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镇守东北
第一章 高粱酒?好东西啊!
营州位于后世辽宁朝阳。唐朝初年,营州再往东包括辽东半岛在内的的大片土地都被高句丽所占据,再往北方向则是契丹的势力范围,而吉林、黑龙江以及更北的大片土地则被靺鞨诸部所占据。
当时,契丹的势力在东北地区最为薄弱,只占据了辽宁阜新至铁岭再到内蒙通辽之间的一小块区域。最为强盛的就是高句丽,后世的朝鲜以及辽宁大部分土地都被他们所占据。至于靺鞨诸部虽然占据了北方的大片土地,但是地广人稀,有多处于苦寒之地,所以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营州现有兵力四万一千人,其中骑兵约六千人,弓箭手约两千人,其余均为步卒。当初组建的快速反应部队,如今一分为四,其中西北分得其中三分,分别把守在与吐蕃以及西突厥接壤的地带,最后一支便是当初薛仁贵手下率领的那三千人马,如今也归到了李恪的营州大都督府治下。这也使得李恪所辖人马达到了四万四千人,这在当时的大唐戍边军队中,至少在所辖兵力上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了。
即便是这样,李世民仍旧不放心自己的这个三子。李恪动身上任后第五天,李世民再次下令任命李靖为兵部尚书兼营州大都督府司马(嘿嘿,为了自己的儿子,硬是把李靖给降了一级。),协助李恪镇守辽东。
李恪出京之后,倒也没有着急赶往营州上任,由于他的祖父李渊,也就是唐太祖在四月去世,他由于当时正在返京路上,所以没有赶上。如今尚未下葬,他又要离京赴任。所以在行程上稍作调整,改道前往太原,拜祭了一番李家祠堂,又专程去了趟河间,拜见了伯父李孝恭,送上了十把太师椅,一整套的三国演义之后,这才前往营州。
快速部队的三千人,按计划要自行前往营州的,但是李世民不放心自己这个宝贝儿子的安全,就让这三千人马跟随辽王殿下的亲卫队同行。这样一来,三千多人马一起上路,倒也是浩浩荡荡,颇为壮观。只是苦了沿途的州县,尤其是那些小县城,城内根本就驻扎不下这么多人。再加上李恪不务正业的一边游山玩水,一边探亲访友,这行军速度也就可想而知。
他这一路人马还没有到达河间,李世民便派来信使把他给训斥了一番,让他加快速度赶往营州赴任。谁知信使一走,他又恢复了老样子,仍旧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已经成为他心腹的薛仁贵十分难以理解他的做法,忍不住问他这一次为何行军如此缓慢,难道说其中有什么奥秘。李恪之所以不着急,是因为据史书记载,这几年辽东地区相对平静,再说有李靖替他打理军务,他还有什么可不放心的。但是他又不能这么说,同时又觉得薛仁贵这个人,虽说在历史中是个人物,但是在为人处事上太过刚直,不懂得变通,所以决定借此开导开导他。于是微微一笑,然后告诉他人不可以事事都要出风头,也不可事事都做得尽善尽美,否则的话连老天也都会妒忌他的。见到他还不开窍,就又告诉他人不可以太过聪明,要做到大事聪明,小事糊涂,时不常的还要犯些小错。只有这样,你的同事、上司才会觉得你这个人还不错,才不会嫉妒你、算计你。
薛仁贵也是聪明之人,听完他所说的话,哪还不明白他是另有所指,同时也是在变相教导自己。再仔细这么一琢磨不觉得出了一身的冷汗,自己这上司加靠山,也未免太聪明了吧,如此年纪考虑事情居然如此缜密,这样的人简直太可怕了。看来以后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再向以前那样率性而为,不管别人感受。
这一路上就这么不紧不慢的往营州走,到达关外的时候,已经是八月中旬。正好赶上秋收季节,道路两旁到处都是待收的高粱。
看到这红彤彤的高粱穗,李恪的心里不由得一动。去年底,李愔曾经给了自己一份酿酒的方子,后来由于忙于练兵打仗,就把这茬给忘在了脑后。如今看到这熟透的高粱,不由得又想起了这回子事。高粱酒?这可是好东西啊!喝了一年多酸酒的他,在这个念头出现的一瞬间,便再也坐不住了。下令部队急速行军,二百多里路只用了三天就赶到了营州。
到了营州,把所有的工作都交代给下属们之后,他便再一次做起了甩手掌柜的。在城内贴出布告,招收了十几个会酿酒的人,让他们签下了不外传,教给他们的酿酒技术的保证书后,在城内买下一处不大不小的宅院后,开始在里面搭锅埋灶,开始了他的酿酒工作。
经过十数日,无数次的反复试验。这一日当又一锅酒出锅时,终于让他闻到了魂牵梦绕已久的白酒味道。盛出一点尝了尝,嗯!还真是高粱酒的味道!终于让我给试验成功啦!分给几个酿酒师傅尝了尝,几个人在酒进口的一瞬间,眼睛一下子瞪了起来,紧接着散发出炫目的光芒。如此醇香的味道,是他们从来没有感受过的,简直是太美妙了,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这种感觉!
李恪在第一锅酒出锅以后,又连续盯了几锅,当确定每次都能确定酿酒成功,不会出错后,这才离开带着十几坛酿好的白酒离开。
李恪刚开始张罗酿酒的时候,李靖还试图劝过李恪,不要过于荒于嬉戏,凡事当以国事为重。谁知他苦口婆心的劝了两次,头一次李恪还口不对心的答应着,第二次再说的时候,他一句:您办事我放心。给顶了回去。再往后,李靖也就懒得理他。
此刻已经酿酒成功,李恪第一个想到的人便是李靖。这带兵打仗之人,又有几个人不喜欢喝酒呢。当李恪带着酒来到李靖的府上,一进客厅李靖便闻到了一股与众不同的酒香。当李恪端上一杯酒让他品尝的时候,一口酒下肚,便不停的连赞好酒,并且不停地说,这才是男儿该喝的酒。连忙吩咐厨房准备酒菜,他要与殿下畅饮一回。头一次喝到如此烈酒,哪会想到酒劲会这么足,还不等厨房把酒菜端上来,两个人就已经把一整坛,约两三斤的白酒喝到肚里。李恪也是很久没有喝到白酒,一时兴起便陪着李靖狂喝。等到厨房把菜端过来的时候发现,两个人已经躺在地上呼呼大睡。
第二日,无所事事的李恪,漫无目的的四处乱转。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军营之中。无意中看到李靖也在这里,便上前去打招呼。发现他的精神不好,便劝他不要过于劳累。李靖却叹了口气说道:“唉,不服老不行啊!年轻时喝上五六斤酒都不在话下,昨日才喝了一斤多酒,便卧床不起。如今已经快到晌午,这酒劲儿还不曾过去。”
李恪听了不由得一笑:“李伯父有所不知,这白酒非常烈,比起那米酒要高出好几倍。这一斤多绝对比那五六斤要厉害。侄儿昨日也是一时高兴,忘记了这码子事儿,害得李伯父至今没有还在难受。还望李伯父勿怪。”
李靖听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说我不至于喝上这一点儿便一醉不起嘛!看来这东西好是好,但是一定不能过量,不然会误大事的。”
李恪看到李靖居然如此自律,一点小事便会联想到正事之上,不由得从心里为之敬佩。面容一整,说道:“李伯父实是我等楷模,恪今后一定会向李伯父学习,严于律己。”说到这里突然又想起一件事,连忙继续说道:“李伯父,恪忽然想起,这白酒还可以用于军中。”
“哦?可以用于军中?此话怎讲?”
“是这样,此酒非常烈,如果士卒受伤后用此酒涂于伤口,可以避免感染。”
“哦?此话当真?!”当见到李恪用力的点了点头后,不由得一下子站了起来。“辽王殿下,您可知道如此一来,可以避免多少士卒由于军中大夫不足,不能及时医治,而造成减员吗?至少可以减少一半的损失啊!”
李恪一下子瞪大了眼睛。“会有这么大的损伤吗?”
李靖沉重的点了点头。“以往每次战斗中损失的兵员,远远要低于那些,由于得不到及时医治而损失的兵员。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军中的大夫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