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文物遗址的总体构成
杜陵陵墓始筑于元康元年(前65年),初元元年(前48年)入葬,是西汉诸陵中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一座。陵园平面方形,边长430m,墙基宽8~10m;四面正中各辟一门,门址通宽约85m,由门道、左右塾和左右配廊组成。夯筑封土居陵园中央,呈覆斗形,底边长175m,顶边长50m,高29m;顶部平整,四棱角斜线分明。陵墓四面正中各有一条斜坡墓道通向地宫,内以夯土填筑;墓道大小形制基本相同,一般宽约8m,深达20m。从葬坑分布于陵北,可确定位置、形制、大小者有4座,已发掘2座。寝园在陵园东南,其北墙利用了陵园南墙东段。陵邑位于杜陵西北2.5km,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100m,南北宽约500m。孝宣王皇后陵和孝宣许皇后“少陵”分别位于杜陵东南580m和南6.5km,均在长安区境内。陪葬墓分布于杜陵东南、东北及北部,现有封土的62座,其中35座在雁塔区境内、27座在长安区境内。以东南的数量较多,规模较大,分布密集,排列有序。据史载,陪葬者有大司马车骑将军张安世、丞相丙吉、建章卫尉金安上、中山哀王刘竞等。
3.4.2 陵园遗址
1.寝园遗址
1983年发掘。位于陵园东南,周环墙垣,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74m,南北宽112m;东、南墙基宽1.3~1.5m,西墙基宽4.6m,北墙利用陵园南墙东段;辟有南门3座、东门和西门各1座。寝园里有寝殿(一号遗址)和便殿(五号遗址)两组建筑。
2.陵园东门遗址(二号遗址)
1983年发掘。东门遗址面阔84.24m,进深20.57m,由门道、左右塾和左右配廊组成。
门道正对陵墓墓道,宽13.3m。门道内外居中处,置左右门墩,间距约6m;两门墩均为夯筑,形制、大小相同,长3.3m,宽1.83m,残高0.5m;门道地面铺设素面方砖。
3.陵园北门遗址(三号遗址)
北门遗址破坏较为严重,门址的前半部和右配廊几乎全被取土挖掉,现存高2~2.5m;从发掘部分来看北门隧宽12.8m,现存长10.6m,隧左右各有一门墩,分别与左右塾相连,二门墩台级已被破坏。二门墩和门槛将隧分为内、外两部分,门槛遗迹已被破坏,外隧大部分被破坏,内隧铺地砖多被揭掉,隧的两边尚有少量铺地砖。出土的文物数量以砖、瓦和瓦当最多,其次为铁器,再次为铜器。
4.陵庙遗址(八号遗址)
八号遗址位于杜陵东北400m处,当地群众称此遗址所在地为“鳖盖”,言其地势高于周围地区。夯土台基范围东西73m、南北70m、深5m;夯土筑于生土之上。汉代文化层中主要遗物是汉代砖、瓦等建筑材料,其种类、形制和大小与杜陵陵园、寝园遗址中出土的砖、瓦基本相同。比较特殊的是此遗址内出土了大量龙、凤纹空心砖残块,而这种图案的空心砖,在杜陵诸遗址中仅见于此。
5.九号遗址
九号遗址位于杜陵北550m处。根据钻探资料,九号遗址的夯土基址范围东西长40m、南北宽20m,夯土基址深2.9~4.7m。九号遗址中出土的“长乐未央”文字瓦当个体小,属于陵园东门遗址的IV型“长乐未央”瓦当。
九号遗址南边有三条平行排列的南北向带状夯土。三条夯土带与九号遗址的中心建筑有关。
6.十号遗址
位于帝陵寝园遗址以南7m处,其范围东西长174m、南北宽70m。十号遗址的东、西界基本与寝园东,西墙南北相对。根据钻探资料,遗址内多为中、小型房屋和庭院。遗址北部筑墙和廊,墙、廊形制与寝园南墙及檐廊相同。寝园遗址东南部有南北向通道,通至十号遗址。十号遗址内出土的砖、瓦等建筑材料,与杜陵陵园和寝园遗址中的汉代砖瓦相同。十号遗址大概属于“寺吏舍”一类的建筑。
7.王皇后陵
杜陵同茔异穴合葬墓。位于杜陵东南约580m。“永始元年崩,合葬杜陵,称东园”。1982-1983年钻探,陵园平面呈方形,边长330~335m,墙基宽3.4~3.7m;四面陵墙中部各辟一门,各门均由门道、左右塾和左右配廊组成。夯筑封土居陵园中央,呈覆斗形,底边长145~150m,顶边长45m,高24m。
8.王皇后寝园遗址
寝园位于陵园西南,形制与杜陵寝园相近,只是其规模较小,呈矩形,东西长129m,南北宽92m,墙基宽约4m。已钻探出东、南、西3座门址,以及寝殿遗址(六号遗址)和便殿遗址(七号遗址)。寝殿遗址位于寝园西部,自成一组院落,其范围东西长90m,南北宽86m,寝殿遗址位于寝殿院落的中央,中部殿堂台基东西长39.6m,南北宽27.16m,现存高0.39~0.52m。寝殿台基四周置回廊,回廊之外置卵石散水。
9.王皇后陵东门遗址(四号遗址)
东门遗址中部位于王皇后陵墓(封土边)以东83m,距陵园东南角和东北角各120m。已发掘的东门遗址面阔68.55m,进深19.2m,门道宽10.7m。
3.4.3 陪葬坑
1.一号从葬坑
1983年发掘。平面略呈东西向“甲”字形,斜坡状阶梯坑道位于东部,长16.3m,宽0.9m,坡63度。坑道与从葬坑间有放置木板的门道。从葬坑略呈方形竖穴,边长11.2~12.7m,深约8m,有12个盗洞。竖穴底部及四壁砌置木板,其内以木壁分隔为中厢(主室)及东、南、西、北四个边厢,其上置棚木,东厢位于主室东南。
2.二号陪葬坑
位于杜陵以北500m。陪葬坑的平面为圆角长方形,东西20.5m、南北6.7m;坑室底部距地表8m。陪葬坑东部有斜坡坑道。坑内地面用五花土夯实,坑室以木板砌造。坑的中部偏东被一晚期墓葬打破,该墓东西长2.2m、南北宽1.3m。
3.三号陪葬坑
位于杜陵以北290m。平面为长方形,南北20m、东西4m。坑室底部距地表深约6m。坑道在坑室南部,呈斜坡状。坑道平面南北长l5m、南部宽1.4m、北部宽2.3m。坑道底部南、北两端距地表深分别为1m与4.5m。坑室和坑道地面均以五花土夯实。坑室中探出板灰、炭渣及白色粉末状物等。坑的小部偏东有一扰坑(或即盗洞),直径1m,南部有一晚期墓打破了三号陪葬坑。
4.四号从葬坑
位于一号坑以西130m。为长方形竖穴土坑,东西8.5m,南北4.2m,深4.4m。坑道为斜坡状阶梯,长5.56m,水平长2.5m,宽1.4m。坑底置长方形木椁,椁室东西6.64m,南北2.8m,高0.78m。此坑有7个盗洞,仅存少量残俑以及铜镦、环、印章、带钩、小五铢钱和铁戟等。所出“大仓”半方铜印引人瞩目。大仓也称“太仓”,官署名,其公用印章与“弩府”、“治府”、“市府”等半方印作用一样。说明帝陵从葬坑的修筑与“大仓”有关。
5.五号陪葬坑
位于杜陵陵园西南角以南60m。陪葬坑南北20m、东西5m。地表以下0.6m见夯土,夯土厚7.2m。坑室距地表深7.8m。坑室的探孔中发现漆皮、铜泡、陶器残片等。坑室底部为生土,距地表8.3m。
3.4.4 陪葬墓
杜陵陪葬墓现已确定的有108座,其中保存封土的有62座,封土已被平掉的有46座;杜陵陪葬墓基本上分为三大区,即东南、东北和北部陪葬墓区。陪葬墓区不但有不同分区,在分区中又有成组的墓群,而且发现许多成双结对排列的陪葬墓;从整个杜陵陪葬墓区来看,成双结对的陪葬墓,东西并列者多于南北排列者;东西并列的封土规模一般比南北排列的规模大一些,而且距帝陵较近。陪葬墓的封土外观形制可分为覆斗和圆丘形两种,一般覆斗形的规模较大,距帝陵较近,大多数分布在东南陪葬墓区内。
1.南部陪葬墓区
面积约91万平方米。现有封土陪葬墓24座,无封土陪葬墓29座。13座封土覆斗形、11座圆丘形。较大者底边长76m,顶边长5m,高约16m。小型者2座,底边长16~22m,宽12~18m;顶边长2~2.5m,高4.5~9.6m。圆丘形较大者底径18m,高约8m,圆丘形较小者底径7.2m,高约3m。墓区散布绳纹筒瓦、板瓦、云纹瓦当等。
2.东部陪葬墓区
面积120万平方米。现有封土陪葬墓18座,无封土陪葬墓9座。10座封土覆斗形、8座圆丘形。覆斗形底边长11~42m,残高2.5~15m,夯层厚12~25cm。墓区散布绳纹筒和板瓦,曾出土灰陶绳纹罐等。
3.北部陪葬墓区
面积约78万平方米。现有封土陪葬墓20座,无封土陪葬墓8座,其中有3座有封土的被绕城高速隔离在保护区以外。底边长9~39m,残高4~10m,夯层厚12~15cm。墓区散布绳纹筒瓦和板瓦残片。
3.4.5杜陵邑
杜陵邑城址为长方形,东西长2100m,南北宽约500m。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宣帝在杜东原建造陵墓,在帝陵附近营筑了杜陵邑。杜陵邑建成后,杜县更名杜陵,县治移往新址。原来的杜县城,因其比杜东原上的杜陵邑地势低,所以称“下杜城”。杜陵邑在王莽时改名为“饶安”,东汉时又称杜陵。后魏改杜陵为杜县。北周建德二年(公元573年),杜县并入万年县。杜陵邑现被绕城高速分割成两部分,陵邑区内的遗址绝大多数已被平毁。
文献记载,杜陵邑有三万户人。这是个保守的数字。杜陵邑的人口,其实在30万以上。杜陵邑是在秦汉杜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置历史很久,一直是周、秦、汉三代的京畿重镇。汉宣帝时把杜县改为杜陵邑,在原来基础上大量徙民,使其人口剧增。西汉制度,新皇帝即位,修筑陵邑后,权臣豪富就迁到新皇帝的陵邑(“随帝徙陵”)。如张汤在武帝时徙居茂陵,其子张安世在宣帝时徙居杜陵邑。汉杜陵邑修建以后,西汉皇帝不再设置陵邑,那些“随帝”徙居杜陵的千万家官宦也就在此“落叶生根”。这样,杜陵邑的人口就相当可观了。杜陵不但人口多,而且很多人是当时的达官显贵和豪富巨商。《汉书》中有《传》者,家居杜陵的名人就有:御史大夫张汤,大司马张安世,历位九卿的张延寿,右将军苏建,典属国苏武,丞相朱博,御史大夫杜周、杜延年,丞相韦贤、韦玄成,后将军赵允国,太守韩延寿,御史大夫萧望之,执金吾肖育,大司农肖咸,太守肖由,右将军冯奉世,大鸿胪冯野王,太守冯逡,右将军史丹,丞相王商等。出身杜陵邑的高级官吏如此之多,甚至使京师长安也相形见绌。他们之中不少人身为朝廷大官,但“家”仍在杜陵邑。如萧望之,“多使守史自给车马,之杜陵护视家事”。杜陵邑有那么多当时国家上层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那里便成了他们在京师长安之外的另一个政治舞台。
在封建社会,权力和财富往往是对孪生兄弟。因此,杜陵邑在经济上也是富冠京师。前面谈到的张安世,就是达官兼工商业主。至于京师富人,要首推杜陵樊嘉。
陵邑地处全国文化中心――长安之郊,经济繁荣,官僚地主居多,故陵邑文化也很发达。世家地主大都“好礼义”,他们或聚徒授经,或拜师习经,以干仕禄。仅长陵、杜陵就出了“七相五公”、“斗鸡走狗”等娱乐活动在陵邑中也很盛行,如杜陵有一个“斗鸡翁”,安陵人爰盎,“病免家居,与闾里相浮湛,相随斗鸡走狗。”擅长绘画者也大有人在,如杜陵人毛延寿是知名画家。毛延寿画人,老少美恶皆得其真;陈敞则“工牛马”。而安陵由于系徙关东倡优乐人所置,故“善为啁戏”,俗称“女啁陵”也。
另外,盛行于关东的博戏、蹴鞠在陵邑区内也开始风行。安陵人许博昌,善陆博,他编著的《陆博经》三辅儿童皆诵之;景帝阳陵出土的六博棋,也说明当时陵区的一般管理人员也把它作为一种消遣娱乐的工具。蹴鞠是一种相当于现在足球的体育运动,安陵阪里公乘项处病,因没有听大夫的话而参与当时诸陵少年盛行蹴鞠的娱乐活动,“因而腰蹙、寒汗出多,及呕吐。”由此可见当时人们是非常喜欢这种运动的,直到唐代,长安仍盛行蹴鞠之戏,足见其影响之久远。
陵邑聚集着全国精英人才,他们为西汉文教学术的繁荣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据王子今先生统计,关中从政的文人中,汉书合计有42人,其中出身于陵邑的计30人,占71.43%,而班固专为立传的34人中,出身于陵邑的计22人,占68.75%。东汉前期,三辅在文化上的优势依然十分明显。在全国统计到的568中书籍中,出于三辅的有87种,占15%;470位列传士人中,三辅籍的有66位,占16%;不列传的士人520位中有63位,占12%;213处私家教授中有22处,占10%;在302位公卿中有37位,占12%。
3.4.6 出土文物
1.建筑材料:出土文物有花岗岩础石、几何纹或素面方砖、绳纹筒瓦、图案的空心砖、龙、涂朱铺地方砖、凤纹空心砖残块、板瓦,“长乐未央”、“长生无极”瓦当、云纹板瓦、绳纹筒、瓦当、灰陶绳纹罐。
2.铁器:铁环、钉、刀、钎和、铁戟、矛、剑、斧、鼎、锛、凿、剪、带钩、镞、弩机、量器、铜镦、环、印章、带钩、小五铢钱和铁戟等。
3.铜器:“杜陵东园铜壶”和“杜陵东园铜钟”,均有永始元年刻铭,当为陵园遗物。铜泡、铜镦、鎏金铜环、五铢钱等、小五铢钱、“大仓”半方铜印,大仓也称“太仓”,官署名,其公用印章与“弩府”、“治府”、“市府”等半方印作用一样。说明帝陵从葬坑的修筑与“大仓”有关。
4.金饼。
5.裸体男俑(原身上有帛衣)。
6.漆盒及木车和车马器等。
3.4.7 其他文物
杜陵陵墓封土南有清碑5通,分别为康熙七年(1668)“杜陵御祭碑”2通,雍正三年(1725)“杜陵祭碑”、乾隆三年(1738)“杜陵御祭碑”及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书“汉宣帝杜陵”碑各一通。碑高1.5~2m,宽0.7~0.8m,其中毕沅所立碑的碑阴刊周新命撰《承差说》1篇。
在保护区的西南角还有明代陵墓3座,其中有封土的2座,无封土的1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