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月中有兔的传说可能起源于印度。
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七记载:
劫初时,于此林野有狐、兔、坏,异类相悦。时天帝释欲验修菩萨行者,降灵应化为一老夫,谓三兽曰:“二三子善安隐乎?无惊惧耶?”曰:“涉丰草,游茂林,异类同欢,既安且乐。”老夫曰:“闻二三子情厚意密,忘其老弊,故此远寻。今正饥乏,何以馈食?”曰:“幸少留此,我躬驰访。”于是同心虚己,分路营求。狐沿水滨衔一鲜鲤,坏于林树采异花果,俱来至止,同进老夫。唯兔空还,游跃左右。老夫谓曰:“以吾观之,尔曹未和。坏狐同志,各能役心,唯兔空返,独无相馈。以此言之,诚可知也。”兔闻讥议,谓狐、?曰:“多聚樵苏,方有所作。”狐、?竞驰,衔草曳木,既已蕴崇,猛焰将炽。兔曰:“仁者,我身卑劣,所求难遂,敢以微躬,充此一餐。”辞毕入火,寻即致死。是时老夫复帝释身,除烬收骸,伤叹良久,谓狐、坏曰:“一何至此!吾感其心,不泯其迹,寄之月轮,传乎后世。”故彼咸言,月中之兔自斯而有。
中国与印度之间的交往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较频繁的文化交流。中国内蒙、宁夏等地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猴子骑马青铜饰,大约就是受印度等地关于猴子能够防止马的疫病的民间信仰影响而出现的,中国民间后来也有了猴能避免马的瘟疫之说,《四时纂要》记载:“常系猕猴于马坊内,辟恶消百病,令马不着疥。”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曾任天宫的“弼马温”,此职称即为“避马瘟”的谐音。笔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鄂尔多斯青铜器中的猴子骑马铜饰中的猴子就是“弼马温”的原型之一,它是受印度古代传说的影响而产生的。
《战国策》中“狐假虎威”的寓言,也是从印度古代寓言故事中借过来的。季羡林先生根据月中有兔的传说在印度起源之古、传布之广、典籍中记载之多,认为“说它起源于印度,是比较合理的”。
从春秋战国时期,印度的某些民间信仰和寓言故事已传入中国的情况看,当时月中有兔的传说也有可能传入中国。
汉代以后,因为佛教的传入,月中有兔的传说在中国的影响更加广泛。于是,汉以后的考古资料中,兔居月中的场景越来越常见。