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祭祀有时用兔,汉代亦然。《后汉书?班彪列传》:“于是灶三牺,郊五牲,礼神?,怀百灵。”李贤等注:“《左传》郑子太叔曰:‘为五牲三牺’。杜预注云:‘五牲:麋、鹿、?、狼、兔也。三牺,祭天地宗庙之牺也。”五牲都是野生动物,兔是其中最小的一种,排在最后。尽管如此,能作为献给神灵的祭品,在众多的野生动物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喜欢食用兔肉,因而也把这种美味奉献到祭坛上。
周代祭祀祖宗的祭品中也有兔,《礼记?曲礼下》说:“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兔曰明视。”孔颖达疏:“兔曰明视者,兔肥则目开而视明也。”依照这种解释,祭祀宗庙要用的兔还得是肥兔,是在野兔中再经过选择才献给祖宗的。
历代的祭品中又有兔醢。兔醢制作程序比较复杂,要经过晒、切捶、加拌调味品、酿制等工序,是一种较为精美的食品。醢就是肉酱,兔醢即兔肉酱。
据《周礼?天官冢宰?醢人》记载,周代的祭祀中要用兔醢为祭品之一:
醢人掌四豆之实……加豆之实:芹菹、兔醢……凡祭祀,共?羞之豆实。
兔醢在后世祭祀时仍作为一种祭品。
《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兔曰明视……”在宗庙祭祀时,兔称为明视。宗庙里供奉的是祖宗,这兔当然是献给祖宗的。
后来,少数民族在建立了中央政府后,也采用《周礼》中的祭祀内容,如:《金史?志第九?礼一》载:郊祀时“光禄卿帅其属入实祭器……豆三行,以左为上,芹菹在前,?菹葵菹次之,第二行韭菹在前,菁菹鱼醢兔醢次之……”
《金史?志第九?礼三》载祭祀宗庙时“光禄卿帅其属,入实笾豆……豆之实,芹菹、笋菹、葵菹、青菹、韭菹、酏食、鱼醢、兔醢……以序为次”。
《金史?志第十五?礼七》载祭社稷时,“豆之实,芹菹、笋菹、葵菹、青菹、韭菹、鱼醢、兔醢……”
《元史?志第二十三?祭祀一》记载郊祀时用兔。至大三年冬至,祭品中有十二只兔。次年四月也如此。又记载祭祀“豆之实,芹菹、韭菹、菁菹、?菹、脾析菹、酏食、鱼醢、〔兔醢〕……”这是用十二件豆的内容,如果只用八件豆,便没有兔醢了。
《元史?志第二十七?祭祀五》记载祭祀太社太稷时“光禄卿帅其属,入实笾豆?簋……豆三行,以左为上……第二行,韭菹在前,鱼醢、兔醢次之……”
这些祭祀有一些共同特点:用兔或兔肉酱,兔肉酱都盛在高脚盘(豆)里。
对于活着的人来说,兔肉是美味的食品,古人祭祀祖先时“事死如事生”。把自己的美食献给祖先。兔肉、兔肉酱又可以献给别的神明,人们相信他们会喜欢,会像自己一样爱吃这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