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塑、玉雕、石雕的兔古已有之,一般说来,陶塑、玉雕的兔多为圆雕,石雕的兔多为浮雕。早在距今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由于经常接触野兔,熟悉了兔的形象特征,已经创造出野兔的陶塑艺术品。
年代属于这一时期的江汉地区的石家河文化,是一个在当时相对先进的、创造出不少重要成就的考古学文化。石家河文化遗存中,有多种以野生动物为题材的陶塑,包括象、虎、貘、猴、兔、长尾鸟、猫头鹰、龟、鳖、鱼等陶塑动物。这些动物当时都应生活于江汉地区。如今,这一地区的大型野生动物已基本灭绝,但野兔等野生动物仍然能够见到。估计在江汉地区有着温湿的原始森林的先秦时期,生态环境对野兔的生存更为有利,当时的野兔数量较多,是人们狩猎的目标之一。现实生活为石家河文化陶塑野兔提供了创作的源泉。
商代晚期的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其中玉石雕刻的兔已介绍了两件,另有标本M5:1026,褐色,兔做拱身状,耳后抿,圆眼,前肢置于颈下,后肢屈于腹下,短尾微上翘。长10.2厘米。与M5:471基本相同,成一对。研究者认为从这种玉兔的头、背、尾构成的弧线观察,大概是用直径13厘米、边宽3.7厘米、孔径5厘米的环形料加工而成,其弧度约占圆周的三分之一。上述两件玉兔是用同一玉料经分割、雕琢而成。
另一件玉兔前边已经介绍过,比前两件更为生动逼真。
河南浚县辛村西周时期卫国墓地也出土了两只玉兔。标本M1:60,卧状,耳长,体扁平,灰白玉,长约3.1厘米。M24出土的一件失号,形如前一件而较肥,耳长,体扁平,白玉,长约2.9厘米,二兔皆有孔可佩。
两件玉兔的年代略有早晚之别,M1:60年代约在西周中晚期,M24的玉兔年代在西周晚期。
陕西宝鸡茹家庄一号墓,是一座以西周贵族?伯为主的墓葬。?伯葬于一号墓乙室,为?伯殉死的姓儿的妾葬于甲室,两墓室都出土了玉兔。
甲室棺盖左上角出土的玉兔用青玉雕成,灰绿色,略透明,浮雕。兔蹲伏在地,双目前视,长耳后耸,警觉张望,神情生动、自然。短尾,前后肢微雕出爪,前足穿一孔,可供佩带时穿系。长4.7厘米、高3.2厘米、厚0.2厘米。
乙室棺内死者头侧出土的玉兔质料也是青玉,呈灰褐色,半透明,玉质油润。浮雕。兔做准备奔跑状,长耳后伏,臀部隆起,短尾微翘,前后肢皆前屈,蓄势待发。长3厘米、宽1.8厘米、厚0.2厘米。
这两件玉兔比商代的妇好墓所出玉兔造型更加逼真。雕刻刀法简洁,玉兔身上没有妇好墓玉兔那样繁缛的装饰性花纹,显示出质朴自然的风格。陕西长安张家坡周代墓葬中也出土过卧形玉兔。
石刻的兔,最早的是汉代画像石刻上的奔兔、捣药兔等。有些是位于月中的玉兔,我们在前边已作过介绍。此外,还有一些月亮之外的兔。
汉画像石刻常常出现西王母和东王公,在古代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是住在我国西北部的女神,又是西仙之首。《山海经?西次三经》说她居住在玉山,其状如人却又有些古怪,生着豹尾、虎齿,披头散发,头戴玉胜,掌管天上的灾厉和五刑残杀。《大荒西经》也说她头戴玉胜,虎齿,豹尾,穴处。《海内西经》说她倚着一张矮案,头戴玉胜,南边有三青鸟,为她寻取食物。郭璞注:“又有三足鸟、主给使。”《神异经》说西王母岁登大鸟希有翼上会东王公,东王公是东仙之首。
汉代画像石刻和砖画中,常有玉兔、蟾蜍、三足乌、九尾狐并列于西王母座旁。在传说中,它们大约都是供西王母使役的。有的画像石刻中,西王母和东王公并肩坐在台座上,上方有一只神鸟,可能就是叫做希有的大鸟,神台之下是一只玉兔,圆眼、竖耳、短尾,单膝跪于地上,拿着杵棒在碓臼里捣药,那便是为西王母制造不死之药的玉兔。
徐州汉画像石刻中除有太阳中刻?乌,月中刻玉兔、蟾蜍的画面外,又有玉兔守鼎炼丹的图像,看来在当时的传说中,玉兔不仅能捣仙药,而且会炼仙丹。
汉魏传说中有羿向西王母求不死之药,是当时上层社会的人们幻想成仙得道,长生不死、讲求神仙方术之风盛行的反映。把玉兔捣药、玉兔炼丹的形象刻在墓葬建筑材料,表现出死者生前对长生久视的幻想。
东汉画像石中还有一部分星象图,南阳的一块画像石,画面右上方刻有河鼓三星――牵牛星,其下刻画着右手扬鞭、左手牵牛的牛郎;左下方刻着四颗星,连成?形,其中有一跽坐妇女,是为织女。女宿之上,有七颗星连成一圈,中央是一只圆眼、抿耳的兔。
兔在古代不仅曾是月亮的象征,而且曾为某些星宿的代表,如二十八宿中的房宿,就以兔为代表。
象征星宿的兔形态也很写实,一副活泼可爱的样子。
汉画像石中还有猎犬逐兔的画面,兔在惊恐奔逃,狗在后穷追不舍。给人以强烈的动态感。又有飞鹰搏兔和猎手驰射追逐雉、兔、鹿、羊等的内容。
汉画像石刻中的兔有动有静、或伏或奔、形式多样。大多数雄健朴拙,也有的秀美柔顺。以不同的姿态,渲染着神话世界的神秘气氛。如河南密县后士郭一号汉墓的画像石上,有兔与其他神兽一起在天空中、流云间奔走飞腾的场面。
有的除兔与神兽之外,又有张牙舞爪的人形神怪。展现了天上的兔神奇的风采。还有的把想象中的神兔和人间的凡兔置于同一画面中,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
采取兔造型的瓷器,既表现了捏塑技术,也表现了雕刻技术。除前面讲到的实用器物以外,还有兔生肖俑,其中有些是兔首人身,穿阔袖长袍。也有的是兔生肖人物俑,如1990年9月,安徽省望江县一座北宋墓葬出土的6件生肖人物俑中,有一件是兔生肖人物俑。人为男性,面部方正,头戴冠,穿阔袖长袍,胸前捧着一兔首,兔两眼圆睁,宽大的双耳、尖嘴,有须。俑高约19.5厘米。人与兔均一本正经,却不显古板,透出一种和谐吉祥的气氛。
汉代的画像砖中,有一种“百兽图”的形式,图中的兔子与其他野兽在一起,展现了生动的动物世界。兔子等动物以及背景都以浮雕来表现,与画像石相比更显细腻,更具有真实感。如1986年12月,湖北当阳半月东汉墓中发现的三块百兽图画像砖,画面正中是一座山,山有三峰,上有树木和草,还有野牛、兔、虎、熊、野猪、鹿、雀和怪兽等。动物造型生动,雕刻艺术精湛,是珍贵的艺术资料。
十二生肖工艺品中,有一部分是玉雕、石雕、木雕和泥塑的十二种动物。其中兔生肖的雕塑形式多样,有的为写实,有的是半人半兔的类似古代生肖俑的形象。如北京的泥塑生肖兔,为白头红眼红嘴,着古装,着色鲜艳,造型活泼可爱。玉雕的兔往往小巧玲珑,雕工精细,特别为属兔的人们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