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所引的猿猴抢婚传说中,大都有与猴婚配的姑娘生下孩子的情节。在以解释“猴P股为什么红”为主的传说中,这些孩子通常也都是以“异类”的形态出现,他们的母亲及其家人对他们毫无亲情,更没有视之为人类的认同。但有些人与猿猴婚配传说中的孩子,则不仅是人类的一员,而且往往还是具有杰出才干的人。例如,这则有关西汉开国大将韩信的传说讲道:
西汉“三杰”之一的韩信,用兵如神。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列阵,十面埋伏,逼死楚霸王,是何等英雄的人物,有谁知他的父亲却是一只白猿猴。
金猴献瑞
传说在秦始皇的末年,江南有个韩家庄,庄上有个韩员外,骡马成群金银满仓。韩员外脾性耿直,着重信义,就是有点刚愎自用,报复心大。他不爱穿,不爱吃,也没有贪恋酒色,即使夫人病故后,也没再讨个老婆。只有唯一爱好,就是下棋。每日不杀几盘,不过瘾。不过他的棋艺确实也高超,方圆数百里打遍天下无敌手。
韩员外年过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二女。大女叫锦萍,嫁了个寻花问柳的男人后,一气之下投江而死。二女儿叫锦环,年方二八尚未许人。她的相貌虽比不上西施、郑旦,却也生得水灵秀气。特别是性格温柔,有一颗菩萨般的心,九人见了九人夸,十人见了十人夸。家有梧桐树,招引凤凰来。登门求亲的不是名门贵秀,就是世家子弟,丑的,俊的。但韩员外看中了,女儿却婉言拒绝,说是因为母亲过世早,她上无兄嫂,下无弟妹,不能撇下老人去嫁人。因此韩员外也改变了主意,打算给她招个过门女婿,继承家业。结果高者人家不来,低者他家不要。
这一年秋天,淮阴城里来了一位五台山的老道,带着一只浑身如雪的白猿猴,在三清观前摆下棋摊。打着的招牌上写着:“走遍天下无敌手,赢来二字号‘棋仙’。”
正遇韩员外有病在家,不出门,淮阴地面上的棋手们都被老道的大话吓住了。棋摊摆了三天,没有一人敢来对阵。这老道越发狂妄起来,招牌又添两句:“吴越自古多才俊,今日看来尽妇人。”
故事接着讲:当地人见老道如此狂妄,便去请出病体未愈的韩员外与老道对阵。但老道却让白猿猴与员外下棋。员外一怒之下,与老道互相打赌并立下字据:自己赢了就吃白猴的肉,输了则把二女儿嫁给白猴。结果韩员外连下三盘都输了,只好答应为白猴和女儿成亲。但他深感丢人,暗中设计要谋害白猴性命。这时二小姐在后院得知自己将要嫁给猿猴的消息,又惊又羞,便同丫环红杏连夜出逃。二人中途走散,小姐遇险,被白猴所救。但她尽管为白猴的善良而感动,却仍然宁死也不愿嫁给这个非人的长毛畜生。白猴于是答应解除婚约,送她回家。途中路过一个大湖泊……
……二小姐看看自己劫难后成了个啥样,不看则已,一看大吃一惊,她身旁站着一位慈眉善眼的俊美少年。扭头看,分明是白猴站在旁边,哪有什么少年郎!是自己眼花了,掏出手帕擦了擦眼再看,湖中还是那一位少年郎,扭过头来还是白猴。她定神往湖心看,有块露出水面数丈高的石碣,上刻“照心湖镜”四个大字。白猴说:“小姐,你愿听这神湖的来历吗?我今天说给你听吧。当年女娲娘娘下凡来,做完造人的大事后要回天宫交旨。她要是蓬头乱发上了天,又怕玉帝问她一个不敬之罪;于是,她便在这里停下,梳妆打扮起来,边梳边想,人是造出来了,但世间有酒色财气四毒,天长日久,四毒迷漫,人心就会大变,有的会变成人面兽心,有的是兽体人心。不过这人心隔肚皮,咋能识别清楚。眉头一皱,想出一个办法,把手中的镜子‘唰’地一抛,变出这个‘照心神镜’,镜变成湖心石碣。”
二小姐听了,恍然大悟。原来湖里的影子是人的心呀,不是人的外形呀。如果把那个喜新厌旧、逼死自己姐姐的负心郎一照,准是一只中山狼影子。心想,我就是嫁给这个白猴,也比嫁给那个黑心人强。这时,她对猴产生了感情。白猴又向她诉说了当年他俩云台仙境的往事。二小姐原是云台山里的一只白鹤,修炼千年化为女身。白猴修炼千年化为男身,和她同在仙山守灵芝草。日久生情,只因天规太严,没能成为夫妻。后来,她把十粒灵芝偷撒人间,犯了仙规被贬下凡,投胎到韩家。白猴犯了个知情不举之罪,被削去仙籍,恢复猴身遭受劫难。一切都明白之后,二人就在湖畔的桃林里,结草为庐一起过了些日子。
二小姐思念父亲,打听红杏的下落,便和猴商议回家去一趟。白猴低头不语,明知下山去,定要招惹是非,但又不愿违背妻子的意愿,只好勉强答应了。他俩来到淮阴,白天不敢在大街上行动,挨到天黑以后,才来到自家门口,先让白猴从后花园跳进去,在绣房等她。二小姐叩响门环,去见父亲。韩老头一见女儿回来,病体一下好了几分。等听完女儿将离家出来,在路上崖头洞里、湖边的事原原本本一说,女儿最终还是嫁给了毛猴。这让自己怎么去见人,可现在生米已成熟饭,有什么办法。就只好让女婿住在后院,不准它到前院来。
金猴献瑞
打发女儿离去后,韩老头想:“我活着不吃一碗猴肉,死也不会瞑目了,要尽快把这只孽猴除掉,了却我的心愿。”便与管家定了除猴之计,在后花园假山下设下埋伏,用套索套住白猴。白猴的叫声把二小姐惊醒,打开窗一看,是父亲要对丈夫下此毒手,事到如今,怕也不行,恨也不成,冲出门来大喊:“住手,不准杀我丈夫,要杀我们夫妻死在一起好了。”
正在父女争执之时,旭日初升,霞光满天,只见空中飞来一位仙家,正是那位老道云台真君,他说:“猴儿,是你归位的时候到了。”众人惊得双膝发软,一起都跪倒了。那白猴一抖,套索早已脱落,拱手对二小姐说:“贤妻,你我缘分已尽,此刻该分手了。你腹中胎儿,生下来就让他姓你的姓,姓韩吧。你爹想吃猴肉,就让他吃吧,也算我尽了一份孝心。只要你保存我猴皮,咱夫妻还有相会之日。”一阵清风,两位仙人不见了,地下只留下一具白猴的空壳。老管家把猴肉送到韩老头跟前,老头心想吃嘴巴已不听使唤,头一歪,便咽气了。
不久,二小姐生下孩子,姓了母亲的“韩”姓。儿子生父是只猴,能口吐人言,“人”与“言”搭在一起,正是个“信”字,于是取名“信”,暗寓其子不忘猴父之意。
韩信后来长大,为刘邦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三齐王”,成为一代名将。
很显然,这则传说中有较多文人藻饰的痕迹。不过,这些藻饰主要表现在对叙述文字所进行的加工上,从其情节及其中所体现的观念来看,它还是基本保持了民间传说的原貌。同样类型的故事,我们在唐人传奇《补江总白猿传》中也可见到。该小说讲述的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散文家欧阳询的“身世”,言其母当年曾为白猿所掠并与之婚配,后有身孕,所生之子即为欧阳询。(详后文)
这类传说,着重于说明某个具有杰出才能的人物的来历,其重点与上一节所谈的类型有所不同,因此,可以把它看做猿猴抢婚型传说的亚型――“猿猴抢婚――神奇生子”型传说。传说中猿猴与人婚配后能够生育出人类的后代这一情节,同人猴婚配的情节本身一样,都是原始动物崇拜观念影响的一种体现,它同起源神话中猴为人类始祖的观念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已经谈过,这类神话或者是讲:远古时期没有人类,最早的人是由猴子变化而来的;或者是讲:最早的人是猴子和某个女人或某精灵婚配之后,生育出来的。总之,都强调着人与猴血亲的同类关系。这种观念持续传承并影响到传说中,便导致了“神奇生子”情节的形成。
人兽婚配生育具有超凡本领后代的情节,也多见于不少其他内容的民间故事、传说当中。例如,流传在山西忻州等地的关于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的传说讲道:常遇春的父亲在山里打柴时,被一只母人熊抢到山洞配了夫妻。后来母人熊生下一个男孩,就是常遇春。常遇春长到十二岁,一天,趁母人熊不在,他搬开了堵在洞口的千斤石,和父亲设法逃回了家中。他长大成人后便中了状元。又如在江苏灌云一带所流传的宋太祖赵匡胤的出生传说,讲一只水獭变成书生,引诱一位姓赵的姑娘与之媾和,姑娘因而怀孕。后水獭被姑娘家人所杀,姑娘则生下一个男孩,取名赵小。赵小自幼善泅水,且力气很大,到十一二岁的时候,还能钻进冰冻的海里去捕鱼,而海里则有一条龙,常给他嘘气保暖。县官得知此事,便把自己祖宗的骨灰瓶交给赵小,要他放进龙嘴里。赵小却回家向母亲问明自己父亲(水獭)的埋葬处,挖出几根骨头烧成了灰,也装在瓶子里,并把它放入龙嘴。于是赵小后来做了皇帝,就是宋太祖赵匡胤。
金猴献瑞
这些传说中神奇生子的情节所体现的动物崇拜观念的影响尤为明显。人们之所以对动物产生崇拜,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各种动物各自具有人所不及的本领,如熊的力大无穷、水獭的善于泅水等。人们崇拜猴,同猴所具有的智慧、灵巧及旺盛的生殖力等能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由于受到崇拜,各种动物的独特能力又被加以进一步的夸张和神化,从而变得更为强大甚至近乎神奇了。当猿猴抢婚类传说中的猴与人婚配并生育出孩子时,猴所具有的神奇能力,又会遗传到它的孩子身上。于是,这个人猴婚配孕育的人类后代,也就自然具备了许多人所不及的能力,而成为超凡出众的人才。
不过,此类传说中,在表达对动物神奇能力之肯定及崇拜的同时,所体现的后世观念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其中与人婚配的动物,在同作为其婚配对象的人相处之时,往往不是直接以动物的面目出现,而大多是变化成为人类的形象。在韩信的出生传说里,甚至把相婚配的女子和白猴说成是被贬的仙子,早年二者就有情意和缘分;而白猴尽管身为异类,心灵却十分善良,通过某种类似变化的途径――看“照心湖镜”,它即能呈现为美男子的形象。传说中这种种的处理,实际上正是在后世“人兽分开”的观念影响下对原始动物崇拜遗留的合理化解释。它使得后世难以接受的古老观念变得可以理解,从而在人们的口头传承中得到了持续的保留。
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我们在解释有关事象时一直使用“动物崇拜”的概念而不用“图腾崇拜”,是由于下面的原因:图腾崇拜不仅仅是表现在口头传承中的一种观念,它同时还是一种宗教体系和社会体系。图腾(Totem)一词来自加拿大古老的民族奥杰华人(Ojibwa)的方言“Ototeman”,其大意为“他是我的一个亲属”,并且它还表达了异族通婚制度的群体的成员关系。后来“图腾崇拜”这一概念被研究者任意应用于其他类似的现象,并逐渐被当做一个普通术语,指一个社会群体认为自己同某种动物或植物等有形物存在一种特殊关系、甚至认为该事物是自己血统之由来的情况。在信奉一种图腾的氏族(或民族)当中,作为图腾的事物被看做是神圣的,个人与其图腾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尊重的关系。同时,图腾崇拜也形成了氏族(或民族)成员的相互关系以及该氏族与另一氏族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氏族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通婚禁忌以及族外婚制度等等。群体中还存在着旨在表明和巩固每个成员同图腾之间关系的神圣仪式,此外,图腾崇拜的制度,还表现为人们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同图腾物之间所具有的特殊关系。由此可见,倘若缺乏其他的社会制度等方面的证据,在民间口承传统中一遇到人兽婚配的内容,就以图腾崇拜来解释,这种做法是有欠妥当的。因此,我们在解释猿猴神话、传说的相关内容时,没有使用“图腾”的概念。相比之下,“动物崇拜”则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术语,它既可以指包括观念、仪式等在内的宗教制度,也可以只表示单纯的观念,用它来说明我们所涉及的问题,是比较贴切和稳妥的。
作为一种普遍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猿猴抢婚传说对于文人的创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唐宋时期大量出现的传奇小说当中,便有不少以这种民间传统为原型而写成的作品,例如《补江总白猿传》、《陈巡检梅岭失妻》等。这些内容,本书将在后文作专章介绍,这里暂不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