和经济压力的过程中,企图促使和引诱中国发生类似苏联和东欧国家那样性质的变化。他们不断地利用新闻传媒、出版、大学讲台和电子网络等各种手段,培植亲西方的势力,企图瓦解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来自国际范围阶级斗争的主要表现形式。
(2)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问题在相当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解决。这种现象的延续和发展,导致“淡化政治”、“淡化意识形态”、“淡化理想信念”的倾向。这种“淡化”的氛围,使一些领导干部思想麻痹,不注意研究社会政治动向,不注意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有的甚至把江泽民同志强调的“讲政治”解释为“讲经济”,执意排斥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问题。有些地方的干部,甚至变相地鼓励卖淫嫖娼,使旧社会的一些丑恶现象死灰复燃,把自己混同于一个资产阶级政客。这就拉大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严重损害和破坏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给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平添了许多困难和曲折。
(3)各级党和政府部门中极少数干部的腐败现象和不断蔓延的腐败风气,严重地离间了党与群众的关系,削弱着我们政权的基础。在一个腐败风气比较盛行的社会环境里,是无法有效地讲政治的,也是很难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腐败现象不但玷污了党的干部的形象,损害了党的威信,而且被坏了群众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目前,腐败现象和不断蔓延的腐败风气,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障碍,往往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有口难辩,觉得理不直、气不壮的根源。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坚持得不够一贯。如何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与改革开放两个方面结合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实际上至今仍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并妥善加以解决的问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一贯,讲政治就是空的;不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社会政治安定就无法实现。政治斗争的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主观上想远离政治以便息事宁人,结果政治却找上门来,使人无法安宁。这种“坚持不够一贯”的问题,会导致忽冷忽热、忽左忽右、反复不定、形象不清、旗帜不明的负面影响。时间久了,群众还会产生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障碍。
(5)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科学世界观改造自己的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全社会的氛围。在新时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讲落实政策、调动积极性较多,讲改造世界观较少。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被许多人当成了耳旁风,并没有认真地重视起来。还有些人片面地理解邓小平理论,甚至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对立起来。似乎今天只学习邓小平理论就够了,用不着学习150多年前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和几十年前的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了。这种倾向不但把邓小平理论曲解为所谓朴实的“致富论”和“猫论”,甚至不愿接受党的十四大以来关于“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样一个基本结论。然而,在中国,不读马列、毛泽东著作,连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都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科学世界观从何而来?又何以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现实相结合的产物?又怎能接受“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这一结论?
因此,学习邓小平理论不能代替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著作。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靠读马列的基本著作“人门”,确立了自己的科学世界观和理想信念;江泽民同志也一贯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工人阶级都不能自发地产生科学理论,其他阶级的人更不能自发地或想当然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显然,今天的人们不读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同样不可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在思想上,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立国的,不读马列,就会使国基动摇。我国的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缺乏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气氛,就必然会淡化意识形态。
三、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原则方法的更新
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工作对象的新特点,思想政治工作原则方法的更新势在必行。
1.要坚持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互动平等的原则
这一原则,也可以说是引导教育对象参与的原则。真正的参与不仅是形式的,而是思想上的参与,是教育对象与教育者形成的共同思考和交流过程。要达到这种交流,就要以参谋者、探讨者、商量者的姿态,而切忌居高临下的说教和训导姿态。在交流的过程中,还要尊重和及时吸收对方思想的合理成分,补充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互动平等的原则还要求教育者讲话留有对象思考的余地。有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一句话说到底,不留余地,反倒引起对方的反感,冲淡了教育的效果。
互动平等的原则还要求教育者尽量保持学者风度,保持整体形象的沉稳,注重研究色彩,体现学术民主的风格。这样才能增加对教育者的信任和依赖,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2.要坚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进原则,从心理的浅层面入手、最终解决思想体系和世界观的深层面的问题
这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表现。人们思想意识形成的过程,往往是从浅层次的心理感受层面,提升到思想体系和世界观层面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要解决人们的思想意识问题,转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就应该从浅层面活跃、生动的心理感受人手,逐步达到解决深层思想体系方面的问题。
在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整体安排上,宜先安排较具体的内容,后安排较抽象的内容,不断根据教育对象的反应进行内容深化的调整。这是一个先易后难、逐渐推进的量化过程。正如人体需要的食盐不能一口吞下,而需要散在菜肴汤食里一样,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遵循这个必要的溶化过程。
在实施这样一个原则方法时,对于教育对象在这方面的反应,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是经常察言观色、及时反馈、及时作出调适。甚至在谈话的一个段落,若发现问题,也要当场作出一定的调整。
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这种情况:那种不宣布教育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因此,寓教育于活动中,寓教育于娱乐中,寓教育于其他行政工作的过程中,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其实是从思想不设防的心理感受层面人手,在不知不觉之中逐渐深入到解决思想体系层面的问题。
感情感染的原则也是属于这一大类的方法原则。感情感染,动之以情,就是激起心理层面的激荡,然后由情人理,在思想体系的高度解决问题。有些思想政治工作者,为了转化教育对象的思想,调动其父母、亲属、恋爱对象、朋友的力量,就是尊重教育对象的感情和思想意识的发展规律,实施感情感染原则的体现。
3.要坚持真诚可信的原则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这是共产党人坚持真诚原则的体现。真诚才能可信。真诚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点现在显得比任何时候都突出。在涉及现实问题时,思想政治工作者既不要回避社会消极现象,也不要放弃正确的理论引导。面对现实,不回避问题,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态度。只有对现实中的社会消极现象给以恰当的评价和分析,才是科学的态度。这就是表现真诚。否则,就会变成说假话、大话、空话,这是人们早已厌倦了的。不说一句假话,这是真诚原则的要求;真话也未必讲完,这是对教育对象的尊重,对社会效果的负责。
真诚的原则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坚信马克思主义。只有自己坚信不移,才能产生真诚的力量,使教育对象受到震撼和感染。如果自己不信,或半信半疑,却让别人相信,这是不会取得积极效果的。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带头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素质,努力做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今天,要做人民的先生,更需要首先做人民的学生。
4.要重视解决思想理论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如上所说,既然思想理论上的难点和热点所处的地位十分显著,它就应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重点。难点和热点本身就有较大的难度,本身就意味着没有现成的稳妥答案。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大胆探索真理的勇气,需要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敢于“闯”和“冲”的一种精神状态。这也需要有关部门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他们敢于探索和解决社会上存在的思想难点和热点问题。
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抓住教育对象思想上的难点和热点进行集中解决,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在难度较大的思想转化工作中,抓住工作对象的难点和热点,实行重点突破,往往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
这就需要在涉及难点和热点内容时,理论观点要准确而严谨,但理论推论要少而精,主要精力放在运用适当的资料,生动形象地阐释和说明问题,使对象能够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随时理解和接受。这也是深入浅出原则的体现。没有严谨的理论框架,就没有深刻性和科学的力量。单调地从理论到理论的演绎和推断,同样也不受欢迎。纯理论推论对于教育对象来说难免有枯燥之嫌。因此,用贴切的事实说明问题,显得格外重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善于从人们熟视无睹的事实中,提炼出入们一般不曾意想到的固有结论。这样的分析能够产生很大的说服力。如通过分析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排队加塞现象,揭示个人中心主义的荒谬,论证集体主义的正确;再比如,从大家都很熟悉的《一无所有》、《心中的太阳》等流行歌曲的歌词中,分析出当时人们在理想信念方面的失落,使人比较服气,启发调动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他们懂得在理想问题上存在的问题。这样化解难点和热点问题,容易入情入理,取得实际效果。
5.要坚持不断寻找新角度,适应不同对象的思想特点的灵活性原则
常言道,一个人就是一个小世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和不同的问题,不断寻找新角度,灵活机动地采用各种方法解决思想政治问题。
当代人的求新、创新意识较强,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摆脱陈旧的方法,不断寻找新角度进行工作。例如,几十年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人们习惯于运用演绎式的逻辑思维方法,即先推出结论,再去举例论证的逻辑思维方法。人们对此十分熟悉,往往从教育者的第一句话,就能推测出后面所有讲话的内容,这就谈不到积极的教育效果了。在这种现实情况面前,只要改换为归纳的逻辑思维方法,就会使论证具有新意,便于对象接受。常人不易想到的新鲜的思路,就是最容易解开问题症结的最佳角度,也是比较容易被接受的角度。
6.要坚持惩戒管教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大量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属于是非认识问题。但人民内部触犯了法纪,也要受到惩戒和管教,有的还要受到制裁。从某种意义上说,惩戒也是一种必要的教育。这是教育借助的社会刚性的一面。在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谁触犯法纪,都应受到惩戒。如果舍弃惩戒的武器,就等于陷入“思想政治工作万能”的误区。
在80年代进行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中,邓小平同志就力主将那几个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物开除党籍。历史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举措,有效配合了思想政治战线的斗争。在全国开展的对“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中,对于那些坚持非法聚集,参与召集通知的人员,没有刑事拘留等惩戒就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关键是不能“一拘了之”,而是在惩戒的同时仍然热情地作好转化工作。把刚、柔两个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才能促成问题的解决。正如有位受到惩戒、后来转化了的法轮功练习者所说:“被拘留对我是当头一棒。它使我开始真正冷静而现实地思考问题了。”试想,如果连冷静思考问题的氛围都没有,思想政治工作怎能有效?新时期,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环境,有效地实现惩戒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是适应新情况的必然选择。人们应该认识这一点,理直气壮地运用惩戒的武器,配合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原作发表于《前线》200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